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蘇軾扮薯,可以近似認為從1037年出生起,就叫「蘇軾」;
1079年,因為「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後,在黃州團練副使任上耐缺派,為了補貼家用,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昌賀,自己起了乙個別號「東坡居士。
之後才被稱為 「蘇東坡。
2樓:帳號已登出
蘇軾就是蘇東坡。
蘇軾,字子瞻,一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
蘇東坡和蘇軾有什麼區別?
3樓:阿肆說教育
蘇東坡就是蘇軾。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他與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皆以文學名家,世稱「三蘇」;與漢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齊名。
嘉佑進士,任鳳翔府籤判,主張改革弊政。神宗時反對變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滅蝗,賑貧救孤、頗多政績。後以「謗訕朝廷」貶黃州。
哲宗時任翰林學士,出知杭、潁、揚、定四州。徽宗初遇赦召還。詩、詞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學最高成就。
蘇軾就是蘇東坡嗎
4樓:網友
蘇軾就是蘇東坡。完全正確。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與辛棄晌神兄疾並稱「蘇辛」。
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及第。宋神宗時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宋哲宗即位後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瞎者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
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宴襲高成就。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枯木怪石圖卷》等。
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在常州(今屬江蘇)逝世,享年六十五歲。宋高宗時追贈太師。宋孝宗時追諡「文忠」。
蘇東坡的名句以及背景和意義,蘇東坡的名句
出自蘇軾 臨江仙 全詞為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仗聽江聲。長恨此生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東坡謫居黃州時,寫下 臨江仙 夜歸臨皋 一詞。其中有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句,據葉夢得 避暑錄話 記載,相...
佛印與蘇東坡,蘇東坡和佛印的故事?
蘇東坡與僧人佛印是好朋友,一天,蘇東坡對佛印說 以大師慧眼看來,吾乃何物?佛印說 貧僧眼中,施主乃我佛如來金身。蘇東坡聽朋友說自己是佛,自然很高興。可他見佛印胖胖堆堆,卻想打趣他一下,笑曰 然以吾觀之,大師乃牛屎一堆。佛印聽蘇東坡說自己是 牛屎一堆 並未感到不快,只是說 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見萬物...
《趣說蘇東坡1》蘇軾的童年和青年
讀 蘇東坡傳 第三章 童年與青年 讀完這章之後,我更覺得家庭對乙個人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東坡先生非常幸運,有這樣乙個最優質的原生態家庭。他有率真睿智的祖父,有嫉惡如仇的父親,有嫻淑大氣的母親,冷靜穩健的弟弟。但作為乙個母親,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這位蘇老夫人是多麼的了不起。她受過良好的教育,可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