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1)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 (2)個體身心發展的階段性;
(3)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均衡性; (4)個體身心發展的互補性;
(5)個體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
大一學前教育心理學期末考試題及答案專科
2樓:小鈴鐺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 試題
一、名詞解釋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1.個體心理髮展 2.知覺
普通心理學中,感覺的基本規律有哪些
3樓:禿頭的美少女
感覺的基本規律如下
1、感受性和感覺閾限。對刺激的感覺能力叫感受性。感受性的大小是用感覺閾限的大小來度量的。
2、感覺的適應。這是相同的刺激物持續地作用於某一特定感受器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
3、感覺的對比。這是2 種不同的刺激物作用於某一特定感受器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
4、聯覺。當某種感官受到刺激時出現另一種感官的感覺和表象,這種現象叫聯覺。
5、感受性和練習。在生活實踐中,人的感受性通過練習可以得到提高,這一規律在感覺缺陷(盲、聾)者和專門從事某種職業者身上表現得特別明顯。
感覺的現象
1、適應現象
適應現象是指感受器在同一刺激物的持續作用下,敏感性發生變化的現象。值得注意的是,在整個過程中,刺激物的性質強度沒有改變,但由於連續或重複刺激,而使感受器的敏感性發生了暫時的變化。
2、對比現象
各種感覺都存在對比現象,當兩個不同的刺激物先後作用於同一感受器時,一般把一個刺激的存在比另一個刺激強的現象稱為對比現象,所產生的反應叫對比效應。
3、協同現象。當兩種或多種刺激同時作用於同一感官時,感覺水平超過每種刺激單獨作用效果疊加的現象,稱為協同效應或相乘效應。
4樓:饞嘴猴臭豆腐
一、感覺強度與刺激強度的依從性
1.感受性和感覺閾限
我們生活的這個環境存在許多刺激,但並不是所有刺激都能引起我們的感覺。例如落在我們**表面的灰塵、頻率高於20 000赫茲的聲音、0級靜風(風速小於0.3米/秒)、專注聽課時旁邊同學輕微的翻書聲、菜市場裡兩個陌生人的低語等,我們覺察不到。
能引起感覺的刺激,其強度必須是適宜的。感覺強度依賴於刺激度,心理學用感受性、感覺閾限來說明二者的關係。
感受性指感覺器官對適宜刺激的感覺能力。感受性一般用感覺閾限來度量。感覺閾限指能引起感覺的持續一定時間的刺激量或刺激強度。
感受性越強,感覺閾限越小;感受性越弱,感覺閾限越大。感受性與感覺閾限呈反比例關係。每一種感覺都有兩種感受性和感覺閾限:
絕對感受性和絕對閾限,差別感受性和差別閾限。
2.絕對感受性和絕對閾限
絕對感受性指剛剛能覺察出最小刺激強度的能力。絕對域限指剛剛能引起感覺的最小刺激量。絕對感受性可以用絕對閾限來衡量。
絕對閾限的值越小,則絕對感受性越大;絕對閾限的值越大,則絕對感受性越小。用公式表示為:
e=1/r
其中,e為絕對感受性,r為絕對感覺閾限。
不同感覺的絕對閾限是不同的,同一感覺的絕對閾限也會因刺激物的性質和有機體的狀況而有所不同。
3.差別感受性和差別閾限
剛能覺察出兩個同類刺激物之間最小差異量的能力叫做差別感受性。剛能引起差別感覺的兩個同類刺激物之間的最小差別量叫做差別閾限。差別感受性可以用差別閾限來衡量。
差別閾限的值越小,則差別感受性越大;差別閾限的值越大,則差別感受性越小。
2023年,德國生理學家韋伯(e.h.weber)研究差別閾限時發現,差別閾限值與原有刺激量之間的比值在很大範圍內是穩定的,即在中等刺激強度的範圍內,對兩個刺激物之間的差別感覺,不是由兩個刺激物之間相差的絕對數量來決定的,而是由兩個刺激物之間相差的絕對數量與原刺激量之間的比值來決定。這就是韋伯定律。例如,對於50克的重物,如果其差別閾限是l克,那麼該重物必須增加到51克我們才剛能覺察出稍重一些;對於100克的重物,則必須增加到102克我們才剛能覺察出稍重一些。
用公式表示為:
k=δi/i
其中,k為韋伯分數,是一個常數,i為原刺激量,δi為引起差別感覺的刺激增量。
不同感覺的韋伯分數是不一樣的,在中等刺激強度的範圍內,視覺的韋伯分數是1/100,聽覺的韋伯分數是1/10,重量感覺的韋伯分數是1/30。
二、感覺適應的規律
感覺適應是指由於刺激物對感受器的持續作用,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適應可以使感受性提高,也可以使感受性降低。
視覺適應包括明適應和暗適應兩種。當我們從暗處來到光亮處,剛開始會覺得目眩,看不清周圍的東西,幾秒鐘以後才逐漸看清周圍的物體,這叫明適應。明適應使視覺器官在強光的刺激下感受性降低了。
當我們從光亮處來到暗處,開始什麼也看不清,若干時間後才逐漸看清周圍事物的輪廓,這叫暗適應。暗適應使視覺器官在弱光的刺激下感受性提高了。
生活中也常常能觀察到聽覺適應的現象。例如,去參加一個舞會,剛到舞會現場時會覺得**聲很強,呆一會兒後,會覺得**聲沒有剛開始聽起來那麼大。一般認為,聽覺適應會使聽覺感受性暫時降低,而且聽覺適應具有選擇性。
也就是說,在一定頻率的聲音作用下,人耳對該頻率聲音及鄰近頻率聲音的感受性會降低,而對其他頻率聲音的感受性不會有影響。
「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這句話說的是嗅覺適應。不同的刺激,嗅覺適應的時間不同,有的只需一兩分鐘,有的需要十幾分鍾甚至更長。嗅覺的適應也具有選擇性,即對某種氣味適應後,不影響對其他氣味的感受性。
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有味覺適應的經驗。如果我們把一種物質放進嘴裡,很快,物體的味道實際上消失了。而且,對一種味道的適應能顯著地影響到隨後吃進的東西的味道。
例如,當我們吃了甜的食物,再吃酸的食物時會覺得更酸。
觸壓覺的適應較快、較明顯。例如,戴手錶的人平時不覺得手腕上有重物。溫度覺的適應也較快,大約三四分鐘後便能感受到。痛覺是很難適應的。
感覺適應對於有機體來說具有積極的意義(即使是難以適應的痛覺,對於有機體來說,也是具有積極意義的),有機體能夠在變化的環境中不斷感知外界事物,進而調整自己的行為,以便更好地生活、工作。
三、感覺的相互作用的規律
1.同一感覺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覺的相互作用是指同一感受性中的其他刺激影響著對某種刺激的感受性的現象。同一感覺相互作用的突出事例是感覺對比。
感覺對比指感受器因接受不同刺激而產生的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感覺對比包括同時對比和繼時對比。不同刺激同時作用於同一感受器時,便產生同時對比。
例如,一個灰色方塊放在黑色背景上比放在白色背景上看起來亮些。「月明星稀」也是感覺對比的現象。不同刺激先後作用於感受器時,便產生繼時對比。
例如,吃了糖果後再吃蘋果,會覺得蘋果是酸的。
2.不同感覺的相互作用
不同感覺的相互作用指不同感受器因接受不同刺激而產生的感覺之間的相互影響,也就是說,對某種刺激的感受性會因其他感受器受到刺激而發生變化。不同感覺的相互作用的規律尚未揭示,但一般表現為:對一個感受器的微弱刺激能提高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對一個感受器的強烈刺激會降低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
例如,微弱的聲音刺激可以提高視覺對顏色的感受性,強噪音會降低視覺的差別感受性。生活中,我們能體驗到味覺和嗅覺的相互作用。如果閉上眼睛,捏住鼻子,我們將分不清嘴裡吃的是蘋果,還是土豆;感冒的人常常味覺不敏感。
不同感覺的相互作用還有一種特殊表現──聯覺,指一種感覺兼有另一種感覺的心理現象。例如,切割玻璃的聲音會使人產生寒冷的感覺;看見黃色產生甜的感覺,看見綠色產生酸的感覺;紅、橙、黃色使人產生暖的感覺,綠、青、藍使人產生冷的感覺。
四、感受性的發展
隨著個體年齡的增長和生活實踐的豐富,人的感受性會隨之逐漸發展,不同人之間的感受性呈現出極大的差異。例如,盲人由於不能用眼睛來了解這個世界,因而他們多依賴於聽覺、觸覺等來獲得資訊,於是,盲人的聽覺、觸覺比一般人要敏銳,就像我們在生活中可以看到的,盲人可以依靠觸覺識別人民幣、盲文,可以憑著手杖敲擊地面的聲音來判斷路況。這種某一感覺系統的技能喪失後而由其他感覺系統的技能來彌補的現象,叫做感覺的代償作用。
人的各種感受性都有極大的發展潛力。某些特殊職業要求從業者長期使用某種感覺器官,因而這些從業者相應的感覺比一般人敏 銳。例如,有經驗的磨工能看出0.
000 5毫米的空隙,而常人只能看出0.1毫米的空隙;有經驗的飛行員能聽出發動機每分鐘1 300轉與每分鐘l 340轉的差別,而常人只能聽出每分鐘1 300轉與每分鐘l 400轉的差別;**家的聽覺比常人敏銳;調味師的味覺、嗅覺比常人敏銳。
人的感覺能力可以通過後天的訓練而得到發展,因而教師要儘可能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對學生進行各種感官的訓練,使他們的感覺能力得以充分發展。
簡述個體發展的規律
5樓:小小杰知音
三、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
(一)順序性
個體身心發展在整體上具有一定的順序,身心發展的個別過程和特點的出現也具有一定的順序。要求教育活動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無論是知識的學習、能力的培養還是品德的養成,都應該由簡入繁、由易到難,由具體到抽象,逐步推進。
如:皮亞傑的認知發生論:個體認知發展:感知運算水平→前運算水平→具體運算水平→形式運算水平。
(二)階段性
個體在不同年齡階段表現出身心發展不同的總體特徵及主要矛盾,面臨著不同的發展任務,這就是身心發展的階段性特點,這一特點要求教育要有針對性,對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兒童,要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標,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有的放矢。
(三)不平衡性
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發展速度的不平衡,在不同年齡階段的變化發展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的發展具有不平衡性。個體身心的某些方面在較早的年齡就已達到較高的發展水平,而有一些方面則需要到較晚的年齡階段才能達到成熟的水平。這一特點要求教育活動要分析個體各方面發展的最佳時期,「對症下藥」,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發展關鍵期:身體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機能和能力最適宜形成和發展的時期。如:
6-12歲學生的思維具有具體性和形象性的特點,抽象思維能力較差, 14-16歲,抽象思維能力獲得了發展,但還需要感性經驗的支援,而到了17-18歲,抽象思維能力進一步增強,思維具有開放性。
(四)互補性
互補性反映個體身心發展各組成部分的相互關係,它首先指機體某一方面的機能受損甚至缺失後,可以通過其他方面的超常發展得到部分補償。互補性也存在於心理機能與生理機能之間,人的精神、意志、情緒等對整個機體的發展能夠起到重要的調節作用。因此,在教育過程中,發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見的,有些卻是**的,培養自信和堅持的品質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
人類認識發展的基本規律是什麼,人類認識運動的基本規律是什麼?檢驗的標準是什麼
認識發展的基本規律 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認識 於實踐,最終又要用來指導實踐,認識過程有兩次飛躍,第一次是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第二次是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飛躍,第二次是更重要的。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然後指導實踐,再得出感性認識在上升,如此往復迴圈。生生不息 無意識 有意識 再到有意識的五意...
如何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個體身心發展的特點適當地運用家庭教育策略
第一,懂得兒童的心理髮展既有階段性,又有連續性。第二,就會做到根據孩子心理髮展的可能性,對孩子提出適當的要求。第三,就會注意到處於同一年齡階段的孩子,由於生活環境 教育及兒童自身活動等複雜因素,使得兒童心理髮展既具有一定年齡階段的一般心理特徵,又有個別差異。其次,要重視幼兒和童年期心理髮展的一般特徵...
個體身心發展的階段性與順序性有什麼區別
1 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 2 個體身心發展的階段性 3 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均衡性 4 個體身心發展的互補性 5 個體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個體身心發展的階段性和順序性怎麼區分 1 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 2 個體身心發展的階段性 3 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均衡性 4 個體身心發展的互補性 5 個體身心發展的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