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黃生借書說》有感 作文 。。 寫500多字

2025-04-19 19:05:33 字數 1560 閱讀 9377

1樓:匿名使用者

這篇「說」就青年黃允修向作者借書一事發表議論,提出「書非借不能讀」的觀點,勉勵青年應該鉛侍化弊陵鬧為利,努力為自己創造學習條件,發奮尺激罩求學。

求《黃生借書說》讀後感

2樓:匿名使用者

最近我看了《黃生借書說》,作者在文中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書非借不能讀也。意思是說書要不是借來的,就不能很好的去讀。�

我覺得觀點雖有些道理,但不準確,因為它並不完全符合客觀實際。�

文中所舉古代天子藏書很多而不認真讀書,富貴之人藏書汗牛充屋而不好好讀書的事實確實存在。而且還為數不少。但這只是部分,並不能代表全部。

因為一部分人藏書多而不認真讀,便一概而論說成「書非借不能讀」,這未免有些片面。�

古往今來,帝王將相,名人志士、富貴之人中,自己藏書豐富而又認真讀書的大有人在。如唐代皇帝李世民,經常秉燭夜讀,通曉古今,成為歷史上很有才學的一代明君;又如三國時的曹植,出身丞相之家,家中藏書可謂多矣,但他勤學苦讀,終成才高八斗的奇才,他的《七步詩》至今流傳;再如宋朝的「三蘇」,蘇家世代書香門第,也是官宦之家,藏書甚多,他們從小就愛讀書。經常在家吟詩作對,以讀書為人生一大樂事,「三蘇」的文采名揚天下,就連蘇小妹也作為一名才女被後人傳為佳話……當今社會,家中藏書豐富又能認真讀書而成名成家的更是不計其數。

所以,我認為「書非借不能讀」的論斷是片面的,也有許多人是「書非借也能讀」的。

《黃生借書說》讀後感

3樓:網友

我們常說,東西一旦失去的時候才知道珍惜,《黃生借書說》讀後感。讀書的道理是一樣的,作者以自己小時候的例子為佐證,通過多次的對比分析,說明乙個人在借書看的時候才會知道書籍的珍貴,而當自己富足書隨時可以買到看到的時候,反而對書的珍視程度反不如從前,讀後感《黃生借書說》讀後感》。

道理是淺顯易懂的,這也同樣告誡人們,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是如此的優越,更應該知道光陰易逝,應該抓緊時間用心讀書,珍惜現在大好的讀書條件和自己的青春年華,刻苦攻讀,使自己成為對社會和人民有用的人才。

黃生借書說》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公尺,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黃生借書說原文

4樓:王者

原文字數太長了,打不下來。

黃生借書說的閱讀理解

5樓:匿名使用者

1)作者,當然是袁枚了。

2)論點:書非借不能讀也。(特別愛考)

3)論據:採用旁徵博態培引的論述方法,如天子之書,富貴家之書,往借張氏帆舉唯之書,通籍後懈怠讀書,都足以說明論點的正確性。(要學會概括)

4)「答蔽然」與「然則」的使用手法與翻譯。

只要抓住了這些重點,對全文閱讀理解就不難了。

6樓:匿名使用者

沒記錯的話是袁枚寫的,這問題什麼意思?

7樓:uh的故事

出試卷時如何出關與《黃生借書說》呢?

文言文 《黃生借書說》的翻譯?

青年黃允修來借書。我把書交給他並對他說 書不是借來的就不能 好好地 去讀。你沒聽說過那些藏書的人 怎樣讀書 嗎?七略 我國最早的圖書目錄著作,分為輯略 六藝略 諸子略 詩賦略 兵書略 術數略 方技略七部 四庫 唐朝京師長安和東都洛陽的藏書,有 經 史 子 集 四庫。這裡 七略 四庫 都指內府藏書 是...

黃生借書說中代詞

課文共5段,第一段以黃生借書說起,由於黃生來借書,引起作者對黃生有關借書讀書的一番議論。這句話統領了下邊第2 第3段的內容。第二段開始的引號,直到第三段結束才引號回頭,表明這兩段話都是專對黃生說的。第2段先提出 書非借不能讀也 的觀點,接著舉例說明那些有書的人大都是不讀書的。第3段敘述作者自己的親身...

讀馬說有感作文,數,讀馬說有感作文,200字數

馬說 裡有這樣幾句話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刻畫出一匹懷才不遇 壯志難酬的 千里馬 對於不識人才,埋沒 摧殘人才的行為發出了強烈的譴責。在現實生活中,特別是在當今年代,人才需要學會表現自己。我們需要伯樂,但我們更要學會自己去找伯樂。只要有本事就應該展現出來,姜太公釣魚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