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大縱深作戰理論?為何蘇軍使用大縱深作戰理論時會勝利?

2025-03-27 20:45:16 字數 1833 閱讀 5630

1樓:寂乙住

大縱深作戰理論是由二戰時期謹褲蘇聯軍隊提出來的!詳細的可見上。 例項:

就是二戰時期的蘇德戰場自莫斯科保衛戰、史達林格勒戰役、彼得格勒保衛戰和庫兒斯克大會戰蘇軍取的勝利,德軍全線失利已經無能大規模進攻,被迫處於戰略歲好防守,而蘇軍取的這幾大戰役的勝利其總體實力不斷增強,其背後依靠蘇聯強大的重祥雀簡工業的保障,再加上全國戰爭的動員,蘇軍把德軍趕出蘇聯的國土一直西進解放了被德國所佔領的國家與地區,一直攻打到德國本土最終攻克柏林德國戰敗,從蘇聯到德國本土的作戰整個西進的過程。

2樓:結婚發的

這是一種軍事備歲思想,主要包含了進攻、追擊、反擊的概念。這種軍事理念非常的先進,能夠舉譁有效的打擊敵人,正滾行效果非常的好。

什麼是大縱深戰役理論?

3樓:網友

這一理論是蘇軍於30年代總結第一次世界大戰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為適應**裝備的發展而提出的,實施進攻戰役的重要指導思想。它強調以殺傷性兵器同時壓制敵整個防禦縱深,在選定方向上突破敵戰術防禦地幅,爾後將擴張戰果的快速叢集投入交戰,在可能的情況下以空降兵實施空降,迅速將戰術勝利發展成為戰役勝利,以儘快達成預定目的。

幾個例子,我軍當面有有敵人三至五個集團軍,構築了長30公里,縱深20公里的防禦區,按照一戰時期的打法,是先集中火力打敵人的第一條防線,等鞏固了戰果後,再逐步的推進。但按照大縱深戰役理論,進攻不應當追求寬度,應當追求深度,我們應當集中火力,在3—5公里的正面對敵人整個縱深進行火力壓制,迅速將敵人整個防禦區域擊穿,再投入預備隊,擴大戰果。大縱深戰役理論對兵力的要求很大,一般設想大縱深戰役的方面軍轄3-4個突擊集團軍,1-2個普通集團軍,1-2個步兵軍組成的預備隊,快速叢集方面軍航空兵,以及加強兵團。

所以,在二戰中蘇軍動輒是百萬人的大會戰。

與大縱深作戰理論相反的理論是什麼理論?

4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目前還沒有與之絕對相反的理論。因為如果真的存在這樣的理論,則應該可以證明大縱深作戰理論是完全無效,甚至是錯誤的!

其次,對於大縱深作戰理論,人們的理解大多隻是停留在其防禦性的方面。但實質上,自二戰始,大縱深戰役理論就進行了很大的修正。這些修正雖然保留了這一理論的總體思想,但卻根本改變了建立突擊集團和軍隊戰役佈勢、組織突破敵防禦及發展進攻等項原則的內容。

換句話說,大縱深作戰理論已經發展成為一種攻勢理論。在大縱深理論中,突破理論和追擊理論是最關鍵的兩個組成部分,同時也著重強調防禦時的反突擊。

第三,目前與大縱深理論「相對」的(請注意,是相對,而不是相反)應該是美軍正在積極研究和發展的「空地一體戰」理論。

大縱深理論的弱點是:兵力火力要集中,具有強大的後備力量,戰線長,後勤補給困難。機動性差,指揮難以協調等。

為了克服這些缺點,自1981年,美陸軍訓練與條令司令部把「擴大的戰場」和「一體化戰場」理論結合在一起,命名為「空地一體作戰」理論。

空地一體戰理論在作戰指導思想上徹底摒棄了單純的國土防禦,它立足於攻防兼備;徹底摒棄「大陸軍」思想,打通了軍/兵種間的壁壘,強調空地一體。在作戰理論上,要從機械化條件下的「速度-火力」,轉變為資訊化條件下的「結構-效能」,用系統的觀點來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它打破了條條框框的束縛,進行空地一體化聯合作戰理論的創新。

5樓:網友

與大縱深作戰理論相反的理論是持久游擊戰理論。

大縱深作戰其實是乙個放大版本的納粹閃擊戰,只是進攻的隊伍長度和寬度要大得多。

蘇聯要「解放」歐洲就是準備用這樣一支隊伍,寬度在30~40公里,長度將近400公里,從東歐和蘇聯出發,在三十天內西南方向一直打到直布羅陀,南下打到馬爾他和雅典,北上打到挪威海。其間遇到頑固抵抗的,就用戰術原子彈開路。是典型的快刀斬亂麻主動進攻的戰法。

什麼是X理論?什麼是Y理論?什麼是Z理論

詳見 什麼是x理論?什麼是y理論?什麼是z理論 x理論認為人天生是懶惰的,不負責任,沒有志向,在允許的條件下,會消極怠工,所以必須強迫他們工作。y理論認為人是自我實現的人,工作是人們的一種需要,員工通過工作才能實現自我的價值。z理論強調管理中的文化特性,主要由信任 微妙性和親密性所組成。x理論與 y...

什麼是理論基礎,什麼是理論依據

理論基礎有兩種解釋 1 基礎理論指一門學科的基本概念 範疇 判斷與推理。科學的基礎理論,指科學的基本概念 範疇與原理。經濟學基礎理論是由概念 範疇與範疇體系組成的學科邏輯體系,包括科學的經濟學理論與不科學的經濟學理論。科學的經濟學理論即經濟學科學真理,內容是反映經濟發展客觀規律的經濟學科學規律,形式...

車子走時輪子看上去為何是向後轉的?什麼理論原理

這是 頻率效應 只有在電影電視上,或是夜間交流燈光下才會出現這種現象,當車輪頻率和光線頻率相等時,你會看到車輪停止轉動了,當車輪頻率高於光線頻率時你才會看到車輪倒轉,這種現象最容易在電影中看到,這是拍攝速度造成的,早期電影拍攝速度是每秒16幀圖象,汽車不用開的很快就可以看到輪子倒轉現象,所以早期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