1樓:有錢花
企業所得稅的徵收方式有2種,一種是查賬徵收、另一種是核定徵收。
1、查賬徵收:是按照「實際利潤額」依照適用稅率計算繳納,而實際利潤額=利潤總額-以前年度待彌補的虧損額-不徵稅收入-免稅收入。其中:
利潤總額=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其他業務利潤+營業外收支+投資收益。
2、核定徵收:是按照銷售(營業)收入*核定所得率*適用稅率計算繳納。其中:
銷售(營業)收入包括:應稅銷售額、其他業務收入和視同銷售額,核定所得率是主管稅務機關根據行業不同事前設定的(一般幅度處5%-30%之間,不過具體到貴公司應當根據主管稅務機關確定的所得率計算,適用稅率25%的核定徵收不適用20%的稅率。)。
此回答由有錢花提供,有錢花是度小滿金融旗下信貸平臺,度小滿金融將切實把國家支援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的號召落到實處,全面支援小微生產經營,大多數小微業主選擇有錢花,滿足小微經營週轉需求。據悉,度小滿金融的信貸使用者中,有七成是小微企業主。截至目前,度小滿金融攜手數十家金融合作伙伴,累計為小微企業主發放數千億元貸款,資金週轉就找度小滿金融,大品牌更安心。
2樓:微愛而在
截止2023年12月,一般納稅人企業所得稅計算方式有兩種分別是:核定徵收,按收入計算繳納所得稅計算公式為:應交所得稅=收入總額x稅務核定固定比例x所得稅稅率;查帳徵收:
按利潤計算繳納所得稅計算公式為,應交所得稅=利潤總額x所得稅稅率。
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型別企業,減按15%的稅率來徵收企業所得稅。
核定徵收方式:應交所得稅=不含稅收入額x稅務核定比例x所得稅稅率=1000x稅務核定比例x25%。
查賬徵收方式:應交所得稅=利潤總額*所得稅稅率=(不含稅收入-不含稅成本-稅費-管理、銷售、財務費用)x25%。
3樓:諶盈
一般納稅人企業所得稅計算方式有兩種分別是:核定徵收,按收入計算繳納所得稅計算公式為:應交所得稅=收入總額x稅務核定固定比例x所得稅稅率;查帳徵收:
按利潤計算繳納所得稅計算公式為,應交所得稅=利潤總額x所得稅稅率。
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型別企業,減按15%的稅率來徵收企業所得稅。
核定徵收方式:應交所得稅=不含稅收入額x稅務核定比例x所得稅稅率=1000x稅務核定比例x25%。
查賬徵收方式:應交所得稅=利潤總額*所得稅稅率=(不含稅收入-不含稅成本-稅費-管理、銷售、財務費用)x25%。
擴充套件資料:
如一家電器商店,一年的營業收入為4000萬元,總計賣出了2萬臺家電,每臺家用電器的平均進價為1500元,員工一年的工資100萬元,房屋租賃等開支為400萬元,營業稅率為3%,則這家電器商店一年的總成本為:
總成本=家用電器的總進價+員工工資+房屋租賃費用=1500×2+100+400=3500(萬元)
營業稅=營業額×營業稅率=4000×3%=120(萬元)
則這家電器商店的利潤總額為:利潤總額=營業收入-成本-營業稅=4000-3500-120=380(萬元)
當所得稅率為33%時,其淨利潤為:淨利潤=利潤總額×(1-所得稅率)=380×(1-33%)=254.6(萬元)
當所得稅率為15%時,其淨利潤為:380×(1-15%)=323(萬元)
4樓:段幹睿思彤瑗
首先,一般納稅人和企業所得稅沒有直接的關係,一般納稅人是增值稅管理上區分的,和企業所得稅不是一個稅種,只是一般納稅人要求管理比較嚴,所以一般納稅人在所得稅的管理上一般不做定額或定率徵收。
企業所得稅的徵收方式有兩種,如樓上所稅,分核定徵收和查賬徵收,核定徵收又分定率和定額徵收,鑑於你是一般納稅人,應該是採用查賬徵收(因為定率是能準確計算收入總額不能準確計算成本費用的採用,定額就是一些小的個體戶等不能準確核算收入和成本費用的採用)。
企業所得稅應繳稅額的確定嚴格來講是依據企業所得稅法來的,它不等於企業損益表的利潤*稅率,因為稅收依據的是稅法,財務報表依據的是會計法。所以計徵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所得額是會計利潤按所得稅法進行調增或調減後得到的,然後乘以適用稅率得到應納稅所得額。
一般納稅人核定徵收企業所得稅怎麼算?
5樓:百度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智拓法律
遇到財政稅收問題?贏了網律師為你免費解惑!點選>>http://s.yingle.com
一、核定徵收企業所得稅計算方法 應納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減免稅額-抵免稅額 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稅率(25%或20%)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徵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前年度虧損
二、企業所得稅具體的計算核定徵收 (一)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 企業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應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在銀行開設結算賬戶; 2.
獨立建立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表; 3.獨立計算盈虧。 (二)企業所得稅的徵稅物件 是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內**於中國境內、境外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
(三)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是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年收入總額-准予扣除的專案 (四)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額 1.收入總額 (1)生產、經營收入: (2)財產轉讓收入:
(3)利息收入: (4)租賃收入; (5)特許權使用費收入: (6)股息收入:
(7)其他收入:包括固定資產盤盈收入,罰款收入,因債權人緣故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款項,物資及現金的溢餘收入,教育費附加返還款,逾期沒收包裝物押金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2、納入收入總額的其他幾項收入財稅法
6樓:困難解決局
自90年代起,我國便開始徵收企業所得稅徵稅,我們都知道納稅是每個公民的義務,那麼企業所得稅計算方法是怎樣的?企業所得稅的稅率是多少?
7樓:之何勿思
核定徵收分定率和定額兩類的,你說的可能是定率,應納企業所得稅=收入80*應稅所得率5%*稅率25%=1萬元。(應稅所得率工業的最低是5%)
8樓:匿名使用者
一、所得稅
的徵收方式有兩種:查賬徵收、核定徵收
1、核定徵收,按收入計算繳納所得稅。 計算公式:應交所得稅=收入總額*稅務核定固定比例*所得稅稅率
2、查帳徵收,按利潤計算繳納所得稅。 計算公式:應交所得稅=利潤總額*所得稅稅率
3、所得稅稅率: (1)一般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 (2)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3)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二、所得稅計算
1、如果你單位所得稅是核定徵收方式應交所得稅=不含稅收入額*稅務核定比例*所得稅稅率 =1000*稅務核定比例*25%
2、如果你單位是查賬徵收方式應交所得稅=利潤總額*所得稅稅率 =(不含稅收入-不含稅成本-稅費-管理、銷售、財務費用)*25%
9樓:匿名使用者
核定徵收主要指的是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核定徵收與增值稅是否一般納稅人沒有直接關係。
《稅收徵管法》第三十五條規定:納稅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稅務機關有權核定其應納稅額:
1.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可以不設定賬簿的;
2.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應當設定但未設定賬簿的;
3.擅自銷燬賬簿或者拒不提供納稅資料的;
4.雖設定賬簿,但賬目混亂或者成本資料、收入憑證、費用憑證殘缺不全,難以查賬的;
5.發生納稅義務,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申報,逾期仍不申報的;
6.納稅人申報的計稅依據明顯偏低,又無正當理由的。
拓展資料:
企業所得稅法定扣除專案是據以確定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專案。企業所得稅條例規定,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是企業的收入總額減去成本、費用、損失以及准予扣除專案的金額。成本是納稅人為生產、經營商品和提供勞務等所發生的各項直接耗費和各項間接費用。
費用是指納稅人為生產經營商品和提供勞務等所發生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損失是指納稅人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項營業外支出、經營虧損和投資損失等。
除此以外,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對納稅人的財務會計處理和稅收規定不一致的,應按照稅收規定予以調整。企業所得稅法定扣除專案除成本、費用和損失外,稅收有關規定中還明確了一些需按稅收規定進行納稅調整的扣除專案。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⑴利息支出的扣除。納稅人在生產、經營期間,向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按實際發生數扣除;向非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於按照金融機構同類、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以內的部分,准予扣除。
⑵計稅工資的扣除。 條例規定,企業合理的工資、薪金予以據實扣除,這意味著取消實行多年的內資企業計稅工資制度,切實減輕了內資企業的負擔。但允許據實扣除的工資、薪金必須是「合理的」,對明顯不合理的工資、薪金,則不予扣除。
今後,國家稅務總局將通過制定與《實施條例》配套的《工資扣除管理辦法》對「合理的」進行明確。
⑶在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方面,實施條例繼續維持了以前的扣除標準(提取比例分別為14%、2%、2.5%),但將「計稅工資總額」調整為「工資薪金總額」,扣除額也就相應提高了。在職工教育經費方面,為鼓勵企業加強職工教育投入,實施條例規定,除***財稅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
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⑷捐贈的扣除。納稅人的公益、救濟性捐贈,在年度會計利潤的12%以內的,允許扣除。超過12%的部分則不得扣除。
⑸業務招待費的扣除。業務招待費,是指納稅人為生產、經營業務的合理需要而發生的交際應酬費用。稅法規定,納稅人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業務有關的業務招待費,由納稅人提供確實記錄或單據,分別在下列限度內准予扣除:。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三條進一步明確,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也就是說,稅法採用的是「兩頭卡」的方式。
一方面,企業發生的業務招待費只允許列支60%,是為了區分業務招待費中的商業招待和個人消費,通過設計一個統一的比例,將業務招待費中的個人消費部分去掉;另一方面,最高扣除額限制為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這是用來防止有些企業為不調增40%的業務招待費,採用多找餐費發票甚至假髮票衝賬,造成業務招待費虛高的情況。
⑹職工養老**和待業保險**的扣除。職工養老**和待業保險**,在省級稅務部門認可的上交比例和基數內,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⑺殘疾人保障**的扣除。對納稅人按當地**規定上交的殘疾人保障**,允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⑻財產、運輸保險費的扣除。納稅人繳納的財產。運輸保險費,允許在計稅時扣除。但保險公司給予納稅人的無賠款優待,則應計入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
⑼固定資產租賃費的扣除。納稅人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的租賃費,可以直接在稅前扣除;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的租賃費,則不得直接在稅前扣除,但租賃費中的利息支出。手續費可在支付時直接扣除。
⑽壞賬準備金、呆賬準備金和商品削價準備金的扣除。納稅人提取的壞賬準備金、呆賬準備金,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准予扣除。提取的標準暫按財務制度執行。
納稅人提取的商品削價準備金准予在計稅時扣除。
⑾轉讓固定資產支出的扣除。納稅人轉讓固定資產支出是指轉讓、變賣固定資產時所發生的清理費用等支出。納稅人轉讓固定資產支出准予在計稅時扣除。
⑿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盤虧、毀損、報廢淨損失的扣除。納稅人發生的固定資產盤虧、毀損、報廢的淨損失,由納稅人提供清查、盤存資料,經主管稅務機關稽核後,准予扣除。這裡所說的淨損失,不包括企業固定資產的變價收入。
納稅人發生的流動資產盤虧、毀損、報廢淨損失,由納稅人提供清查盤存資料,經主管稅務機關稽核後,可以在稅前扣除。
⒀總機構管理費的扣除。納稅人支付給總機構的與該企業生產經營有關的管理費,應當提供總機構出具的管理費彙集範圍、定額、分配依據和方法的證明檔案,經主管稅務機關稽核後,准予扣除。
⒁國債利息收入的扣除。納稅人購買國債利息收入,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⒂其他收入的扣除。包括各種財政補貼收入、減免或返還的流轉稅,除***、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有指定用途者,可以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外,其餘則應併入企業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徵稅。
⒃虧損彌補的扣除。納稅人發生的年度虧損,可以用下一年度的所得彌補,下一納稅年度的所得不足彌補的,可以逐年延續彌補,但最長不得超過5年。
關於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納稅物件
除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其他性質的企業都交企業所得稅。什麼的樣企業,由老闆自己按法律法規規定選擇登記什麼樣的企業,如果老闆選擇登記為私營企業,那麼該企業交企業所得稅,如果老闆選擇登記合夥企業,那麼該企業不交企業所得稅。這個登記在工商營業執照上會寫明的。個人觀點 一 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一般納稅人企業所得稅計算方法,一般納稅人企業所得稅如何計算?
1 查賬徵收的 a 應交企業所得稅 應納稅所得額 適用稅率計算繳納應納稅所得額 收入 成本 費用 稅金 營業外收入 營業外支出 納稅調整額 b 按月 季 預繳時 應交企業所得稅 利潤總額 適用稅率 2 核定徵收的 應交企業所得稅 應稅收入額 所得率 適用稅率。一般納稅人企業所得稅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A類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怎麼填
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a類專案填報說明 一 表體專案 本表是在納稅人會計利潤總額的基礎上,加減納稅調整等金額後計算出 納稅調整後所得 應納稅所得額 會計與稅法的差異 包括收入類 扣除類 資產類等差異 通過 納稅調整專案明細表 a105000 集中填報。本表包括利潤總額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計算 應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