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辛棄疾詞談談用典在詩詞感情傳達上的利弊

2025-02-06 08:20:28 字數 3784 閱讀 2238

怎樣看待辛棄疾詞中大量用典?

1樓:野兔兔

一、簡述:

辛棄疾詞作中大量用典是其作品一大特色。用典可以增加作品的含蓄性,拓展作品的表現力,增加作品的深度,使作品更加凝練豐厚。但是有時候辛詞也不免用典過多、不夠自然之弊。

二、拓展:1、用典的原因:

大量用典是辛詞的一大特色,他鐘愛用典有很多歷史原因。作為「歸正人」他始終得不到南宋朝廷的完全信任和重用,一代將才無用武之地,牢騷必然是有的,但是直接抒發似乎太不明智。用典就為他提供了書憤的策略,所以辛詞用典是為了使自己的苦悶顯得含蓄一些。

2、取得的成就:

前人用典多化用詩句,譬如周邦彥《西河·金陵懷古》,通篇化用前人多篇詩句。而辛棄疾不僅武略突出,文才也堪稱蓋世,寫詞時經史詩賦信手拈來,讓人拍案叫絕。譬如《賀新郎》: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難怪劉辰翁評價他說:

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豈與群兒雌聲學語較工拙,然猶未至用經用史,牽雅頌入鄭衛也。自辛稼軒前,用一語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軒橫豎爛漫,乃如禪宗棒喝,頭頭皆是。

3、存在的不足:

不過,稼軒詞有時也有用典過多,晦澀難解或不夠自然之憾。但稼軒的嘗試,開闢了詞的新境界,成就是主要的。

2樓:網友

辛棄疾詞中大量用典是為了:

1.好任意驅遣古人,表達自己的愛和恨。

辛棄疾往往喜歡借用古代人物的形象來自況。他要古人出來代他說話,他讓歷史來為他作證,他對這些古人或愛或憎,或鄙視或仰慕,他把這樣強烈的情感傾注於早已僵死的古人身上,重新賦予他們以生命,從而使他們個個具有了鮮活的啟發、教育、鞭策和感染的力量。

2.好連用數典,曲折深刻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辛詞數典連用,實在顯出辛棄疾的功力不凡,無論怎樣毫不相干的典故,一經他連綴成串,便具有了新的活力,不復是乙個個孤立的典故,而成了一條龍,鱗爪飛揚,活潑躍踴動,令人歎為觀止。

3.好反用典故,更上層樓。

套用典、反用典,則是更上層樓,令人耳目一新。

總之,他把用典的藝術手法引進詞的創作之中,從經史百家、漢唐故事、詩書楚辭之中廣泛採擷典故,完全打破了詩、詞分野的藩籬,豐富了詞的藝術表現力。

3樓:雪涼

首先,讀辛詞,即使你不懂得其中典故也可以僅僅從文字和音律中領會其無可比肩的氣勢,其遣詞造句已入萬古之境。其次,在描述龐大的歷史感的作品上,任何以景入詩都比不得以典入詩來的更直接和具衝擊感,即使你不懂得其中的意思,也基本不影響你感受其詩詞的氣勢。用典只是表象,其實用什麼典都表達不了辛所駕馭馳騁的狀態。

在那一刻,世上已經沒有乙個具象的事物能夠完全傳遞辛的氣勢了。所以,用不用典,是三萬裡外的事。

賀新郎 賦琵琶。

鳳尾龍香撥。自開元、霓裳曲罷,幾番風月?最苦潯陽江頭客,畫舸亭亭待發。記出塞、黃雲堆雪。馬上離愁三萬裡,望昭陽宮殿孤鴻沒。弦解語,恨難說。

遼陽驛使音塵絕。鎖窗寒、輕攏慢捻,淚珠盈睫。推手含情還卻手,一抹《梁州》哀徹。千古事,雲飛煙滅。賀老定場無訊息,想沉香亭北繁華歇,彈到此,為嗚咽。

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

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你還有力去思考典故嗎。每次我讀到這,都顫抖地無力思考,哪怕讀一千次一萬次,也是如此。

4樓:網友

運用典故可以讓作品層次提公升,不會寫得過於直白。因為古代中國人都講究含蓄的的嘛,用典故正好可以含蓄地表達出自己的志向。

5樓:文山雨落

說明辛棄疾是乙個博覽群書,學識淵博,且能夠靈活運用的乙個人。在乙個人閱讀大量的書籍,並且理解和感悟之後往往就會被自己吸收。而在某個時刻,達到共鳴的時候就會不自覺的以自己的方式「迸發」出來。

這並不是拾人牙慧。而是自己的凝結,昇華和創造。

6樓:艾倫

晉代人曾有集儒家經典中的句子成詩的,那只不過是一種文字遊戲。

而辛棄疾把這一形式運用到詞中來。詞中的句子全用四書五經中的成句,直抒胸臆,同時又不違反詞的格律。

整首詞,風趣而不滯澀,洗練而不纖巧。充分體現了稼軒在語言上的高度技巧和大膽創新精神。

7樓:萂雨滴

在古代,用典多是證明乙個讀書人水平高的其中乙個表現,所以有乙個詞叫做滿腹經綸,還有乙個詞叫學富五車。

用典多,其實不是問題。重要的是辛棄疾的詞寫得怎麼樣,情感能不能很好的表達,讀起來是不是朗朗上口,我想這些你心裡自有答案了。

8樓:娜仁託雅陳

說實話我覺得他的詞實在是華麗,甚至是絢麗,但卻也少了些質樸平實的美。

辛棄疾的善於用典抒發自我情感的詞作有哪些?

9樓:漫閱科技

當時韓胄起用辛棄疾準備抗金北伐。作者由此想起歷史上的人物孫仲謀,既有對自己青春流逝的慨槐睜嘆又有對自己老當益盯衝壯的期許。如《永遇樂》開首: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結尾:「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詞中連用幾個典故,寄意遙深,充分展示出作者的豪情與擔憂。《南鄉子》:「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也是借孫權詠個人心事,並感鉛則歲嘆朝中無名將。

辛棄疾是如何運用詞來表達情感的?

10樓:中地數媒

辛棄疾的詞以愛國主義為基調,充滿著戰鬥精神。在詞中,他強烈要求恢復國家統一,揭露批判了南宋統治集團苟且偷安、投降誤國的嘴臉,他還熱情歌頌抗戰派人物和人民的抗金斗爭。在閒暇生活中,他還抒寫了有志無成的苦悶,以及農村動人的風光。

怎樣看待辛棄疾詞中大量用典?

11樓:寂靜的沙漏

辛棄疾是我國南宋著名的豪放派詞人、也是一名將領,他的詞風格多樣,素以豪邁著稱,因此也有「詞中之龍」之稱。而辛棄疾的詞也因為善於用典,而且大量用典而被人津津樂道。那麼他的作品的這一特點到底該如何看待呢?

首先,什麼是運用典故呢,運用典故又有什麼好處呢,我們可以一起來**一下。運用典故就是可以借用古代或者書本上的比較顯然的例子,加以活用,進而可以婉轉的傳達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某些思想感情,豐富而含蓄地表示一些內容。另外,運用典故也可以使文章看起來文采斐然,又能夠使對仗工整,聲調和諧。

在南宋時,文化藝術領域就已經具有相當高的發展水平了,因此,許多的詞人或者是散文家在寫詞寫文進行文藝創作的時候,大都喜歡運用典故,較為隱晦的傳達出自己的某種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也可以彰顯自己的文化水平。辛棄疾在運用典故時,並非一味只是為了掉書袋,彰顯自己的才能,而是於詞句中傳達出自己豪邁的感情。辛棄疾的作品,仔細品味,並不是多個辭藻和典故的隨意堆砌甚至是覆蓋了原來的韻味。

總之,辛棄疾的作品並沒有到了那種為了用典而用典的程度,他用典只是為了豐富文章的內容,因此我們在讀起來雖然有時因為典故太過於生僻而覺著詞作晦澀,但只要多加了解,還是可以理解和感悟文章的內容的。這種自然的運用也是許多人學不來的。

12樓:綠蘿

辛棄疾是我國宋代比較偉大的乙個詞人,在他的詩詞當中有很多典故,我覺得這些都運用的十分恰當。給人的印象深刻,而且會讓人覺得這樣的詩詞很有意思。

13樓:網友

毫無疑問這是一種寫作手法,在當時詞人們是很難直抒胸臆的,往往都會借用古典來表達感情,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很能體現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

14樓:九畹芳菲

為什麼會有人認為用典晦澀呢?

用典,將古、辛公、我迅速拉近距離啊,三點一線,怎麼不好理解呢?

結合作品,談談李清照前後期詞學創作的審美內涵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李清照的詞,早期的作品比較歡快,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是一首絕妙的大自然的讚歌。這首小令,是她年輕時的作品。寫她經久不忘的一次溪亭暢遊,表現其卓爾不群的情趣,豪放瀟灑的風姿,活潑開朗的性格。用白描的藝術手法,創造一個具有平淡之美的藝術...

請結合你最近所學知識,談談在實際的帶班過程中如何運用幼兒園班級管理的方法

想要讓自己的管理工作變得更順利,我們首先要了解孩子,了 解孩子在想什麼,瞭解孩子的思維特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 不管什麼時候,我們都要尊重他人 以身作則 樹立榜樣,凡要求孩子做到的事,老師首先要做好。幼兒園班級管理的方法有哪些?請根據自身的,認識談談其中的一點 5 它是指用規則引導幼...

學習體育保健學的目的和意義?結合實際談談在學習生活中的運用

學習體育保健學的目的和意義 在於提高對體育運動參加者身體發育 增進其健康,提高身體訓練水平進行醫務監督和指導,使體育鍛煉能更好地達到增強體質 增進健康和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和效果。處理體育方面的一些問題,防止自身或者他人的一些傷害惡化,從而為不斷改進體育教學與訓練工作,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創造條件。重要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