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亂》怎麼樣的景象?

2025-03-13 04:30:22 字數 1009 閱讀 7877

《春望》這首詩與唐代的重大歷史事件___有關?

1樓:限悉只

《春望》這首詩與唐代的重大歷史事件和安史之亂有關。

春望中在安史之亂前長安城的景象

2樓:喬木查

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瀟瀟。試用悲傷的情感去朗讀這首詩,你就會身臨其境了 .杜甫憂國憂民,觸景傷情的感傷了。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詩篇一開頭描寫了春望所見:山河依舊,可是國都已經淪陷,城池也在戰火中殘破不堪了,亂草叢生,林木荒蕪。

詩人記憶中昔日長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華,鳥語花香,飛絮瀰漫,煙柳明媚,遊人迤邐,可是那種景象今日已經蕩然無存了。乙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乙個「深」字又令人滿目悽然。詩人寫今日景物,實為抒發人去物非的歷史感,將感情寄寓於物,藉助景物反託情感,為全詩創造了一片荒涼悽慘的氣氛。

國破」和「城春」兩個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時存在並形成強烈的反差。「城春」當指春天花草樹木繁盛茂密,煙景明麗的季節,可是由於「國破」,國家衰敗,國都淪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頹垣殘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長安城裡已不是市容整潔、井然有序,而是荒蕪破敗,人煙稀少,草木雜生。

這裡,詩人睹物傷感,表現了強烈的黍離之悲。

《春望》反映的是唐代哪個歷史事件?

3樓:雙香穎

說的是安史之亂,是唐代於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發生的一場政治叛亂,是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也造成唐代藩鎮割據。

由於發起叛唐者乃是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故事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於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

安史之亂歷時七年零三個月,雖然亂事最終得以平定,可是很多後世史家均認為安史之亂不但是唐帝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而且對中國後世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對外關係的發展均產生極為深遠而巨大的影響。司馬光《資治通鑑》:「安史之亂爆發之後)由是禍亂繼起,兵革不息,民墜塗炭,無所控訴,凡二百餘年。」

印度種姓制度反映了怎麼樣的社會狀況

1 印度的種姓等級。婆羅門和剎帝利佔有土地,部分成為封建主,他們依然是統治階級。而吠舍中的一部分成員則成為商人 高利貸者和富裕的手工業者,因此,已變成是商人種姓,和古代吠舍已有所不同。而首陀羅和不可按觸的賤民已經逐漸附著在土地上,與失去土地的自由農民地位接近,共同形成印度中古時期的依附農民.2 社會...

杜甫的《春望》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 s o 更短,渾欲不勝簪 z n 我們可以看到 在作者眼裡,山河依舊在,只國家破閤家亡。用花流淚 鳥驚走,說明人們流離,心傷。同時也是作者自己的心傷。家人聯絡不上,歲月卻漸漸流逝。感嘆生命的短促,人生的無奈。我們可以站在...

為什麼戀愛專家裡男的佔80 這反映了怎麼樣的社會現實

一 中國男女比例為11 8,也就是說11個男人當中要有3個成為光棍,所以男人要研究愛情,這樣才不至於孑然一身.二 女人一般比較矜持,對於感情的事是被動的,所以不太張揚,很少去研究愛情。因為很難見到一個女生挖空心思去討一個男生喜歡。三 自然規律中有一個定數,那就是二八分。比如世界上有錢人總是那20 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