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露羽
必修(一)1.沁園春 長沙 ——*** p32.蘭亭集序 ——王羲之 p19
3.赤壁賦 ——蘇軾 p22
必修(二)1.氓 ——詩經》 p21
2.離騷 ——屈原 p24
3.涉江採芙蓉 ——古詩十九首》p33
4.短歌行 ——曹操 p33
5.歸園田居(其一) —陶淵明 p34
6.燭之武退秦師 ——左傳》 p36
7.荊軻刺秦王(「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終已不顧」) 戰國策》 p38
必修(三)1.蜀道難 ——李白 p45
2.秋興八首(其一) —杜甫 p47
3.詠懷古蹟(其三) —杜甫 p47
4.登高 ——杜甫 p48
5.錦瑟 ——李商隱 p52
6.馬嵬(其二) —李商隱 p52
7.寡人之於國也 ——孟子》 p55
8.勸學 ——荀子》 p57
9.過秦論(「及至始皇,…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賈宜 p59必修(四)1.望海潮(東南形勝) —柳永 p412.雨霖鈴(寒蟬悽切) —柳永 p42
3.念奴嬌 赤壁懷古 ——蘇軾 p43
4.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蘇軾 p445.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 ——辛棄疾 p456.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p467.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李清照 p488.聲聲慢(尋尋覓覓) —李清照 p48
9.廉頗藺相如列傳(「既罷,…為刎頸之交) —司馬遷 p69必修(五)1.歸去來兮辭(並序) —陶淵明 p252.滕王閣序(「時維九月,…聲斷衡陽之浦」) 王勃 p293.陳情表 ——李密 p36
祝你學業有成。
2樓:沒規矩無方圓
這個老師都會說的,基本上背的就是高考默寫會考的那幾篇,有些背幾段就行了。
3樓:伯言兄
勸學》《師說》《論語》《孟子》《逍遙遊》《過秦論》等,建議你去買本高中文言文集,很便宜的。
高三文言文必背有哪些?
4樓:生活對對碰
必背篇目有魚我所欲也、曹劌論戰、鄒忌諷齊王納諫、出師表、桃花源記、馬說、陋室銘、小石潭記、岳陽樓記、醉翁亭記、愛蓮說、記承天寺夜遊、師說、阿房宮賦等。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漢語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五四運動」以前漢民族所使用的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言。
簡介
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髮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隨著歷史變遷,口語的演變,文言文和口語的差別逐漸擴大,「文言文」成了讀書人的專用。
文言文是相對現今新文化運動之後白話文來講的,古代並無文言文這一說法。其特徵是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等多種文體。
5樓:海菁菁
高三文言文必備的科目是很多的,但是我認為孔雀東南飛這篇課文也還是要好好的把它背下來的,用的時候很多。
高中必背文言文有哪些?
6樓:扯淡日勺噯清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yuè)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論語》)
譯文】:孔子說:"學習後經常實踐所學的知識,不也很令人愉悅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高興嗎?別人不瞭解我但我不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2、 巧言令色,鮮亦仁!(《論語》)
譯文】: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3、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胡?(《論語》)
譯文】: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複習了呢?」
4、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
譯文】:做乙個君子,應當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求舒適,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裡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5、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
譯文】:孔子說:「不要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擔心自己不瞭解別人。」
小學生必背10首文言文,小學生必背文言文有哪些?
陋室銘劉禹錫 唐 字夢得 劉夢得文集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 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 雲 何陋之有?愛蓮說周敦頤 北宋 字茂叔 周元公集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
小學生文言文,小學生必背文言文有哪些?
1 黃琬巧對 2 神童莊有恭 3 曹植聰慧 4 鮑子難客 5 曹紹夔捉 怪 6 楊億巧對 7 解縉敏對 8 承宮樵薪苦學 9 桓榮勤學不倦 10 宋太宗學書 11 崔景偁拜師 12 為人大須學問 13 讀書五失 14 顏回好學 15 張孝基仁愛 16 陳實與 樑上君子 17 趙簡子元日放生 18 鄧...
唐臨京兆文言文答案,學習的文言文是什麼?
尷尬!學習 的文言文是什麼?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內 原發布者 杭濱 什麼是文言文?1 文言文很精彩。這當然是無疑的。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是文言文。由此可見中國的現代文明歷史還是很短的,解構或者解讀傳統文化還是現代化的必要,因為傳統智慧的繼承建立於對文言的正確解讀。2 文言文是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