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統治階級為什麼選擇了儒家思想

2021-06-20 19:04:25 字數 5161 閱讀 2864

1樓:紅黃之力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董仲舒於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董仲舒傳》中,在漢武帝開始推行。記載了董仲舒提議的原話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在《武帝紀贊》中,記載了漢武帝的做法是“罷黜百家,表章六經”。

該思想,已非春秋戰國時期的儒家思想原貌。而是摻雜道家、法家、陰陽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是一種與時俱進的新思想。它維護了封建統治秩序,神化了**王權,因而受到中國古代封建統治者推崇,成為兩千多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的正統和主流思想。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董仲舒建議漢武帝實行的統治政策。所謂的“罷黜百家,表章六經”、“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指的就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前者是後者的別名。

漢初,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經濟上實行輕徭薄賦。在思想上,主張清靜無為和刑名之學的黃老學說受到重視。

武帝即位時,從政治上和經濟上進一步強化**主義**集權制度已成為封建統治者的迫切需要。

主張清靜無為的黃老思想已不能滿足上述政治需要,更與漢武帝的好大喜功相牴觸;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統思想,仁義思想和君臣倫理觀念顯然與武帝時所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相適應。於是,在思想領域,儒家終於取代了道家的統治地位。

建元元年(前140年)武帝繼位後,丞相衛綰奏言:“所舉賢良,或治申、商、韓非、蘇秦、張儀之言,亂國政,請皆罷。”得到武帝的同意。

太尉竇嬰、丞相田蚡還薦舉儒生王臧為郎中令,趙綰為御史大夫,褒揚儒術,貶斥道家,鼓動武帝實行政治改革,甚至建議不向竇太后奏事。竇太后對此不滿,於建元二年罷逐王臧、趙綰,太尉竇嬰、丞相田蚡也因此被免職。

建元六年,竇太后死,儒家勢力再度崛起。

元光元年(前134年)武帝召集各地賢良方正文學之士到長安,親自策問。

董仲舒在對策中指出,春秋大一統是“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現在師異道,人異論,百家之言宗旨各不相同,使統治思想不一致,法制數變,百家無所適從。

他建議:“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

董仲舒指出的適應政治上大一統的思想統治政策,很受武帝賞識。

儒術完全成為封建王朝的統治思想,而道家等諸子學說則在政治上遭到貶黜。

2樓:匿名使用者

並非單方面的統治階級選擇了儒家,並且更關鍵的是,中國歷朝歷代都並非只是用儒家,而是儒家為表,法家為裡。

夏朝太早,幾乎無史料。

殷商是部落聯盟制,尚鬼神。

西周廢棄了殷商的一些政策,周公旦等建立了禮樂制度,儒家思想對其進行了繼承和發展。

進入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分析一下儒墨道法四家則可以找到後世朝代到底用的誰的思想。

先說墨家。

墨家主張兼愛,即無差別的愛,對比其他三家,墨家在對人的平等性認識上是做的最超前的。然而墨家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想法和方法是矛盾的。墨家希望以君主統治的方式實現人的平等,這本身就是矛盾的。

墨家的組織就像個國家,首領叫鉅子,然而墨子去世後很快便分崩離析了。另外,墨家太在意士人的務實需要而忽略了將來。

再說道家。

道家主張無為,認為當時社會混亂是因為人的慾望太多,做的太多。道家認為消除人的慾望,甚至消除人的成就感,釜底抽薪,就可以解決當時的問題。同時道家首先提出了愚民,不過道家的愚民包括了統治階級,即全民皆愚,法家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

慾望越少,做的越少,就越不會產生錯誤和混亂。雖然道家有真假無為之別,然而無為的思想,不僅統治階級不會接受,哪怕是普通的民眾也很難認可。慾望或成就感是促進人類發展的一大動力。

回到上古就真的好?

再說法家。

法家與其他三家最大的不同是:其他三家的最終目的皆是為了服務天下,而法家則關注於服務統治者。以法家集大成者韓非來說,其主要的思想特點,比如獎罰制度,比如權謀之術,比如***策,難道後世沒有實施嗎?

是尤有甚之。所以,後世的統治階級同樣採用了法家的思想,而且進一步的發展。

最後說儒家。

開始說儒家繼承了禮樂制度。那什麼是禮樂制度?禮是等級,是秩序,君臣之禮,父子之禮等,樂是調節不同等級的方法。

所以儒家講的仁愛,最不同於墨家的是:儒家是有差別的愛。另外,儒家給當時的社會中堅力量--士人階層提供了一個看得見的方向:

學而優則仕。這給以後的文人提供了學習與生存的意義,同時奠定了幾千年中國文人階層人生價值的方向。自然也更會被士人所接受。

不過,儒家希望恢復禮樂制度,以仁愛,以道德治理天下,雖然可以說從根本上解決當時的社會問題,然而卻很難實現。即儒家雖然治本,但只是看起來很美;法家雖然只能治標,但至少在當時可以實現。

所以,在春秋戰國時期,很少有國家採納儒家的思想,倒是法家大行其道。比如商鞅,比如魏無忌,比如李斯。

秦就不用說了,焚書坑儒,用的是法家。

漢初用了一段時間的道家,到漢武帝提出“獨尊儒術”之後,儒家算是翻身農奴把歌唱了,然而實際呢?統治階級用的還是法家那一套。那為什麼要尊儒術呢?

維穩。通過儒家的思想穩定文人階層(他們是社會發展的前鋒,同時也是思想層面不穩定的源頭),通過儒家的仁愛禮樂制度維繫社會的階級和穩定性。然而,統治階級內部還是用的法家那一套。

所以說,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逐漸形成了以儒家為表、以法家為裡的方式。

中國古代為什麼選擇了儒家思想?

3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思想立足點是統治階級,強調君君臣臣,有利於統治.封建統治階級為什麼把儒家學說定為正統思想,是因為儒家思想是為封建社會服務的。

儒學本身的作用:講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復禮,利於統治者的統治。

董仲舒的作用:提出春秋大一統,將儒學與法家、陰陽五行家結合。

歷史的必然趨勢:春秋爭霸、百家爭鳴;秦始皇焚書坑儒、思想混亂。

漢武帝的作用:漢初無為而治,漢武帝想做一番事業。

4樓:聽雨軒

不是統治階級選擇了儒家思想,是儒家思想迎合了統治階級。除了核心思想,儒家的學說在不同的時期都會闡發新的概念,從孔子的“仁”到孟子的“義”,從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到魏晉的“玄談”,從程朱理學到陸王心學,從王陽明到王夫之,表面上是一脈相承,實際各自開花結果。

為什麼古代統治者都推崇儒家思想?

5樓:

在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是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群星閃爍的時代。這一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彼此詰難,相互爭鳴的盛況空前的學術局面,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儒家思想提倡三綱五常。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五常:仁、義、禮、智、信。這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經限制了人們的思想,成為統治者穩定百姓思想的利器。

君為臣綱這一條無疑是對統治者以最大的權力,統治者要加強**集權,推崇儒家思想無疑也是最好的選擇。古代統治者大多向往穩定、和諧。儒家思想經過歷朝歷代的人改造革新,越來越接近君主的需要。

在太平盛世推崇儒家思想,滿足君主**集權的需要,儒家思想無疑也是首選。孔子推崇中庸之道,不上不下,生存法則。而君主正是想要這種思想深入人心,這樣自己的帝位才不會受到威脅,才能真正的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

6樓:

因為儒家肯舔。

先秦諸子,基本都贊同“君主集權”,但肯管君主叫爹的,只有儒家(儒家講“孝悌忠信、君父同倫”)。

儒家於是勝出。

至於儒家究竟有什麼功效?天知道,統治階級選擇儒家時,並不能算清它的功用。

儒家在統治階層能消滅不孝順的意識形態,但因為不能代表被統治階級利益,並不能減少民變和動亂。民間自有悠久的彌勒~白蓮教傳統,以及佞佛佞神的愚習。

當初儒家被選中,純粹是因為它姿態最低(先秦諸子很多價值觀是相同的),有獨門舔技。也不奇怪,“教民事君”是儒家的老本行。

有人會拿孟子來槓,建議多看看書,至少全面地看完孟子。孟子是個鋼筋,如此而已。

7樓:活在瓜裡的籽

從更長的時間來看,又處於穩定狀態。所以,從一個大歷史的角度來看,可以說儒家思想是一個“大體穩定,常有調整”的東西。

8樓:宇內之家

因為儒家的核心思想是:忠君。這樣一個擁護君主權力的思想怎麼可能不將它推行天下呢。這時必然的。

9樓:丸子閒談文化

在缺乏現代技術支援的封建社會,這是最節省最經濟的維持社會秩序不至於敗壞、乃至崩潰的方法。

10樓:鄧三科夢

統治者們在當初造反起家的時候,都打出“批孔和打孔”的旗幟!當他們奪取政權後,為了維護他們的統治,特別是當他們統治不下去的時候,又都打出“祭孔和尊孔”的旗幟!

11樓:嚶嚶

提出“仁”的學說,主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和刑殺。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備受後代推崇;儒家思想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很大;儒家思想是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歷代封建統治者都注重“三孔”的修建和保護;孑l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12樓:8古月8彳走

別說古代,現在也是一樣的,統治者們要想要民眾像鵪鶉一樣,古代統治者,讓民眾信奉儒家思想,他們的子子孫孫學的卻是帝王之術,馭人之術

13樓:一見郭襄誤此生

儒家思想為了統治者服務的,你看看孔子當時的遭遇你就知道了(如喪家的狗呀!沒有一個統治者理會他)。為什麼後來的統治者又極力得推崇呢?

我跟你打個比方,統治者推崇國家安定嗎?肯定每一個統治者都想,那維護弱者的法律都是為統治者服務的?不要對"政治"這個詞太敏感,有時候統治者和我們是有相同的願景的。

14樓:我萬l獨行俠

**政權都喜歡儒家。因為儒學可愚弄大多數百姓於股掌之間。

15樓:懷念那一抹嬌羞

因為儒家思想可以教化眾人,天地君親師,來讓人有序的生活,而不用無序的生活

16樓:布吉島該叫啥

一、儒家學是歷代封建統治者加以利用的重要工具。儒家學說的延續,反映了在中國社會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

二、現代社會的一個突出進步就是強調了人的平等。儒家思想中灌入了“三綱五常”等等糟粕,這一點尤其不利於中國社會向民主和諧的方向發展。

三、儒家思想誕生並生長於中國歷史上長久以來的農耕形式下的自己自足的生產狀態。過分推崇儒家學說,對於中國經濟的迅速轉型是不利的。

17樓:覺悟的我就是我

我看這麼多人來評價沒有一個說到點子上,原因是許多人並沒真正瞭解儒家,就連半部經典都可能沒看過。中華文明是以儒家思想建立起來的世界獨一無二的文明,其它文明幾乎都是宗教文明。目前全世界文明可能只有西方與東方儒家這兩大文明才可以相互博弈,這足以說明中華文明的偉大。

儒家學說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嗎,為什麼說古代儒家思想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

是,不然就不會在漢朝出現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了 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核心,是中華文明的優秀文化遺產。這一思想對鞏固封建統治,維護國家統一曾經發揮過重要作用 封建統治者為了控制人們的思想而推行愚昧政策,阻礙了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對歷史發展產生過消極影響。但是,儒家思想中的勤政愛民 任人唯...

中國古代的建築為什麼那麼結實,中國古代的建築堪稱完美,中國古代為什麼選擇木構建築?

中國古代建築學就講究精 美 實,所以建一座像茶樓這樣或者官邸 祠堂就很是費時費力,這也是古代材料比不上現代建築材料的一個證據,也沒什麼不如的 只是因為古代沒有像現代這樣的建築材料罷了,就不得不採用木 而基於木的缺點,只能在建築方法上加以彌補,經過長時間的進步 就形成了古代建築學。而且你的感覺也很正常...

中國古代的女人為什麼不穿褲子,中國古代女人為什麼不穿褲子?

古代習俗 為何女人不穿褲子 中國古代漢武帝之前,是沒有褲子這種東東的 所以不光女人沒褲子穿,男人也一樣 在中國古代,人們在正式場合下,應採用跪的姿勢來坐,臀部放在兩腳的腳跟上。如果是兩腿伸向前坐著,叫作箕坐,是個很不禮貌的坐法,兩腿盤起來坐也是不合適的。在三國 晉朝及稍晚一些時候這種坐姿仍是在正式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