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幽逸飄香
查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
若:1、像,如,好像。 若明若暗;天涯若比鄰。
2、第二人稱代詞。你,你的。 柳宗元《捕蛇者說》: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改變你的差使,恢復你的賦稅,那麼,怎麼樣?)
3、指示代詞,此,這個。 以若所為,求若所欲。
4、連詞。假如,如果。 天若有情天亦老。
5、連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或」。時有軍役若水旱。
6、至,至於。 病未若死。
7、奈,怎樣。 寇深矣,若之何?
2樓:泡沫e舞蹈
1.動詞,像,好像。
2.代詞(1)、作第二人稱。做主語或定語。譯作「你」「你的」。(2)、表近指。相當於「這」「這樣」「如此」
3.連詞(1)、表假設。譯作「如果」「假如」。(2)、表選擇:可譯作「或」「或者」。
3樓:無雲而雨
應該是年輕和比得上意思
4樓:紫衣士
若 ruò
ㄖㄨㄛˋ
◎ 如果,假如:~果。倘~。假~。天~有情天亦老。
◎ 如,像:年相~。安之~素。旁~無人。置~罔聞。門庭~市。
◎ 你,汝:~輩。「更~役,復~賦,則何如?」
◎ 約計:~幹(ɡān )。~許。
◎ 此,如此:「以~所為,求~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 順從:「曾孫是~。」
◎ 指「海若」(古代神話中的海神):「望洋向~而嘆。」
◎ 指「若木」(古代神話中的樹名)。
◎ 指「杜若」(古書上說的一種香草):「沐蘭澤,含~芳」。~英(「杜若」的花)。
◎ 文言句首助詞,常與「夫」合用:「~夫陰雨霏霏,連月不開。」
◎ 用在形容詞或副詞後,表示事物的狀態:「桑之未落,其葉沃~」。
其它字義
● 若rě ㄖㄜˇ
◎ 〔般若〕見「般3」。
古代漢語中「若」有幾種解釋
5樓:匿名使用者
一、作動詞,如同;像。例如:
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莊子·逍遙遊》
關山度若飛。——《樂府詩集·木蘭詩》
天涯若比鄰。——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同,相當。例如:彼與彼年相若也。——韓愈《師說》
三、比得上(多用於否定句和反問句)。例如: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戰國策·齊策》
四、作代詞,如此,這樣。例如: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孟子·梁惠王上》
五、你 [們] ;你 [們] 的。例如:
若為傭耕,何富貴也。——《史記·陳涉世家》
若輩得無苦貧乎。——明· 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六、作連詞,假如;如果。例如:
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天若有情天亦老。——唐· 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
七、至於。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例如: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八、作助詞,用在形容詞或副詞後面,表示事物的狀態。相當於「貌」、「樣子」。例如:桑之未落,其葉沃若。——《詩·衛風·氓》
6樓:丹青墨點
若:彷彿,好像;相當於,
"若"字在古漢語中的所有意思和每個意思對應的例句
7樓:匿名使用者
①《動》像。《赤壁之戰》:「眾士慕仰,若水之歸海。」②
《動》及;比得上。《鄒忌諷齊王納諫》:「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③《代》你;你們;你(們)的。《鴻門宴》:「若入前為壽。
」《捕蛇者說》:「更若役,復若賦。」④《代》這樣的;這。
《齊桓晉文之事》:「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⑤《連》至於。
《齊桓晉文之事》:「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⑥《連》假如;如果。
《餚之戰》:「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⑦《連》或;或者。
《漢書•食貨志》:「時有軍役若水旱,民不睏乏。」⑧《副》好像;似乎。
《桃花源記》:「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⑨《詞綴》用於形容詞後,表示「……的樣子」,也可不譯出。
《詩經•氓》:「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未若」在古漢語中是什麼意思?
8樓:
未若 wèi ruò
在古漢語中含義為不如,不及,比不上。 大多含貶義。也有用於文人自謙時所說,表示禮讓。
例子:《詠雪》未若柳絮因風起。
意義:不如把這種情景比作柳絮乘風而起。
9樓:匿名使用者
未若 是未諾的的意思
若是諾的通假字
表示沒有答應
10樓:匿名使用者
也就是「不如」,「比不上」的意思
11樓:匿名使用者
未若,不如的意思。謝道韞有詩句曰:未若柳絮因風起。
12樓:泰溪居士
就是「不若」「不如」的意思,比如《論語》: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13樓:老草青青
把樓上的綜合一下正好,都沒錯。
古漢語中「則」有哪些意思
14樓:愛漂漂淼淼
1.(會意。金文從鼎,從刀。古代的法律條文曾 刻鑄在鼎上,以便讓人遵守。本義:準則,法則)
2.同本義 [criterion;norm;standard;rule]
則,等畫物也。——《說文》
則,法也;則,常也。——《爾雅》
根天地之氣,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鳥獸草木之生物,雖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嘗變也,謂之則。——《管子·七法》
均守平則。——《周禮·大司馬》
法則以馭其官。——《周禮·太宰》
掌則以逆都鄙之治。——《周禮·太史》。注:「亦法也。」
有物有則。——《詩·大雅·庶民》
天不變其常,地不易其則。——《管子·形勢》
3.又如:則天(以天為法,治理天下);則度(法度);則效(則象。效法)
4.等級(由則的劃分等級引申而來) [grade]
《坤》作墜勢,高下九則。——《漢書·敘傳下》。顏師古注引 劉德曰:「九州土田上中下九等也。」
5.古指三百平方里以下的采邑 [district about 300 square li]。王莽時以土方五十里為一則,為子男封邑
6.標準權衡器 [standard weighing device]
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軌則,壹稟於六律。——《史記》
7.榜樣[example]。如:以身作則
〈動〉1.劃分等級 [grade]
鹹則三壤,成賦中邦。——《書·禹貢》
2.仿效,效法 [follow;imitate]。如:則先烈之言行
3.做,作 [do]
眾人聽了,嚇得不敢則聲。——《紅樓夢》
15樓:還款總部
(2) 依照順從:~願。~意。~法炮製。
(3) 像,相似,同什麼一樣:~此。~是。~同。~故。~初。遊人~織。
(4) 比得上,及:百聞不~一見。自嘆弗~。
(5) 到,往:~廁。
(6) 假若,假設:~果。~若。假~ ~~是。
(7) 奈,怎麼:~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
(8) 與,和:「公~大夫入」。
(9)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
(10) 用在形容詞後,表示動作或事物的狀態:突~其來。
(11) 表示舉例:例~。
(12) 應當:「若知不能,則~無出」。
(13) 〔~月〕農曆二月的別稱。
(14) 姓。
古漢語中「 諾」和「曹」都有什麼意思
16樓:羅鳳你好
秦漢朝時期人與人之間答應的聲音,表示同意;唯唯諾諾。秦漢朝時「唯」與「諾」皆為象聲詞,皆為應答之聲。但「諾」指地位或者輩分高的人對下級或者小輩分的應答。
「唯」才是指地位或者輩分低的人對地位高或者輩分高的人的應答。關於「唯」與「諾」的表達規矩,《禮記》卷二(曲禮上)有云:父召無「諾」,先生召無「諾」,「唯」而起。
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豫部》:「緩應曰諾,疾應曰唯。」關於「唯」與「諾」的表達規矩,一定要恭敬的人不可用諾,上級對下級特殊情況為表敬意可用唯,諾是比較隨意的應答甚至是不耐煩,諾的用法中對上下規定沒有唯嚴格,下級對上級有時也可答。
但唯多用於下級對上級,諾多用於上級對下級或平輩之間,具體情況視語境而定。影視劇中嚴格來說是錯的。
「曹」意為「糧草」、「飼料」。夏代時商族先公之一叫曹圉,是昌若之子,冥之父,商湯的九世祖。曹圉亦作糧圉,可見「曹=糧」;「曹圉」應指糧庫或馬圈,說明昌若之子是管糧庫或馬圈的。
盛牲畜飼料的長條形器具叫豬槽、馬槽,盛飲料或液體的器具叫酒槽、水槽。凡盛受食料飲料的容器都叫槽。漕河,是運糧草的河道。
漕糧,指漕運的糧食。漕運,舊時指國家從水道運輸糧食。槽,也指房子。
槽坊,舊時稱釀酒的工場,亦即產生酒糟的地方,而酒糟可以送到槽裡面去餵養牲畜。毋庸置疑,「曹」字的原始義是指糧草、飼料。
後世對曹的原始義既有繼承,也有引申。許慎及之後的文字學家說曹之本義指古代之訴訟(即古代的法官),亦引申為官吏分科司職治事之組織曰曹。漢置尚書五人,一人僕射,四人分四曹,東漢尚書六人,分五曹;一曹與後世之一部同。
其後官制迭更,晉及南北朝多至數十曹,直至清代始無曹名。
執在古漢語裡是什麼意思
17樓:№幸福
1. 拿著:~刃。~鞭。~筆。
2. 掌握:~政。~教(jiào )。
3. 捕捉,逮捕:戰敗被~。
4. 堅持:固~。~意。 執書
5. 實行:~行。
6. 憑單:回~。
7. 朋友:~友(志同道合的朋友,簡稱「執」)。
8. 姓。
9. 做到:孝於親,所當~。
古漢語後的意思,古漢語後的意思
後 h u 1.指空間在背面,反面的,與 前 相對 窗戶。面。學。綴。進。2.時間較晚,與 先 相對 日 福。期。3.指次序,與 前 相對 排。十名。4.子孫 輩。嗣。裔。昆。無 沒有子孫 後 是 後 的意思 h u1.上古稱君主 商之先 先王 2.帝王的妻子 皇 太 3.指空間在背面,反面的,與 ...
奔 在古漢語裡有哪些意思,古代漢語中的“所以”有哪些意思
奔 b n 奔 動 會意。金文字形,上面從 大 人 象人揮動雙手,下面從 止 趾 而且是三個 止 表示快跑。本義 快跑 同本義 中庭謂之走,大路謂之奔。爾雅 釋宮 將奔走之。左傳 昭公三十一年 注 猶赴趣也。弗迓克奔。書 牧誓 猛浪若奔。吳均 與朱元思書 屠乃奔倚其下。聊齋志異 狼三則 又如 東奔西...
古漢語中以的意思,經濟在古漢語中的意思
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 不可以拿來換它,這裡的以的意思是 拿來 經濟在古漢語中的意思 經濟在古漢語中的意思是社會物質生產 流通 交換等活動。生活用度 家境。治國的才幹。經世濟民。經濟 j ng j 基本釋義 一 古義 1 指社會物質生產 流通 交換等活動。如我們農業經濟的急速發展。2 生活用度 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