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錢的詩句
1樓:煥章談教育
榆錢的詩句:葦屋蕭條別樣貧,交情偏見雨痕新。莫慚逋券誰相答,點點榆錢浪擲人。
榆錢》是明末清初詩人周亮工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以榆錢關心民瘼之深情,構想出「點點榆錢浪擲人」的詩意,寄託了作者對貧苦百姓的同情。全詩語言通俗,寓意深遠,角度新穎。
譯文:葦屋空蕩蕩的還漏雨,極其簡陋,天下了雨,不見友人過訪。不必為無人代償欠債而感到羞慚了,我正有點點榆錢在白白地送人呢。
詞句註釋:1、葦屋:用蘆葦為屋頂的房子。別樣:格外。
2、「交情」句:用杜甫《秋述》詩序的典故:「秋,杜子含春臥病長安旅次,多雨生魚,青苔及榻。
常時車馬之客,舊,雨來,今,雨不來。」後以舊雨、新雨分別比喻故人與新交,也以二者的對比說明交情的厚薄。
3、逋(bū)券:欠債的憑證。誰相答:意謂誰能答應還債。答,原義為應對,此指代償債券。
4、浪擲人:意指慷慨地隨便扔給人(指欠債的窮苦人)。
賞析:
一、二句先寫屋內的情況。想來家徒四壁,故空蕩蕩的,顯得毫無生氣。「別樣貧」,即格外貧,此三字承上啟下。
承上,補足「蕭條」之意,說明確是一無所有,窮得超出人想象之外;啟下,引出次句與「別樣貧」有關的描寫。
次句用杜甫《秋述》詩序的典故,此反語,言葦屋漏雨,見其簡陋。所謂「交情偏見雨痕新」,是說天下了雨,不見友人過訪。「
偏見」二字談裂耐意在強調,當時正最需要友情的溫暖,卻偏不見友人到來,真是「一貧一富,乃見交態」(《漢書·鄭當時傳》),足見世態之炎涼了。「雨痕新」三字,同時又透露出茅屋漏雨的情況。
詩人弛守在「屋漏偏逢連夜雨」的破尾中,處境本已不堪,這時又想起了欠債待還之事,不用說,心情一定更為沉重了。
三、四句轉寫屋外。詩人推開大門,掛滿枝頭、正在飄落的榆錢突然闖入他的視野,他便不無苦澀地進行自我寬解:從今以後,再也不必為無人代償欠債而感到為難、羞慚了,我正有點點榆錢在白白地送人呢。
詩人並不是不知道榆錢似錢而非錢,卻偏要將它作真錢來看待,以榆錢的「浪擲人源中」表明自己的「富有」,說明自己有力量償還債券,不難想見其內心有何等的苦澀了。
關於鎏金的詩句,關於酒的詩句
胡明府書來道舊花園之遊憮然作歌 年代 明 作者 李蓘 謝混遊西池,休文宿東園。我曾醉臥君園裡,至今魂夢猶騰翻。當時春色初蓓蕾,況有千金麗人在。蕙蘭吐氣光繞身,一曲能令壯心改。池水漣漪鏡靚妝,鎏金寶鴨焚都樑。陶然不知其處所,但見娟娟花月來東牆。人生好會易暌闕,一別楊花幾經歇。美人眇眇春水長,萬里斜陽坐...
關於綿陽的詩句,關於綿陽的詩句
一年兩度錦江遊,前值東風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礙馬,好雲無處不遮樓。山牽別恨和腸斷,水帶離聲入夢流。今日因君試回首,淡煙喬木隔綿州。涪江江水抱山流,不見唐家帝子樓。記得江東詩句好,淡煙喬木是綿州。綿谷回寄蔡氏昆仲 羅隱 一年兩度錦江遊,前值東風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礙馬,好雲無處不遮樓。山牽別恨和腸斷,水帶...
關於松針的詩句,關於 鬆的詩句
如下,望採納 晚宿小羅田四首 宋 楊萬里 青林化作萬 落日光寒色卻深。仰看鬆梢數松子,不妨更與數松針。小松 唐 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裡,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南軒鬆 唐 李白 南軒有孤鬆,柯葉自綿冪。清風無閒時,瀟灑終日夕。陰生古苔綠,色染秋煙碧。何當凌雲霄,直上數千尺。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