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殼的型別?闡述地殼的分類及差異?

2025-04-13 21:10:18 字數 2294 閱讀 4448

1樓:匿名使用者

地殼的型別地殼可以分為大陸型地殼(簡稱陸殼)和大洋型地殼(簡稱塵餘洋殼)。陸殼的特徵讓純是厚度較大(30一70km),具雙層結構。

即在玄武岩層之上有花崗岩層(表層的大部分地區有沉積岩層)。總的來看,矽鋁層好像浮在矽鎂層之上,地表起伏越大(如高山、高原),莫霍面的位置越深,地殼越厚。洋殼的特徵是厚度較小,最薄的地方不到5km,一般只有單層結構,即玄武岩層,其表層為海洋沉積層所覆蓋。

此外,在陸殼和洋殼交會處還可以分出過渡型地殼,又稱次大陸型地殼,其特點介於以上二派滑滾種型別地殼之間。

2樓:匿名使用者

地殼 地殼dìqiào(earth crust)

在地理上,地殼是指有岩石組成的固體外殼,地球固體圈層的最外層,岩石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可猛殲以用化學方法將它與地幔區別開來。其底界為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莫霍面[1])。整個地殼平均厚度約17千公尺,其中大陸地殼厚度較大,平均為33千公尺。

高山、高原地區地殼更厚,最高可達70千公尺;平原、盆地地殼相對較薄。大洋地殼則遠比大陸地殼薄,厚度只有幾千公尺。

地殼分為上下兩層。上層化學成分以氧、矽、鋁為主,平均化學組成與花崗岩相似,稱為花崗岩層,亦有人稱之為「矽鋁層」。此層在海洋底部很薄,尤其是在大洋盆底地區,太平洋中部甚至缺失,笑知段是不連續圈層。

下層富含矽和鎂,平均化學組成與玄武岩相似,稱為玄武岩層,所以有人稱之為「矽鎂層」(另一種說法,整個地殼都是矽鋁層,因為地殼下層的碰譽鋁含量仍超過鎂;而地幔上部的岩石部分鎂含量極高,所以稱為矽鎂層);在大陸和海洋均有分佈,是連續圈層。兩層以康拉德不連續面隔開。

闡述地殼的分類及差異?

3樓:博士哈秋

一、分類。地殼是地球的最外層固體外殼,是由不同型別的岩石和土壤組成的。地殼根據其化學和物理性質的差異,可以被劃分為兩種主要型別:大陸地殼和海洋地殼。

大陸地殼:大陸地殼位於陸地表面以下,是由大量的岩石和土壤構成。大陸地殼的密度較低,約為 g/cm³,厚度在20-70公里之間。

大陸地殼的主要成分是矽酸鹽岩石,包括花崗岩、片麻岩、石英岩等。大陸地殼比海洋地殼更厚,更堅硬,同時也更老,最古老的大陸地殼約有38億年曆史。

海洋地殼:海洋地殼主要分佈在海底下方,是由玄武岩和較薄的沉積物組成。海洋地殼的密度較大,約為 g/cm³,厚度一般在5-10公里之間,最厚處也只有20公里左右。

海洋地殼主要由礦物質組成,包括含鐵鎂的矽酸鹽礦物質,例如橄欖石和輝石等。海洋地殼比大陸地殼更薄、更年輕,最古老的海洋地殼只有2億年曆史。

總的來說,大州鄭陸地殼和海洋地殼在成分、密度、厚度和年齡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反映了地球歷史上不同地質過程的作用和影響,也為地球表面的多樣性提供了基礎。

二、差異。大陸地殼和海洋地殼有很多的差異,以下是一些比較明顯的差異:

成分差異:大陸地殼主要由矽酸鹽岩石組成,而海洋地殼主要由玄武岩組成。矽酸鹽岩石富含鋁、鉀等元素,玄武岩富含鎂、鐵等元素。

密度差異:海洋地殼的密度比大陸地殼高,平均密度約為 g/cm³,而大陸地殼的平均密度約為 g/cm³。

厚度差異:大陸地殼比海洋地殼更厚,最厚處可達70公里左右,而海洋地殼的厚度一般只有5-10公里,最厚處也只有20公里左右。

年齡差異:大陸地殼比海洋地殼更古老,最古老的大陸地殼約有38億年曆史,而最古老的海洋地殼只有2億年曆史。

分佈差異:大陸地殼主要分佈在陸地表面,而海洋地殼主要分佈在海底下方,覆蓋著地球約70%的表面。

地形差異:大陸地殼的地形複雜並咐多樣,包括高山、平原、盆地、高原絕跡純等地形型別,而海洋地殼的地形主要是海底山脈、海溝、海臺等。

總的來說,大陸地殼和海洋地殼的差異主要源於它們形成的過程和歷史,反映了地球表面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同時,大陸地殼和海洋地殼也互相作用和影響,共同構成了地球的表面。

地殼的組成

4樓:網友

殼根據厚度和組構分為大陸地殼和大洋地殼。平均厚度為16公里,體積為地球體積的。根據成分分為上地殼(矽鋁層)和下地殼(矽鎂層),矽鋁層亦叫花崗質層,主要組成元素為o、si、ai等,只分布在大陸地殼上。

矽鎂層亦叫玄武質層,組成元素主要是o、si、mg、fe等,大陸地殼和大洋地殼都有。

地殼分為上下兩層。上層化學成分以氧、矽、鋁為主,平均化學組成與花崗岩相似,稱為花崗岩層,亦有人稱之為「矽鋁層」。此層在海洋底部很薄,尤其是在大洋盆底地區,太平洋中部甚至缺失,是不連續圈層。

下層富含矽和鎂,平均化學組成與玄武岩相似,稱為玄武岩層,所以有人稱之為「矽鎂層」(另一種說法,整個地殼都是矽鋁層,因為地殼下層的鋁含量仍超過鎂;而地幔上部的岩石部分鎂含量極高,所以稱為矽鎂層);在大陸和海洋均有分佈,是連續圈層。兩層以康拉德不連續面隔開。

地殼元素分佈,地殼中元素含量的排序

地殼中元素含量的排序 地殼中含量排名前十位的元素是 氧 o 矽 si 鋁 al 鐵 fe 鈣 ca 鈉 na 鉀 k 鎂 mg 氫 h 鈦 ti 分別為 氧矽鋁鐵鈣鈉鉀鎂氫其他。地殼元素構成圖。地殼中的元素 地殼中的元素有氧 矽 鋁 鐵 鈣 鈉 鉀 鎂等。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它佔總重量的 其次...

地殼深度是多少,地球地殼的厚度是多少

地殼平均厚度17千米,也可以說平均有17千米深。地殼 qi o 地質學專業術語,是指由岩石組成的固體外殼,地球固體圈層的最外層,岩石圈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 波的研究判斷,地殼與地幔的介面為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 莫霍面 地殼是地球固體地表構造的最外圈層,整個地殼平均厚度約17千米,其中大陸地殼厚度較大,...

丹霞地貌的產生是由於地殼上升還是地殼

丹霞地貌的產生是由地殼上升造成的。丹霞地貌發育始於第三紀晚期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這次運動使部分紅色地層發生傾斜和舒緩褶曲,並使紅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區。流水向盆地中部低窪處集中,沿岩層垂直節理進行侵蝕,形成兩壁直立的深溝,稱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積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時,形成坡度較緩的崩積錐。隨著溝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