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冷麵狂客
主要是冰和塵埃,詳細點就是主要組成為塵埃,石塊,冰塊及凝結成固態的氨,甲烷,二氧化碳等化合物組成
2樓:匿名使用者
彗星,在扁長軌道上繞太陽執行的一種質量較小的天體。外貌隨著與太陽距離的變化不斷改變,當遠離太陽時,呈現為朦朧的點狀,當離太陽較近時,體積急劇變大,太陽風和太陽的輻射壓力把慧星內的氣體和塵埃向後推開形成一條長長的尾巴。由於慧星的這種獨特外貌,中國民間又稱它為「掃帚星」。
彗星的命名法有三種。剛發現時,先給一個臨時名稱,按發現的順序在年號後面加上一個小寫字母,如1990b就是指2023年發現的第二顆彗星。通過近日點以後,就給它以永久命名,即在過近日點的年號後加上一個羅馬數字,這個羅馬數字表示彗星在當年通過近日點的次序,如1990ⅲ表示2023年第3顆過近日點的彗星。
另外,通常還以發現者來命名,當有多個發現者時最多可取前三個,如池谷—關彗星,多胡—佐藤—小阪彗星。彗星的軌道可分為橢圓(離心率e<1) 、拋物線(e=1)和雙曲線(e>1)三類。在橢圓軌道上執行的彗星稱周期彗星,它們週期地繞太陽公轉。
周期彗星又可分為短周期彗星(週期小於200年)和長週期慧星。前者的軌道傾角不大,多為順行,即繞太陽運動的方向與行星相同。後者的軌道平面在太陽系空間內是隨機分佈的,順行的與逆行的各佔一半。
在雙曲線或拋物線軌道上運動的彗星稱非週期慧星,它們經過近日點後便一去不復返了。彗星經過行星附近時,會受行星的攝動而改變軌道。如果將觀測到的雙曲線和拋物線的軌道往前例推,大多數非周期彗星的軌道都曾是離心率較大的橢圓,這說明可能只有很少的彗星是來自太陽系以外的。
彗星一般由彗頭和彗尾兩部分組成。彗頭包括彗核和彗發,有的彗星在彗發外還包著厚厚的一層氫原子雲,稱為「彗雲」。彗核的直徑很小,只有幾百米到上百公里,但集中了彗星的絕大部分的質量,大彗星的質量為103-108億噸,小彗星的質量只有幾十億噸,彗核的平均密度約為1克/釐米3,和水的密度差不多。
彗發的體積隨彗星與太陽的距離變化,其直徑比彗核大得多,一般為幾萬公里,有的甚至比太陽還大,但由於彗發內物質很稀薄,故它的質量很小。一般情況下,當彗星走到距太陽兩個天文單位附近時,開始產生彗尾。隨著與太陽的接近,彗星顯著變大變長。
彗星的體積很大,可達上億公里,寬度從幾千公里到2000多萬公里,但物質極稀薄,密度只有地面附近空氣的10億億分之一。彗尾的形狀多種多樣,一般總是向背離太陽的方向延伸,彗尾可分為兩類,一類彗尾較直,由離子氣體組成,呈藍色,稱「離子彗尾」或「氣體彗尾」,它是由太陽風的斥力作用於彗星中的離子形成的。另一類是彎曲的,稱「塵埃彗尾」,這類彗尾是太陽光子的輻射壓力推斥微塵而形成的
哈雷彗星為什麼叫哈雷彗星,哈雷彗星是什麼?
在我國古代的史書上來,的源確可以找到有關哈雷彗星的記載。但這是後人整理所得的結論。但是記錄這些史實的並不是一個人,而是各朝代不同的史官,而且他們也不知道這是同一顆彗星。哈雷計算出哈雷彗星的週期,並且預言它下次迴歸的時間,人們為了紀念哈雷的貢獻,把它叫做哈雷彗星。很多時候行星 彗星命名都是根據發現者來...
彗星是什麼
1 彗星是太陽系中天體的殘骸。它和一般的星星不一樣,是由氣體和冰粒組成的。彗星也圍繞著太陽運動,但跟地球繞太陽執行的軌道是不一樣的。2 彗星是星際間物質,俗稱 掃把星 在 天文略論 這本書中寫道 彗星為怪異之星,有首有尾,俗象其形而名之曰掃把星。3 公元1066年,諾曼人入侵英國前夕,正逢哈雷彗星迴...
什麼是彗星呢
彗星是星際間物質,也被人們稱為 掃帚星 古代人們普遍認為彗星是災星,把彗星的出現和人間的戰爭 饑荒 洪水 瘟疫等災難聯絡在一起。我國2 000多年前就有關於彗星的記錄,春秋 記載,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於北斗 這是世界上公認的關於哈雷彗星最早的確切記錄,比歐洲早600多年。天文略論 裡寫道 彗星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