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中期的刑罰改革的原因與背景是什麼

2021-05-13 10:24:56 字數 4583 閱讀 3293

1樓:易書科技

漢朝對刑罰制度的重要改革,具體體現在文帝和景帝對肉刑的廢除。肉刑是奴隸制下的刑罰制度,包括有墨、劓、刖、宮等殘害犯人肢體的酷刑。及至西漢初年,基本上仍沿用秦朝的刑罰制度,保留了秦律所沿襲下來的奴隸制的刑罰方式。

漢文帝即位以後,封建經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從當時的社會形勢來看,一方面經過漢初的休養生息,社會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階級矛盾得到緩和,統治階級內部較穩定,人民生活也相對安定,出現了「人人自愛而重犯法」、「化行天下,告喀之俗易,吏安其官,民樂其業,畜積歲增,戶口浸息」的局面,從而為改革刑罰制度提供了一個比較好的社會條件。另一方面,漢初二十幾年間,仍然發生了一系列大的動亂,例如,公元前200年與匈奴的戰爭,公元前196年誅韓信、彭越後英布叛亂,公元前180年鎮壓諸呂等等。

因此,文帝力圖通過廢肉刑進一步安定社會,鞏固大動亂之後的統治秩序。

西漢中期的刑罰改革的過程與內容是怎樣的?

2樓:易書科技

根據《漢書·刑法志》的記載,文景時期改革刑罰制度的基本內容是用徒刑、笞刑和死刑來代替三種肉刑。

漢文帝十三年首先進行了刑罰改革,直接起因於少女緹索上書。緹索之父有罪當處肉刑,緹索上書皇帝,願自納官婢為父贖刑。文帝知道以後很有感觸,即下令大臣擬定辦法改革舊的刑罰體制。

當然文帝廢除肉刑,並不是單純受孝女的感動,而是和漢初的整個形勢,以及統治者所推行的減刑政策分不開的。文帝廢肉刑的具體內容是:黥刑,改為髡鉗城旦春,即五年苦役;劓刑,改為答三百;斬左趾者,改為笞五百;斬右趾,改為棄市,即死刑。

同時實行「罪人有期」,規定了各種徒刑的刑相。

景帝即位以後,又兩次減少答數,將答三百改為答一百,答五百改為答二百,並且制定《令》,確定笞刑的刑具、行刑方法。至此,西漢中期的刑罰改革始告完剛成。

如何評價西漢中期的刑罰改革? 10

3樓:匿名使用者

西漢中期的刑罰改革主要是對肉刑的改革。這次的改革無疑是具有很大的進步性的:

一、它使刑罰從野蠻走向相對文明;

二、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勞動力,有利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三、刑罰改革還為後來確定封建制五刑(笞杖徒流死)打下了基礎。

4樓:匿名使用者

1從經濟角度(從破壞還是儲存社會生產力的方面

加以分析)

這個觀點被大多數人所認同。漢文帝廢除肉刑的改革,擴大了剝削物件,增加了創造物質財富的社會**。客觀上在一定程度上儲存了犯法者的勞動能力,有利於生產的發展與經濟的恢復,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需要。

而且使刑罰從野蠻走向相對文明,同時也使以肉刑為核心的奴隸制五刑趨於瓦解,以笞刑、徒刑、死刑為主體的封建刑罰體系初步形成,為隋唐時期封建五刑制度的最終確立奠定了基礎。

2從文化思想角度

鄧勇通過對刑罰改革的歷史背景和思想淵源的分析認為漢初刑罰改革意義有三:1、刑罰改革在中國法律制度史上的意義(同上經濟角度);2、刑法改革在中國法律思想史上的意義:漢代法律思想與法律制度的重大變革,奠定了中華法系的基礎,儒家思想從此成為了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主流。

(文景改制,是漢代法律制度變革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思想基礎中包含的儒家因素,為稍後的「引經決獄」和「據經解律」等奠定了堅實基礎,把儒家道德精神引入司法與立法領域,從而改變了漢代法律文化的風貌。具體而言生了深遠影響。具體而言,首先,文景改制是對「則天順時、法自君出」法律思想的強化,最突出的表現為景帝完善「獄疑讞」,是皇帝完全掌握最高的立法權司法權;其次,陰陽五行學說在除肉刑中得到發展與強化,使得起源於奴隸社會的神權政治理論,由董仲舒結合陰陽五行發展成為「天人感應」的神祕主義的官方思想;再次,文景改制是「德主刑輔、先教後刑」思想的鮮明體現,並且還發展和完善了這一思想。

3、改制在人類法律文明史上的意義:從改制的內容與思想本身來說,是刑罰從野蠻走向相對文明,文景改制的輕刑化價值取向,體現了一種古樸的人道主義精神,與近年來國際刑法非犯罪化、非刑罰化的潮流遙遙相應都體現了重視人的價值,維護刑法的人道取向。

3從「驅逐出社會」角度

日本學者滋賀秀三認為,在中國的上古時代,受肉刑者已經不被看作是社會中的一員,任憑他們是死是活都無人關心,與最原始的放逐形態一模一樣,可以認為這就是肉刑的本來目的。也就是說,與死刑一樣,肉刑所追求的目的,在本質上與放逐是相同的。刀斧之痛、傷殘之苦都不是肉刑的主要目的,肉刑的主要意義在於,它加之於肉體的毀傷,是社會廢人、市民權被終身剝奪的象徵。

而比刑人充當賤役,可能使這些被社會拋棄的人難以生存,因此,照顧性地給予其度過餘生的謀生條件。後來統治者認識到這些人還有一定的利用價值.才逐漸發展出針對刑人的相關制度。「文帝改革的著眼點在於開闢改過自新之道,而肉刑是一旦受之、終身不改的,所以被廢止了。

廢止終身勞役刑,規定勞役刑的期限,對開闢改過自新之道,同樣是必要的措施」。

張建國先生指出:秦漢的肉刑,對受刑者會造成一系列的綜合性後果。第一,身體受到傷殘,並且永遠不可能恢復原狀。

第二,除奴隸外,一般還要並處勞役刑。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意味著刑徒作為一種正常人身份的喪失。這方面的後果包括:

因身份低賤受到鄙視,只能操賤役和被人視為不潔之物。對後人也造成相當大的影響,上辱祖先,下害子孫。即使被釋放,個人的自由權也有相當一部分永久性地喪失。

另外,根據新出土的漢簡顯示,秦和漢初的罪人一旦受刑,他此前擁有的小家庭也隨即被破壞,妻子等家屬被沒為奴隸,他擁有的家庭財產也被沒收。正是因為如此嚴重的後果,使受到肉刑的人「哀莫大於心死」,生活沒有了希望,永遠喪失了改悔從善的機會。因此張建國認為廢除肉刑和規定刑期的最大意義就在於:

開闢改過自新之路,使罪人有可能復歸社會,是其本人和其後代不致被社會長期歧視。

論述漢文帝刑罰制度改革的背景、起因、內容及其後續影響(不少於1000字) 5

5樓:匿名使用者

改革的起因是緹縈救父。劉恆憐憫緹縈,體恤民情,遂釋出了一道詔書,要求改革刑罰制度版

。丞相張蒼、御史權大夫馮敬提出改革方案:凡當完者,完為城旦舂;當黥者,髡鉗為城旦舂;當劓者,笞三百;當斬左趾者,笞五百;當斬右趾者,棄市。

劉恆批准了這個方案。這一年是劉恆即位的第十三年,公元前167年。

漢文帝劉恆廢除連坐,不株連無辜,雖未提出「罪責自負」這一說法,但這一現代法上的基本原則卻已體現。 廢除肉刑,也體現了一種不摧殘肉體的人道精神。中國古代秦以前的刑罰以野蠻殘忍為其特點,而劉恆的一道詔書改變了這一切,這在我國古代法制史上可謂創舉。

雖然劉恆對刑罰制度的改革出於維護封建集團的利益,改革也並不徹底,但其對於推進中國古代法制程序卻功不可沒。

大致基本內容:

法律,應該是施行治理的最公正的工具,是用來禁止暴行、保護好人的。可是現在的法律卻規定,凡是被認定為犯法的,就要連坐罪犯的無罪的父母、妻子、子女、同胞兄弟姐妹,並將他們收為奴隸,我非常不贊同。」

如何認識和評價西漢初期的形制改革

6樓:匿名使用者

曾憲義認為,漢文帝適應形勢的需要,於公元前167年下詔廢肉刑,進行刑制改革。文帝在詔令中稱「刑至斷肢體,刻肌膚,終身不息」,這是為政者的「不德」造成的,表示用其他刑罰手段來代替肉刑。之後,丞相張蒼、御史大大馮敬提出了具體的改革入案:

把黥(臉上刻墨並服無期刑)改為髡鉗城旦(有期刑附加頭髮剃光、脖子上套鐵圈),把劓(割鼻子並服無期刑)改為笞三百(有期刑附加打三百板子),把斬左止(斬去左腳並服無期刑)改為笞五百(有期刑附加打五百板子),把斬右止(斬去右腳並服無期刑)改為棄市(死刑)。

而閻曉軍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的總結歸納出,文帝刑制改革以後,笞刑取代了肉刑,勞役由無期變為有期,因此,刑罰體系中除死刑外,主要刑罰即是有期勞役附加不同數目的笞刑,笞刑也由漢初的非「正刑」、一種輕微罪錯的教戒手段成為一種主要的刑罰方式~

文景帝時期刑制改革的背景

7樓:

論述文景之治時期刑制改革的歷史背景,主要內容,歷史意義,並舉例說明。

答:一.歷史背景

自戰國至秦朝,隨著朝代更替,新舊刑罰混雜,層次體系不清,使刑罰制度顯得雜亂無章。西漢初年,在秦朝刑罰制度的基礎上實行改革,但刑罰體制與秦朝並無本質差別。

二.主要內容:

①漢文帝批准改革的內容主要是利用徒刑、笞刑和死刑代替黥、劓和斬左右趾三種肉刑。例如,講黥刑改為髡鉗城旦舂,即五年勞役刑。漢景帝下令把斬左趾的笞五百減為笞三百。

中六年又下詔把笞三百減為笞二百,笞二百減為笞一百。

②漢景帝對執行笞刑的刑具和執行方法做了具體規定。例如,笞長五尺,跟頭一寸,笞打的部位是臀部,行刑中途不得更換人。

③漢文帝對勞役刑做了改革,決定將終身服役的勞役刑制度改為有限期的勞役刑制度。

三,歷史意義:

a) 文景二帝廢除肉刑,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有利於保護社會生產力。

b) 廢除肉刑使我國古代的刑罰手段由野蠻殘酷變得較為人道。

c) 改革後的漢朝刑法,為封建制五刑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因此,文景二帝改革刑制,是我國古代法制史上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是由奴隸制五刑向封建制五刑過渡的重要標誌。

「文景」時期刑制改革內容和歷史意義是什麼?

8樓:君山一品紅

漢文帝、漢景帝時期的刑制改革,順應了歷史發民展的趨向,但無疑是中國古代法制發展史上一次極其重要的刑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

漢朝主要刑罰原則有何變化,西漢中期的刑罰改革的原因與背景是什麼?

漢朝的法律思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 維護 集權統治的法律思想 1 漢朝統專治初期,統治者深刻反屬思法家思想,嚴厲批判 專任刑罰 重刑輕罪 的主張,確立了黃老學派的無為而治,與民休息 寬省刑法 的指導思想。2 到漢武帝時期,封建統治已具備雄厚的物質基礎,漢武帝決心改 無為而治 為 有為而治 採納了...

陝西漢中的土特產有些什麼,陝西漢中有什麼特產

臘肉 臘肉 又叫燻肉,每年入冬臘月,家家戶戶宰殺年豬,除留夠過年吃的新鮮肉外,其餘剩鮮肉用食鹽,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 大茴 桂皮 丁香等佐料,醃入缸中。7至15天后,拿出來用棕葉繩索串掛起來,滴乾水,然後掛灶頭或火爐上面,經過煙燻火烤,久而久之,便成了臘肉。更有好者,先用柏樹枝 甘蔗皮 椿樹皮或柴草火...

求發生在漢中的歷史大事,發生在陝西漢中的歷史事件,要詳細(300字)

劉邦就國漢中 漢元年 前206 正月,項羽封劉邦為漢王,轄巴 蜀 漢中之地,都南鄭 今漢中城 四月,劉邦率軍南達漢中。在此招納賢才,設壇拜韓信為大將軍 而後依韓信計,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一舉平定三秦。蕭何留駐漢中,發展農桑,收漢中 巴蜀之糧,供劉邦軍用,保證了與楚爭雄的勝利。張魯以五斗米道治漢中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