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移行換影
過秦論。六國論。
岳陽樓記。
什麼是古散文
2樓:網友
古散文區別於現代散文而言,可比較一下。
1.古代散文。
我國古代,為區別於韻文、駢文。
凡不押韻、不重排偶的散體文章,包括經、傳、史書在內,一律稱之為散文。
我國古代散文的發展歷程:
1)先秦散文。
包括諸子散文和歷史散文。諸子散文以論說為主,如《論語》《孟子》
莊子》;歷史散文是以歷史題材為主的散文,凡記述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文章和書籍都是歷史散文,如《左傳》
2)兩漢散文。
西漢時期的司馬遷的《史記》
把傳記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東漢以後,開始出現了書、記、碑、銘、論、序等個體單篇散文形式。漢賦四大家——司馬相如。
揚雄、班固、張衡四人被後世譽為漢賦四大家。另說,司馬相如,枚乘,賈誼,淮南小山。
唐宋散文。在古文運動的推動下,散文的寫法日益繁複,出現了文學散文,產生了不少優秀的山水遊記、寓言、傳記、雜文等作品,著名的「唐宋八大家。
也在此時湧現。
3)明代散文。
先有「七子」以擬古為主,後有唐宋派主張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較為有名的是歸有光。
清代散文:以桐城派。
為代表的清代散文,注重「義理」的體現。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對我國古代散文文體加以總結,分為13類,包括論辯、序跋、奏議、書說、贈序、詔令、傳狀、碑誌、雜說、箴銘、頌讚、辭賦、哀奠。
2.現代散文。
指與詩歌、**、戲劇並稱的文學樣式。特點是通過對現實生活中某些片斷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達作者的觀點、感情,並揭示其社會意義,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加工創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而是著重於表現作者對生活的感受,具有選材、構思的靈活性和較強的抒情性,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語言不受韻律的限制,表達方式多樣,可將敘述、議論、抒情、描寫融為一體,也可以有所側重;根據內容和主題的需要,可以像**那樣,通過對典型性的細節慾生活片段,作形象描寫、心理刻畫、環境渲染、氣氛烘托等,也可像詩歌那樣運用象徵等藝術手法。
創設一定的藝術意境。散文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雜文、短評、小品、隨筆、速寫、特寫、遊記、通訊、書信、日記、回憶錄等都屬於散文。總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廣泛、寫法靈活、語言優美,能比較迅速地反映生活,深受人們喜愛。
中國古代著名散文有哪些??
3樓:網友
諸子散文可分為三個時期:一期是春秋末年和戰國初年,主要作品中,《論語》是語錄體,《老子》多用韻,它們都詞約義豐,《墨子》開始向組織結構嚴密的論說文形式發展。二期是戰國中葉,主要作品有《孟子》、《莊子》,它們的文辭比前乙個時期繁富,說理也暢達。
三期是戰國末期,主要作品有《荀子》、《韓非子》等。諸子散文中有代表性的文章均邏輯謹嚴,分析深入、文辭絢麗,達到了很高成就。諸子散文中有些文字一是以表現人物性格、描寫人物行為見長,使人讀了如見其人的音容笑貌。
論語》《孟子》中這類文字較多,《墨子》裡的《公輸》也屬這類。如《論語》裡寫孔子門徒子路,寫出了他的直率、魯莽、剛烈的性格;寫顏淵寫出了他沉默好學和安貧樂道。《論語》中形象性地句子也很多,如「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等。
二是多采用含義深刻的寓言故事形象地闡明理論。《莊子》在這方面的成就最為突出。《莊子》中有所謂「寓言」「重言」「卮言」。
莊周認為世人都「沉濁」,不可以「莊語」,故以「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詞」的「寓言」「重言」來表達他的思想。寓言包括一些神話式的幻想故事和通常說的寓言;重言是引證一些歷史故事和古人的話;卮言是抽象的理論。《莊子》藝術上的成就首先在於它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和濃郁的詩意。
如《逍遙遊》開頭寫「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它一開頭就說天地的廣大,寫鯤鵬的任意變化遨遊。
寫出了乙個十分開闊的意境。在藝術上,後世許多詩人和散文家都愛學習《莊子》的風格和技巧。它那些想象豐富的寓言和重言給後世文學家無窮啟發。
三是重在抽象分析。同時也富有文采,如《荀子》《韓非子》。《荀子》中的《勸學》《天論》《性惡》善以說理見長,議論風生,沉著渾厚;《韓非子》中的《五蠹》《孤憤》《說難》均風格峻峭犀利,論理精細周密。
它們都給後世散文以重要影響。
文言古代散文如何寫呀?
4樓:迎著綠風翱翔
先確立白話中心,將白話用文言代替,如吾,豈,曰等,再多用文言句式,如有以,其……之所謂耶?為……所,多用成語,詩詞典故。
5樓:蕭鳴詩軒
文言文寫作,建議看一看 古文觀止 其中有不少散文 值得借鑑。
6樓:蟻翰
寫文言散文需要深厚的古文素養。至於格式,我知道駢(pian)文在格式上要求很高,而駢文只是一種格式而已。
古典散文有哪些
7樓:手機使用者
唐前 酒德頌 思舊賦 登樓賦 閒情賦 洛神賦蘭亭集序 桃花源記 前出師表 後出師表 愚公移山五柳先生傳 李斯諫逐客書 與山巨源絕交書 誡子篇 史記-李廣列傳史記-伯夷列傳 項羽本紀。
唐朝 師說 送董生邵南序 春夜宴桃李園序 小石潭記 弔古戰場文藤王閣序。
宋朝 讀-孟嘗君傳 愛蓮說 醉翁亭記 前赤壁賦 蘇洵集明朝 寒花葬志 與袁石浦 雜說 高潔說 養蘭說童心說 《西湖夢尋》自序 借竹樓記 敘陳正甫會心集 明聖二湖陶庵夢憶(張岱) 徐霞客遊記。
其他作品。歸田賦 長門賦 秋興賦並序 歸去來辭 陳情表古文觀止 西湖夢尋。
8樓:很大進步速度
離騷 詩經 諸子百家的文章。
____中國古代就有許多短文章
9樓:網友
對應「即短小又有內容」,加之疑問論點,應選a
古代文章指什麼
10樓:網友
1 原指文辭,現指篇幅不很長而獨立成篇的文字你看了晨報上的那篇文章了麼?
2 泛指著作。
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每為文章。3 比喻曲折隱蔽的含義。
話裡有文章。
4 事情;程式。
照例文章總得做好。
文章在古代指什麼
11樓:time暖暖暖暖
亦稱文采。為古代繡、繪于冕服上的花紋圖案。
古代天子冕服最初有十二章,即有12種花紋圖案。周代以後,日、月、星三章被繪於旌旗上,冕服遂為九章。即龍、山、華蟲、宗彝、藻、火、粉公尺、黼。
天子冕服,自宗彝以上諸章,繪繡於衣;自藻以下諸章,繪繡於裳。冕服文章一直沿襲至清朝。
古時冕服有五等,每等冕服的文章數量多寡不等,等級越低,文章越少。
12樓:樂觀的問問哈哈
應該就是現在的作文。
與傳統有關的文章
13樓:愛到你消逝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我們課本上學過的唐朝的唐詩,還有沒學過的宋朝的宋詞、元朝的元曲;我們經常提到的琴(古箏)棋(圍棋)書(書法)畫(國畫);還有民俗節日(比如中秋、重陽、春節)等等都是我們的傳統文化。不過我還是最喜歡中華成語。
就像我見過的陳漢東伯伯,他用成語接龍的方式把2008個成語圍成五個環,象徵著2008北京奧運的五環。
第一環是:天下第。
一、一脈相承、承前啟後、後繼有人---意有未盡、盡忠報國、國利民福、福壽齊天。 第二環是:天下為公、公正廉明、明心見性、性烈如火---意在筆先、先入之見、見物思人、人眾勝天。
第四環是:天下大同、同心一意、意廣財疏、疏財仗義---世代相傳、傳世之作、作威作福、福地洞天。
第五環是:天長地久、久負盛名、名副其實、實事求是---來去自由、由淺入深、深明大義、義薄雲天。
陳漢東伯伯創作的中華成語龍,從天開始,以天結束形成了五個大圓環。不但很有意義,而且又好記又好玩。我想,這就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吧。
散文詩是散文還是詩啊,散文詩和散文的區別
散文詩的本質是詩。散文詩兼有詩與散文特點的一種現代抒情文學體裁。它融合了詩的表現性和散文描寫性的某些特點。在本質上它屬於詩,有詩的情緒和幻想,給讀者美和想象 在內容上它保留了有詩意的散文性細節 在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觀,不像詩歌那樣分行和押韻,但不乏內在的音韻美和節奏感。散文詩一般表現作者基於社會和人...
古代有那些詩人過得窮困潦倒啊,為什麼哪些有才華的詩人一生都窮困潦倒啊
最有代表性的是杜甫,從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中就可以看到杜甫窮途潦倒了。杜甫最典型,就差進丐幫了 為什麼哪些有才華的詩人一生都窮困潦倒啊 誰說得?李白就過得花天酒地的,沒錢會那樣麼?因為艱難的人生造就不屈的靈魂,所以說,不是有才華而撂倒,而是因為潦倒而有才華 有沒有某些古代的名人窮困潦倒的故事?杜甫 七...
古代王族死後叫什麼,古代那些王族的稱呼是怎麼樣的?
古人十分注重生活的細節,在關乎生死的細節上尤其重視。身份不同的人死去,都會有不同的叫法。身份相同死法不同,叫法也是不一樣的。那麼,古代說 死 到底有多講究?帝王叫崩,諸侯叫薨,平民又叫什麼呢?翻開古籍我們會發現,民間關於 死 的叫法,比我們想象中還要多,其間的差異源於身份 性別 年齡 死法等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