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竹根犬吠隔溪扉,湖雁聲高透草廬。」
在竹樹跟下的犬吠聲,越過小溪,隔著門已經聽不見了。湖水上空的鴻雁,在雲端飛翔,鳴叫之聲能夠穿透草廬,讓人聽見。正如古人詠蟬詩中「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
比喻一個人如果立志高遠,人格高尚,則不會為眼前小小的是非、小小的利益,而爭得頭破血流。
"血氣方剛戒在鬥,韓信忍得胯下辱。"
因此,如果韓信是個沒有高遠志向的人,則會為了小小的羞辱而臉紅脖子粗,然後在市井的糾紛中,喪命於小流氓的手裡。他之所以能夠"忍得胯下辱",原因是他志在天下,他的眼界和境界遠遠高於市井小流氓。因此,眼前的小辱,他根本不放在心上,於是也不存在忍不忍了,因為如果要「忍」的話,就說明心裡還是有惱怒,還是在鬥爭,還是放不下,還是跟對方一般見識,境界跟對方也相差無幾,可能遭對方多羞辱幾下就會爆發了。
反過來想,如果一個三歲小孩子罵你打你,你心裡會存在「忍」嗎?
既然這首詩出自佛寺,那麼應該蘊含佛家明心見性的宗旨。這首詩是先教人在糾紛面前,先把「鬥心」平伏,不放縱私心。然後向心中參尋糾結的根源,看破面子,看破所謂的自尊,看破羞辱,看破別人對你的看法,看破「自我」,那麼你就根本不會介懷羞辱你的人,因為你的心已經不受這些境界的綁縛,所以不再像從前一樣,處處內心不平衡,處處覺得糾結,你的心變得像大雁一樣毫無掛礙,自由翱翔,聲音傳遍四方。
這是佛家所謂「忍辱波羅蜜」:由於看破我、人、眾生、壽者,故無有嗔心。忍辱,並非強忍,並非忍氣吞聲的忍,而是因為放下我執,看破諸相,所以無所謂辱,更無所謂忍。
所以這首詩無論是在為人處世,還是在參佛修行方面,都蘊含著智慧,非常能夠給人啟迪。
(至於命運,是性格決定。《了凡四訓》這本書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假使今生前世因緣果報都是成立的,那麼前世的因換來今世的果。
但前世的因是誰種的?還是自己。為什麼會種下這個因、而非那個?
性格使然!今世面臨種種選擇,什麼影響你的決定?你的性格。
什麼是你的性格?你心中較為固定的取向。所以有人說,改變命運,從心開始。)
2樓:致閱歷史
這個只能說是籤詞,並不是佛教偈語。
從字面意思上來看呢,告訴你要忍得一時之氣,方有他日一鳴驚人之時,總的來說,這個籤的意思不好也不壞,全看你個人如何走了。這個忍未必只是一時之氣,有可能是不公的待遇,或是現實中的逆緣,如果你要換工作或者做出什麼其他重**擇的話,這個籤詞的意思就是還要等一等。
另外呢,還是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閒暇時呢,多念阿彌陀佛,放生,佈施,供養三寶,自然因果不虛。
佛教經典的詩詞有哪些
3樓:三少爺在江湖
佛教詩詞賞析
來是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是一同。
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是夢中。
——唐。鳥巢禪師
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宋。蘇東坡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宋。無門慧開
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
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
——明。憨山德清
4樓:煩惱即菩提
幾乎每部佛經都有偈語。
求一些關於佛教命的詩句
5樓:匿名使用者
善導大師雲: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
斌宗法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時度此身?
四巨集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七佛通戒偈: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6樓: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
7樓:匿名使用者
若解無相法, 諸苦自止息,
眾相皆寂靜, 是菩薩所行。
8樓:上不去網的火狐
掃地不傷螻蟻命,飛蛾撲火紗罩燈.
9樓:封劍隱蒼穹
看雙樹一枯一榮,參浮生非假非空
10樓:匿名使用者
眾生無邊誓願度,佛道無上誓願成。
求佛家經典詩文
11樓:匿名使用者
《醒世詠》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處隨緣延歲月,終身安分度時光。
休將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過失揚。
謹慎應酬無懊惱,耐煩作事好商量。
從來硬弩弦先斷,每見鋼刀口易傷。
惹禍只因閒口舌,招愆多為狠心腸。
是非不必爭人我,彼此何須論短長。
世事由來多缺陷,幻軀焉得免無常。
吃些虧處原無礙,退讓三分也不妨。
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
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
老病死生誰替得,酸甜苦辣自承當。
人從巧計誇伶俐,天自從容定主張。
讒曲貪嗔墮地獄,公平正直即天堂。
麝因香重身先死,蠶為絲多命早亡。
一劑養神平胃散,兩種和氣二陳湯。
生前枉費心千萬,死後空留手一雙。
悲歡離合朝朝鬧,壽夭窮通日日忙。
休得爭強來鬥勝,百年渾是戲文場。
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 《莫爭打》詩曰: 時閒憤怒便引拳,招引官方在眼前。
下獄戴枷遭責罰,更須枉費幾文錢。 《誤觸人腳》詩云: 觸了行人腳後跟,告言得罪我當烹。
此方引慝丘山重,彼卻厚情羽發輕。 《莫應對》詩云: 人來罵我逞無明,我若還他便鬥爭。
聽似不聞休應對,一支蓮在火中生。 杜牧之《題烏江廟詩》:
勝負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辱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豪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誡斷指詩》曰: 冤屈休斷指,斷了終身恥。
忍耐一些時,過後思之喜。 《何提刑戒爭地詩》: 他侵我界是無良,我與他爭未是長。
佈施與他三尺地,休誇誰弱又誰強。
求與佛教意境的詩詞 20
12樓:匿名使用者
禪詩四首
元·釋英《絕句》
五月梅花落,
二月桃花紅。
榮枯元有數,
不必怨東風。
宋·慧開《春有百花》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
宋·黃庭堅《牧童》
騎牛遠遠過前村,
吹笛風斜隔壟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
機關用盡不如君。
唐·白居易《白雲泉》
天平山上白雲泉,
雲自無心水自閒。
何必奔衝山下去,
更添波浪向人間。
13樓:匿名使用者
永嘉玄覺大師《證道歌》
1.君不見,
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五陰浮雲空去來,三毒水泡虛出沒。
2.證實相,無人法,剎那滅卻阿鼻業,
若將妄語誑眾生,自招拔舌塵沙劫。
3.頓覺了,如來禪,六度萬行體中圓。
夢中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4.無罪福,無損益,寂滅性中莫問覓,
比來塵鏡未曾磨,今日分明須剖析。
誰無念,誰無生,若實無生無不生,
喚取機關木人問,求佛施功早晚成。
5.放四大,莫把捉,寂滅性中隨飲啄,
諸行無常一切空,即是如來大圓覺。
6.決定說,表真乘,有人不肯任情徵,
直截根源佛所印,摘葉尋枝我不能。
7.摩尼珠,人不知,如來藏裡親收得,
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顆圓光色非色。
8.淨五眼,得五力,唯證乃知難可測,
鏡裡看形見不難,水中捉月怎拈得。
9.常獨行,常獨步,達者同遊涅盤路,
調古神清風自高,貌悴骨剛人不顧。
10.窮釋子,口稱貧,實是身貧道不貧,
貧則身常披縷褐,道則心藏無價珍。
無價珍,用無盡,利物應機終不吝,
三身四智體中圓,八解六通心地印,
上士一決一切了,中下多聞多不信,
但自懷中解垢衣,誰能向外誇精進。
11.從他謗,任他非,把火燒天徒自疲,
我聞恰似飲甘露,銷熔頓入不思議。
觀惡言,是功德,此則成吾善知識,
不因訕謗起冤親,何表無生慈忍力。
12.宗亦通,說亦通,定慧圓明不滯空,
非但我今獨達了,恆沙諸佛體皆同。
13.獅子吼,無畏說,百獸聞之皆腦裂,
香象奔波失卻威,天龍寂聽生歡悅。
14.遊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為參禪,
自從認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關。
15.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
縱遇鋒刀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閒閒,
我師得見燃燈佛,多劫曾為忍辱仙。
16.幾回生,幾回死,生死悠悠無定止,
自從頓悟了無生,於諸榮辱何憂喜。
14樓:九華山黃如意
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
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
我欲一揮手,誰人可相從?
君為東道主,於此臥雲鬆。
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
層標遏遲日,半壁明朝霞。
積雪曜陰壑,飛流賁欠陽崖。
青瑩玉樹色,縹緲羽人家。
15樓:櫻桃巧克力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請懂佛學詩詞高手進來~!
16樓:匿名使用者
本人感覺詩中未能脫俗。
禪房靜坐原為淨化心中妄想,那有心思向外聽鐘聲?
那有心思去憶想藍公?這些全與靜坐之旨背道而馳。
禮佛祈求福壽為世俗人的想法,佛法認為諸行無常,生命無常,人之壽命長短並不重要,貴在修行開悟,豈在求人間不長久之福壽?
詩二中說清修何懼毒龍吟,我要問你,如何是清修?常人說找個清靜的地方修行為清修,但外界環境清靜容易,內心清靜難得。因此,說清修二字是世俗之詞,非佛教專用術語。
佛教認為內心無妄想者,是真正的戒定慧,有此戒定慧者則貪嗔痴三毒自然遠離。不是不懼三毒而是根本沒有什麼三毒心存在,即沒有對立面存在。
我改一下:
詩一:禪房靜坐閒無事,塵勞往事俱消融。
焚香禮佛無他念,唯願恩師常住世。
詩二:初始發心未敢忘,慈化度生弘正法。
願我伽藍重加護,內外魔軍彈指歸。
跪求佛詩
17樓:當下一尺
標題一:飲bai茶
一盞一沏du壺,
品味世間苦。zhi
粗茶淡水裡,
頓悟人dao之初。
標題內二:木魚
是木非容魚亦名魚,
悟禪明理悉天機。
色即是空空即色,
虛還實來實還虛。
標題三:菩提
洗淨凡塵鉛華夢,
世間永珍本為空。
試問菩提當何如?
隨緣隨遇亦隨風。
標題四:缽盂
幾度風雨幾多愁,
酸辛甘苦缽底收。
別樣天地別樣緣,
盛滿人間夏春秋。
求佛教經典語句
18樓:匿名使用者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這句話我自己非常喜歡,覺得很有意境。希望你也喜歡~
19樓:匿名使用者
佛曰:菩提並無樹,明鏡亦無臺,世本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曰: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問曰:「為何人有善惡之分?」 佛曰:「人無善惡,善惡存乎爾心」
問曰:「如何能靜?如何能常?」 佛曰:「尋找自我。」
問曰:「世間為何多苦惱?」 佛曰:「只因不識自我。」
問曰:「人為何而活?」 佛曰:「尋根。」
問曰:「何謂之根?」 佛曰:「不可說
20樓:匿名使用者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來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效能生萬法。 摘自六祖壇經。
21樓:針美媛岑壬
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
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
若見諸相非相
則見如來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心佛
眾生三無差別
過去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
菩提道次第廣論是佛教的經典嗎是佛教經典,還是哪嘛教
菩提道次第廣論,當然不是屬於大藏經,經典一般是佛陀所說,它是屬於論,也就是祖師大德們的心得或是其他著作。學習,首先注重的是其教義,如果這部論符合修學的次第,對你的學習有幫助,那麼,它就是一部善書,就應該用心去學習。不一定非要是經典,當然,經典是基礎,但是論,也有論的意義,是大德們關心後來學子們的提攜...
佛教經典中的笑話,佛教與基督教的區別?
mm 玉皇大帝!當年唐僧取經,為什麼有那麼多神仙或家屬下界為妖?玉皇大帝 天宮待的太久,收入又低,難免有幾個下海的。mm 後來都處分了嗎?玉皇大帝 都處分了!有的判了刑,有的嚴重警告以觀後效。mm 大家犯的錯誤都差不多,為什麼判罰如此懸殊?玉皇大帝 凡嚴重警告的都是 mm 女媧娘娘!您為什麼造人?女...
佛教經典書籍有哪些最好能買得到的
南無阿彌陀佛。去 很多0.1元送。很多經書,如地藏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但是初學建議從適合現代人打基礎的,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學起,看淨空法師的講解。從根本修就比什麼都重要,不能躐等。末法時期真正有把握,決定成就的,就是淨土。我跟章嘉大師三年,是他老人家給我奠定學佛的基礎,這個我非常感激。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