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嶽麓版歷史必修二攔顫答試題精簡慧選洞咐。
2樓:匿名使用者
2008年天津卷第39題) 糧食問題引發全球廣泛關注,我國高度重視糧食安全。閱讀以下**材料,問題。 材料一 西周時,耒、耜是主要農具,「一人蹠(踏)耒而耕,不過十畝」。
戰國時,李悝說:「今一夫扶五口、治田百畝,歲收畝一石半,為粟百五十石」。(1)材料一的歷史現象說明了什麼?
2分)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4分)(1)現象:戰國農業生產發展(糧食產量提高)。
鐵農具、牛耕的推廣,棗賣水利工程的興修(鄭國渠、都江堰),各國的變法,封建生產關係確立(私田取代公田)。材料二 18至19世紀英國議會通過4 763件圈地法案,共圈地269萬公頃。1790年前後英國開始使用打穀機,以後使用許多新的農業技術和農業機械,糧食總產量1700年為百萬夸特。
1845年為百萬夸特。(夸特:計量單位)(2)歸納材料二中18至19世紀英國農謹亮業發展的狀況,(3分)並具體分析農業進步與工業發展凳晌逗之間的關係。
4分)(2)圈地運動,新農機、新技術的使用,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農業生產發展)。關係:農業發展為工業革命奠定基礎,工業革命為農業提供了更多新農機,促進農業發展。
材料三我國糧食產量1959年3 400億斤,1961年2 950億斤(人均約440斤),1978年6 000億斤,1984年8 000億斤(人均約800斤)。(3)指出材料三中反映的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國糧食生產的不同狀況,(2分)並從經濟體制角度說明其原因,(4分)(3)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糧食產量降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原因:
人民公社化運動削弱了農民生產積極性;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4)綜上,指出古今中外促進農業發展的共性因素。(2分)(4)提高生產力,改善生產關係。
一道歷史必修二的選擇題。
3樓:風歌造字
b.農業合作化時期。
在1955-1956年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之後,從理論上說,小農經濟還是產生資本主義的溫床,所以還要割他們的「資本主義的尾巴」。所以選b。
4樓:尹昌鵬
「都說是上邊政策已經放寬了」說明事情發生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仍然在「割資本主義尾巴」說明舊的思想做法依然存在,人們一時還不能適應新變化。根據以上推論,此事應該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末。
一道必修二歷史選擇題~~!!高手來求詳解
5樓:suellen微藍
先審題,**中顯示1943年關內和東北地區重要工業產品的資訊是:東北地區的產量和百分比都比關內高很多。讀過題後首先應該關注時間,時間是1943年,聯絡史實。
1943年是抗日戰爭時期。然後再看選項,c項說國民**大力扶植東北工業,抗日戰爭時期東北是淪陷區,在此期間國民**無暇大力扶植東北工業,故選項c排除。再看其他兩個選項,都是在闡述事實,而且一直到現在東北的資源仍然豐富,是重要的工業基地。
但題目要求選出「最」重要的「歷史」資訊,a、b兩項並不能稱為歷史資訊,聯絡1943年,歷史資訊就只有日本瘋狂掠奪東北資源。
6樓:網友
沒看你答案時,就覺得asc都錯、
看清題目,是「最重要的歷史資訊」題目給出「最重要」,一般都是有個模菱兩可的答案,要選最重要。
排除法a:就是模菱兩可中的乙個。
bc:材料都沒有體現,有沒說他是最重要的、也沒有說國名**扶持的。做這類題目,最重要的是題目內容。
d:題目給的是1943年,當時日本已經侵略了中國東北,在東北進行一系列的資源掠奪和經濟侵略,必修2第11課有一點。
再拿ab比較,選最重要的乙個。
7樓:心果果兒
題乾的時間是1943年,這個時候東北還在日本的殖民統治之下。圖表的內容大致為東北地區的原來產量比日本的產量要多得多,所以可以得出d項是正確答案。
ab兩項儘管是事實,但是從題中的材料不能夠得出這個結論。c肯定是錯的,但是東北不在國民**統治下。
歷史必修三第二單元非選擇題
8樓:網友
1)突出特點:神的人格化。文化特徵:濃厚的人文主義色彩。
2)智者學派:尊重習俗和法律,城邦公民應認真遵守;建立與自然相符的法律和習俗;應把平等推廣到所有人。
蘇格拉底:人生的幸福和倫理道德是清殲人類應**的重要問題;重視人的倫理道德;提倡善良的答配衝道德,知德合一。
3)他追求知識,探索新知,改善自己的靈魂和信念。捍衛人的理性尊嚴和思想自由的精神。
4)「人是萬物的尺度」提出以人為衡量一切萬物賣侍的標準,體現了人的自主意識的覺醒。蘇格拉底提出認識自己,追求知識才能產生美德,有了理性才能產生尊嚴。
9樓:網友
1)突出特點:神的人格化。文公升凳化特徵:濃厚的人文主義色彩。
2)智者學派:肯定人的價值 ,認為人是萬物的尺度。
蘇格拉底:人生的幸福和倫理道德是人類應**的卜咐重要問題;重視人的倫理道德;提倡善良的道德,知德合一。
3)他追求知識,探索型笑純新知,改善自己的靈魂和信念。捍衛人的理性尊嚴和思想自由的精神。
高二必修二歷史選擇題 求解釋~~~
10樓:網友
首先要明確史達林模式在必修二是指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由國家統籌安排,沒有市場,不遵循價值規律,所以說不同於市場經濟。
a選項錯在史達林模式出現之後,才開始有社會主義工業化,前後因果關係顛倒了。
b在必修二中我們認為史達林模式指的只是工業方面,如果你有人教版必修二的話,可以看一下,書上先說出現工業,然後為了支援工業建設才有農業集體化。
d這個肯定不對,就不多說了。
11樓:網友
因為史達林模式是不同於西方的經濟體制,主要特徵是社會主義工業化,但還包括農場等,所以選c.
12樓:巧克力焰火
計劃經濟主要是以國家行政手段為主要的調控手段,這是一種不同於市場經濟的計劃經濟的解釋;新型的工業化模式,是指以前像英國這樣的國家在發展資本主義的過程式中都是走的先發展輕工業的模式,比如第一次工業革命,先從棉紡織工業部門開始的,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而現在蘇聯想是優先發展重工業,所以我們叫他新的工業化模式,不知道你是否明白了。
歷史必修二試題
13樓:匿名使用者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孟子。
歷史必修二專題一到專題三的考試重點
14樓:匿名使用者
專題一: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1、 儒家學說與道家學說創始人是誰?法家的集大成者是誰?
2、 儒、道、法、墨家各提倡什麼?(課前提示2)各代表人物有哪些?
3、 孔子有哪些思想主張?有哪些文化教育成就?「六經」指什麼?
4、 孟子與荀子各發揮了孔子哪一方面學說?
5、 韓非子有哪些主張?法家思想有什麼影響?
6、 墨子主張有哪些?
7、 漢武帝確立儒學思想正統地位的背景是什麼?漢武帝尊儒的措施有哪些?
8、 太學創立的地位與意義是什麼?
9、 古代選官制度有哪些?科舉制度有哪些積極意義?侷限性是什麼?
10、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張各有哪些?(見新會考叢書)共同點有哪些?
速求高中歷史必修3第三課宋明理學教案
中學教育研發網有你要的東東。我有完整的宋明理學的教案 形式 如果需要,把郵箱地址給我,我發給你。怎樣學好高中必修三歷史的宋明理學 不用記太多,只要能區分就行。朱熹的理學是客觀唯心,就是要通過規範自己的行為來使自己正直,陸王心學是主觀唯心,不用靠外界,而是靠自己的本心,只要自己的心正,那就行了。宋明理...
人教版歷史必修2的知識點總結,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高中歷史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經濟的 我這裡有幾份複習資料,如有需要,請發我郵箱wouc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第一單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 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 公轉和自轉 繞轉中心 太陽 地軸 方向 自西向東 北天極上空看逆時針 自西向東 北極上空看...
生物必修2,關於3倍體無子西瓜的問題
3倍體植株聯會紊亂,無法產生配子,所以西瓜沒有子,不可繁殖,但它自身是可以長大的,因為已經培育成植株了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關於無子西瓜!高一生物 多倍體培育三倍體無子西瓜中 三倍體植株不能進行正常的減數 形成生殖細胞,因此不 因為減一前期染色體聯會時多了一套染色體所以會發生紊亂無法形成正常配子,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