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學習本單元,我們知道在讀古詩詞的時候可以用什麼的方法來理解意思

2021-05-27 17:24:44 字數 6184 閱讀 9340

1樓:小武子

學古詩的時候理解詩意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藉助註釋

結合插圖

瞭解歷史背景

用什麼樣的方法使我們更加理解古詩?

2樓:匿名使用者

1.初讀古詩,知其概貌。它要求從讀入手,大體瞭解、感知全詩寫的是什麼內容;對不懂的字詞,可以藉助字典來解決。

2.再讀古詩,理解詩意。在初步感知的基礎上,要從詞到句、從句到篇連起來,由部分到整體把全詩的意思弄清楚。

3.誦讀古詩,品味詩境。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要通過誦讀,咀嚼詩味,想像詩的意境。

4.體味情感,勾畫詩境。俗話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當你與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鳴時,可通過自身的豐富想像,用筆簡要地勾畫出詩的意境。這樣,由詩到畫,將詩情畫意融為一體,就會逐步取得學習古詩答的最佳效果。

3樓:重慶萬通汽車學校

瞭解詩人的作詩風格,生活的時代背景,抓住詩中的景物

4樓:盛世華章潤天下

學習古詩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反覆誦讀,反覆吟誦,體會詩中的意境、意象。

如何理解典故在古詩中的作用

5樓:學院派魚多多

用典,是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方法,其主要特點是藉助一些歷史人物、神話傳說、寓言故事等來表達自己的某種願望或情感。

古詩詞中的典故和所要表達的思想常常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具體說來有如下作用:

一、委婉含蓄,避免平直。

典故用得適當,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辭效果。能顯得既典雅風趣又含蓄有致,在有限的詞語中展現更為豐富的內涵,可以增加韻味和情趣,表達更生動、更典雅、更含蓄。

二、品評歷史,借古論今。

1、古代詩人在一些以慨嘆歷史為主題的詩歌中,往往通過引用關於歷史人物或歷史故事的典故來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

2、針對社會存在的一些弊端,古代詩人在受到周圍環境的限制不便暢所欲言的時候,往往引用典故來影射時事,達到借古諷今的表達效果。

三、抒情言志,表明心跡。

詩歌的本質特徵就在於抒情,但詩人的情感有時往往並不直接流露,而是藉助典故作委婉含蓄的表達。從抒發情感型別的角度,我們通常可以分為這樣幾種情況:

1、表達對美好事物的謳歌和讚美。

2、表達對積極樂觀人生態度的進取和追求。

3、表達對壯志難酬的悲憤和慨嘆。

四、引發聯想,創新意境。

詩詞中,在對現實景物描繪時引用典故。可把此時此景與彼時彼景相聯,能創設新的畫面,加深詩的意境,促使人產生聯想,從而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五、簡潔精練,內涵豐富。

我們知道,古詩詞往往受字數、句數的限制,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內表達豐富的內涵,用典就是很好的一種手段。因為用典是對歷史故事等的高度概括,在增加詩歌容量的同時,可以使語言更加精練,增大詩詞表現力。可收到言簡而意豐的藝術效果。

擴充套件資料:

現將含典故的詩句舉例如下:

1、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典故:聞笛賦--指西晉向秀所作的《思舊賦》。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滿司馬氏集團而被殺,向秀經過嵇康故居時,聽見有人吹笛,不禁悲從中來,於是作《思舊賦》。

爛柯人--指晉人王質。王質上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就停下**。等棋局終了,手中的斧把已經朽爛。回到村裡,才知道已過了一百年了。

在詩中的意思和作用:

詩人是借這兩個典故說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來,許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誦「聞笛賦」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來恍如隔世,覺得人事全非,不再是舊日的光景了。後一句用王質爛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貶謫時間的長久,又表現了世態的變遷,以及迴歸之後生疏而悵惘的心情,涵義十分豐富。

2、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漁家傲·秋思》范仲淹)

典故:勒石燕然--用的是《後漢書·竇融列傳》中的典故,東漢時竇憲率兵打敗匈奴,一直追擊到燕然山,刻石紀功而還。

在詞中的意思和作用:

詞人在這裡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徵人們的一種心理矛盾:他們思念相距萬里的家鄉,但卻沒有辦法回去,因為還沒有達到建立軍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詞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鄉與憂國、報國之情交織在一起。

3、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典故:親射虎,看孫郎--孫郎即孫權,《三國志》記載孫權在一次出行中,坐騎為虎所傷,他鎮定地在馬前擊斃了老虎。

在詞中的意思和作用:

詞人的意思是他要像當年的孫權那樣挽弓馬前射虎,這突出地展現了作者雖年紀已經不小,但是仍有著少年狂氣。

4、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典故:遣馮唐--據《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記載:漢文帝時,魏尚為雲中太守,抵禦匈奴有功,只因報功時多報了六個首級而獲罪削職。

後來,文帝採納了馮唐的勸諫,派馮唐持符節到雲中去赦免魏尚。

在詞中的意思和作用:

這裡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達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馮唐赦魏尚那樣重用自己。

5、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典故:射天狼--天狼星,據《晉書·天文志》說是「主侵掠」的。

在詞中的意思和作用:

這裡用以代指從西北來進擾的西夏軍隊。詞人在這句中表達了自己要報效國家,抵禦入侵者,建功立業的決心。

6、八百里分麾下炙,……馬作的盧飛快(《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

典故:八百里--指牛。據《世說新語·汰侈》載:晉王愷有良牛,名「八百里駁」後世詩詞多以「八百里」指牛。

的盧--良馬名。據《三國志·蜀志·先主傳》載,劉備在荊州遇險,他所騎的的盧馬「一踴三丈」馱他脫險。

在詞中的意思和作用:

形象的描寫了軍旅的生活和表現了抗金將士的英雄氣概。

6樓:愛無名英雄

以典入詩,是歷代詩人常用的表現手法.凡詩文中引用過去有關人、地、事、物之史實,或有來歷有出處的詞語、佳句,來表達詩人的某種願望或情感,而增加詞句之形象、含蓄與典雅,或意境的內涵與深度,即稱「用典.」用典也是詩歌的一種修辭手法,可避免一覽無餘的直白,還可給讀者在詩行間留下聯想和思索的餘地.

的確,用典用得巧妙、恰當,可以使詩詞意蘊豐富、簡潔含蓄、莊重典雅,使表達更加生動形象,詩句更凝練,言近而旨遠,含蓄而婉轉,從而提高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達到古詩人常說的:力透紙背,擲地有聲!下面,我主要講四點,一是詩詞用典的主要作用;二是用典的主要形式;三是用典的手法;四是用典要注意的三個問題.

7樓:匿名使用者

當年萬里覓封侯.有聲劇.完結+番外,蔣丞xqx有點特殊、喜歡男孩

不容許我們再回頭;可是歲月又何其溫柔

8樓:匿名使用者

當年萬里覓封侯.有聲劇.完結+番外,-直往前

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

就是往前過唄、一直往前、-

關於學習的名言、詩句

9樓:雪月森林

1、唐代王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已春

深 一作:春已深)

譯文:專心讀書,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暮春時節,一寸光陰就像一寸**珍貴。

2、唐代顏真卿的《勸學》: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譯文: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奮學習,到老了後悔讀書少就太遲了。

3、宋代王禹偁的《清明》: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譯文:昨天從鄰家討來新燃的火種,破曉時就在窗前點燈,坐下來潛心讀書。

4、唐代孟郊的《勸學》: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譯文:人也是這樣,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掌握知識;如果不學習,知識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5、宋代陸游的《讀書》: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譯文:歸鄉隱居的志向就算沒有那五畝田園也依然如故,讀書的本意原是為了黎明百姓。

6、宋代辛棄疾的《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人韻》:二客東南名勝,萬卷詩書事業,嘗試與君謀。

譯文:你們二位都是東南的名流,胸藏萬卷詩書前程無比。讓我嘗試著為你們出謀劃策。

10樓:miss_羅蘭蘭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杜甫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韓愈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11樓:匿名使用者

1、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韓愈2、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4、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5、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6、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7、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

——蘇軾8、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9、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樓:誰又在為誰而哭

勸學(唐)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長歌行《樂府歌辭》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勸學詩》

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讀書》

宋代:陸游

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

《讀書》

唐代:皮日休

家資是何物,積帙列樑梠。

高齋曉開卷,獨共聖人語。

英賢雖異世,自古心相許。

案頭見蠹魚,猶勝凡儔侶。

13樓:太乙真人王立賢

頭懸樑,維刺股。

學而不思則

亡,思而不學則怠。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少小功夫老始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14樓:匿名使用者

一、《冬夜讀書示子聿》唐代:杜甫

詩句: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二、《勸學詩》宋代:朱熹

詩句: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三、《增廣賢文》收錄,出自唐代:韓愈

詩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15樓:匿名使用者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5、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6、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1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1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方悔讀書遲——顏真卿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14、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6、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7、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18、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19、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2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22、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2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2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2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26、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蒲松齡2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28、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30、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31、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33、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通過學習《蜀相》我們得到怎樣的啟示

賞析 詩句用典故的時候,重在簡約,不能長篇大論地說歷史,而要點到為止 一筆帶過。這裡杜甫用了兩個量詞來概括諸葛亮的功績 三顧 兩朝 同樣的說法還 有 七擒孟獲 三打白骨精 等等,用一個量詞將這個人的主要功績都說盡了,不僅全面,還 有體現了作者提煉語言的能力。我們在提到歷史故事的時候,為了簡約起見,也...

通過學習科學你有什麼體會,通過團課的學習你有怎樣的體會200字

通過對科學的學習,我瞭解到了生活中的很多奧祕,很多在生活中看起來很簡單的內東西,都包含著容不簡單的道理。生活中的現象,可以用科學道理來解釋。而當我們遇到問題,我們也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解決它,而不再是束手無策。科學不但是我增加了知識,也增加了我都知識的渴求。通過學習科學,我變得更加愛思考了。其中的樂趣...

通過學習隋唐歷史你從中得到哪些感悟

1 從隋煬帝身上知道了,有些東西急不得,必須得徐徐圖之,步子太大就扯到蛋了,想法再好也得把實施的具體措施考慮周全,他做的事如果不是想在短短十年中全部做完,隋朝不會亡,他的改革太快,而且本身就損害了大部分高層貴族世家的利益,一個不夠還一個接著一個,怕自己死的慢?他如果能把想做的事在三十年到四十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