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是最早提出白話文的,但我聽說他也反對過白話文,是嗎

2021-03-27 16:27:09 字數 1668 閱讀 4896

1樓:匿名使用者

胡適沒有反對過白話文,但反對簡化漢字聽說是有的。

五四時期,反對文言文,率先提倡白話文的是誰

2樓:楓凝洛歌

五四時期,反對文言文,率先提倡白話文的是:

3樓:匿名使用者

是胡適。2023年胡適在《新青年》雜誌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出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的意見。

五四時期反對文言文率先提倡白話文的是誰

4樓:大漠孤煙直在哪

五四時期最早提出廢文言用白話的是胡適

2023年(戊戌年),裘廷樑作《論白話為維新之本》,明確地提出了「崇白話而廢文言」

胡適在和自己學生辯**言文和白話文哪個更簡潔

胡適提倡白話文的幾條原則

5樓:大漠孤煙直在哪

新文化運動中胡適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鼓吹白話文學的「八不主義」:一不言之無物,二不摹仿古文法,三不講求(拘泥)文法,四不作無病呻吟,**用濫調套語,六不用典,七不講對仗,八不避俗字俚語

「八事」主張,因每一事都針對封建舊文學的弊端而發,故又稱「八不主義」,即:須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須講求文法、不作無病之呻吟、務去濫調套語、不用典、不霽對仗、不避俗字俗語。

具體解釋如下:

「須言之有物」。反對「言之無物」與「文勝質之害」,主張新文學的創作要特別注重「真摯之情感」和具有見地、識力、理想的「思想」,與傳統的「文以載道」觀念與空虛、頹廢、沒落的情調劃清了界限,置文學內容的改革於突出的位置。

「不摹仿古人」。運用進化論的觀點說明「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學」,「決不可謂古人之文學皆勝於今人」,因此「今日之中國當造今日之文學」,也就是「惟實寫今日社會之情狀」的文學。認為摹仿、因襲扼殺作者的獨創性和文學的生動性,必將導致文學走上反現實主義的復古道路。

「須講求文法」。針對舊文學所謂「書讀千遍,其意自見」的成規,要求遵循語言本身的規律與定則,為新文學形式上的建立立下了一條規則。

「不作無病之呻吟」。認為必須戒除對落日而思暮年,臨秋風而思零落,寫詩作文故取「寒灰」、「無生」之類灰色詞語筆名等「亡國之哀音」,號召「今之文學家作費舒特,作瑪志尼」揮筆抒寫愛國詩文。

「務去濫調套語」。從文學與生活、文學的真實性與獨創性的角度,主張「人人以其耳目所親見親聞所親身閱歷之事物,自己鑄詞以形容描寫之」,「但求其不失真,但求能達其狀物寫意之目的」,致力於封建文學老八股的摧毀。

「不用典」。用典之因在於舊式文人不能自己鑄詞造句以寫眼前之景,乃借用不適切的故事陳言來代替,故皆在摒棄之列,但並不反對那些使用自然、貼切的典故。

「不講對仗」。認為講究對仗平仄的「駢文律詩」是中國文學發展史上所出現的「文學末流」,指出白話**才是「文學的正宗」,「今日而言文學改良,當先立乎尤其大者」,不應將精力用在這種微細纖巧的文學末技上。

「不避俗字俗語」。認為今日作文作詩「與其用三千年前之死字,不如用二十世紀之活字」,實際上提出了白話文學的主張。

6樓:匿名使用者

一曰,須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須講求文法。

四曰,不作無病之呻吟。

五曰,務去濫調套語。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講對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語。

什麼是白話文,什麼叫做白話文

就是語體文。付費內容限時免費檢視 回答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問題,白話文的意思就是大眾能一眼看懂的,不想文言文一般苦澀難懂,一個字就包含了很多含義。白話文相對於文言文,即用白話寫成的文章,也稱語體文。那麼白話文也就比口語更加書面化。古代的正統文體是文言文。古代在東漢以前,使用竹簡 絲帛等作為文書載體,...

兩小兒辯日(白話文),《兩小兒辯日》翻譯成白話文是?

兩小兒辯日翻譯,快點進來學一學吧 兩小兒辯日 翻譯成白話文是?孔子到東方遊歷,見到兩個小孩在爭辯便問是什麼原因?一個小孩兒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一些,而到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遠一些,而到中午的時候就能進。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像車蓋一樣大,但等到正...

白話文是什麼來的?是廣東話嗎?但魯迅的《狂人日記》不是用廣東話寫的!各位前輩,有勞了

白話文 又稱語體文 指的是以現代漢語口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白話文在古代也有一段很漫長的歷史,在宋代己有話本,明清兩代也有部分白話 白話就是廣東話 魯迅不是廣東人,當然不會用廣東話寫了 不是!白話文是古代文言文向現代漢語口語轉變時的一種文學體 跟廣東話沒什麼關係,不要搞錯了!白話文是指相對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