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至少有兩個版本,一個是長卷,還有就是書冊(冊前帶蘇軾畫像)。
元趙孟頫前後赤壁賦的趙孟頫
2樓:手機使用者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鬆雪,又號水精宮道人,浙江吳興人,為宋皇室趙德芳的後代。趙孟頫於元至元二十三年應選入朝,一生為官,逝後追封魏國公,諡文敏。
趙孟頫博學多才,學識過人,詩文、書畫、音律均善,亦旁通佛學,明何良俊譽之為「上下五百年,縱橫一萬里」的人物。客觀地評價,趙孟頫書風能籠罩於元、明、清諸代,首先應歸功其深厚的藝術造詣,歸功於其對傳統的精確闡釋。當代姜澄清先生的評價較為精當:
「書法至趙孟頫才最終確立了『婉約』的地位。而趙書的出現,是與時代潮流相感應的,並不偶然。」(見《中國書法思想史》)
作為開宗立派的人物,趙孟頫早年學宋高宗,中年的專習「二王」,虞集謂之「楷法探《洛神賦》而攬其標,行書諧《聖教序》而入其室,至於草書飽《十七帖》而變其形」。同時對篆、隸、章草等趙皆苦心研習,晚年又著力李北海,因此深厚的傳統積澱成就了趙體的輝煌。
《前後赤壁賦》一文為蘇東坡貶謫黃州,在人生最為失意、最為灰暗時所作的名篇。公元2023年,時年47歲的趙孟頫重讀此文時,其內心的隱痛擊打著他的心靈。這時當「明遠弟」(此卷跋文中記)呈紙求書時,他內心的鬱悶與悲涼便隨著東坡的語言汩汩流淌。
他的婉約悽美的筆調款款寫來,恬然而靜謐在宣洩著自己的情懷。這就是趙孟頫這件書法作品(附圖為區域性)的創作背景。
怎樣臨習趙孟頫《前後赤壁賦》
3樓:星夜歸航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鬆雪,又號水精宮道人,浙江吳興人,為宋皇室趙德芳的後代。趙孟頫於元至元二十三年應選入朝,一生為官,逝後追封魏國公,諡文敏。
趙孟頫博學多才,學識過人,詩文、書畫、音律均善,亦旁通佛學,明何良俊譽之為「上萬五百年,縱橫一萬里」的人物。然其為宋之皇室,後降附「敵國」淪為貳臣,是以又有傅山、康有為等剛直之士薄其人遂惡其書,大加譏貶。
客觀地評價,趙孟頫書風能籠罩於元、明、清諸代,首先應歸功其深厚的藝術造詣,歸功於其對傳統的精確闡釋。趙孟頫是個很複雜的人物,我們可以非議其骨氣,但應當一分為二地看待其書法。筆者以為當代姜澄清先生的評價較為精當:
「書法至趙孟頫才最終確立了『婉約』的地位。而趙書的出現,是與時代潮流相感應的,並不偶然。」(見《中國書法思想史》)
作為開宗立派的人物,趙孟頫早年學宋高宗,中年的專習「二王」,虞集謂之「楷法探《洛神賦》而攬其標,行書諧《聖教序》而入其室,至於草書飽《十七帖》而變其形」。同時對篆、隸、章草等趙皆苦心研習,晚年又著力李北海,因此深厚的傳統積澱成就了趙體的輝煌。
《前後赤壁賦》一文為蘇東坡貶謫黃州,在人生最為失意、最為灰暗時所作的名篇。公元2023年,時年47歲的趙孟頫重讀此文時,其內心的隱痛擊打著他的心靈。這時當「明遠弟」(此卷跋文中記)呈紙求書時,他內心的鬱悶與悲涼便隨著東坡的語言汩汩流淌。
他的婉約悽美的筆調款款寫來,恬然而靜謐在宣洩著自己的情懷。這就是趙孟頫這件書法作品(附圖為區域性)的創作背景。
二、臨寫準備
準備下筆臨寫前,我們應當做好兩方面的準備:一是準確的思想切入,二是相關的工具選擇。
《前後赤壁賦》卷為趙孟頫47歲時所作,藝術上正值其深研「二王」書風的階段,已對行草技法有了相當高的體悟。而在思想上,此時的他仕途得意,但心中依舊有些黯然,一是因為朋友的冷漠,二是來自發自內心的某種抑鬱。他需要一方承載心緒的淨土,他把自己融入了筆墨世界。
「婉約派」是委婉而含蓄的,因此趙孟頫的書法沒有多少「情緒上的起伏變化」(熊秉明語),點畫間不追求跌宕俯仰。我們在臨寫前要調整好心態,意氣平和,首先在思想上要儘可能地貼近它。
此卷為行書橫幅,紙色古樸,筆致細膩,十分典雅。作為「二王」一脈的小字(約1.6釐米見方),臨寫用筆一定要選擇精品狼毫。
用什麼樣的墨也要心中有數。墨太濃易滯筆散鋒,太淡會滲開傷神,影響線條的清爽之氣。可用書畫墨汁滴適量的水。
紙的選擇也挺有講究。切忌用生宣,宜選較熟一些的。臨寫可用毛邊紙糙面創作宣用灑金宣。
灑金宣既可顯出色墨的變化,又能表現細微的線條,有助於激發創作慾望。
如果有條件的,還可以詳細瞭解一下趙孟頫的生平,讀讀其詩文、繪畫,研究一下元代「文房四寶」的發展史,這些對於我們更準確地學習傳統都是大有裨益的。
望採納。
前 後赤壁賦的比較,前 後赤壁賦的比較
前後 赤壁賦 是蘇軾被貶謫到黃州後,於宋神宗元豐五年所寫。前赤壁賦 描繪了赤壁秋夜清幽曠渺的優美景色及夜月泛舟的飄逸興致,以主客問答的方式,發表對宇宙人生的見解,特別是通過對明月與江水變與不變的議論,表現了開朗的胸襟和達觀的生活態度。後赤壁賦 描繪了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的冬夜江岸及其寥落幽峭的氣氛...
前後赤壁賦多少個字,前 後赤壁賦各多少個字
935字。全帖共書八十一行,其中 赤壁賦 四十六行 後赤壁賦 三十二行,署款三行,並有蘇軾像於帖首。在此二賦中,原文作者蘇軾憑弔古蹟,抒發了對江山風物的熱愛與曠達的心胸,但是也有對人生虛無的消極思想。藝術鑑賞編 前後赤壁賦 起筆以一拓直下為主,收筆善留。幾乎所有筆畫起筆都是承接上筆的一拓直下或者露鋒...
赤壁賦翻譯,赤壁賦翻譯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我與友人在赤壁下泛舟遊玩。清風緩緩吹來,水面波瀾不起。舉起酒杯向友人敬酒,吟誦 詩經 中 讚美 明月的詩句,吟唱期中婉轉優美的樂曲。一會兒,明月從東山後升起,盤桓在鬥宿與牛宿之間。白茫茫的霧氣橫貫江面,清泠泠的水光連著天際。聽任葦葉般的小船自由飄流,浮在蒼茫的萬頃江面之上。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