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衷情》與《詠懷古蹟》中的思想感情有何異同

2025-04-14 05:35:20 字數 1393 閱讀 5326

陸游的《訴衷情》所體現的主題思想是什麼

1樓:網友

詞中回顧自己當年在梁州參軍, 企圖為恢復中原、報效祖國建 功立業的往事,如今壯志未酬, 卻已年老體衰,反映了作者晚 年悲憤不已,念念不忘國事的 愁苦心情。

2樓:青靄野竹掛碧峰

抒發了詞人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悲憤之情。

古詩鑑賞詠懷古蹟其二表達了詩人什麼情感

3樓:網友

該詩是作者親臨實地憑弔後寫成的,因而體會深切,議論精闢,發人深省。詩中的草木搖落,景物蕭條,江山雲雨,故宅荒臺,舟人指點的情景,都是詩人觸景生情,所抒發出來的感慨。它把歷史陳跡和詩人哀傷交融在一起,深刻地表現了主題。

詩人瞻仰宋玉舊宅懷念宋玉,從而聯想到自己的身世,詩中表現了詩人對宋玉的崇拜,併為宋玉死後被人曲解而鳴不平。全詩鑄詞溶典,精警切實。有人認為,杜甫之「懷宋玉,所以悼屈原;悼屈原者,所以自悼也」。

這種說法自有見地。

4樓:wxy樂天

這首詩是杜甫的詠史感懷詩作,一方面是對宋玉身前的不得志深表同情,同時也是對自身遭遇的一種感嘆,借懷古書法自己的情感。

詠懷古蹟其三作者情感

5樓:夢之緣文化

詠懷古蹟其三》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寫成的詩歌,吟詠了王昭君等人在三峽一帶留下的古蹟,在抒寫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因憂國惜才,疏救房琯,而觸怒肅宗,終被疏遠,辭官漂泊西南。昭君因漢元帝昏庸,遠嫁異鄉流離而不得歸,身死而遺長恨。

表達了詩人仕途失意、顛沛流離的身世之感。譯文。

成千上萬的山巒山谷連綿不斷地奔赴荊門,王昭君生長的山村還至今留存。

皇宮離開去到那塞外沙漠,最後只留荒郊上的一座孤墳對著黃昏。

糊簡芹氏塗的。君首握王只依憑畫圖識別昭君的容顏,月夜裡環佩叮噹是昭君歸魂。

千載流傳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傾訴的分明是滿腔悲憤。

訴衷情近中詩人抒發了哪些閒情?

6樓:靈魂最後的呼吸

《訴衷情近·雨晴氣爽》

宋代:柳永。

雨晴氣爽,佇立江樓望處。澄明遠水生光,重疊暮山聳翠。遙認斷橋幽徑,隱隱漁村,向晚孤煙起。

殘陽裡。脈脈朱闌靜倚。黯然情緒,未飲先如醉。愁無際。暮雲過了,秋光老盡,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詩人抒發了,羈旅落魄,佇立江樓遠望,靜倚樓闌,陷入沉思之情。

7樓:網友

訴衷情近,詞牌名。此調見於《樂章集》,注「林鐘商」。正體雙調七十五字,上片七句三仄韻,下片九句六仄韻;此外,還有兩種變體。

三種格式均為仄韻格,一韻到底,中間不換韻。其代表作品有柳永《訴衷情近·雨晴氣爽》等。

訴衷情陸游,訴衷情(陸游)的思想感情

1 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和對南宋統治者的強烈不滿 2 當年和如今做對比,也就是駐守邊疆準備建功立業和壯志未成作對比 孩紙。給餓加分a,訴衷情 陸游 的思想感情 陸游 1125 1210 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 今浙江省紹興市 人。南宋愛國詩人。家庭的教育,使陸游從小就樹立了憂國憂民的思想和殺敵報國的...

在詠懷古蹟其三中,杜甫與王昭君的相同點,並用詩句分析

杜甫經過昭君村時所作的詠史詩。想到昭君生於名邦,歿於塞外,去國之怨,難以言表。因此,主題落在 怨恨 二字,一去 二字,是怨的開始,獨留 兩字,是怨的終結。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這第三首,詩人借詠昭君村 懷念王昭君來抒寫自己的懷抱。杜甫的 詠懷古蹟 其三 與李白的 王昭君 在藝術風格與表達情感方...

明妃曲與杜甫的詠懷古蹟五首之三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何異同

王安石的 明妃曲 獨出機杼,於傳統見解中翻出新意 正是由於 帝王對嬪妃只有玩弄之意而並無真實愛情,才導致昭君寧願含恨離漢。杜甫的詩題叫 詠懷古蹟 顯然他在寫昭君的怨恨之情時,是寄託了自己的身世家國之情的。詠懷古蹟其三賞析。幫幫忙哇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詩的發端兩句,首先點出昭君村所在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