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怎樣記譜?古琴的記譜方式叫什麼

2025-02-14 15:40:09 字數 2884 閱讀 3204

1樓:m婷婷

1.在我國古代(西元前一千多年)就曾用律呂字譜和宮商字譜來記錄宮廷裡祭宴的**(雅樂)。前者借用了我國十二律(即乙個八度之內分為十二個半音)的名稱(黃鐘、大呂、太簇、夾鍾、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南呂、夷則、無射、應鐘)來記譜。

後者借有古代五聲音階的音名(宮、商、角、徵、羽)來記譜,西周時期已較為流行。在我國漢代成書的《禮記?投壺》篇保留了古代演奏的鼓譜。

以「口」、「及「半」三種譜字記述作投壺遊戲時兩種鼓的演奏譜。這當是最早的譜式記載。《漢書?

藝文志》中有「聲曲折」與歌和歌詩相配合的記載。據推斷,這些「聲曲折」當是歌或歌詩演唱時的曲譜。 我國民間曾常用多種字譜記錄**。

如減字譜、宴樂半字譜、鑼鼓經和二四譜等。南北朝時南朝梁代丘明(西元493—590)所傳琴曲《碣石調幽蘭》中用文字記述了彈琴手法,說明文字譜仍為隋唐間琴人通用的譜式。由文字譜發展為減字譜,是古琴記譜法乙個極為重要的革新。

這一變革是由唐代曹柔完成的。具體方式是用減筆筆劃拼成某種符號作為左右兩手在古琴音位上彈奏手法的標記,是一種只記彈奏音位與方法而不記音名的記譜法。如「」,上面的「大九」指大指和九徽(琴的外側有十三個圓點叫做徽,標誌泛音音位的位置),「勹」指中指彈奏技法「勾」的簡化,「六」指第六根弦。

此「字」總意是左手大指按九徽,右手中指勾六絃。因為標明指法,也叫「指法譜」,到南宋時逐漸定型並沿用至今。它的出現使得大批隋唐以前的琴譜得以整理而傳於後世。

宴樂半字譜即我國民間傳統記譜法之一的工尺譜。 2.《鳳求凰》應該是是古體詩與古曲兼有之。

3.舍間:謙稱自己的家,也稱「舍下」。

敝處:謙稱自己的房屋、處所;

2樓:幽靈軍團小桁

1、古代記譜,是用「宮、商、角、徵、羽」來記的,類似於現代用」,但具體的怎樣記,我也不知道。 2、**中有提到《鳳求凰》這首曲子,這是有記載的,但詩卻沒聽說過。 3、古代尊稱別人家叫「寶地」「三寶殿」「貴宅」。

謙稱自己的除了叫「寒舍」,還有叫「陋室」。

古琴的記譜方式叫什麼

3樓:健身達人小俊

古琴的記譜方式叫減字記譜法。這種記譜法使用減字拼成某種符號記錄左手按弦指法和右手彈奏指法,它是一種只記錄演奏法和音高,不記錄音名、節奏的記譜法,其特點為「字簡而義盡,文約而音賅」。減字譜是對文字譜記譜法的一次重大改革,是一種沿用千年而未被取代的古老記譜法。

古琴有十四個普通的琴式:仲尼式、伏羲式、列子式、連珠式、靈機式、落霞式、伶官式、蕉葉式、神農式、響泉式、鳳勢式、師曠式、亞額式、鶴鳴秋月式。其中最著名的九霄環佩就是伏羲式。

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內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也就是宮、商、角、徵、羽。後來文王囚於羑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為文弦;武王伐紂,加弦一根,是為武弦。合稱文武七絃琴。

古琴斷紋指琴表面上因長年風化和彈奏時的震動所形成的各種斷痕。古琴的斷紋在某種意義上是其年代久遠的表徵,而不同的斷紋更是能傳達出其年代的久遠端度。這種觀念長期以來往往被作為鑑藏古琴的主要依據之一。

中國傳統的記譜法有哪些

4樓:小張漲知識

1、中國傳統的記譜法基本有十三種,分別是:工尺譜、琴譜、燕樂半字譜、絃索譜、管色譜、俗字譜、律呂字譜、方格譜、雅樂譜、曲線譜、央移譜、查巴譜、鑼鼓經。

2、《工尺譜》是用上、尺、工、合、六、五、乙的七個字來表示如現代的多、來、公尺、發、索、拉、西,在工尺等字的右邊加單人旁來表現高音(亻),用字的最後一筆加撇來表示低音。

3、琴譜是用文字將古琴曲的定弦法、彈奏手法和分句法等記錄下來。

4、燕樂半字譜所用的符號大多形似半個漢字,多用於記錄燕樂!故得名!

5、絃索譜是一種指位譜,原理與今結他指位譜相似。至今已失傳!

6、管色譜是一種音位譜,最初可能是管樂器指法符號的演變。

7、俗字譜即工尺譜的前身。姜白石《白石道人歌曲》所用的「旁譜」、張炎《詞源》中的「管色應指字譜」和陳元靚《事林廣記》中的「管色指法譜」等都屬於俗字譜。俗字譜和唐人大麴譜一起發展融合成為明清工尺譜。

8、律呂字譜使用十二律呂名記錄曲調中各聲音高的一種記譜法。我國曾用此記錄雅樂。目前仍廣泛用與日本和南韓。

9、方格譜是太簇律由低到高列出十二律,在音圖最右邊一行注律呂字樣,每格代表乙個半音,自左而右每格代表乙個相對等長時值單位。

10、雅樂譜是明代記載祭祀孔子所用的**的曲譜形式。

11、曲線譜是用曲折的線條來記寫曲調進行的樂譜。

12、央移譜是藏傳佛教使用的曲譜,是在七條平行線上劃出各種曲線組成的一種曲譜。

13、查巴譜是一種在方格中劃曲線的曲譜。

14、鑼鼓經是一種打擊樂的曲譜。又叫「鑼經」、「鑼鼓譜」和「法器譜」等。

古琴譜用什麼記譜法?

5樓:小新科普生活

1.簡譜:用阿拉伯數字做音符的樂譜。

簡譜是指一種簡易的記譜法。有字母簡譜和數字簡譜兩種。其起源於18世紀的法國,後經德國人改良,遂成今日之貌。一般所稱的簡譜,係指數字簡譜。

2.五線譜:

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一種記譜法,通過在五根等距離的平行橫線上標以不同時值的音符及其他記號來記載**,屬於運用最廣泛的樂譜之一。

3.古琴譜:

古琴譜最早是用文字來記錄的,是文字譜。文字譜是用文字記述古琴彈奏指法、弦序和音位的一種記譜法。

4.音位譜:

根據固定的線條,以不同的位置來記錄音昌帶老位的高低,始見於古希臘。

當時在歌詞上方用符號來表示音調的起伏和重音,並不表示音高,後來也用於格列高利聖詠等。這種耐公升方法到7世紀時發展為用一根線表示f音的固定音高,而用高、低於該線的符號表示不同音高的。

5.奏法譜:

用文字、數字或其他記號行鋒表示樂器演奏方法,不表示具體發出的音高。

16世紀前後歐洲的古彈撥樂器如琉特、西滕、比韋拉的演奏者常用這種記譜法,具體記譜法因樂器的構造及演奏方法的不同而異。

中國古代的樂譜是什麼樣的中國古代記譜法是怎樣的?

中國傳統 有三種最常見的音階結構,第一種叫 正聲調音階 第二種叫 清商音階 第三種叫 下徵調音階 它們因音列間全音程與半音程所處位置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結構。正聲調音階 徵 羽 變 宮 商 角 中 清商音階 和 徵 羽 閏 宮 商 角 下徵調音階 宮 商 角 和 徵 孫 變 以下我們把賈湖骨笛測音後得出...

外國古代資訊的傳遞方式,外國古代是怎樣傳遞資訊的

1.用候鳥,特別是鴿,雁等作傳輸工具 2.作內餡的方式,如藏在魚肚,餅類,包子等 3.以特殊聲音,如鐘聲,鼓聲,鞭炮聲等 4.以燈光,火光,如孔明燈.烽火臺等 5.還有其他記號,擺設等,如誘敵的記號 另外還有鐘鼓 煙火 鴿子 旗語 狼煙等方式傳遞資訊。古人傳遞資訊主要用以下方法 飛鴿,烽火,快馬,暗...

古代對瓦房怎麼稱呼,農村的瓦房這個部分叫什麼,有什麼寓意?

中國瓦房始於春末期。因屋頂為陶瓦而致。在這之前,屋頂大都是草。因為草房或瓦房都有木結構做出的房架,與 人 字相仿。所以也有人把這種木屋架 尖頂形式的房子叫做 人字房 相對的是屋頂平緩一些,使用檁 柁做屋架的房子叫做 平房 古代對瓦房的稱呼是人字房。瓦房,漢族傳統民居建築。全國流行。此種房屋因用瓦蓋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