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養殖中的給藥時機該如何掌握?

2025-04-18 05:00:25 字數 3533 閱讀 4686

1樓:顓孫訪蘭

河蟹主養區敗塌無論是年前放苗還是年後放苗,當地的氣溫普遍比往年低,到3月底至4月初河蟹第一次蛻殼,大多數塘口普遍出現河蟹不蛻殼或蛻殼期明顯長。4月底至5月初,河蟹第二次蛻殼,持續的陰雨天氣,比同年月份的溫度明顯低很多,特別是立夏後,天氣根本就沒進入真正意義上立夏後帶來的察戚圓季節性變化,很多塘口的河蟹不蛻殼,這種不蛻殼的塘口2016年在全國各河蟹養殖區比較普遍。早期清塘藥物對池塘的藥殘隱性危害極大筆者經歷過從南到北各區域的不同養殖品種清塘模式,像養殖河蟹這樣「極端」「高效」的「消殺」模式,在其他品種中很少見到,這樣的清塘模式雖說是「一掃光」,但對土壤改良修復,短時間內是很難達到自身平衡的,同時一些藥殘對河蟹的隱性影響短時間內根本解決不了,特別是近幾年出現大量的「水癟子」,更讓很多養殖者苦不堪言。

降低藥殘需要針對性的解毒,一些雨後春筍般的漁藥公司和良莠不齊的技術員在服務過程中,並沒給客戶真正意義上解決問題,不會用藥,解毒不徹底,直接仔局影響到早期河蟹蛻殼成活率。<>

2樓:知哥49826晃蹦

對症選藥。河蟹疾病主要有微生物疾病、寄生蟲疾病。防治不同疾病使用的者乎帆藥物基本不同。

如果選錯了藥物,不但浪費財力和人力,延誤疾病**時機,有時還會使病情進一步惡化,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選用高效速效藥物。**某一種疾病往往有幾種基於幾十種藥物可供選擇。

但各種不同藥物,甚至同一種藥物的不同劑型在療效上會有較大差異,如養蟹中使用顆粒狀增養劑比粉狀增養劑效果好。交叉使用藥物。長期使用同一種藥物,容易使病原體對該藥產生抗藥性,致使原來有效藥物變成低效或無效。

如阿維菌素殺纖毛蟲使用量在逐漸首雹增加,為避免產生這種情況,應交叉用藥。選用兩種藥物混用時,務必注意是否產生「拮抗」或「協同頃扒」。「協同」是指混用後能提高主藥的藥效。

如大黃和氨水合用,藥效可增數倍。使用殺纖毛蟲藥物後一天再用一次消毒劑可顯著提高療效。「拮抗」是指混用後降低主藥的藥效。

如清塘混用漂白粉和生石灰。生石灰清塘時池水可達11以上,而漂白粉在如此高鹼性環境中殺菌力幾乎為零。選購藥物時一定要注意產品的質量。

正宗水產藥物產品包裝上應該標明:商標(註冊r)、規格、主要成分、批准文號、生產許可證、生產日期、有效期等內容。選購時真正瞭解各種產品的質量,在實際操作中並不容易,養殖戶應該選擇gmp通過企業,信譽好的藥廠的產品,質量比較可靠。

3樓:求註冊

用藥標準量:指每千克體重所用藥物的毫克數(毫克/千克);池中河蟹總重量(千克)=河蟹平均體重(千克)x只數;或按投餌總重量(千克)+投餌率(%)進行計算隱毀納;投餌率(%)指每100千克河蟹體重投餵飼料的千克數,以%表示;藥物新增率:指每100千克飼料中所新增藥物的毫克數。

根據以上餘旦的資料,可以從兩個方面得到內服藥的給藥量:根據河蟹的總體重,給藥總量(毫克)=用藥標準量x蟹總重量灶沒。根據每日投餌量,給藥總量(毫克)=〔日投餌量(千克)/100〕x藥物新增率。

河蟹養殖投餵中有哪些注意事項?

4樓:揭忻然

河蟹養殖過程中,養殖戶應根據河蟹營養需要,因地制宜,保障河蟹的餌料**,促進河蟹快速生長,減少病害發生,增加養殖效益。主要有以下三點投餵注意事項。

一、餌料多樣性。

1、足夠的水草。一般要求覆蓋率在40%以上,有利於小雜魚等天然餌料生物的生長繁殖,蟹池水草以沉水植物為主,漂浮植物、挺水植物為輔;

2、投放螺螄。讓其自然繁殖,供河蟹自由攝食。螺螄肉營養豐富,脂肪含量高,可以提高河蟹品質;

3、使用顆粒飼料。根據河蟹不同發育階段對營養的需求,將動、植物性餌料按一定配比,製成顆粒飼料,促使河蟹快速增長;

4、人工投餵動植物。如小雜魚、蝦、螺、蜆、蠶蛹、豬血、畜禽內臟、蛙肉、麥類、豆餅、瓜果、蔬菜、水草等;

5、定期在餌料中新增鈣、鐵類豐富的物質,有利於河蟹脫殼;

6、適時施用肥料。可以河蟹對多種微量元素的營養需求。

二、投餌科學性。

1、動、植物性餌料要合理搭配。在河蟹餌料組合上,動物性餌料應占60%,植物性餌料佔40%;

2、根據季節投餌。總的原則「兩頭精、中間青」,即春秋季節的投餌,以動物性餌料為主,植物性餌料為輔,夏季餌料以植物性餌料為主;

3、根據河蟹生活習性投餌。河蟹有晝伏夜出的生活習性,餌料投餵應以晚間投餌為主,白天投餌為輔。其晚間投餌量佔全天餌料量的70%;

4、餌料要大小適當。餌料顆粒大小要與河蟹個體大小相適宜,以提高餌料利用率;

5、淺水區投餌。餌料要均勻投放在有水草的淺水區,並堅持四定的投餌原則;

6、性成熟蟹注意投餵。河蟹性成熟後,體力消耗過大,因此要增加白天的投餌量。同時要防營養過剩死亡,特別是成熟的雌蟹,肝臟85%以上,轉化為性腺,肝功能下降,應大量投餵植物性餌料,以防肝功能不適和雌雄蟹提前交配,引起死亡;

7、實施魚蟹混養模式的,應先餵魚後喂蟹。魚料投入深水區,蟹料投入淺水區,以防爭食,影響河蟹生長。

三、三種餌料不宜投餵。

1、 肉皮。採用肉皮投餵,不僅飼料轉化率低,而且肉皮中脂肪含量高,大量投餵後易在水體表面形成一層油膜,容易造成水體缺氧,影響河蟹生長。

2、土豆。河蟹不喜食,投餵後多沉在池底腐爛變質,易引起水質惡化,誘發蟹病。

3、海水魚。首先海水魚經長時間冰凍,有大量病菌滋生,長期投餵易導致河蟹發病率、死亡率高;其次海水魚含鹽分高,河蟹攝食後性腺發育加快,性成熟提前,影響河蟹上市規格;最後海水魚投餵時損失大,利用率低,養殖成本反而提高。

5樓:超級無敵小王

食物的優劣、水溫的化解程度、河蟹自身的優劣條件。

6樓:風無影月無聲

以上都差不多,但是雜魚最好不要有容易渾水。

河蟹健康養殖如何安全用藥?

7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提倡健康養殖除了改善養殖環境外,合理、安全地用藥也是乙個重要的方面。

1)安全用藥的概念。

安全用藥,就是要從藥物、病原、環境、河蟹本身和人類健康等方面的因素考慮,有目的、有計劃和有效果地使用藥物。

2)認識河蟹疾病及特徵,對症用藥。

目前,已發現的河蟹疾病有數十種,致病體有病毒、細菌、真菌和寄生蟲等。絕沒有一種藥物,能**所有河蟹疾病,也沒有一種藥可**河蟹所有的細菌病。在預防和**河蟹疾病時,有目的地對症下藥,才會取得較好的**效果。

3)瞭解藥物的特點,合理用藥。

每一種藥物都有一定的理化性狀,對病原體和水產動物均有一定的作用,同時,據研究,各種水產動物對外用藥的反應也存在著區別,如對強酸、強鹼和鹽類耐受性的強弱差異,對內服藥物吸收性的差異等,根據其毒理、藥理與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選擇合理的配伍、劑量,以及輔以助溶劑、增效劑等措施,是發揮藥物療效的重要保證。

4)保證河蟹的品質和良好的棲息生態環境,控制用藥。

任何藥物(包括部分營養類藥物)都有***,有的外用藥物還可造成環境的極度惡化與河蟹品質的嚴重下降。因此,控制藥物的使用濃度與用藥的次數,以及採取養殖池外消毒等方法,使河蟹處於良好的生態環境,也是防治河蟹疾病的乙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5)堅持以防為主的方針,有效用藥。

一般來說,河蟹的抗病力較強,由於長期棲息於水中,非患嚴重的疾病,均難察覺;另一方面,河蟹有堅韌的甲殼,藥物滲透作用較差,因此,用外用藥物治病效果較差;而患病時又會拒食,內服藥也難發揮作用。所以,積極預防才是有效的途徑。

農村養殖場拆遷有養殖證給沒養殖證的一樣賠償嗎

1 假如是你依法承包的,那就可以就依法補償。2 假如你沒有各種證明,那可以考慮協商解決。養殖場 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是指經當地農業 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具有法人資格的養豬 奶牛 蛋雞 肉雞的養殖場。具有一定的規模,指標是豬出欄大於或等於500口 奶牛存欄大於或等於100頭 肉牛出欄大於或等於200頭...

頭孢美唑的給藥說明,頭孢美唑鈉的給藥說明

1.對青黴素或頭孢菌素類藥有過敏史的患者,使用頭孢美唑時須進行皮試。2.頭孢美唑與專 氨基糖苷屬類藥屬配伍禁忌,聯用時二者不能混合於同一溶器中。3.使用頭孢美唑的病人用藥期間和用藥後1周內避免飲酒,以免發生雙硫侖反應。4.頭孢美唑藥液宜現配現用,不宜配製後久置。5.藥物過量時一般採用對症 和支援 1...

求解海蔘養殖中的水質指標,水產養殖,水質的基本檢測指標有哪幾項?各項指標需要達到什麼標準?才具備水產養殖條件?謝謝!

贊同樓上,還有日換水量與水深養殖前期 6月份前 日換水量專10 30 水深1.0m 1.5m。養屬殖中期 6月 9月 休眠期,日換水量和水深隨水溫的升高逐漸加大 加深,高溫期間日換水量30 以上,水深至最大值,以有效降低養殖水溫。養殖後期 9月份後 日換水量10 20 水深也隨水溫的回落逐漸降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