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你知道哪些關於春節的習俗

2021-03-19 18:19:12 字數 7028 閱讀 9079

1樓:匿名使用者

1、送灶:

臘月二十三祭灶古時人們認為灶王爺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便會給家裡帶來幸福,可保佑來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要祭祀灶神,請求他上天后多說好話、吉利話。這種送灶神的儀式叫做「送灶」或「辭灶」。

2、接玉皇

舊俗、新俗都認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3、趕亂歲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閒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閒暇娛樂好時機。

因此,人們根據現實生活需要,發明了這一特殊的時間民俗。

2樓:牟苒諑

北方吃餃子,南方殺雞殺魚哦,年三十晚吃團年飯,初一初二回孃家探親。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請你查閱關於春節的資料瞭解春節的來歷及習俗和夥伴

3樓:luna雲海之遙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是一年之歲首,農曆新年,傳統上的「年節」。

來歷:「年」的概念,來自上古曆法,《盤古王表》與《三命通會》均有載:「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

古人根據天地執行規律來確定四季迴圈的起點與終點,「年」成為一年四季的時間總稱。地球繞太陽一週,曆法上叫一年,迴圈往復。

人們根據春、夏、秋、冬四季節氣的不同,定出一年之歲首。原始意義上的歲首是指干支曆法的「立春」,當天象「斗柄指寅」時,萬物蘇萌,天下皆春。

春節是由歲首祭祀演變而來,上古時代人們以一年農事結束後在新一年開端的歲首,舉行祭祀活動報祭天地眾神、祖先的恩德,祈求豐年。

習俗: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

在童話傳說中,年獸害怕紅色、火光和**聲,而且在大年初一出沒;所以每到大年初一這天,人們便有了拜年、貼春聯、掛年畫、貼窗花、放爆竹、發紅包、穿新衣、吃餃子、守歲、舞獅舞龍、掛燈籠、磕頭等活動春節習俗

春節期間的慶祝活動極為豐富多樣,有舞獅、飄色、耍龍、遊神、押舟、年例、燒煙花,也有踩高蹺、跑旱船、扭秧歌等活動。

除了春節之外,我國還有端午節,中秋節,元宵節,七夕節等等的傳統節日。

4樓:匿名使用者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算結束,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祝春節的習俗。

人們在春節這一天都儘可能地回到家裡和親人團聚,表達對未來一年的熱切期盼和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春節是除舊佈新的日子,春節雖定在農曆正月初一,但春節的活動卻並不止於正月初一這一天。從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節起,人們便開始「忙年」:掃房屋、洗頭沐浴、準備年節器具等等,所有這些活動,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即「辭舊迎新」。

春節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謂穀子一熟為一「年」,五穀豐收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現了一年一度的慶祝豐收的活動。後來,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內容之一;而且,諸如灶神、門神、財神、喜神、井神等諸路神明,在春節期間,都備享人間香火。

人們藉此酬謝諸神過去的關照,並祈願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

春節還是閤家團圓、敦親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歡聚一堂,吃罷「團年飯」,長輩給孩子們分發「壓歲錢」,一家人團坐「守歲」。元日子時交年時刻,鞭炮齊響,辭舊歲、迎新年的活動達於高潮。

各家焚香致禮,敬天地、祭列祖,然後依次給尊長拜年,繼而同族親友互致祝賀。

春節更是民眾娛樂狂歡的節日。元日以後,各種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競相開展:耍獅子、舞龍燈、扭秧歌、踩高蹺、雜耍諸戲等,為新春佳節增添了濃郁的喜慶氣氛。

因此,集祈年、慶賀、娛樂為一體的盛典春節就成了中華民族最隆重的佳節。而時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動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春節的主要習俗,都完好地得以繼承與發展。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你知道你的家鄉過春節有哪些習俗嗎?

5樓:紫靈諾

包餃子,在餃子裡放一枚硬幣,誰吃到就會在未來的一年中發大財,身體健康,家庭美滿

放天燈,在燈裡寫上自己的願望,如果天燈飛得越高,你的願望就越容易實現~

自制湯圓等等

最傳統的當然是放炮仗、煙花,有些人會打一夜的麻將(牌),看春節聯歡晚會,吃年夜飯,貼春聯、福字,老人會給孫子、女紅包(壓歲錢)

我們這過年時一夜都不能睡,這叫做守歲。早上早早的起來放鞭子,各家各戶紛紛互相拜年

6樓:易忠華

包餃子老人在餃子裡面放一顆硬幣,代表嗯,誰吃了誰就有福。紅包壓歲錢,老人一般會給一些剩餘給壓歲錢。湯圓,春節有些人會吃湯圓,有些人會吃餃子。

打掃春節所有人把家裡打掃的乾乾淨淨的,這樣的話就會讓嘉賓的很乾淨,春節就沒有人會嘲笑他。

7樓:冰霜哈密瓜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

8樓:匿名使用者

貼門神貼春聯

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貼掛千

吃餃子看春節聯歡晚會

吃年夜飯

9樓:匿名使用者

鬧花燈吃元宵幾月吃月餅差茱萸登高包粽子賽龍舟分別是農曆九月初九農曆正月十五,我農曆8月15農曆五月初五分別是端午節重陽節中秋節元宵節,等等等等我也不知道感謝支援,嘿嘿。

10樓:匿名使用者

1,除夕夜在十二點前放一掛爆竹並關上門(這天不準再開門了),稱為「關財門」。

2.過完十二點後,十二點後到第二天早上,開啟門又放一掛爆竹稱為"開財門」。

3.初一不準碰掃帚,不準掃地。初二掃地,要把垃圾從外往內掃。

4.如果房子是過第一個年,去拜年的時候要放一掛爆竹。

5.在初一至十五這些天,不能借錢給別人,也不能還錢給別人。

6.初一早上起來全家要一起吃早餐吃麵且要加蛋。

7.初二早上起來又要放一掛爆竹。

8有的人在過年前一天要去給親人掃墓。

9初二有的話要回女方家裡拜年。

11樓:匿名使用者

家鄉過節大年三十要吃餃子,晚上十二點要放「迎春炮」;初一,就要開始大魚大肉;這樣的日子要連續7天。若是本命年身上要穿一件紅色的衣服或褲子。

12樓:匿名使用者

天津春節家人去爺爺家。打牌。聊天。做飯。煙花。電視。壓歲錢。十二點餃子。炮竹。

13樓:匿名使用者

包餃子,看電視,吃餃子。。。。。

14樓:匿名使用者

1.1個人愛一個人,一個人包餃子哦哦,好媽媽去買傢俱知知知知知知知啊!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的頭等重要節日。春節來臨之際,家家戶戶,老老小小,都在為慶

15樓:匿名使用者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的頭等重要節日。春節來臨之際,家家戶戶'老老小小,都在為慶賀春節忙碌著。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

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正當雪飄如絮,雪厚霜濃的時候,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春節。春節是喜氣洋洋的,令人歡喜的。親朋好友歡聚一堂,一家子熱熱鬧鬧的這情景多令人神往啊!這個春節,我們一家到當地過年的習俗。

大年三十的早晨六點整,外面還是漆黑一片,可以隱隱約約聽到一兩聲鞭炮聲,屋簷下的冰柱在燈光的照射下,發出金色的光芒。睡眼朦朧的我被叫起,我喃喃地迷惑不解地問媽媽:「今天我們有什麼重要的活動需要這麼早起?

」「搶年呀!」媽媽神祕地說,「『搶年』是張家界過年的風俗,誰起的早,誰就能在一年中得到好運。」我不禁聯想到一句諺語:

早起的鳥兒多得食。原來「搶年」是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啊!

16樓:馬小紅和薛成偉

心存芥蒂加油向你學習那你想

17樓:匿名使用者

的說法都是打發第三方

18樓:匿名使用者

有的人穿新衣,穿新鞋,等等

19樓:匿名使用者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和

寫一個關於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左右

20樓:匿名使用者

作文一: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個傳統的節日,也有很多傳統的習俗,比如貼春聯。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每當大年三十日,家家戶戶都紛紛上街購買春聯,將宅子裡裡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

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雲樓雜說》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章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以示慶賀。

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守制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才恢復用紅紙。

因滿族尚白,清宮廷春聯用白紙,藍邊包於外,紅條鑲於內。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如放鞭炮,掃塵,年畫,拜年等。

貼春聯是春節的習俗之一,可以趕走邪靈,帶來美好的明天。

作文二:春節習俗

為什麼到了春節我們都要放鞭炮,貼春聯呢?

原來,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叫『年』的怪獸,每當到了除夕夜就爬上岸來吃掉無辜的人們。因此,每當除夕夜來臨之前,人們都跑到了別的地方,去躲避『年』的襲擊。

有一年,一位老人來到了村裡,一位老婆婆看他這麼可憐,就給了他一些吃的,並說:「老人家,您快去別的地方躲一躲吧,不然『年』會把你吃掉的。」老人說:

「只要你讓我在這住一晚,我就幫你把年給趕走。」就這樣,老婆婆把那位老人給留了下來。

到了晚上,一陣陣吼叫聲從遠處傳了過來。「啊!啊!

」老婆婆說:「老人家,『年』來了,我們怎麼辦?」老人不緊不慢地說:

「不用焦急,看我的。」老人說著,便叫老婆婆煮起了飯來。隨即,灶堂裡發出了噼哩啪啦的聲音,傳到了年的耳朵裡,年便有些怕了起來。

年回頭又看見灶堂裡的火光,又聽見了那位老人哈哈的笑聲,嚇得大驚失色,便逃回到了山裡。這時,老婆婆才知道「年怕響聲,怕火光,怕紅顏色」。

從此,中國人家家戶戶在春節的時候都要放鞭炮,貼紅紙,做好吃的。

貼紅紙太單調。有人就在紅紙上畫點東西、寫點字。慢慢地,大家在紅紙上寫上各種心裡話,祝願大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話,漸漸地就形成了現在的春聯。

作文三:描寫春節習俗的作文

鞭炮聲聲,新年到了,好多人已經回到自己的家鄉過大年了。

我們買了新春聯與煙花爆竹,回到家後,我迫不及待地將舊春聯撕了下來,又把新春聯貼了上去,我剛準備貼上新春聯,就被媽媽阻止了,她說:「先看一下吧!」我左看右看,擺正了一點往上貼,媽媽急著喊著:

「不對不對,不是這樣的」。說完,她就倒著春聯往上一貼,我哈哈大笑:「媽媽,你犯胡塗了。

春聯貼反了」。媽媽嚴肅地說:「不要亂說話,福倒著貼,代表福到了」。

我這才恍然大悟。就這樣,除舊迎新的任務搞定了。

我與哥哥各拿著一根菸花爆竹點了打火機,突然「嘶」的一聲,煙花爆竹上冒出了小火花,接著,煙花爆竹出現了噼嚦,每過20秒,煙花上的顏色就會變煥,當最後一個顏色出現時,我不禁感嘆:「這真好玩啊!」

爸爸提起了鞭炮就往家外走,顯然,他是要去放鞭炮了,到了指定燃放點,爸爸用打火機在點火口上放了火,就扔得遠遠的,鞭炮「噼裡啪啦」地響了起來。年的味道越來越濃了。

這個新年真美好啊!

作文四:春節習俗——放鞭炮

春節是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因此,春節的習俗也多種多樣。因為相傳年獸怕紅色,怕火光和響聲,所以人們便有了放鞭炮的習俗。

除夕夜,吃完年夜飯,媽媽對我說:「想不想去放鞭炮啊?這次你來點鞭炮好不好?

」,我滿口答應,過年放鞭炮可是最令我興奮的事。可是讓我自己來點,還是把我嚇壞了,因為,看大人點我都覺得怕,老是躲得遠遠的。不過,我還是鼓起勇氣對自己說,試一試吧。

找個空地放好鞭炮後,我手拿著打火機,顫顫巍巍地走了過去,哆哆嗦嗦地打起了火,點著導火線,一聽到哧哧的聲音,我撒腿就跑,跑得比兔子還快,聽到一聲震耳的爆竹聲響,我回頭看到自己點燃的煙火鞭炮,衝上天空,變成美麗的花朵,紅的、綠的、五彩繽紛的,我歡快地活蹦亂跳。

放鞭炮是已經傳承了幾千年的習俗了,「爆竹聲中一歲除」,蘊含著文化的元素,喜慶的色彩,不過為了保護我們的環境,我們還是要少放點鞭炮哦!

作文五: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是我國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

春節的歷史很悠久。怎樣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已經形成了一些風俗習慣。

春節習俗_掃塵

每到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用具,拆洗被子窗簾。到處充滿著歡歡笑笑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貼春聯

它以工整、簡潔、精美的文字表達美好願望。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選一幅大紅春聯貼在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春節習俗_守歲

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不好的事物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春節習俗_爆竹

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裡啪啦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這就是美好的春節習俗,我期待著20xx年春節的到來。

中華民族的傳統民俗,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風俗習慣

春分是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之一。我國古代習慣以立春 立夏 立秋 立冬表示四季的開始。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則處於各季的中間。春分是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之一。我國古代習慣以立春 立夏 立秋 立冬表示四季的開始。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則處於各季的中間。春分後,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華中...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及來歷

春節的來歷 史書記載最早的說法 據史書記載,一年一度慶祝豐收的儀式起源於周王朝 公元前1121 前771年 這個儀式雖然是在農曆十一月間,但歷來人們都認為它是新年習俗的起源。春節的食物 鹹年糕 年糕又稱 魚籠 舊時,過春節時蒸年糕,在石龍非常盛行。新春吃糕,寓意 年年勝舊,步步高昇 之美意。過去,年...

印尼華人都過什麼節日,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風俗習慣

印尼華人過的節日和中國人一樣的,但是棉蘭地區風俗很多都是來自於南方沿海的福建!新年 1月1日,中國春節,伊斯蘭教聖紀節 2月5日,靜音日 3月23日,復活節 4月6日,佛誕 5月6日,伊斯蘭教的節日 5月17日,伊斯蘭教的節日 6月17日,印尼國慶節 8月17日,開齋節 8月19 20日,宰牲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