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袁紹為什麼會戰敗?

2024-12-24 01:05:16 字數 952 閱讀 1053

1樓:創作者

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著名的三大戰役之一,也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戰役之一。那麼,袁紹的大軍是如何敗給了軍隊數量遠少於他的曹操呢?自魏晉以來,人們眾說紛紜。

我覺得袁紹的失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袁紹狂妄自大不迎天子。在官渡之戰前,由於東漢連年戰爭,天子集團連年逃亡,到達冀州的時候,袁紹的謀士田豐建議他接納天子,藉機一統天下。

但是袁紹沒有聽從他的意見,拒門不迎,最後曹操收留了落魄的小皇帝,並以此「挾天子以令諸侯」。雖然當時東漢**名存實亡,但皇帝尚存在,正統地位還在,曹操迎回天子之後,一些世家大族逐漸投奔了他,使曹操的實力大增。

2.沒有聽取田豐打持久戰的建議,一味地認為自己兵強馬壯,想速戰速決打敗曹操。曹操屢戰屢勝,袁紹屢戰屢敗卻依舊主動出擊。

雙方軍隊在官渡對峙足足一年之久,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曹軍,但是袁紹卻沒有沉住氣,結果落得慘敗的下場,再無翻盤之力。

3.袁紹自身性格,狂妄自大,沒有耐心,不能虛心聽取謀士的建議。袁紹在一開始的時候,根本沒有把曹操放在眼裡,輕敵大意是自然的。

反觀曹操,意識到自己實力不如袁紹,廣納賢士,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而且善於結盟,才能在軍事實力遠遠落後的情況下反敗為勝。並且曹操有先見之明,早早地就迎回了天子,掌握了主動權。

2樓:網友

軍事上,袁紹雖然佔據很大優勢,但是用兵不如曹操。袁紹和曹操手下都有很多智囊,是兩個對立的人才集團。所不同的是,曹操手下的謀士雖也時有爭論,觀點也有不一致的時候,但總體都是出於公心。

袁紹則不同,手下謀士已經不只是觀點不同的原因了,而是派系林立,內鬥不止。

曹操的手下雖意見不一,但是曹操本人有很高超的駕馭之術,本人也很有主見,能虛心聽取不同意見。而袁紹確是沒有主見,優柔寡斷,剛愎自用。客觀助長了手下搞幫派的氣焰。

曹操曾經三次頒佈求賢令,不拘一格用人才,只要能為我所用,有一技之長,什麼人,什麼出身都行。而袁紹確是看重門第出身,只重虛文。

能說說袁紹失敗曹操勝利的原因嗎,在官渡之戰中曹操勝利和袁紹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中國東漢建安五年 200 曹操統軍在官渡 今河南中牟境 地區擊敗袁紹軍隊進攻的一次決戰。東漢末年,豪強擁兵割據,逐鹿中原。時袁紹擁有冀 青 幽 並四州,自恃兵多糧足,圖謀相機消滅僅據兗 豫二州的曹操。建安五年一月,袁紹率精兵10萬南下。在此之前,曹操為避免腹背受敵,已先擊潰與袁紹聯合的劉備,並進駐易...

求官渡之戰時袁紹曹操兩方。糧草。攻守。兵力。大將。謀士的情況三國演義

曹操軍約20000人謀士有荀彧 荀攸 劉曄 郭嘉 大將曹仁 曹洪 于禁 張遼 關羽等 且力量弱小,糧草不足,但佔據地利,士氣高昂。袁紹軍約110000人 謀士有田豐 沮授 郭圖 審配等 大將有顏良 文丑 劉備 淳于瓊 張合 高覽等。糧草充足,兵力強大,但人心不齊,主帥寡斷。首先曹操在白馬殺掉了袁的大...

在官渡之戰以後,為何諸候袁紹從此就一蹶不振了

袁紹在官渡之戰中,一共投入了11萬軍隊,其中10萬是步兵,1萬是騎兵,為了打贏這場關鍵戰爭,袁紹把大量的優質資源拉上了戰場,尤其是這11萬軍隊,更是袁紹集團的精銳力量,都是青壯年士兵。袁紹在官渡之戰前佔據了冀州 青州 幷州 幽州四州,真正有實力的州其實只有冀州,其他三個州人口都不多,合計人口有一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