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隨風
您好,一尺是英制長度單位,等於12英吋,大概相當於釐公尺。而在中國傳統長度單位中,一尺等於10寸或者16個市分,長度大小因地區而異。一般來說,中國一尺的長度大約在33釐清純鏈公尺左右。
至於厚度,就要看所指的具體物品或材料了,不同物品、材料的厚度有很大的差別。
一尺是答孫乙個長度單位,不是乙個厚度單位,因此一尺沒有固定的厚度。一尺的長度在不同的度量體系中有不同的定義,如英制度量體系下一尺等於12英吋,大約為釐公尺,中國傳統長度單位中一尺一般等於10寸或者16個市分褲和,長度大小因地區和歷史演變而有所不同。因此,具體需要計算長度和厚度的場合需要明確所涉及的概念和單位,以便進行正確的計量和估算。
2樓:網友
唐朝時,一尺約等於現在的九寸三分(;
詳細:中國度制以譽蘆攜尺為基本單位,由於歷代尺度單量不一,尺的長短代有不同,在我國歷史上尺度是由短變長的,周朝時的一尺,約等於現在的五寸九慶伏分多;秦朝時的一尺約合現在的七寸二分;漢同秦制,但新莽時,一百粒粟子挨個排列一列,其長為一尺,合二十三釐公尺,相當於現在的六寸九分;唐朝時,一尺約等於現在的九寸三分;清朝的一尺等於現在的九寸六分;現在我國使用的市尺長度是十寸,合三十三釐公尺。
由於尺的用途不同,我國的尺制歷譁段史上有三個系統。
一是律用尺。這是法定尺,也即官尺。「度之制,生於律,因考律而定尺,是為歷朝定製」。
八把古尺中的古律尺、周尺、工部營造尺都為法定之官尺。古律尺相傳為黃帝命伶倫造律之尺;周尺是周時的法定尺;工部營造尺則是清朝法定之尺,清初,度量衡的標準沿襲明遺制,較紊亂,到康熙、乾隆時經過整理、釐定才漸劃一,由工部製造法定器具頒發全國,統一標準,所以工部營造尺又名「部尺」。
二是木工尺。中國的木工因農業而興起,木工造車及農具本應用律用尺,但自周代起,木工自造用尺,並師徒相傳,自成乙個體系。魯班是木工之聖,所以木工尺又稱「魯班尺」。
一尺的尺寸有多高呀?
3樓:關注教育的大佐
一尺的尺寸有釐公尺高。尺跟現在人們常用的公尺和釐公尺的換算是,1公尺等於3尺,1尺等於尺等於只是我們現代人使用的資料,而古代的一尺並不就等於現在的,在我國古代基本每不同的朝代,尺的標準長度都會有所變化,這就是為什麼古書中常常在描述人物形象時,講身高八尺或七尺男兒。
如果按現在的換算公式算是話,身高八尺就是2公尺67,這樣的身高是一般人不可想象的。其實按三國時期的尺碼算的話,身高八尺,也就是現在的1公尺89左右,因為那時候的1尺只相當於現在的。
古代不同時期尺的換算。商代,一尺合今,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
周代,一尺合今。
秦時,一尺約。
漢時,一尺大約。
三國,一尺合今。
南朝。一尺約。
北魏,一尺合今。
隋代,一尺合今。
唐代,一尺合今 ;
宋元時,一尺合今。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
近現代 3尺≈1公尺(m),1尺≈釐公尺(cm)。
一尺有多少公分?
4樓:
現在: 一公尺三尺,一尺公尺du,一寸釐公尺。
遠古時代「布指知寸,zhi布手知尺」dao商代,一尺合今,按這一尺度版,人高約一丈左權右,故有「丈夫」之稱周代,一尺合今。
秦時,一尺約。
漢時,一尺大約。
三國,一尺合今。
南朝,一尺約。
北魏,一尺合今。
隋代,一尺合今。
唐代,一尺合今。
宋元時,一尺合今。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裁尺,明代,清代35cm都是根據歷史記載以及文物出土計算出來的,例如一件古董,各朝代都有高度大小重量的記載,而根據現在的測量以及推測器物磨損度就可以大致推斷原來的尺的長度了。
5樓:網友
100公分二1公尺,故1尺二公分。
6樓:鞏峻甄霽
1尺=1/3公尺。1公尺=100釐公尺(國標不叫公分,叫釐公尺)。故1尺=100/3釐公尺=釐公尺。
一尺是多長?
7樓:風
商代,一尺合今,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
周代,一尺合今 ;
秦時,一尺約 ;
漢時,一尺大約 ;
三國,一尺合今 ;
南朝,一尺約 ;
北魏,一尺合今 ;
隋代,一尺合今 ;
唐代,一尺合今 ;
宋元時,一尺合今 ;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
資料2:古代「尺」有多長。
尺是古今都有的,但內含的量(實際長度)卻不一樣。如《鄒忌諷齊王納諫》文中曰:「鄒忌修八尺有餘。」如果按今天的尺來計算,鄒忌的身長是公尺還多,這顯然太高了。
很顯然,古代的尺要短於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大約是20釐公尺,所以周代的一尺相當於現在的釐公尺。以後,尺大致都要加長一點,到戰國時,一尺大致相當於現在的23釐公尺左右,但是當時各國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戰國楚尺長釐公尺。
前邊提到的鄒忌是戰國時齊國人,按一尺為23釐公尺算,他的身高在公尺以上,這即使在今天,也算高個子了。又《陳情表》中有「內無應門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晉時人,當時的一尺相當於現在的24釐公尺,這樣「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公尺的小僮。「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說法,而並不是嚴格按晉尺的,那麼,就要在公尺的基礎上再縮短一點,也就是公尺左右。
與尺比較接近的是咫。咫是婦女手伸展後從拇指到中指的距離,因而稍短於尺。後來咫尺連用,表示距離短,如「近在咫尺」。
除此之外,先秦的長度單位還有丈(十尺),尋(八尺),常(二尋),此外還有仞。仞是人伸開雙臂的長度,如《愚公移山》中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
後來,又產生了寸以下的長度單位,它們是:分(十分之一寸),釐(十分之一分),毫(十分之一釐),秒(宋以後又叫「絲」,十分之一毫),忽(十分之一秒),微(十分之一忽)。今「絲」與「毫」連用,**於此。
還有「忽」與「微」連用的,也喻指極細微,如《伶官傳序》:「夫禍患常積於忽微」。
8樓:網友
現在的一尺是33釐公尺左右。
但是和古代的不一樣。
古人說的身長8尺,7尺男兒的尺是現在的釐公尺。
也就是說7尺男兒,象曹操就是1公尺62左右,而8尺的帥哥象鄒忌什麼的就是1公尺86了,但估計古人可能把現在的1公尺78以上都算做8尺,所以古人平均水平是沒有現在的人高的。
商代,一尺合今,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
周代,一尺合今 ;
秦時,一尺約 ;
漢時,一尺大約 ;
三國,一尺合今 ;
南朝,一尺約 ;
北魏,一尺合今 ;
隋代,一尺合今 ;
唐代,一尺合今 ;
宋元時,一尺合今 ;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
近現代 3尺≈1公尺(m)
1尺≈釐公尺(cm)
9樓:微醺的午後有你
一尺是多少釐公尺,多少公尺。
蘋果大約有多少克,一個蘋果大約有多少克
低年級奧數 一個蘋果重多少克?我覺的一個蘋果有 200 克,因為 250 克太重了 180 克也有點重。一個蘋果大約重多少克 一般蘋果的重量在150至200克之間,也有大的超過半斤 即超過250克 蘋果是薔薇科蘋果亞科蘋果屬植物,其樹為落葉喬木。蘋果營養價值很高,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含鈣量豐富,有助...
1毫升的水大約有多少,1毫升水等於多少斤水
水的密度按照1克 毫升計算 1毫升的水大約有20滴。誰的比重是1比1,1毫升水就是1克,1升1公斤。大約有1克多左右。1毫升 1克。有,兩瓶礦泉水那麼多。1毫升水等於多少斤水 1毫升水 1克 斤。ml即毫升,計量單位。當計量單位用字母表達時,一般情況單位符號字母用小寫 當單位 於人名時,符號的第一個...
自己家裡有一株20年香樟樹,直徑大約有54 55公分,高沒量過。求大神估計個價格
香樟若是作為綠化苗木賣給苗圃 野生香樟 大概在3500 4000 但有以下下要求 1交通方便,挖樹比較回容易。2樹幹分支答高於5米最好,要做移植骨架香樟,分支太低都沒人要。3,樹幹上無明顯疤痕蟲洞。樹形特別優美 可能上萬哦 呵呵 我是專門做香樟生意的,不懂的繼續追問。購房協議書 如果丟了會有什麼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