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論語五則》和《誡子書》的全文解釋和重點字義及中心

2022-09-03 17:55:17 字數 6317 閱讀 4257

1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謀慮是否不夠盡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夠誠信?傳授的學業是否不曾複習?」

【原文】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謂好學也已。」

【譯文】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裡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譯文】孔子說:「不憂慮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憂慮自己不瞭解別人。」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四十歲遇事就不迷惑,五十歲懂得了什麼是天命,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能達到隨心所欲,想怎麼做便怎麼做,也不會超出規矩。

【原文】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譯文】孔子說:「君子說話要謹慎,做事要勤快。」

誡子書:譯文

德才兼備人的品行,是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的,是依靠儉樸的作風來培養品德的。不看輕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寧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增長才幹必須刻苦學習。

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增長才智,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追求過度享樂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奮精神,輕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著光陰流逝,意志隨著歲月消磨,最後就像枯枝敗葉那樣,(成了無所作為的人)對社會沒有任何用處,(到那時,)守在自家的狹小天地裡,悲傷嘆息,還有什麼用呢

文章思想:誡子書》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長,言簡意賅,主旨是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性要從澹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險躁.

ⅰ關於「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這既是諸葛亮一生經歷的總結,更是對他兒子的要求。

在這裡諸葛亮用的是「雙重否定」的句式,以強烈而委婉的語氣表現了他對兒子的教誨與無限的期望。用現代話來說:「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安詳全神貫注的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運用了《邏輯學》中的「否定之否定規律」來強調他要表達的「淡泊以明志,寧靜而志遠」。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話。這同「要想取之,必先與之」,「欲達目的,需先迂迴曲折」的道理一樣,現在的「淡泊」、「寧靜」求清淨,不是不想有什麼作為,而是要通過學習「明志」,樹立遠大的志向,待時機成熟就可以「致遠」,轟轟烈烈幹一番事業。

「淡泊」是一種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說「恬淡為上,勝而不美」。後世一直繼承讚賞這種「心神恬適」的意境,如白居易在《問秋光》一詩中,「身心轉恬泰,煙景彌淡泊」。他反映了作者心無雜念,凝神安適,不限於眼前得失的那種長遠而寬闊的境界。

2樓:藍ls色

不是 我記得六年級 有一個論語八則,不是論語五則

不能給你寫

文言文中「文學」是甚麼意思?

3樓:超凡海魚

「文學」這個詞,在古文中有兩種含義。

一、《荀子-大略》篇:「人之於文學也,猶玉之於琢磨也」。這裡指書本知識。

二、《史記-晁錯傳》:「以文學為太常掌故」。這裡指漢代選拔人才的一種科目。

不同於現在說的「文學」一詞的含義。

4樓:編輯劉旭東

文學起源於人類的生產勞動。最早出現的是口頭文學,一般是與**聯結為可以演唱的抒情詩歌。最早形成書面文學的有中國的《詩經》、印度的《羅摩衍那》和古希臘的《伊利昂紀》等。

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散文、戲劇三大類。中國先秦時期將以文字寫成的作品都統稱為文學,魏晉以後才逐漸將文學作品單獨列出。現代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散文、戲劇四大類別。

文學, 是一種將語言文字用於表達社會生活和心理活動的學科。其屬於社會意識形態之藝術的範疇。 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文學是由語言文字組構而成的,開拓無言之境),是社會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

由於出版和教育的進步以及社會的全面發展,已經失去其壟斷地位成為大眾文化的一支。產生了所謂的嚴肅文學和通俗文學或大眾文學之分。

5樓:源流婉覃嗣

書信尺牘,信禮

第一個書:中書,南朝時候的**稱謂。

第二個書:即書信,是文體的一種。

所以由此我們知道,「答謝中書書」是陶弘景給謝中書的一封信。

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曰「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但是,中國的應用性文體從來不排斥審美的文學屬性,尤其是書信一體,多記事陳情,中國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於書信,書信的實用性和審美性的結合十分完美。漢魏六朝的尺牘重在實用,文人多無意把其寫為審美的作品。

唐宋以後,在一些文人的筆下,尺牘的實用功能明顯淡化,審美效能日益強化,有些尺牘刻意寫成純粹的文學作品(參考《中國尺牘文學史》序,詹福瑞)。尺牘文學功能多種多樣,可以抒情,比如司馬遷的《報任安書》、林覺民的《與妻書》;也可以寫景,比如吳均的《與宋元思書》;可以寫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如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也可以談**學,如曹丕的《與吳質書》,談***,如歐陽修《上杜中丞論舉官書》,還可以進謁顯貴,勉勵後學,如此等等,形成了別具特色的書牘文傳統。尺牘和其他文體一樣,也講究謀篇佈局、文質俱佳。

另外,尺牘不一定都用「書」字標明,如蘇軾的《與子由弟》《答秦太虛》就是。

中學生必背古詩文 人民文學出版社 全文

文言文文學常識

6樓:匿名使用者

測試要求:1、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作者的觀點。2、理解課外淺易文言文的基本內容。

3、文言翻譯4、常見實詞5、常見虛詞6、默寫課文或片斷。7、正確朗讀或斷句。文言文翻譯(一) 翻譯文言文的原則。

翻譯文言文的三個基本原則是「信」、「達」、「雅」。「信」的要求是忠實於原文的內容和每個句子的含義,用現代漢語字字落實、句句落實直譯出來。「達」的要求是翻譯出的現代文表意要明確,語言要通暢、語氣不走樣。

「雅」的要求是用簡明、優美、富有文采的現代漢語把原文的內容、形式及風格準確地表達出來。。一般做到「信」、「達」即可。 (二)文言文翻譯的關鍵是譯準重點字詞。

(三)文言文翻譯五字法: 1、留 專有名詞、國號、年號、人名、地名、官名、器具、時間名詞等,可照錄不翻譯。例:

「慶曆四年春,騰子京謫守巴陵郡。」(《岳陽樓記》)2、 補 在翻譯文言文時應補出省略成分。3、 刪 古文中有的虛詞現在已不用,不譯也不影響表達,可刪。

例發語詞「夫」,相當於頓號的「之」等。4、 換 在翻譯時應把古詞換成相應的現代詞。例:

「歲賦其二」中「歲」換成「年」。5、 調 古漢語的謂語前置、定語後置、賓語前置、介賓結構後置等翻譯時須調整詞序,使之合乎現代漢語的語法規律。

7樓:索醉波索發

書信尺牘,信禮

第一個書:中書,南朝時候的**稱謂。

第二個書:即書信,是文體的一種。

所以由此我們知道,「答謝中書書」是陶弘景給謝中書的一封信。

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曰「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但是,中國的應用性文體從來不排斥審美的文學屬性,尤其是書信一體,多記事陳情,中國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於書信,書信的實用性和審美性的結合十分完美。漢魏六朝的尺牘重在實用,文人多無意把其寫為審美的作品。

唐宋以後,在一些文人的筆下,尺牘的實用功能明顯淡化,審美效能日益強化,有些尺牘刻意寫成純粹的文學作品(參考《中國尺牘文學史》序,詹福瑞)。尺牘文學功能多種多樣,可以抒情,比如司馬遷的《報任安書》、林覺民的《與妻書》;也可以寫景,比如吳均的《與宋元思書》;可以寫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如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也可以談**學,如曹丕的《與吳質書》,談***,如歐陽修《上杜中丞論舉官書》,還可以進謁顯貴,勉勵後學,如此等等,形成了別具特色的書牘文傳統。尺牘和其他文體一樣,也講究謀篇佈局、文質俱佳。

另外,尺牘不一定都用「書」字標明,如蘇軾的《與子由弟》《答秦太虛》就是。

文言文 文學

8樓:九個諾言

呵呵,如果酒喝多了,用文言文我到是能幫你想出來點。但是你沒說你想對你朋友說的話。

今日床起,酒醒,嘆昨夜之歡,暢以。 ——今天起床,酒已經清醒了,想起(感嘆)昨夜的喝酒的快樂,心情大好。

9樓:匿名使用者

昨至晚酒宴 ,海量豪飲,大醉不休,無懼酩酊,暢所欲言,與汝等推心至誠。恨者歡娛夜短,尚有一直言未達於諸人,今簡訊告之,鹹使知聞,聽君一席話,勝飲巨觥酒,毋負吾意。

文言文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10樓:我是龍的傳人

文言文是相對白話文而來的,其特徵是以文字為基礎來寫作,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且使用標點,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古文等多種文體。

在我國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頭語言」(口語)面語言」(書面語)來表述,是不同的,比如,想問某人是否吃飯了,用口頭語言表述,是「吃飯了嗎?」,而用書面語言進行表述,卻是「飯否?」。

「飯否」就是文言文,這裡,「飯」名詞作動詞用,意思為吃飯。

中國在2023年以前,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書面語言寫成的。現在我們一般將「古文」稱為「文言文」。

在中華數千年曆史中,語言的口語變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卻保持相近的格式。文言文能讓不同語言使用者「筆談」,是一種具有固定格式、卻不會非常困難的溝通方法。

文言文《文學》揭示的道理

11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吾資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吾資之聰,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聖人之道,卒於魯也傳之。

然則昏庸聰敏之用,豈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於富者曰:

「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

「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裡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者,自敗者也。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力者也。

【賞析】

文章一開頭便從難易問題下手,作者認為天下之事的難易是相對的,「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學習也是如此,只要腳踏實地去學,沒有掌握不了的學問;反之,不通過學習,就是極容易的事也會被視作十分困難。在說明了難易的辯證關係之後,作者便引出了智愚的問題。

天資不高,才能平庸的人,只要勤於學習,久而久之,也能有所成就,擺脫昏與庸的境地;而天資聰敏,才能出眾的人,如果自暴自棄,不學無術,也將與昏庸者為伍。相傳孔子的學說由智慧魯鈍的曾參傳給了子思,再由子思之徒傳給了孟子。所以作者說:

「聖人之道,卒於魯也傳之。」因而作者認為昏庸與聰敏是相對的,關鍵是取決於個人的努力。這第一段完全以論述的筆墨出之,明白地擺出了自己對學問之道的看法。

文章的第二段則通過一個故事,也可以說是一則寓言,進一步說明難易與成敗並沒有必然的聯絡。有志者事竟成,只要能堅定地朝既定的目標走去,必定是可以達到終點的。四川的貧僧和富僧都想去普陀山朝聖,貧者憑著一瓶一缽和堅定的意志,實現了自己的心願;富者雖有足夠的錢可僱船前往,但由於自己的猶豫畏縮,終未能達到目的。

作者由此說明了「立志」的重要。所謂「立志」,不僅是要樹立奮鬥的目標,而且要有百折不撓、知難而進的精神,這正是學習中第一可貴的。這一段通過具體生動的記敘,設想出人物的語言神態,形象地揭示出立志的重要,猶如一則寓言故事,雖然平易簡單,卻寓有深刻的道理。

最後一段結論,還是歸結到聰敏與昏庸的問題:聰敏不可恃,昏庸也不可限,關鍵在於能否力學不倦。作者強調了學習中的主觀能動作用,擺脫了天賦決定論的成見,勸人以學,對於不同天資的人都有勉勵的作用。

他對聰敏「可恃而不可恃」,對昏庸「可限而不可限」的辯證認識無疑都是很有見地的。

全文始終用了對比的方法來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如一開始便從天下事「難」與「易」的不同落筆,指出在學習中「難」與「易」是相對的,可變的。接下來又從昏庸和聰敏及其與成敗的關係立論,反覆辨難,說理明白,使讀者信服。蜀僧的一貧一富,貧者僅恃一瓶一缽,富者可以買船而下,結果貧者至南海而富者不能至,始終在強烈的對比中說理,增添了文章的生動性。

文中多用偶句,如:「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以及「吾資之昏」與「吾資之聰」兩段,「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與「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兩段等在句法上都兩兩相對,給讀者造成深刻的印象。文中並沒有艱深的文詞,只是娓娓道來,如一篇師長對晚輩的勸勉之詞,語重心長,切合題旨。

閱讀文言文《論語》十則,完成下面問題子曰學而時習

1 有害。長處,好的方面。連詞,表並列。助詞,置於主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可不譯。2 看見賢人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相似的毛病。3 既要胸懷寬廣,又要意志堅定。4 學知識是一個由淺入深 循序漸進的過程。能將知識融會貫通,能在溫習舊知識中有所發現,才 可以為師 關鍵在於...

第六課論語十則,初中課文《論語十則》

答案如下 1.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 yu 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 y n 不亦君子乎?白話譯文 孔子說 學習並且按時地去複習,不也很快樂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高興嗎?別人不瞭解我但我不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2.曾子曰 吾 w 日三省 x ng 吾 w 身 ...

文言文兩則故事悟出什麼道理,文言文《戴高帽》中,你悟出了什麼道理

第一個 人學習要專心致志.第二個 人要實事求是.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謝謝 文言文 戴高帽 中,你悟出了什麼道理 道理 生活中,我們要學會不去聽那些阿諛奉承的虛假的話,要知道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一 原文 俗以喜人面諛曰 喜戴高帽 有京朝官出仕於外者,往別其師。師曰 外官不易為,宜慎之。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