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那些人刻過老大意轉拙杜甫詩句?

2025-02-20 22:50:19 字數 3100 閱讀 9846

1樓:c丶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 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闊。 蓋棺事則已,此志常覬豁。

2樓:霧泛遺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出自唐代詩人杜甫作品《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是偉大詩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這首詩是杜甫被授右衛率府胄曹參軍不久,由長安往奉先縣(今陝西蒲城)探望妻兒時所作。

詩人憂國憂民、忠君。

據歷史記載,杜甫本出身名門,雖然已沒落,但也富貴半生,那他的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創作意圖

3樓:網友

杜甫的一生很坎坷,雖然半世富貴但為人性情直率,忌惡如仇,其創作意圖很容易理解!中國革命之前輩出身名門富貴太多了!為什麼能拋棄榮華走向革命道路呢?!

其一是有識之士對真理的執著追求,其二是時代潮流的推動。想必杜甫的創作意圖也相似吧。

4樓:網友

憂國憂民 憤慨當權貴族的奢侈無度 憂慮平民百姓吃穿發愁。

5樓:吐邪

就是憂國憂民啦,覺得這個社會很黑暗,達官貴人依然奢靡享受,但是窮苦人民卻要忍飢挨餓。這是他對社會黑暗的不滿和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在他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中也有反映。

6樓:五七

正因為有前後這種差距,所以才會有此感觸吧,要不然一般窮人只知道富人富,卻不知怎麼個富法,只有經歷過富貴的人落寞了,才更加感受差距。

7樓:善良的張慎豹

不是吧,一生蹉跎所以詩風也是抑鬱頓挫,我估計也是有感而發了,看著有人高高在上而有的只有餓死………

8樓:網友

用意就是字面意思。杜甫是有錢人。。但是影響不了他對社會現象的認知。

甚至可以說。他比那時的每乙個窮人都瞭解社會貧富差距的現象。我們現在有一種慣性思維。

他是有錢人啊。他這樣寫是幹嘛?他怎麼會了解。。

這種慣性思維容易影響我們的判斷。他的身份影響不了他的思想。

9樓:網友

不就是痛斥富貴人家鋪張浪費,憐憫窮人,感嘆人生疾苦?

10樓:的盧車訊

他是個有良心的富二代,會換位思考!

11樓:網友

誰告訴你富貴半生?兒妻餓死了,各種坎坷啊。窮死了。

杜甫的詩句關於反映社會貧富差距的

12樓:匿名使用者

朱六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13樓:匿名使用者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杜甫的一生重要經歷和每乙個經歷的代表詩作

14樓:汝子非魚焉

1、漫遊時期玄宗開元十九年(731)至天寶四載(745),杜甫過著 「裘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後漫遊吳越和齊趙一帶。其間赴洛陽考進士 失敗。

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李白結為摯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會。杜甫此 期詩作現存20餘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嶽》為代表。

2、長安時期天寶五 載至十四載,杜甫困守長安,窮困潦倒。他不斷投獻權貴,以求仕進。六載曾 應試「制舉」;十載獻「大禮賦」三篇得玄宗賞識,命宰相試文章;但均無結果。

直到十四載十月,安史之亂前乙個月,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之職。

仕途的失意沉淪和個人的飢寒交迫使 他比較客觀地認識到了統治者的腐敗和人民的苦難,使他逐漸成為乙個憂 國憂民的詩人。創作發生了深刻、巨大的變化。產生了《兵車行》、《麗人行》、 前出塞》、《後出塞》、《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這樣的不朽名篇和「朱門 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樣的警世之句。

3、流亡時期肅宗至德元載(756)至乾元二年(759), 安史之亂最盛。杜甫也盡歷艱危,但創作成就很大。長安陷落後,他北上靈武投奔肅宗,但 半路被俘,陷賊中近半年,後冒死從長安逃歸鳳翔肅宗行在,受左拾遺。

不久因房案直諫忤旨,幾近一死。長安收復後,回京任原職。758年5月,外貶 華州司功參軍,永別長安。

此時期的杜甫,對現實有了更清醒的認識,先後 寫出了《悲陳陶》、《春望》、《北征》、《羌村》、「三吏」、「三別」等傳世名作。

4、漂泊西南時期肅宗上元元年(760)至 代宗大曆五年(770)11年內,杜甫在蜀中八年,荊、湘三年。760年春,他在 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並斷續住了五年。其間曾因亂流亡梓、閬二州。

765 年,嚴武去世,杜甫失去憑依,舉家離開成都。因病滯留雲安,次年暮春遷往夔 州。

768年出峽,輾轉江陵、公安,於年底達岳陽。他生活的最後二年,居無 定所。飄泊於岳陽、長沙、衡陽、耒陽之間,時間多在船上度過。

770年冬,杜 甫死於長沙到岳陽的船上,年59歲。逝世前作36韻長詩《風疾舟中伏枕書 懷》,有「戰血流依舊,軍聲動至今」之句,仍以國家災難為念。

這11年,他寫 詩1000餘首(其中夔州作430多首),佔全部杜詩的七分之五強。多是絕句 和律詩,也有長篇排律。名作有《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秋興八首》、《登高》、《又呈吳郎》等。

歷史的杜甫的詩作被稱為「詩史」,他的一生都經歷了什麼?

15樓:網友

所以他在後期的時候還是希望可以改善當時官場的這種黑暗。所以他出事當官了,但是最後的結局就是他還是被貶謫,貶謫到各個非常貧瘠的地方,經歷了人生非常悲慘的歷程。

請問『事若求全何所樂』出自杜甫的哪首詩啊?

16樓:純純的我的純

「事若求全何所樂」,出自《紅樓夢》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悽清 凹晶館聯詩悲寂寞。為性情孤傲、寄居賈府的林黛玉所說。是句民間俗語,古人常說的話。

還有一副對聯「事若求全何所樂,人非有品不能閒」。不是杜甫的詩。

原文:黛玉笑道:「正是古人常說的好,『事若求全何所樂』。據我說,這也罷了,偏要坐船起來。」

譯文: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只要你不以功利為目的,這些事物都會呈現讓你賞心悅目的姿態;而做到了這一點,當然就有了品位,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保持悠閒,相反則終日浮躁而無法清靜。

17樓:李笛

這句話好像不是出自杜甫的詩吧?應該是句民間俗語,古人常說的話。只看到《紅樓夢》第七十六回引用過,還有一副對聯「事若求全何所樂,人非有品不能閒」。

歷史上有那些「讓」的典型事例,請問中國歷史上有哪些謙讓的事例

最著名bai的是 堯不傳子而讓位du於舜 還有zhi 孔融讓梨 此外dao還有以下典故.行者讓路 溫良恭回儉讓 退讓賢路 推賢讓能答 推梨讓棗 桃羞杏讓 讓棗推梨 謙讓未遑 廉泉讓水 禮讓為國 急病讓夷 拱手讓人 各不相讓 當仁不讓 寸土不讓 寸步不讓 避讓賢路 杯羹之讓 1.古代三皇五帝時期的禪讓...

歷史上姓蘇的名人有那些?歷史上姓蘇的名人有哪些

蘇軾蘇轍是兄弟,都是蘇洵的兒子,史稱三蘇。歷史上姓蘇的名人有哪些 三蘇 蘇洵,蘇軾,蘇轍三父子。蘇軾也就是蘇東坡。傻老婆,傻老婆,傻老婆。傻老婆。傻老婆。傻老婆,傻老婆,傻老婆,傻老婆!傻不傻了。還有一個 蘇頌 唐朝丞相。1 蘇秦。來蘇秦 前284年 字季源。子,雒陽 今河bai南洛du陽 人,戰國...

四川南充歷史上有那些大將軍,四川南充歷史上本籍十大名將有那些

漢將紀信,蜀將張飛 王平 宋將張憲都是歷史上的名將,三國碩儒譙周,唐代尹氏兄弟狀元 尹樞 尹極 宋代陳氏兄弟狀元 宰相 陳堯叟 陳堯佐 陳堯諮 都是南充歷史上的傑出人物。叫獸 來自榮耀3c客戶端 白塔公園裡面的王平墓算不算 四川南充歷史上本籍十大名將有那些 1 張嶷 南部人 2 譙縱 南部人 3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