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又稱重九節、登高節。
重陽節作為一個以娛樂為主的節日,起源可以追溯到漢代,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吃糕。其中最突出的是登高,登高之俗始於西漢,劉歆《西京雜記》雲:「三月上已,九月重陽,士女遊戲,就此祓禊登高。
」作者將重九與重三相對,並指出了登高驅邪免禍的用意。九九登高,並不僅僅登臨飲宴、賦詩作文而已,它還有其他活動,這些活動綜合而成為「登高會」,又叫「茱萸會」,因此重陽節也被稱為「茱萸節」。而重陽賞菊的風俗則源於東晉詩人陶淵明,他以隱居出名,以詩酒出名,更以愛菊出名,後人紛紛效仿,於是有了重陽賞菊的風俗。
到了唐代,重陽節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
2023年,我國把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這一天定為敬老節。
為弘揚傳統節日文化,國家郵政局從2023年至2023年連續4年發行了4套我國傳統節日系列郵票。2023年10月4日,國家郵政局發行《重陽節》專題特種郵票全套3枚,面值共360分,由劉赦設計,圖案分別為「重陽節·登高」「重陽節·賞菊」和「重陽節·飲酒對弈」(左圖),3枚郵票採用中國傳統的工筆畫形式設計,側重水墨潑染,講究環境氛圍襯托,刻意體現悠閒散漫的意蘊。在構圖處理上,設計了一個「圓」置於「方」形郵票中心,宛若一幅景色優美的丹青畫卷,展示了重陽節傳統的民俗風情。
有關莆田的民風民俗的作文
2樓:匿名使用者
在莆田除了除夕家家團圓過年之外,還會再過一次年,當地人稱之為「做大歲」。莆田的這個特殊的過年風俗是有歷史**的。莆田市直轄莆田和仙遊兩縣,在宋、元、明、清四個朝代,都同屬於興化這一軍、路、府,因此習慣上稱為興化。
明代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侵犯抗倭英雄戚繼光福建,佔領寧德橫嶼、福清牛田和莆田林墩等地,建立據點,四處燒殺掠搶。興化府城在農曆十一月二十九的半夜時分被倭寇攻陷,並被佔據長達兩個月之久。興化城內被焚燬殆盡,死亡3萬餘人。
當時,莆田男女老少奮起反抗,被倭寇割舌斷脛,或火焚、釘死,慘不忍睹,倭賊滅絕人性的暴行震驚海內外。次年正月廿五日,由於城內死屍腥臭不可居,倭寇只得暫退平海。興化城的陷落驚動朝廷,這是自有倭患以來被攻陷的第一個府城。
嘉靖皇帝罷免了福建總兵遊震得,從浙東調回戚繼光為福建副總兵官,配合新任福建總兵俞大猷和廣東總兵劉顯會同剿倭。
戚繼光多次來莆田抗倭,拯救百姓於水火。期間的莆田黃石林墩大捷,連克倭營六十多座,殲敵四千多,剷除倭寇大本營,從此倭患基本平定。興化城得以光復。
這時,逃亡山區的老百姓,才紛紛於二月初二返回家裡。大家一方面掩埋親友的屍體,另一方面收拾破碎家園。這時,年節已過,人們只得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後,於二月初四重新過年團圓。
平倭之後,邑賢林龍江捐田三十畝,在林墩首倡建生祠奉祀戚繼光,2023年,戚繼光紀念館編入《福建年鑑》。光餅的傳說也就是民間對戚繼光的紀念。莆田人民為了紀念那段慘痛的歷史,緬懷抗倭英雄戚繼光的英勇事蹟,民間相約以除夕為小年夜,正月初四為"大年夜",亦稱"做大歲",補過一次年。
根據史料,當時遭到倭寇侵害的還有江蘇興化,據說當時倭寇接到上頭命令進犯興化,但沒搞清楚是哪個興化,就同時進行侵犯。江蘇興化卻沒有「做大歲」的習俗。所以莆田的「做大歲」這個風俗可以說是全國獨有。
新年正月初一吃完飯後親友登門互相拜望,叫做「拜年」,說些吉利話兒,這種習俗和全中國都一樣。但以正月初二為「探亡日」,這一天互不登門,以表示對倭寇侵害中死難親人的哀悼。至今莆田人每年這一天,都不互相串門拜年,或者走親訪友,害怕把黴頭帶給別人。
(不過我們年輕人偏偏挑這一天進行聚會之類的活動,就因為街上人少,正合適。)
貼春聯也是中國人特有的春節風俗,它是把各種吉祥的祝福語寫在大紅紙上貼在門的兩邊。紅色在中國是喜慶的顏色,用紅紙來寫春聯是一般中國人約定俗成的習慣,是家家必須要遵守的,否則會有不吉利的嫌疑。但在莆田正因為有這段倭寇侵害的歷史的緣故,莆田境內卻流行著貼白額春聯的風俗。
莆田市內的風俗習慣的作文3篇·
有關描寫莆田風俗的作文
3樓:文刀霞子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又稱重九節、登高節。
重陽節作為一個以娛樂為主的節日,起源可以追溯到漢代,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吃糕。其中最突出的是登高,登高之俗始於西漢,劉歆《西京雜記》雲:「三月上已,九月重陽,士女遊戲,就此祓禊登高。
」作者將重九與重三相對,並指出了登高驅邪免禍的用意。九九登高,並不僅僅登臨飲宴、賦詩作文而已,它還有其他活動,這些活動綜合而成為「登高會」,又叫「茱萸會」,因此重陽節也被稱為「茱萸節」。而重陽賞菊的風俗則源於東晉詩人陶淵明,他以隱居出名,以詩酒出名,更以愛菊出名,後人紛紛效仿,於是有了重陽賞菊的風俗。
到了唐代,重陽節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
2023年,我國把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這一天定為敬老節。
為弘揚傳統節日文化,國家郵政局從2023年至2023年連續4年發行了4套我國傳統節日系列郵票。2023年10月4日,國家郵政局發行《重陽節》專題特種郵票全套3枚,面值共360分,由劉赦設計,圖案分別為「重陽節·登高」「重陽節·賞菊」和「重陽節·飲酒對弈」(左圖),3枚郵票採用中國傳統的工筆畫形式設計,側重水墨潑染,講究環境氛圍襯托,刻意體現悠閒散漫的意蘊。在構圖處理上,設計了一個「圓」置於「方」形郵票中心,宛若一幅景色優美的丹青畫卷,展示了重陽節傳統的民俗風情。
關於莆田民族風俗的作文
4樓:匿名使用者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又稱重九節、登高節。
重陽節作為一個以娛樂為主的節日,起源可以追溯到漢代,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吃糕。其中最突出的是登高,登高之俗始於西漢,劉歆《西京雜記》雲:「三月上已,九月重陽,士女遊戲,就此祓禊登高。
」作者將重九與重三相對,並指出了登高驅邪免禍的用意。九九登高,並不僅僅登臨飲宴、賦詩作文而已,它還有其他活動,這些活動綜合而成為「登高會」,又叫「茱萸會」,因此重陽節也被稱為「茱萸節」。而重陽賞菊的風俗則源於東晉詩人陶淵明,他以隱居出名,以詩酒出名,更以愛菊出名,後人紛紛效仿,於是有了重陽賞菊的風俗。
到了唐代,重陽節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
2023年,我國把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這一天定為敬老節。
為弘揚傳統節日文化,國家郵政局從2023年至2023年連續4年發行了4套我國傳統節日系列郵票。2023年10月4日,國家郵政局發行《重陽節》專題特種郵票全套3枚,面值共360分,由劉赦設計,圖案分別為「重陽節·登高」「重陽節·賞菊」和「重陽節·飲酒對弈」(左圖),3枚郵票採用中國傳統的工筆畫形式設計,側重水墨潑染,講究環境氛圍襯托,刻意體現悠閒散漫的意蘊。在構圖處理上,設計了一個「圓」置於「方」形郵票中心,宛若一幅景色優美的丹青畫卷,展示了重陽節傳統的民俗風情。
作文:莆田的民風民俗
關於莆田民風民俗的作文
5樓:the遇見幸福
付費內容限時免費檢視
回答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1.一年過兩次年,原莆田縣是大年初四,仙遊縣是大年初五。
在中國是很難找到一年過兩次年的習俗。而且大年初二不訪友,為了警示大年間被倭寇入侵的史實,當地百姓規定了大年初二各不拜友,一直沿襲。
親您好,2.莆田元宵節,時間跨度長,從正月初六到正月廿九結束,堪稱全國最長的元宵節。且期間伴隨有大量熱鬧的民俗活動,盛況賽過春節。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如果您對我的回答滿意的話,麻煩給個贊哦~更多1條
莆田過春節的民風民俗(作文)
6樓:匿名使用者
不知不覺,十一個月過去了,臘月又在無數孩子的熱切期盼中到了。
首先是大掃除,我一鼻子灰,累得直喘氣。儘管奶奶端來了紅團慰勞我的胃,我還是直埋怨。可是廚房傳來的油炸豆腐的香味又堵住了我的嘴。
臘月十六,豐盛的尾牙宴,到處是喜慶。而為過年準備的年貨,更是讓我的心迫不及待飛向春節。
除夕到了,我穿上新衣。晚上,桌子上滿是菜餚,狼吞虎嚥一番,鞭炮聲也就響了。接下來就是漫漫長夜,但是,長輩們擺上一桌辭年宴後,便每個人給我一個紅包,讓我精神大振,到十二點還充滿活力
春節終於到了。早晨起來,一碗擱滿香菇、肉和青菜的長壽麵擺在前面,還有一大盆花生米,我跟著大人們去各家拜年,得到了滿兜的糖果,往後吃了一整個月。
初二,不能串門,大街上一片死寂。
初三,又屁顛顛地跟在大人後面,去給各家討糖果。
初四初五重新過年,這是莆田特有的風俗。據說,是因為倭寇在除夕進攻莆田,人們血戰兩天,初三掩埋死去的亡靈。但是,因為打戰,所以沒有過年,
只好在初四和初五再過年,從此,這種習慣就延續下來了。
二十九,元宵的花炮聲停了。小孩們背起書包,大人們拿起公文包,一切恢復正常。唯一不能忘懷的是逝去的快樂。
7樓:
r32rtq234t
中國的民俗風情有哪些,中國民俗風情有哪些?
中國傳統的風俗從社會層面來講,比如說像春節 中秋 從地域來講,如週會和廟會 從民族角度來講,像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 傣族的潑水節 如果說從個人層面來講,比如說像女性的乞巧節,男性的祭祖。中國民俗風情有哪些?日本的民俗風情有哪些?3月15日至4月15日是日本的櫻花節。在這櫻花盛開的季節,爭相觀賞櫻花,已...
求《民俗風情》的讀後感左右,求《民俗風情》的讀後感600字左右
讀 人生 深刻領悟那一句話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我想故事的結局一定像我們每天所走的路一樣,一樣的實在。其實孫少平就是高家林未來的寫照,一個有韌性血氣方剛且能屈能伸的男子漢。無疑孫少平是完美的,是讓每個讀者都讚揚的那種 而高家林卻是那種桀驁浮華愛慕虛榮的,自...
有關民風民俗的作文,關於民風民俗的作文500字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的習俗 個性 歷史淵源 文化底蘊都會融入到其言語之中。要深度地瞭解濟南和濟南人,濟南話是一本無法繞過的教材。而伴隨著城區的拓展,普通話的推廣以及外來人口的擁入,在七嘴八舌的城市語言中,濟南的母語正走向消隱。以致不少土生土長的濟南人都戲稱自己所說的不過是 濟普 濟南普通話 原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