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八佾第三 解釋,《論語》八佾怎麼讀?

2025-01-17 04:10:29 字數 2703 閱讀 5012

1樓:王洲紅

論語]八佾第三,第19章。

《論語》八佾怎麼讀?

2樓:愛教育的小達人

八佾,拼音bā yì。

八佾是周代天子朝廷舉行典禮時所用樂舞的行列。

依周代禮制:天子禮樂用八佾,諸侯六佾,卿大夫。

四佾,士二佾。至於其人數則有兩種說法:東漢馬融。

認為每一佾是八人,八佾六十四人,六佾四十八人,四佾三十二人,拍祥大二佾十六人;晉代杜預。

則認為八佾六十四人,六佾三十六人,四佾十六人,二佾四人。

歷史。佾舞來自宗廟宮庭雅樂舞,舞者稱為「佾生」,佾是隊伍的行列,分祭天子、公侯、大夫、士,又有八佾、六佾、四佾宴此、二佾之分。

與宮庭樂舞相同,釋奠佾舞也有文舞和武舞。唐朝貞觀年間的祭孔佾舞為文舞、武舞並用,唐玄宗。

開元年間曾用八佾。宋朝僅用文舞,表示謙遜禮讓之義。明朝文舞武舞並用,採六佾,文舞佾生右手執三羽。

文舞生及樂生,黒介幘,漆布為之,上加描金蟬。

服紅絹大紬袍,胸背畫纏枝方葵花,紅生絹為裡,加錦臂韝二,皂皮四縫鞾,黒角帶,武舞生,武弁,以漆布為之,上加描金蟬,服飾、鞾、帶,並同襲豎文舞生。

論語八佾怎麼讀?

3樓:八卦娛樂分享

論語八佾讀bāyì。簡介:詞目】八佾。

拼音】bāyì。

釋義】古代天子用的一種樂舞。佾,舞列,縱橫都是八人,共六十四人。

詳細解釋:論衡判攔語·八佾》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朱熹。

集註:「佾,舞列也;天子八,諸侯六,大夫四,士二。」

漢書·禮樂志二》:「千童衝枯羅舞成八溢。」顏師古注:「溢與佾同。佾,列也。」

南朝。宋·王韶之《開封府君歌》:「堂獻六瑚,庭舞八羽。」

唐·楊炯《盂蘭盆賦》:「鏗九韶,撞六律;歌千人,舞咐胡八佾。」

論語八佾篇原文及翻譯

4樓:永採白

論語八佾篇原文及翻譯如下: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翻譯:孔子說:「學了,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溫習它們,不也愉快嗎?

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一起**問題),不也快樂嗎?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翻譯:孔子說:「複習舊的知識時,又領悟到新的東西,可以憑(這一點)做老師了。」

3.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翻譯:孔子說:「唯讀書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得;只是空想卻不認真學習,就會弄得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4.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翻譯:孔子說:「仲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正確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真知啊」

5.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翻譯:子貢問道:「孔文子憑什麼被賜給『文』的諡號呢?」孔子說:「他聰明而又努力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羞恥,因此賜給他『文』的諡號。」

6.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何有於我哉!」

翻譯:孔子說:「口裡不說而心裡記住它,學習從不滿足,教導別人從不厭倦,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譯:孔子說:「三個人一同走路,必定有我能取法的人在裡面;我選取他們的優點來學習,他們的缺點,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8.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翻譯:孔子說:「(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卻不能時,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出來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舉出乙個方角卻不能由此類推出其他三個方角,就不再教他了。」

5樓:a多次拒絕薛之謙

原文】 孔子。

謂季氏,「八佾舞於庭。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的八佾舞蹈在自己家的庭院裡跳,這件事如果可以容忍的話,還有什麼事情是不可以容忍的呢?

原文】三家者以《雍》徹(撤)。子曰:「『相維闢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譯文】魯國。

的孟孫、仲孫、季孫三家唱著《雍詩》撤出祭品。孔子說:「諸侯幫助天子祭祀,天子莊嚴肅穆。這句話怎麼用在這三家的廟堂之中呢?

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譯文】孔子說:「乙個人不仁德,禮又能怎麼樣呢?乙個人不仁德,**又有什麼用呢?」

原文】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

譯文】林放問什麼是禮的根本。孔子說:「這是個大問題啊!就禮儀而言,與其奢侈,寧可節儉;就喪事而言,與其僅追求周備的儀式,不如內心真正哀傷。」

原文】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無)也。」

譯文】孔子說:「夷狄之邦有國君,還不如中原沒有國君呢。」

原文】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

曰:「汝弗能救與(歟)?」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譯文】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對冉有說:「這件事你不能阻止嗎?

冉有說:「不能。」孔子說:

唉!難道泰山之神還不如林放(懂得禮節,接受這樣非禮的祭祀)嗎?」

論語論語八則,論語八則的翻譯,要原文

子曰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1.敏而好學2.不恥下問 來自 kikyo 論語八則的翻譯,要原文 原文及翻譯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習按時溫習不也是件高興的事嗎?有志向相同的人從遠方來相聚 互相切磋,增長學問 不也是件快樂的事嗎?別...

孔子寫的《論語》八則,孔子《論語》八則

編輯本段 1 修養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學習需要不斷複習才能掌握。學了知識,按時複習,這是愉快的事。這裡既有學習方法,也有學習態度。朋,這裡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在一起 問題,是一種樂趣。人家不瞭解,我卻不怨恨,是君子...

《論語八則》中,哪些寫的是學習態度,哪些

學習態度 1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3 子曰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6 子曰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六年級課文 論語八則 中,哪些講學習方法,哪些講學習態度?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是講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師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