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高以撒
約在公元前2023年到公元100年,歷經一千多年,用四十多位不同身份的作者,在同一位聖靈的感動下寫成的。
聖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寫的
2樓:雀巢不是鳥窩
大約是在公元前2023年至公元1世紀。
《聖經》是由40多位不同身份、學識的人,在3大洲,用3種語言,整本《聖經》歷經1600多年記載完成。但卻有罕見的連續性。內容前後呼應,互相印證,毫無衝突。
《聖經》又名《新舊約全書》,由《舊約》《新約》組成。《舊約》一共有三十九卷,以古希伯來文(含亞蘭文)寫就,由猶太教教士依據猶太教的教義編纂而成。它囊括了猶太及鄰近民族從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的人文歷史資料。
《新約》一共27卷。
《舊約》誕生的文化背景是獨特的神文化社會,在猶太人看來,神的存在是真實的、無處不在的,神就是真理和歷史,《聖經》中的敘事都是真實發生的。這就是猶太曆史觀的獨特之處。
《新約》書卷基本上於公元一世紀下半葉寫成,到三世紀初就已經基本確定,最終定稿則為四世紀末。
擴充套件資料:
舊約正典:
舊約之成為正典經過了千年的辯論(這是猶太教裡面的辯論)。由於聖經舊約部分具有極其悠遠的歷史,因此起初,沒有文字,只有語言。
最先是由口頭的傳統(包括五經都先有口頭的傳統),後來變成為文字,逐漸的把這些材料聚集起來成為39本。
這39本內以希伯來文聖經的分法為三部分,就是律法書、先知書和聖錄。先知書也不只是所謂的大小先知書,還有一些前期的以口來傳講的先知書,也歸納到先知書裡面。這三部分是在不同的時候成為正典的。
在主前第五世紀,尼希米與以斯拉的時候,律法書成為正典。那時候五經已經編在一起了。亞歷山大東征以後,也就是主前第四世紀,先知書開始成為正典,確定某些先知的作品要被納入先知書。
聖卷則要在主前150年的時候才形成。
主後70年耶路撒冷毀滅了,聖殿被毀,沒有地方可以獻祭。因此,以聖殿為中心的獻祭宗教,沒有獻祭的聖殿時,宗教信仰也就崩潰了,一定要有一個東西來替代聖殿和獻祭。
所以猶太人把聖殿作為中心的獻祭宗教,變成一種「書」的宗教(book religion),這本書就是把那39卷書編輯在一起的,人們所稱的舊約聖經。
就猶太人而言,無所謂舊約,因為他們不承認新約,舊約是**徒使用的稱呼;**徒承認有新約,才會有舊約,而猶太教就稱它是聖經。在新約聖經提摩太後書3章16節說:「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
這裡所指的聖經一定是舊約聖經,不可能是新約聖經,因那時候新約聖經不可能完成。因此我們知道很早的時候,**徒已經把猶太教的聖經(**教的舊約)全部接受。從耶穌開始,他在講到的時候就屢次引用舊約聖經,在那時候無所謂舊約,就是聖經。
在馬太福音中可看到他引用聖經之多,簡直令人不能相信。例如,羅馬書就是以哈巴谷書2章4節「唯義人因信得生」 這一句話作為主題,來發展為一本書的。
所以在很早的時候,耶穌和他的門徒都接受了猶太的經卷,也即舊約。所以當猶太人在主後90年,把舊約聖經變成一本書的時候,**徒早已經完全接受舊約了。
然而在教會增長的過程中,信徒漸漸發現舊約有不足之處。一方面猶太教教徒往往駁斥**徒對舊約的解釋;另一方面,福音已傳到外邦人當中,他們對猶太教知道不多,只靠舊約未能完全明白福音的資訊。外邦教會若要認識**的生平和言論,必須依靠其他的途徑。
新約正典:
新約的正典可分為三類。5本是關於與歷史的,就是四福音加上使徒行傳,其他都是書信,最後的啟示錄是啟示文學,共為三種。
**徒從來沒有感覺到要把這些書編輯成一本書,一直等到主後150年,有一個人叫馬吉安(marcion)的,異想天開的把一些書信和一本福音書編在一起,由11本書編成了一個集子,說唯有這些是應該讀的,他否定所有舊約,說舊約的上帝和新約的上帝是兩回事。
馬吉安認為合格的福音書就是路加福音,在所有的書信中他最愛的就是保羅的作品,所以他就把保羅的10封書信(這10本書就是我們新約中所有的保羅書信減去提摩太前後書和提多書)編進去,他封他的集子為正典。
雖然此事件對新約正典的制定未必有決定性的作用,但它們卻催促教會正視這個範圍的問題。
**徒與正統的教會因此感受到了危機和緊迫,覺得馬吉安作為一個持有異端思想的人竟敢隨便亂訂正典,他們有必要重視制定聖經正典的問題,他們必須自己來訂定。
因馬吉安訂立正典這一事件的催促,甚至有人認為他是「最有貢獻的異端」,因為若沒有他,教會則沒有想到要確立正典;因為他的膽大妄為自訂新約正典,**徒在那時才開始忙碌起來,自己蒐集資料確立新約正典。
先是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四本福音書,然後逐漸擴大,一直要到327年在亞他那修(athanasius)的作品中,才發現有27本書的名字。
到了主後397年在北非迦太基,教會才確立這27本書為新約正典,不得增刪,和舊約的39本合在一起,成為聖經。
3樓:冰箱裡的可樂
大約公元前2023年至公元1世紀。
《聖經》又名《新舊約全書》,由《舊約》《新約》組成。
現存最古老的聖經抄本是庫姆蘭抄本(或稱「死海古卷」)。這批抄本是2023年以後在死海西北岸庫姆蘭地區的洞穴中陸續發現的。大約傳抄於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68年之間,包括《以賽亞書》的一份完整抄本,以及除《以斯拉記》外舊約每卷書的片斷。
死海古卷顯示原始的馬索拉抄本(沒有加入母音、重音及註釋的子音文字)是在舊約希伯來文文字經過長時間的流傳後,約於公元1世紀開始奠定權威的地位,最終成為正典的文字。
20世紀中葉,在猶太沙漠的穆拉巴特谷(wadi murabba 『at)發現了公元2世紀的另一些抄本,它們明顯是公元132-135年間巴柯巴起義時留下的,留有拉比亞吉巴統一編訂**的痕跡,內容包括律法書和大部分先知書的殘篇。
2023年以後,學者在開羅猶太會堂的藏經庫裡發現一大批手抄本,其中一些可能形成於9世紀以前。這些抄本現散落於英國大英博物館和各大學圖書館中。
擴充套件資料:
《舊約》誕生的文化背景是獨特的神文化社會,在猶太人看來,神的存在是真實的、無處不在的,神就是真理和歷史,《聖經》中的敘事都是真實發生的。這就是猶太曆史觀的獨特之處。
《新約》書卷基本上於公元一世紀下半葉寫成,到三世紀初就已經基本確定,最終定稿則為四世紀末。
由於聖經舊約部分具有極其悠遠的歷史,因此起初,沒有文字,只有語言。最先是由口頭的傳統(包括五經都先有口頭的傳統),後來變成為文字,逐漸的把這些材料聚集起來成為39本。 這39本內以希伯來文聖經的分法為三部分,就是律法書、先知書和聖錄。
先知書也不只是所謂的大小先知書,還有一些前期的以口來傳講的先知書,也歸納到先知書裡面。這三部分是在不同的時候成為正典的。在主前第五世紀,尼希米與以斯拉的時候,律法書成為正典。
那時候五經已經編在一起了。亞歷山大東征以後,也就是主前第四世紀,先知書開始成為正典,確定某些先知的作品要被納入先知書。聖卷則要在主前150年的時候才形成。
主後70年耶路撒冷毀滅了,聖殿被毀,沒有地方可以獻祭。因此,以聖殿為中心的獻祭宗教,沒有獻祭的聖殿時,宗教信仰也就崩潰了,一定要有一個東西來替代聖殿和獻祭。
所以猶太人把聖殿作為中心的獻祭宗教,變成一種「書」的宗教(book religion),這本書就是把那39卷書編輯在一起的,人們所稱的舊約聖經。
新約的正典可分為三類。5本是關於與歷史的,就是四福音加上使徒行傳,其他都是書信,最後的啟示錄是啟示文學,共為三種。
**徒從來沒有感覺到要把這些書編輯成一本書,一直等到主後150年,有一個人叫馬吉安(marcion)的,異想天開的把一些書信和一本福音書編在一起,由11本書編成了一個集子,說唯有這些是應該讀的,他否定所有舊約,說舊約的上帝和新約的上帝是兩回事。
馬吉安認為合格的福音書就是路加福音,在所有的書信中他最愛的就是保羅的作品,所以他就把保羅的10封書信(這10本書就是我們新約中所有的保羅書信減去提摩太前後書和提多書)編進去,他封他的集子為正典。
**徒與正統的教會因此感受到了危機和緊迫,覺得馬吉安作為一個持有異端思想的人竟敢隨便亂訂正典,他們有必要重視制定聖經正典的問題,他們必須自己來訂定。
因馬吉安訂立正典這一事件的催促,甚至有人認為他是「最有貢獻的異端」,因為若沒有他,教會則沒有想到要確立正典;因為他的膽大妄為自訂新約正典,**徒在那時才開始忙碌起來,自己蒐集資料確立新約正典。
先是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四本福音書,然後逐漸擴大,一直要到327年在亞他那修(athanasius)的作品中,才發現有27本書的名字。
到了主後397年在北非迦太基,教會才確立這27本書為新約正典,不得增刪,和舊約的39本合在一起,成為聖經。
4樓:eu啦雪
1.聖經是從古希臘時開始寫的
2.《聖經》希伯來語:ביבליה,拉丁語:
biblia,希臘語:ββλο,英語:bible俄語:
библия意為莎草紙,可以指猶太教和**教(包括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的宗教經典,又譯《耶經》。
3.猶太教的宗教經典是指聖經《舊約》部分,即《塔納赫》或稱希伯來《聖經》,而**宗教的《聖經》則指《舊約》和《新約》兩部分。
4. 猶太人的聖經《塔納赫》從耶和華如何創世開始,然後講述古時猶太人的歷史,並記錄先知預言。
5.**宗教的《新約聖經》記載耶穌**和其門徒的言行,以及早期**教的事件紀錄、使徒保羅寫給教會或其他人的書信、或其他使徒寫給教會的書信,即神藉著人手而寫下他的話。
6.聖經經歷長時間的編輯、千年的翻譯、流傳,已形成專門的「釋經學」。
不同的**教派別所承認的《聖經》舊約部分略有不同,天主教版本承認46卷,東正教版本承認50卷,**新教版本承認39卷。《聖經》新約的書卷數比較一致,天主教、東正教、新教都承認27卷。在中國大陸,新教的和合本《聖經》人名地名等處理用英文音譯的做法,天主教(思高聖經)《聖經》則採用拉丁文音譯的做法,比如英文音譯「彼得」,按拉丁文音譯為「伯多祿」。
聖經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源泉,也是一部包羅永珍的百科全書。它是世界上發行量最大,發行時間最長,翻譯成的語言最多,流行最廣而讀者面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部書,並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
聖經為什麼是神的話,聖經是人寫的,為什麼說是神的話
聖經是後來 回憶耶穌的話,寫的書,嚴格說,和耶穌的原話是有誤差的,耶穌在世時沒有留下經書,就是言傳身教,就是實修,說聖經是神的話,嚴格說是有出入的,神佛如恆河的砂數一樣多,聖經僅僅是 教一門的經書,不同的神有不同的天國世界,經書 也各不相同,比如耶穌講愛,佛教講慈悲,內涵是一樣的,耶穌講去天堂,佛教...
聖經中的約是什麼意思,聖經中的約,什麼是約
聖經的約就是神與人立約的憑據,是神主動與人立的約。是神給人的恩典和應許。簡單的講聖經的約就是神與人立的憑據,是神主動與人立的約。是神給人的恩典,也是神給人的應許。約 就是上帝與猶太人的約定。我的理解是,約就好像是一顆樹種。舊約是樹種在萌發,而新約就是枯萎。如果生意中的合同,契約 約,就是約定,就是合...
聖經中的中保是什麼意思,聖經中的先知是什麼意思?
中保 契約的中間人,保證契約在兩邊可以得以實現。而神和人之間的完美的恩典之約成就和保證者就是主耶穌 聖經中的先知是什麼意思?在 聖經 中,先知 是指那些獲得神召 與神溝通 傳達神意之人。公元前9世紀以前,幼發拉底河至尼羅河流域之間普遍存在著通過各種方式與神溝通 傳達神意的人。他們通過占卜 釋夢 拋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