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茅廬論古今
因為魏延故意不讓姜維過來幫他,他不想連累姜維,情願一死也要達到自己的目的。魏延是蜀漢後期的支柱,也是繼趙雲死後諸葛亮身邊唯一乙個可以任用的勇將,他驍勇善戰,因此執掌軍隊較多,訓練出來的士卒也比較勇猛,而楊儀是諸葛亮身邊的長史,為人勤勞,替諸葛亮分擔軍務,處理糧食分配以及軍中制度,因此他們二人成為了諸葛亮身邊的左膀右臂,但是也因此開始爭奪權位。
姜維雖然是降將出身,但是諸葛亮在三國時期最為賞識的人才,在諸葛亮手下也算是乙個紅人,因此魏延也多次拉攏他,而楊儀也是嫉妒他,由此發生了後來魏延奪權事件,姜維沒有幫忙原因具體如下:
首先——姜維置身事外,姜維是涼州人士,在諸葛亮北伐時期投降,是個外來人不是益州人,而諸葛亮身邊的兩個紅人,楊儀和魏延互相不溶於水火,二人多次發生激烈爭吵、辱罵,互相瞧不上對方,如果姜維與他們當中任何一人有了來往,那麼另一方一定會想方設法去加害他,到時候性命難保;
其次——魏延故意,魏延知道楊儀是個小心眼的人,他往往嫉賢妒能,諸葛亮死後,楊儀一定會代替諸葛亮行事,到時候禍亂蜀漢,因此魏延決定除掉楊儀,所以發動兵變打算奪取權利,好制約楊儀,如果成功可以免除一大威脅;
最後——孤獨赴死,魏延見到楊儀勢力太大,自己平時樹敵太多,沒有人支援,於是知道自己失敗,於是決定慷慨赴死,以自己的死亡扳倒楊儀,為姜維鋪路,為蜀漢除賊,最後成功,楊儀誅殺魏延,夷滅三族之後,名聲下滑,於是劉禪加封蔣琬、重用姜維,將楊儀擱置了一邊。
2樓:歷史
姜維當時的是奉義將軍後來公升遷輔漢將軍,對於他乙個降將來說並沒有過多權利干涉蜀國內鬥,諸葛亮在世時還好,諸葛武侯已死蜀漢內部楊儀和魏延的矛盾爆發,他沒有干涉的權利,更何況魏延和姜維斷後阻擊魏軍,魏延私自領兵不聽指揮,姜維還要做好斷後工作,怎麼可能再去管馬岱王平斬殺魏延的計劃?
3樓:永老師玄學解答
因為當時這一切發生的太快了,所以姜維沒有時間去阻止。
4樓:閆小六說娛樂
因為當時這兩個人在政治上和軍事上是屬於競爭對手的關係,這個情況的發生對於自己來說是乙個非常好的結局。
5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因為魏延一死自己就是最大的受益者,只有自己才有資格接任諸葛亮之位,所以他不吭聲。
五虎上將,為什麼沒有魏延,魏延為什麼不是五虎上將
歷史上根本就沒有五虎上將這個說法,只有四員大將分別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是後來被 三國志 作者陳壽拉進去湊數的,是個雜號將軍。至於說為什麼封了前四員大將,我想原因大概如下吧 關羽,劉備的兄弟,萬夫不當的猛將。張飛,劉備的兄弟,萬夫不當的猛將。封這兩個人代表,劉備不會忘記從早期開始就追隨他的人...
努爾哈赤的弟弟為什麼被殺
舒爾哈齊的鋒芒外露,是努爾哈赤所不能容忍的,於是他開始冷落,故意貶低舒爾哈齊。努爾哈赤祖父和父親是被誰殺死的 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 父親塔克世都是死在明軍之手。努爾哈赤決心為祖 父報仇,他首先攻打尼堪外蘭。他的理由是尼堪外蘭殺了他的祖 父,因此藉機滅掉尼堪外蘭的勢力,為進一步向遼東地區擴張創造了條件...
商鞅為什麼被殺?罪名是什麼?
商鞅被殺的主要原因是變法觸動了秦國貴族的利益。罪名是謀反。商君在黽池起兵造反 謀反罪 兵敗後戰死沙場,屍身帶回咸陽車裂。觸動舊貴族利益,可能只會讓商君被賜死 起兵反秦才是商君被車裂滅族的最主要原因。為了平息貴族的怒火,罪名是商鞅謀反,商鞅曾經帶領自己封地的人造反。商鞅因實行變法,觸犯了貴族的利益,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