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咕嚕袋鼠
人至賤則無敵。
一,上下聯之間的字數需要相同,上聯如果是乙個字,下聯也要乙個字,這個很好理解。
二,對聯之中的詞性要相同,名詞要對名詞,動詞要對動詞。比如說上聯的第一二詞是動詞,下聯的第一二詞也要是動詞。
三,上下聯的聲調要講平仄,平仄相對,指上下聯各音步以及各分句句腳之間,要平聲對仄聲、仄聲對平聲,即上聯是平聲,下聯就要是仄聲,反之亦然。
2樓:殘燭老翁
按照對聯規範,上聯尾字應該是仄聲,下聯尾字應該是平聲。所以出句應該是下聯):
心存善方有佑。
水至清則無魚。
3樓:網友
對聯規矩要求尾字韻上仄下平,魚是平聲字,應作下聯尾。
你這個屬於出個下聯求下聯。
既然你不按規矩來,也回個沒規矩的:
水至清則無魚,臉忒長就像驢。
橫批:顯 而易見。
4樓:來自老舍茶館眼開眉展的劉備
上聯:水清則無魚,下聯:人清則無友。
這句話出自西漢末禮學家戴德的《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篇》:「水至清則無魚,人清蔡則無徒。」字面意思是:
水太清了就不會有魚,人太謹慎了就沒有志向。意思是做人不要太謹小慎微,什麼事都不敢做,不然很難有大志向(成就)。
5樓:淺墨草萱繪人生
出句平收尾,宜為下聯。
上聯:人皆濁當失助。
下聯:水至清則無魚。
6樓:網友
上聯:水至清則無魚。
下聯:人恰察可多友。
橫批:去偽存真。
7樓:傑答答
上聯:水至清則無魚。
下聯:人太賤乃少友。
橫批:順其自然。
8樓:承之工
上聯:水至清則無魚。
下聯:人夠賤實勝鬼。
橫批:現實如此。
9樓:閒不生非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這兩句話不是對聯,因為對聯要講究上下聯旳詞性與平仄聲都需相對,所以,此句應屬於俗語,或古人哲語,也有人將其劃為成語類。
10樓:網友
上聯是,水至清則無魚,下聯是,人至察則無徒。
11樓:解疙瘩四為堂
上聯:人恆善乃有道。
下聯:水至清則無魚。
12樓:廣邑子
上聯:山極高將有霧。
下聯:水至清則無魚。
13樓:齊魯印象之棗緣
上聯:山鬱蔥必有水;
下聯:水至清則無魚!
14樓:青山不老
上聯 : 人剛愎便少友。
下聯 : 水至清則無魚。
15樓:瀠卿
多少年前的段子了,水至清無魚,人至賤無敵。
16樓:網友
水至清無魚下句應是人至察則無徒。
17樓:網友
上聯:水至清則無魚,下聯:人賣傻而無敵。
18樓:sherry吾愛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而無朋。
19樓:雨滴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20樓:網友
水至清則無魚。
山再高也有頂。
21樓:網友
人接納會有愛。
水至清則無魚。
22樓:一笑生陶伯
水至清則無魚,天生雨方有晴。
水至清則無魚下句是什麼
23樓:生活幫扛把子
水至清則無魚下一句是人至察則無徒。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是乙個漢語成語,意思是水太清了,魚就無法生存,要求別人太嚴了,就沒有夥伴。現在有時用來表示對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
後人多用此告誡人們並指責人們不要太苛刻、看問題不要過於嚴厲,否則,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願意與之打交道,就像水過於清澈養不住魚兒一樣。
水至清則無魚的下一句是什麼,水至清則無魚下一句是什麼?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典故出處 班固 漢書 卷六十五 東方朔傳第三十五 雖然,安可以不務修身乎哉!詩 雲 鼓鍾於宮,聲聞於外。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苟能修身,何患不榮!太公體行仁義,七十有二乃設用於文 武,得信厥說,封於齊,七百歲而不絕。此士所以日夜孳孳,敏行而不敢...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賤則無敵。出自
正確的應該是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出處 班固 漢書 卷六十五 東方朔傳第三十五 雖然,安可以不務修身乎哉!詩 雲 鼓鍾於宮,聲聞於外。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苟能修身,何患不榮!太公體行仁義,七十有二乃設用於文 武,得信厥說,封於齊,七百歲而不絕。此士所以日夜孳孳,敏行而不敢怠也。闢若鶺鴒,飛...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的感悟
水太清了,魚就無法生存,要求別人太嚴格了,就沒有夥伴.現在有時用來回表示對人或物不 答可要求太高.從對立來說,水清本來是個好事,但就是這樣,魚能去嗎?太清了,什麼都沒有,吃什麼?恐怕是等人吃吧 人至察了,什麼都逃不過他的眼中或計算在內,你敢做他的朋友嗎?朋友是平等的,地位均等的,你會受他尊重嗎?經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