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企業合併中形成的商譽按照稅法規定應該按照資產價值的比例(所得稅率)旁悉喊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負債,陸態在未來會計期間繳納運野所得稅。
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對應的科目為什麼包含商譽?
2樓:果果
由於商譽。可能產生減值,會計和稅務處理橘舉存在差異。因此,遞延所得稅資產。
遞延所得稅負債對應的科目包括商譽。
應稅合併形成的商譽一般情況下,被合併方應按公允價值。
計算資產的轉讓所得,圓大碧繳納所得稅。合併方接受被合併方的有關資產,按經評估確認的價值(即公允價值)確定計稅成本。應稅合併時,稅法確認商譽的計稅基礎等於其賬面價值,初始確認時並不產生暫時性差異;但後續計量時,會計上可能計提減值,由此可能產生暫時性差異,仿廳此時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
希望幫助到你。
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什麼情況記入借貸方?
3樓:惠企百科
在初始形成遞延所得稅資產時,計入「遞延所得稅資產」借方,日後轉回搜悄時(減少了資產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的差異),計入貸方。在初始形成遞延所得稅負債時,計入「遞延所得稅負債」貸方,日後轉會時,計入借方。
遞延所得稅負債(deferredtaxliability)主肢森要指。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世飢渣根據所得稅準則確認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產生的所得稅負債;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專案進行明細核算;
三、遞延所得稅負債的主要賬務處理。
遞延所得稅負債借貸方向
4樓:張青峰
遞延所得稅負債,借方表示減少,貸方孫巖表示增加。
在初始形成遞延所得稅資產時,計入「遞延所得稅資產」借方,日後轉回時(減少了資產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的差異),計入貸方。在初始形成遞延所得稅負債時,計入「遞延所得稅負債」貸方,日後轉會時,計入借方。
遞延所得稅負債是指根據應稅暫時性差異計算的未來期間應付所得稅的金額。
一、本科春手目核算企業根據所得稅準則確認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產生的所得稅負債;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專案進行明細核算;
三、遞延所得稅負債則森御的主要賬務處理。
遞延所得稅負債確認的一般原則:除所得稅準則中明確規定可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情況以外,企業對於所有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均應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負債。除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以及企業合併中取得資產、負債相關的以外,在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同時,應增加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
商譽 遞延所得稅負債
5樓:專業搭檔
商譽是購買價與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的差。如果因為商譽而確認了遞延稅負債,那麼負債增加,相應的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則減少,那麼購買價減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的差就會變大,也就是說,商譽就會大。商譽變大,因為商譽而確認的遞延稅負債就會變大,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則進一步減少,然後商譽進一步減少……從此進入死迴圈,最後,商譽也就小到沒有了,所以準則規定最開始就不確認這個商譽。
6樓:網友
可以理解為合併層面確認的遞延稅款也記入被合併企業的可辨認淨資產。這塊稅款的轉回是和商譽減值一致的。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18號-所得稅。
第十二條 企業對與子公司、聯營企業及合營企業投資相關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應當。
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負債。但是,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除外:
一)投資企業能夠控制暫時性差異轉回的時間;
二)該暫時性差異在可預見的未來很可能不會轉回。
希望對你有幫助。
7樓:匿名使用者
假設被合併的s公司,除遞延所得稅之外的資產為100,負債為50.
那麼被購買方可辨認淨資產為50.
假如合併成本為70
則商譽=70-50=20.
假如因商譽而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20*25%=5.
那麼這時得到的被購買方可辨認淨資產,要把這個5也要考慮進去。
得到淨資產是100-50-5=45.
而合併成本是70,則商譽又將變為:70-45=25.
又要增加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25-20)*25%=同上面的道理,那淨資產又跟著變了,商譽當然也會又跟著變。又要改變遞延所得稅。
從而陷入不斷迴圈。
另外,站長團上有產品**,便宜***。
免稅合併 遞延所得稅負債 商譽
8樓:網友
我給你個例題,希望你明白。
2010年5月6日,a公司以銀行存款5 000萬元對b公司進行吸收合併,並於當日取得b公司淨資產。當日b公司存貨的公允價值為1 600萬元,計稅基礎為1 000萬元;其他應付款的公允價值為500萬元,計稅基礎為0,其他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計稅基礎一致。b公司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為4 200萬元。
假定合併前a公司和b公司屬於非同一控制下的兩家公司,該項合併符合稅法規定的免稅合併條件,所得稅稅率為25%,則a公司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和商譽分別為)萬元。
解:借 遞延所得稅資產 500x25% = 125商譽 25(倒擠),總商譽 = 5000 – 4200 + 25 = 825
貸 遞延所得稅負債 600x25%=150以上分錄是自己做的,在實務上不入賬,直接把差額25計入商譽。
9樓:網友
免稅合併下商譽是不確認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但是如果是由於免稅合併造成臨時性差異就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為了說明是由免稅合併下商譽形成的,所以對應科目是商譽。
10樓:網友
第一句話,免稅合併下,商譽的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產生的差異,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
第二句話,免稅形成的暫時性差異指的是被合併方資產和負債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產生的差異,調整的物件不是所得稅費用而是商譽。
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對應的科目為什麼包含商譽?
11樓:匿名使用者
合併產生的商譽,在合併中並沒有影響損益因此對應的不是所得稅費用而是商譽。如果後續要轉回遞延所得稅,對應的是所得稅費用,因為此時是影響損益的。
詳細解釋:企業合併中,按照會計規定確定的合併中取得的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入賬價值與計稅基礎之間形成暫時性差異的,應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並調整合並中應予確認的商譽或營業外收入。
這句話是說在免稅的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中,如果被合併方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不等,會計上按公允價值調整賬面價值,但是由於是免稅合併,稅法認的還是原計稅基礎,所以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之間形成暫時性差異,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但這時確認遞延所得稅時的對應科目應該是商譽或營業外收入,而不是所得稅費用。因為合併產生的沒有影響損益。
會計。商譽與遞延所得稅負債問題。
12樓:網友
商譽,是企業的一項無形資產,如果允許納入資產核算的話,必須是經過外購資產才可能產生的。也就是說乙個企業的賣價高於其實際評估資產的淨值部分的差額就是這個企業的商譽,如:所處地理環境優勢、百姓的口碑等。
有些商譽即使有很大的價值也不允許作為資產入賬,如:海爾品牌的價值過幾十億也不能進行賬務確認,除非將海爾的品牌被人連同海爾買走,產生差價。
遞延所得稅資產轉回時怎麼做分錄,遞延所得稅資產,請問下題遞延所得稅資產那部分的會計分錄怎麼得來的?
會計分錄 借 所得稅費用 其他綜合收益等 貸 遞延所得稅資產 遞延所得稅轉回的意思是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已經不存在了,所以要將之前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衝減,就是轉回。所得稅會計核算下,企業應在資產負債表日對因產生會稅暫時性差異從而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復核。如果未來期間很可能無法取得足夠的應...
關於年末確認遞延所得稅和所得稅費用對利潤表的影響
那麼,確認的所得稅費用要不要填入12月利潤表的所得稅費用中,還是隻填列在所得稅費用本年累計數?要,12月本月數,年度累計數都要,計入利潤表中。相應的,貸方的本年利潤數,即調增的本年利潤數,應不應該反映在12月的利潤表中,還是隻反映在利潤表的本年累計數中?本年利潤是通過利潤表逐項加減而得到。2.12月...
遞延所得稅資產公司倒閉了怎麼處理
要全額計提減值準備後塵鬧凱再辦理清派喚算。借 資產彎穗減值損失。貸 遞延所得稅資產減值準備。一 本科目核算企業確認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二 本科目應按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等專案進行明細核算。根據稅法規敬鍵唯定可用以後年度稅前利潤彌補的虧損及稅款抵減產生的所得稅資產,也在本科目核算。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