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越女紅裙詩
赤壁之戰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的:
1、 通過學習課文,懂得以弱勝強的道理,培養虛心聽取別人意見,多謀善斷的品德作風。
2、 學習本文詳略得當的剪裁技巧和用對話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
3、 掌握重點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掌握特殊的文言現象。
4、 掌握重點句子的翻譯。
二、文學常識填空
《資治通鑑》是我國 史書,由司馬光等人用19年編成。宋神宗認為此書「 , 」,是為使後代統治者吸取前代盛衰興亡的經驗教訓,所以它著重於政治、軍事,而缺少社會經濟變動的記載。
司馬光, (朝代)傑出的史學家和散文家,字 ,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運城安邑鎮東北)人,世稱涑水先生。著有 。
三、自主** 合作反饋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詞
魯肅聞劉表卒 若據而有之 此帝王之資也
二子不協 與操有隙 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
宜別圖之 以濟大事 並慰勞其軍中用事者
及說備使撫表眾 備必喜而從命 如其克諧
恐為操所先 比至南郡 備南走
肅宣權旨 致殷勤之意 與蒼梧太守吳巨有舊
敬賢禮士 江表英豪鹹歸附之 足以立事
莫若遣腹心自結於東 偏在遠郡 行將為人所並
將順江東下 略已平矣 量力而處之
何不按兵束甲 北面而事之 外託服從之名
內懷猶豫之計 事急而不斷 何不遂事之乎
守義不辱 英才蓋世 安能復為之下乎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 劉琦合江夏戰士 曹操之眾遠來疲敝
必蹶上將軍 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 鼎足之形成矣
2、知識整理
⑴古今異義
⑵詞類活用
⑶特殊句式(寫出例句)
① 判斷句
② 被動句
③ 倒裝句
④ 省略句
四、翻譯下列句子
1、肅請得奉命吊表二子,並慰勞其軍中用事者,及說備使撫表眾……備必喜而從命
2、子瑜者,亮兄瑾也
3、豫州軍雖敗於長阪,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
4、此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
5、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
6、豫州今欲何至?
7、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安能復為之下乎!
濟南歷城二中高一(45)級語文教學案
赤壁之戰
總序號:21 編寫人:李玲、張森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的:
1、 掌握
三、四段中重點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掌握特殊的文言現象。
2、 掌握
三、四段中重點句子的翻譯。
二、自主** 合作反饋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詞
第三段:
是時曹操遺權書 近著奉辭伐罪 旌麾南指
方與將軍會獵於吳 動以朝廷為辭 奄有其地
蒙衝鬥艦乃以千數 操悉浮以沿江 愚謂大計不如迎之
向察眾人之議 操當以肅還付鄉黨 品其名位
從吏卒 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甚失孤望
第四段:
時周瑜受使至番陽 其實漢賊也 兼仗父兄之烈
地方數千裡 英雄樂業 當橫行天下
為漢家除殘去穢 而操舍鞍馬 杖舟楫
此數者用兵之患也 而操皆冒行之 此天以君授孤也
2、知識整理
⑴古今異義
⑵詞類活用
⑶特殊句式(寫出例句)
①判斷句
②倒裝句
③省略句
三、翻譯下列句子
1、方與將軍會獵於吳
2、曹公,豺虎也,挾天子以徵四方,動以朝廷為辭
3、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今操得荊州,奄有其他,劉表治水軍,蒙衝鬥艦乃以千數,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陸俱下,此為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矣。
4、卿欲何言
5、何以言之?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乘犢車,從吏卒,交遊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6、將軍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地方數千裡,兵精足用,英雄樂業,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
7、此數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8、諸將吏敢復有言當迎操者,與此案同!
《赤壁之戰》知識點歸納 50
2樓:雁冰的空間
赤壁之戰
課文題解
本文選自司馬光主編的《資治通鑑》卷六十五,有刪節,題目為課文編選者
所加。「赤壁之戰」為我國古代戰史上典型的以弱性強的戰例之一,此戰以孫劉聯
軍獲勝、曹操一方失敗而告終,自此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
《資治通鑑》是我國古代一部著名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鑑」意為:以歷
史的得失作為鑑戒來加強統治。作者司馬光(2023年-2023年),字君實,陝州
夏縣(今山西夏縣)人,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史學家。
課文簡析
本文通過對赤壁之戰的記述,提示了只要正確分析形勢,指揮正確,劣勢可
以轉化為優勢,弱方可以戰勝強方的戰爭規律。全文可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開頭-「助畫方略」):寫孫劉聯盟形成的經過--戰前的決策。
第二部分(「進,與曹軍遇於赤壁」一結束):寫孫劉協力破曹軍於赤壁-
戰爭的實況。這兩個部分,前者詳寫,後者略寫。作者之所以這樣剪裁材料,是
為了突出戰爭中思想策略的重要,而戰爭實況只是用了證明戰前孫劉方面決策的
正確。「運籌於帷幄之內,決勝於千里之外」,寫戰爭的作品沒有把主要的鏡頭
推向戰場,這是本文成功之處,顯得不落俗套。
特點提示
用人物對話來敘述故事情節和刻畫人物是本文的鮮明特點。本文中對話部分
約佔了一半的篇幅,對孫、劉、曹三方的情況及戰事的發展,很多都是通過人物
的對話敘述出來的。特別是曹操的活動,幾乎全由諸葛亮、魯肅、周瑜的談話告
訴讀者,這就在敘述上節省了很多筆墨,同時,這幾個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徵,也
就躍然紙上了。
問題思考
赤壁之戰是一次有決定意義的大戰役,整個戰役涉及孫、齊、曹三個方面,
事件繁,人物多,作者在敘述時為什麼確定以孫權一方為主?
解題思路
赤壁之戰由孫、劉、曹三方參加,劉備軍事力量小,不是抗曹的主力,而曹
以重兵威脅,孫權在劣勢下,虛心聽取各意見,作出正確決策,最後以弱勝強,
因而作者詳寫了孫權方面,以孫權一方為主,兼及其他兩方,這就突 出了重點。
3樓:匿名使用者
赤壁之戰是三國裡面一場有名的戰役,主戰雙方是北方的曹操,和南方的孫權,漢中的劉備聯軍,是當時我國最大的三大軍閥首次大戰。
其結果是擁有87萬大軍詐稱100萬雄師的曹操,一敗塗地,到最後僅剩十餘人而回。此文中,渲染最神的就是諸葛亮了,上面充分體現出了諸葛亮神機妙算,通天知地的超人本事。也展現了周瑜狹隘心腸,小肚雞腸的個性,同時描繪出了,曹操多疑的性格,黃蓋義膽忠肝,徐庶聰明且守諾誠信,蔣幹愚笨還自以為聰明,魯肅為人梗直,趙雲的武藝高強,關羽的仁義,等等,盡展淋漓。
此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諸葛亮,在此段過程中,劉備自始至終只派諸葛亮一人出戰,結果到了最後大部分功勞卻為劉備所得,就連曹操這個人情也被關羽佔去。
縱觀全文,提到的有幾件事,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戰前佈置,排程,哪一件事都令人佩服。
舌戰群儒,諸葛亮清晰的分析問題能力,博學多材,強有力的事實說明,強硬的比喻,帶來了他強有力的說服力。
草船借箭,諸葛亮,聰明機謹,知己知彼,縝密的策劃能力。
借東風和完美的戰事佈置更體現了諸葛亮的領導風範,
4樓:匿名使用者
赤壁之戰的,赤壁之戰的資料
劉備和孫權聯軍贏了曹操 赤壁之戰資料 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相關資料 戰爭日期 208年七月 208年十一月 地點 烏林 今湖北蒲圻西北 結果 孫權,劉備盟軍勝利 作戰各方 曹操,劉備,孫權 指揮官 曹操 周瑜 程普 劉備 兵力 曹操約160,000,孫劉聯軍約50,000結果 曹操大敗 赤壁戰前曹操的...
《赤壁之戰》的問題,赤壁之戰說明什麼問題?
當時刮東風 跟諸葛亮沒關係 周瑜又用的火攻 再加上被忽悠的把船都鎖上了 想跑都難 當時的船非金屬 順風遇火可想而知。而且兵力也不是像他吹的百萬雄師 也就23萬左右。曹操打水戰也根本不是周瑜的對手。1.兵力相差懸殊。我要提到一點 曹軍其實人數是20萬,號稱80萬。想一想,曹操統一的北方人士只有80幾萬...
赤壁之戰的故事是怎樣的,赤壁之戰的故事
曹操基本統一北方後,作玄武池訓練水兵,並對可能動亂的關中地區採取措施,隨即於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萬南征荊州 約今湖北 湖南 欲一統南北,堅定了孫權抗曹決心。孫權不顧主降派張昭等反對,命周瑜為大都督,程普為副都督,魯肅為贊軍校尉,率3萬精銳水兵,與劉備合軍共約5萬,溯江水而上,進駐夏口。曹操乘勝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