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或從事考古專業是怎樣的體驗?

2023-01-24 21:00:11 字數 1020 閱讀 5696

1樓:賣萌

真的沉浸在專業裡以後,周圍人的看法,詫異的眼神什麼的,其實都已經不在意了。畢竟這本質上就是一個專業而已。學習過程要下苦功夫,不管是理論還是實踐。

龐雜的知識點和特殊的實踐環境特別能鍛鍊人。最標準的考古人應該是能文能武,於是執著於考古的女生就變成了漢子。

2樓:匿名使用者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問,不能只待在圖書館裡看書(當然這至關重要),還要經常去考古工地學習,很多東西只有在實踐中才能體會到,讀書也會很模糊。

3樓:賣萌

對於曲解、抹黑考古的人和事,十分反感和鄙夷。經常看到「考古就是變相的盜墓行為」「挖人墳太缺德」之類的言語,感到很生氣的同時也很無力。目前來看,考古還沒有廣泛地進入公眾視野,公眾考古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4樓:猴97272何戰

這是一門比較冷的學科,經常遭到誤解,比如「考古就是挖墓(不客氣的人會說盜墓)」,考古就是鑑定」,「考古就是挖寶」「考古神秘莫測」,實際上都不是,不過是擦邊球引起的錯覺罷了。

5樓:猴22326笛崩

極度反感被與鑑寶劃等號。比如有一次被人得知我學的方向裡有宋元明陶瓷研究,於是便說「哎呀,以後可以靠你幫我鑑定瓷器了!」考古不鑑古!

6樓:任性的公貓

發現考古這個圈子很小。畢竟算是個冷門專業,因而該領域的研究人員相對較少,a認識b,b認識c,某天突然發現,咦?c居然也認識a!

7樓:花香馥郁其情濃

上週日,工地挖土,能有個飯碗我媽還是挺欣慰的,再也不用像他們以前那樣面朝黃土背朝天,看天吃飯了,但我一直不敢告訴她,我現在還是面朝黃土背朝天,還是看天吃飯。

8樓:小美

看到帶「墳」「墩」「陵」「冢」之類的地名,都會下意識琢磨:這地方有沒有古代墓葬啊?有的話會是什麼朝代的呢?

9樓:名

聽到有人說考古就是盜墓之類的話,就算是在手機電腦上的,也想穿過螢幕去扇他。

學習翻譯專業是怎樣的體驗?

翻譯原本就是技術活,本質和廚師 碼農一個性質。熟能生巧。不要責怪老師為什麼不能提點你,先反省自己是不是足夠用功。我老師在英國讀博時,半年見一次老師。每次見之前要沐浴穿新衣擦皮鞋。最大的感受是,老師空前的無用 完全只有一些指導作用 上課空前的無用,以及自己努力空前的重要。需要有人指導,促人改進。這就需...

迅速發胖或迅速變瘦是怎樣的體驗

我是迅速胖的。我對薔薇科和防腐劑過敏,由於這兩個過敏原太過平常,然後就經常吃抗過敏的藥,然後把,這個藥還有激素,然後我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胖了。一個花季美少女就這麼胖了!知道那種天打五雷轟的感覺嗎,一點都不誇張,真的。那感覺是相當差勁的,衣櫃裡面的衣服全部都穿不進去,感覺身邊所有的朋友都開始用異樣的眼...

學習能力特別強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我覺得學習能力特別強的人應該都很聰明,接受新鮮事物比較快,學習的也比較的快,不僅學習效率高,學習質量也特別好。在 都是耀眼的光芒。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希望聰明的人可以好好利用的自己的聰慧,讓自己成為有用的人,為國家做出貢獻。學習能力強跟他自己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我高中有一個學霸,正好也是我們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