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古文《赤壁之戰》第四段的實詞通假字古今異義活用歸納

2021-05-27 16:27:38 字數 7807 閱讀 7321

1樓:匿名使用者

赤壁之戰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的:

1、 通過學習課文,懂得以弱勝強的道理,培養虛心聽取別人意見,多謀善斷的品德作風。

2、 學習本文詳略得當的剪裁技巧和用對話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

3、 掌握重點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掌握特殊的文言現象。

4、 掌握重點句子的翻譯。

二、文學常識填空

《資治通鑑》是我國 史書,由司馬光等人用19年編成。宋神宗認為此書「 , 」,是為使後代統治者吸取前代盛衰興亡的經驗教訓,所以它著重於政治、軍事,而缺少社會經濟變動的記載。

司馬光, (朝代)傑出的史學家和散文家,字 ,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運城安邑鎮東北)人,世稱涑水先生。著有 。

三、自主** 合作反饋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詞

魯肅聞劉表卒 若據而有之 此帝王之資也

二子不協 與操有隙 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

宜別圖之 以濟大事 並慰勞其軍中用事者

及說備使撫表眾 備必喜而從命 如其克諧

恐為操所先 比至南郡 備南走

肅宣權旨 致殷勤之意 與蒼梧太守吳巨有舊

敬賢禮士 江表英豪鹹歸附之 足以立事

莫若遣腹心自結於東 偏在遠郡 行將為人所並

將順江東下 略已平矣 量力而處之

何不按兵束甲 北面而事之 外託服從之名

內懷猶豫之計 事急而不斷 何不遂事之乎

守義不辱 英才蓋世 安能復為之下乎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 劉琦合江夏戰士 曹操之眾遠來疲敝

必蹶上將軍 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 鼎足之形成矣

2、知識整理

⑴古今異義

⑵詞類活用

⑶特殊句式(寫出例句)

① 判斷句

② 被動句

③ 倒裝句

④ 省略句

四、翻譯下列句子

1、肅請得奉命吊表二子,並慰勞其軍中用事者,及說備使撫表眾……備必喜而從命

2、子瑜者,亮兄瑾也

3、豫州軍雖敗於長阪,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

4、此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

5、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

6、豫州今欲何至?

7、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安能復為之下乎!

濟南歷城二中高一(45)級語文教學案

赤壁之戰

總序號:21 編寫人:李玲、張森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的:

1、 掌握

三、四段中重點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掌握特殊的文言現象。

2、 掌握

三、四段中重點句子的翻譯。

二、自主** 合作反饋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詞

第三段:

是時曹操遺權書 近著奉辭伐罪 旌麾南指

方與將軍會獵於吳 動以朝廷為辭 奄有其地

蒙衝鬥艦乃以千數 操悉浮以沿江 愚謂大計不如迎之

向察眾人之議 操當以肅還付鄉黨 品其名位

從吏卒 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甚失孤望

第四段:

時周瑜受使至番陽 其實漢賊也 兼仗父兄之烈

地方數千裡 英雄樂業 當橫行天下

為漢家除殘去穢 而操舍鞍馬 杖舟楫

此數者用兵之患也 而操皆冒行之 此天以君授孤也

2、知識整理

⑴古今異義

⑵詞類活用

⑶特殊句式(寫出例句)

①判斷句

②倒裝句

③省略句

三、翻譯下列句子

1、方與將軍會獵於吳

2、曹公,豺虎也,挾天子以徵四方,動以朝廷為辭

3、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今操得荊州,奄有其他,劉表治水軍,蒙衝鬥艦乃以千數,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陸俱下,此為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矣。

4、卿欲何言

5、何以言之?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乘犢車,從吏卒,交遊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6、將軍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地方數千裡,兵精足用,英雄樂業,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

7、此數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8、諸將吏敢復有言當迎操者,與此案同!

2樓:麼小煒

我需要第一段的。。。。

赤壁之戰文言文 翻譯和整理,重點是整理,重要實詞,通假字,詞類活用,使動意動為動,固定搭配,重要虛詞

3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整理得較詳細,借花敬佛,希望您滿意啦

高中語文素材:赤壁之戰總結

一.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將軍禽操 (禽——擒)

2.五萬兵難卒合(卒——猝)

3.頃之,煙炎張天(炎——焰;張,同漲,佈滿)

4.雷鼓大震(雷——擂)

5.進住夏口(住——駐)

6.卿能辦之者誠絕(誠——請)

二. 指出古今異義詞並解釋。

1.荊州與國臨接(孫權所統治的地區)

2.備南走(逃跑)

3.致殷勤之意(懇切慰問)

4.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中原地區)

5.此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也(末,盡頭;勢,力量.)

6.鼎足之形成矣(形,形勢;成,形成)

7.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他實際上)

8.地方數千裡(土地方圓)

9.當橫行天下(縱橫馳騁)

10.元表諸人各顧妻子(妻子和兒女)

11.邂逅不如意(一旦)

12.初一交戰(初,剛剛;一,開始)

13.北面而事之(面北稱臣)

14.北軍大壞(潰敗)

15.莫不響震失色(改變面色)

三.指出並解釋活用詞.

1.名——動:

a.敬賢禮士 (以禮相待,禮遇)

b.猶且守義不辱(被動,受侮辱)

c.水路具下(向下,來)

2.使動:

a.兵精糧多,足以立事(使……立)

b.乘犢車,從吏卒(使……跟從)

c.諸人持議,甚失孤望(使……失望)

d.可燒而走也(使……走)

e.必蹶上將軍(本義跌倒,引申為挫折,作動詞,使……受挫)

f.操悉浮以沿江(使……浮,此時該句為「悉浮(之)以沿江」,以,連詞,而)

3.形——名:

a.瑜等率輕銳(輕裝的精銳部隊)

b.敬賢禮士(賢德的人)

c.與蒼梧太守吳巨有舊(舊交)

d.除殘去穢(殘暴、醜惡的壞人,互文)

4.名——狀:

a.備[南]走

b.兼有步兵,[水陸]俱下

c.狐疑之眾(像狐狸那樣)

d..[外]託服從之名,[內]懷猶豫之計 (表面上;內心實際上)

5.意動 :

a.英雄樂業(以……為樂)

6.形容—動:

a.恐為操所先 (搶先)

四.解釋下列詞語的含義.

(一)一般實詞

1.此帝王之資也(憑藉)

2.二子不協(和睦)

3.與操有隙(嫌怨)

4.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厭惡,嫉妒)

5.如有離違,宜別圖之(打算)

6.肅請得奉命吊表二子(慰問)

7.如其克諧(能夠)(圓滿順利)

8 肅宣權旨(傳達)

9.近者奉辭伐罪(皇帝的命令)

10.權以示群下(給……看)

11.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完全)

12.不復料其虛實(估計)

13.今以實校之(核對)

14.子布元表諸人各顧妻子(顧及)

15.此天以卿二人贊孤也(輔助)

16.上建旌旗(插)

17.操引軍從華容道步走(率領)

18.兼仗父兄之烈(功業)

19.卿能辦之者誠絕(處置)

20.將兵與備併力逆操(對抗)

21.愚謂大計不如迎之。(投降)

(二))多義實詞

1、卒:

a.魯肅聞劉表卒。(死亡,動詞)

b.乘犢車,從吏卒,(兵、士卒,名詞)

c.五萬兵難卒合,(通「猝」,倉猝,副詞)

2、士:

a.聰明仁惠,敬賢禮士。(讀書人)

b.操軍吏士皆出營立觀。(士兵)

3、將:

a.曹操自江陵將順江東下(打算,v.)

b.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率領)

c.行將為人所並(將要)

4、撫:

a.及說備使撫表眾。(撫慰、安撫)

b.權撫其背。(撫摩)

5、治:

a.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對付)

b.今治水軍八十萬眾(部署,率領)

6、足:

a.豈足託乎(值得)

b.兵精足用(充足,動詞)

7、次:

a.引次江北(駐紮,停駐,)

b.餘船以次俱進(次序)

8、數:

a.統兵數萬(數詞,幾)

b.蒙衝鬥艦乃以千數(計算,動詞)

9、烈:

a.兼仗父兄之烈(功業)

b.火烈風猛(大,形容詞)

10.事:

a.北面而事之(侍奉)

b.不足與圖大事(事業)

c.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形勢)

11.計:

a.今為君計(考慮、打算,v.)

b.備用肅計(計策、謀略,n.)

12.難:

a.今操芟夷大難(災難)

b.五萬兵難卒合(困難)

13.略:

a.略已平矣(大致)

b.助畫方略(策略)

14.方:

a.操軍方連船艦(正在)

b.地方百里(方圓,面積)

c.助畫方略(辦法,謀略)

d.方與將軍會獵於吳(正)

e.挾天子以徵四方(方向)

15.濟:

a.宜別圖之,以濟大事 (成就,完成)

b.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成功)

c.朝濟而夕設版焉 (過河,渡)

16.今:

a.今為君計(現在)

b.今不速往(如果)

17.引:

a.引次江北(退卻)

b.引軍北還(率領)

18.若:

a.若水之歸海(好像,如同)

b.若事之不濟(如果)

19.眾:

a.眾士仰慕(眾多的)

b.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士兵)

(三)一般虛詞

1.比至南郡(等到)

2.江表英豪鹹歸附之(都)

3.向察眾人之議(剛才)

4.累官故不失州郡(仍然)

5.徒忌二袁,呂布劉表與孤耳(只是)

6.頃之,煙炎張天(音節助詞)

(四)多義虛詞

1、而:

a.若據而有之(承接,佔據並擁有)

b.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因果)

c.備必喜而從命(修飾)

d.事急而不斷**折,卻)

2、以:

a.權以示群下(介詞,把)

b.蒙衝鬥艦以千數(介詞,用)

c.挾天子以徵四方(表示目的)

d.宜別圖之,以濟大事(目的,來)

e.餘船以次俱進(介詞,按照)

f.動以朝廷為辭(拿,介詞)

3、為:

a.今為君計(替,介詞)

b.為操後患(是,動詞)

c.安能復為之下(處於,做)

d.羸兵為人馬所蹈藉(被)

4、其:

a.如其克諧,天下可定(代前所說之事,代詞)

b.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 那裡,代荊州之地)

c.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代劉邦)

d.並慰勞其軍中用事者(代劉表)

e.其實漢賊也(代曹操)

f.失其所與,不知(代自己)

g.其皆出於此乎(語氣詞,表揣測)

h.其可怪也歟(加強語氣)

i.吾其還也(表婉商,還是)

5、乃:

a.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只是,動詞)

b.蒙衝鬥艦乃以千數(甚至、竟, 副詞)

c.騎乃得過(才,副詞)

d.乃罷會(於是連詞)

6、於:

a.方與將軍會獵於吳(在,介詞)

b.莫若遣腹心自結於東(和,介詞)

c.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向,介詞)

d.言於孫權曰(對,介詞)

e.寄寓於表(在,介詞,本句非狀後)

f.肅追於宇下(到,介詞)

六.特殊句式

1.判斷句:

a.劉備天下梟雄

b.我,子瑜友也

c.子瑜者,亮兄瑾也

d.田橫,齊之壯士耳

e.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

f.曹公,豺虎也

g.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

h.且將軍大事可以拒操者,長江也

2.被動句:

a.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

b.行將為人所並

c.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

d.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

e.操軍破,必北還

f.羸兵為人馬所蹈藉

3.省略句:

a.將軍起兵(於)江東,劉豫州收眾(於)漢南

b.交遊(於)士林

c.避亂(於)江東

d.裹(之)以帷幕

e.權以(之)示群下

f.操當以(吾)還付鄉黨

4.賓語前置:

a.豫州今欲何至

b.卿欲何言

c.何以言之(介詞的賓語前置)

5.狀語後置:

a.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

b.豫州雖敗於長阪

c.裹以帷幕

6.定語後置:

a.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

b.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

c.人馬燒溺死者甚眾

d.荊州之民附操者

七.翻譯下列句子.

1.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

2.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3.此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也.

4.權以示群下,莫不響震失色.

5.挾天子以令四方,動以朝廷為辭.

6.操當以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

7.地方千里,兵精足用,英雄樂業,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

8.卿能辦之者誠決,邂逅不如意,便還就孤.

《赤壁之戰》第四段的知識點,《赤壁之戰》第四段的知識點

赤壁之戰 第一課時 一 教學目的 1 通過學習課文,懂得以弱勝強的道理,培養虛心聽取別人意見,多謀善斷的品德作風。2 學習本文詳略得當的剪裁技巧和用對話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3 掌握重點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掌握特殊的文言現象。4 掌握重點句子的翻譯。二 文學常識填空 資治通鑑 是我國 史書,由司馬...

求荷塘月色的第四段賞析,《荷塘月色》第四段評析

第四段寫月光下的荷塘。從田田荷葉寫起,依次寫出荷花,荷香和脈脈流水。符合人物觀察景物的順序。最先撲入眼簾的是滿塘荷葉。亭亭 一詞表現了荷葉的風姿秀麗,舞女裙 的比喻,恰到好處地寫出了荷葉臨風搖曳的姿態。在縱觀之後,凝神細審,視線移到萬綠叢中的點點白花。盛開的嫋娜喜人,含苞欲放的流露著勾人情思的嬌羞,...

請簡要概括一下赤壁之戰的過程,用50 100字簡要概括三國演義裡的赤壁之戰的經過

赤壁之戰前後過程分析 三國演義 中對赤壁之戰的描寫可謂費盡心機。對於這一場包括前後準備也只有幾天的戰爭用了很大的篇章,但實際所發生的這些事件真的都對戰爭的結果有影響嗎,我試著分析一下 1.蔣幹盜信,曹操錯殺二將 這個事件的真實性有些三國曆史研究學者是懷疑的。但我們不妨做個假設,如果曹操沒有錯殺蔡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