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小時定律真的適合所有的領域嗎

2022-03-21 14:28:51 字數 5677 閱讀 1699

1樓:教育創造無限可能

一萬小時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的定律。「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他將此稱為「一萬小時定律」。

美國兩位暢銷書作家,丹尼爾·科伊爾的《一萬小時天才理論》與馬爾科姆·格拉德韋爾的一本類似「成功學」的書《異類》,其核心都是「一萬小時定律」,就是不管你做什麼事情,只要堅持一萬小時,基本上都可以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一萬個小時是怎麼算出來的?

格拉德韋爾一直致力於把心理學實驗、社會學研究,對古典**家、冰球運動員的統計調查改造成流暢、好懂的文字。在調查的基礎上,他總結出了「一萬小時定律」,他的研究顯示,在任何領域取得成功的關鍵跟天分無關,只是練習的問題,需要練習1萬小時——10年內,每週練習20小時,大概每天3小時。每天3小時的練習只是個平均數,在實際練習過程中,花費的時間可能不同。

上世紀90年代初,瑞典心理學家安德斯·埃裡克森在柏林**學院也做過調查,學小提琴的都大約從5歲開始練習,起初每個人都是每週練習兩三個小時,但從8歲起,那些最優秀的學生練習時間最長,9歲時每週6小時,12歲8小時,14歲時16小時,直到20歲時每週30多小時,共1萬小時。

「一萬小時法則」在成功者身上很容易得到驗證。作為電腦天才,比爾·蓋茨13歲時有機會接觸到世界上最早的一批電腦終端機,開始學習計算機程式設計,7年後他建立微軟公司時,他已經連續練習了7年的程式設計,超過了1萬小時。

為什麼是一萬個小時?

「一萬小時法則」的關鍵在於,一萬小時是最底限,而且沒有例外之人。沒有人僅用3000小時就能達到世界級水準;7500小時也不行;一定要10000小時——10年,每天3小時——無論你是誰。這等於是在告訴大家,一萬小時的練習,是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神童莫扎特,在6歲生日之前,他**家的父親已經指導他練習了3500個小時。到他21歲寫出最膾炙人口的第九號協奏曲時,可想而知他已經練習了多少小時。象棋神童鮑比·菲捨爾,17歲就奇蹟般奠定了大師地位,但在這之前他也投入了10年時間的艱苦訓練。

在大量的調查研究中,科學家發現,無論是在對作曲家、籃球運動員、**家、鋼琴家還是象棋選手的研究中,這個數字——一萬,反覆出現。

這是「一萬小時法則」被提出的事實論據。

最近這個理論被很多人質疑,總體來說,基於當時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這個理論大致方向和遠離是正確的,我們不必較真一萬個小時這個具體的小時數,可以把它理解為很長的一段短時間,作者其實就是想告訴我們,只要我們專注於一個行業,一個領域,投入全部的熱愛,堅持一下,一定會成功的。也許是2萬個小時,也許是十萬個小時。

除了一些特殊的行業,你想成為專家或大師級別的人物,需要優秀的自身條件、天賦、天份,其他的大部分行業都可驗證一萬個小時學習理論

2樓:水清霞明

當然不能適合所有的領域,也只能像它的備註中說的適合某些領域。我的理解,它主要適用於我們普通人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比如學習一種技術、學習一門專業課程、堅持一項體育運動等等。經過10000個小時學習的積累,你取得的成績遠遠超過了周圍的普通人,和他們比起來,也算是具有專家水平了。

但是要想真正成為各個領域名副其實的專家,10000個小時的學習積累是遠遠不夠的。有些尖端科技領域,10000個小時的學習積累,你連門兒都還沒進去,比如醫學、軍工、電子資訊、人工智慧等領域的專家。有時候,天賦也很關鍵,光靠努力也成不了專家,比如體育、文藝等領域,更需要天賦作為支撐。

話說回來,這個10000小時定律。對我們普通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還是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的。比如你在工作中堅持一項技術革新,如果能堅持鑽研10000個小時,一定會成績斐然。

比如我們日常看書、寫字、健身等等,如果能堅持10000個小時,那也一定會取得令人刮目的成績。比如戒菸、戒賭等,如果能堅持10000個小時不抽菸、不賭博,可以說你99%已經取得了成功。

突然想到那個被眾多成功學書籍所推崇的21次定律,就是說做某件事情,堅持21次,就能養成良好的習慣。你可以做個調查,看看身邊曾經按照21次定律去跑步、戒菸的人,有幾個成功的? 相比21次定律,我寧願更相信10000次定律。

認同了這個道理,如果能勤而行之,那麼美好的工作和生活也將會接踵而至。

3樓:匿名使用者

一萬個小時理論並不適合所有的領域,也不適合所有人。

一、「一萬小時定律」並非適合所有領域,即使有很強意志力,也很難在3到4個領域成為世界頂級。

二、工作這種活動的特點,存在一定的重複性的勞動,而且往往還存在競爭,所以你在工作的時候可能也有一定壓力,這樣看上去比玩兒更「刻意」的訓練了,那麼能不能達到頂級水平呢?你算一下如果一個月工作20天,每天8小時,大約一年2000小時,於是工作5年的人是不是就成為你那個領域的頂尖級專家了呢?也不是。

因為工作的一個重要特點,還在於它的驅動力在於外部獎賞,也就是你的薪水。你為了你的薪水去工作,當你對目前薪水滿意的時候,可能也就失去了進一步突破瓶頸達到更高一個水平的動力。所以,世界上有很多職業運動員,但是他們中的頂尖級專家還在少數。

工作10000小時,也不能讓你成為頂級專家。

三、刻意訓練可以改善一個人的實力,那麼越是靠近實力一端的領域中,「一萬小時定律」效果就越明顯,越是靠近運氣一端的領域,效果就越差。比如投資這項活動,其實就比較偏向運氣一端,起碼想要找個理想的反饋都很難,要說提高投資領域的直覺判斷力,似乎就有點不大靠譜了。那麼「一萬小時定律」的效果恐怕就不是那麼理想了。

四、最後,其實要成為世界級的頂級水平,恐怕只有刻意訓練還不夠,還得需要一點天賦。

4樓:施大爺的朋友

比10000小時更靠譜的是刻意練習!

很多人認為知識的學習,技能的提升,習慣的培養經過21天,10000小時重複的練習,就可以達到成功的彼岸,變成專家!

我覺得這不完全對,舉個例子:我高中學校食堂的李阿姨,在我上高中那年,已經在學校飯堂工作了10年,但是她做出的飯菜是公認的不好吃!10年時間,她在做飯這件事情上花的時間,已經超過了10000小時,按照這個定理,李阿姨已經變成了一個超級廚師!

可惜沒有!

10000小時定理是有瑕疵的!

我認為比10000小時更靠譜的是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推崇的不是機械地做一件事情,而是要帶著思考和意識去做事。比如說要實現的目標?如何去實現目標?

如何去衡量目標?最後帶著改進的思維繼續迴圈練習,這種有效的方法就叫做刻意練習。

方法:1, 把練習當成生活中的一部分!習慣的培養融入生活當中,方能堅持!

2, 如果想要更快的發展,找個好老師,模仿他!

3, 調整,優化以及升級練習的方法!

有方向的努力,更容易接近成功!

5樓:zkq先生

可以這麼認為。

一萬小時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的定律。「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他將此稱為「一萬小時定律」。他的研究顯示,在任何領域取得成功的關鍵跟天分無關,只是練習的問題,需要練習1萬小時

英國神經學家daniellevitin認為,人類腦部確實需要這麼長的時間,去理解和吸收一種知識或者技能,然後才能達到大師級水平。頂尖的運動員、**家、棋手,需要花一萬小時,才能讓一項技藝至臻完美。

另外,「一萬小時法則」在成功者身上很容易得到驗證。

6樓:x芳

不是所有領域都適用。總會有不適用的領域。不過是表明了一種態度。

早在2023年,brooke n. macnamara還在《心理科學透視》中,對33項有關刻意練習和運動成績之間的關係做出了分析,研究發現,在決定運動員成績的因素中,練習的作用僅僅佔了可憐的18%。

而更早時候,來自倫敦國王學院心理學家羅伯特·普羅明(robert plomin)也進行過一項研究,給15000多對雙胞胎做了出生記錄,這些雙胞胎被要求參加一系列測試及問卷調查,其中包括記錄孩子繪畫人物的能力。結果表明:如果同卵雙胞胎的其中一個擅長畫畫,其另一個兄弟姐妹擅長畫畫的可能性也很大。

根據這些最新的研究結果,我們事實上已經可以完全得出結論:努力練習,僅僅能夠讓一個人從較差水平入門到一般水平。

7樓:橙味氣泡酒

一萬小時定律是真的,適合所有領域的。因為一萬小時專注做一件事情,在一個領域做一件事情,就會做出結果,所以適用這些領域。

8樓:

1萬小時定律真的適合所有的領域,因為只有當你堅持1萬個小時形成某種習慣,你就會變成一個很自律的人。

9樓:情感答疑梁山伯

我覺得1萬小時定律真的適合任何領域。所謂的熟能生巧巧能生精。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一個簡單的動作,重複1萬遍,那你就是這個領域的高手,你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

10樓:蛋花和黴黴

1萬小時定律並不適合所有領域一宿一些領域,1萬小時定律確實是比較適合的,就像那些工廠裡的工人,1萬小時絕對可以了。但是在其他的比較燒腦的領域,一項科研這方面絕對是不可以的呀。

11樓:快樂育兒健康成長

量產終歸會產生質變的,所以一萬小時適合大部分的人和領域。

12樓:匿名使用者

世事無絕對,一萬小時定律可能適合大部分普通人從事的普通行業,但是你不能否認世上確實有天才以及特殊行業,他們的領域就不適合一萬小時定律。

13樓:櫻市子來了

1萬小時定律不適合,所有的領域。因為1萬小時定律,這種事情只是針對努力而言。但是有些情況並不是說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對人的能力和天賦也是有要求的。

14樓:匿名使用者

1萬小時定律,真的適合所有的領域!因為因為所有領域都是人在工作,都有人的參與!人的忍耐性限度的!

15樓:泅藍青春

我覺得一萬小時定律並不是適合所有領域,因為藝術它是需要一個時間的沉澱,而並不是一萬小時定律,他墨守成規所帶給人們的一些的規則,而是一些開放性的,文化性的一些爽朗性的一些領域

強調持續強化訓練的「一萬小時定律」真的有效嗎?

16樓:

其實,一萬小時定律並不有效。《紐約客》作家馬爾科姆·葛拉威爾在《異數》中寫道:「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

只要經過一萬小時的錘鍊,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超凡。 」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一萬小時,按比例計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四個小時,一週工作五天,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需十年功夫。

這個定律並不是葛拉威爾發明的,但他確實在暢銷書《異數》中普及了「一萬小時定律」。事實上,這個定律要追溯到2023年的一次研究,雖然在**中作者把它稱為「十年定律」。這一定律說明,你在任何領域花費某個量的時間,就能成為專家。

我不知道都是些什麼胡說八道。不過,為生活列一個近似的數字方程式,或為成功列一套等式,要比簡單地說「熟能生巧」、「曲不離口」聽上去科學得多。這種解釋似乎很有道理:

天賦加上一萬小時的努力等於成功。

但通常這個定律並不是這樣解釋的。喬弗瑞·科爾文曾在《財富》上寫的文章,開頭引用了金融大鱷沃倫·巴菲特的例子:「巴菲特不久前對《財富》說,他是『為分配資本而生』的……但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沒有人生來就有擅長某種工作的天賦,因為標靶明確的天賦並不存在。 」

人們總是說「勤能補拙」,但這種想法非但造成不切實際的期望,反而會使人對真正的天賦視而不見。比如,有些像我一樣的自閉症患者,可能在影象、數字或**方面有特殊的才能,他們不去發揮這些才能,只是不斷練習彌補缺陷,就是對天賦的一種巨大傷害。在矽谷有許多像我一樣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徵的人,他們真正發揮了自己的天賦,我把他們稱作「快樂的孤獨症患者」。

什麼是一萬小時理論,一萬小時定律是什麼?

問題 什麼是 一萬小時理論 主回答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即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按比例計算就是 如果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一週工作五天,那麼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五年。這就是一萬小時定...

派出所關24小時算什麼,派出所可以留人超過24小時嗎?

在警察局關了24小時不一定是拘留,也有可能是傳喚或留置盤問的。因為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對可能適用行政拘留處罰的行為人,詢問查證的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根據警察法的規定,適用繼續盤問最長可達48小時。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八十三條 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公安機關傳喚後應當及時詢問查證,詢問查證的時...

待機4小時,掉電20 ,電池難道真的沒救了嗎

手機電池耗電快和手機的使用情況有一定的關係,建議你在日常使用中按照以下方法嘗試 1 手機在長時間玩遊戲 看 開啟wifi gps定位 藍芽等功能後導致耗電較快,建議不使用手機時儘量關閉wifi gps定位 藍芽等功能 2 使用非手機自帶軟體後開始快速發熱耗電,一般存在軟體的相容性問題,遇到此類問題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