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到南宋,我國三次大規模的人口遷移的時間

2025-03-02 17:35:07 字數 1622 閱讀 4144

1樓:網友

中國古代歷罩帶史上三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

1.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浪潮是從東漢末年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大量人口遷移到南方,給南方地區帶來了充足的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江南地區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這為我國經濟重心的逐步南移奠定了基礎。

2.發生在唐天寶十四年(755年)的「安史之亂」造成了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二物冊蘆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人口的大量南移,南方得到更進一步開發,特別是江淮、太湖地區荒地被大量開墾,成為我國新的財富地區,到五代時南方經濟開始逐漸超過北方。

3.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第三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是從北宋末年的姿腔「靖康之難」至南宋末年。兩宋時期,北民的進一步南遷,南方經濟在中國經濟中的地位,已經超過了北方,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程序最終完成。

2樓:網友

第一次:三國核磨悉兩晉南北朝:以西晉八王之亂和永嘉之亂為頂峰。

第二次:唐中期至五代十國,改乎以唐代安史之遊虧亂為開始。

度薩巴粗:兩宋交替,也就是靖康之恥。

唐宋時期有人口遷移的技術推動嗎?

3樓:網友

有,例如,唐朝採取了五項措施:

一是堅決追討、採取懲罰性攤逃(即由鄰里分攤逃戶應承擔的賦役)措施;二是玄宗時派使分赴各地括戶旦清梁,仍堅持遣返原籍的思路和政策,如唐玄宗開元年間委任宇文融為「蒐括逃戶使」,貫徹「人必土著」的原則,括出各地逃戶八十餘萬,沒有括出的逃戶顯然也不少;三是各地日益增加的逃戶已難以控制,遂以「客戶」稱之,而各地對客戶也逐漸形成嚴弛不一的政策;四是鼓勵和承認客戶的存在,鼓勵客戶在當地入籍,並給予模運賦役方面的若干優惠,這也成為緩解逃戶增加、解決稅賦徵收難題的大趨勢;五是兩稅法的推行,直接將逃戶和定居者的身份定性為客戶,進行顛覆性的政策轉變,改變了戶口以原籍為本的自戰國商鞅變法到秦朝確立以來一千多年的制度,並逐漸向居住地原則轉變。即以現居住地為戶籍,賦役稅收對客戶的優惠也不再繼續,一律按規定納正逗稅。

東漢時期人口遷徙呈現什麼特點

4樓:若千的

東漢時期人口遷徙呈現出銀笑以下特點:

1)人口遷徙規模大。東漢時期,隨著政治穩定、經濟早襪發展和文化交流的拉近,人口遷徙規模大大增加。

2)遷徙方向多樣。東漢時期,人口遷徙不僅出現了南北遷徙,而且在南方也出現了西遷、東遷的現象。

3)遷徙路線複雜。東漢時期,人口遷徙的路線不僅沿著鋒睜含江河和沿海地區,而且也沿著陸地路線,如沿灕江、湘江、長江、淮河等進行遷徙。

4)遷徙形式多樣。東漢時期,人口遷徙不僅出現了大規模的群體遷徙,而且還出現了家庭遷徙、個人遷徙等形式。

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的社會現狀

5樓:網友

由於戰亂頻頻,但是相對具有穩定性,所以各方面是有所發展,手工業和農業的發展在原基礎上是有很大進步的,發明了一些促進手工業和農業發展的工具.

但文學上的發展是很改觀的,百花爭豔,士學風氣猶濃,晉末宋初的名士謝靈運,就是代表。

6樓:予意在山水

東晉末年南朝宋初期時局動盪:宗室內部的鬥爭,軍閥對政權的野心,不斷引起血腥的殺戮乃至激烈的火拼。 這種社會動亂不僅給人民帶來災難,同時在社會上 層也造成嚴重的不安感。

東漢末年分三國,三國時期的謀士你又知道幾個?

東漢末年的謀士可謂是相當多。以曹操陣營來講的話,有郭嘉,荀彧,荀攸,程昱。孫權陣營來講的話,有魯肅,周瑜,黃蓋,呂蒙。劉備陣營可有諸葛亮,龐統,徐庶等等。三國時期著名的謀士有荀彧 郭嘉 陳宮 戲志才 周瑜,孔明以及龐統等。謀士 荀攸,郭嘉,賈詡,龐統,沮授,田豐,法正,魯肅,張昭。明明是統帥卻經常被...

利用消費理論分析我國三農政策! 5

我國農村居民消費水平研究物件和目的 .我國消棚碼農村居民的消費現狀 第一,農村居民消費水平逐步提高,但與城鎮居民相拿哪比仍然偏低。消費水平是指乙個國 家或地區的居民在一年內平均消費的商品和勞務的。.影響我國農村居民消費的主要因素 一是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從凱恩斯絕對收入假設消費函式來看,消費是由收入惟...

秦東漢兩普清戰國三國宋五代南北朝隋西漢唐明元按朝代遠近把它表現出來

戰國 秦 西漢 東漢 兩晉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元 明 清 朝代先後順序為 奴隸社會 三皇五帝 約公元前七千年 公元前2070年 傳說伏羲氏 夏朝 約前2070 前1600年 斟潯 河南洛陽 禹帝姒文命 夏禹 商朝 前1600 前1046年 亳 河南商丘 商太祖子履 商湯 周朝 前1046 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