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是什麼身份?諸葛亮以前是怎樣的人

2022-02-03 20:28:10 字數 3492 閱讀 4899

1樓:白澀不

我以為「三國演義」不是歷史,歷史上的諸葛亮是人,演義當中的諸葛亮是神。魯迅先生說得非常正確,諸葛亮是中國造神運動的結果,也是封建士大夫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通過研讀三國演義和三國志,我個人對諸葛亮有如下評價:

1、事無鉅細、事必躬親。其結果是諸葛亮死後費禕、董允、姜維等人只能獨當一面,而不能統馭全域性,致使政令、軍令不能統一。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寫道:

宮中府中,具為一體……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這樣的管法,即使劉禪有雄才大略,也無展示之處。諸葛亮在世的時候蜀中大小事情全憑「相父」決斷,劉禪根本就未親政,使得諸葛亮死後後主對軍國大事一無所知,更無法作出決斷。 2、不能知人善任。

其結果是諸葛亮死後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政治、軍事上沒有可當大任之人,加之後主昏庸、黃皓弄權,使蜀國迅速衰敗。 3、隆中對的戰略錯誤。

在隆中對中諸葛亮制定了佔據荊州、奪取巴蜀佔據漢中以為更本,然後以圖中原的戰略構想。造成原本弱小的蜀國不能集中優勢兵力於一點,只是兵力分散,處處薄弱。況荊州乃四戰之地,易攻難守,即使荊州不丟,問鼎中原也無可能。

4、治國有方、馭軍無能。諸葛亮在治國方面可謂出類拔萃,在短時間內使蜀國改變了劉璋時期的闇弱政治,使百姓富足。但在軍事方面雖六出祁山皆無功而返,且首出祁山在一片大好形勢的情況下,因街亭之敗造成全線崩潰。

首出祁山是三國鼎立後的首次北伐,其意義非同一般。當時,關中震動、隴西三郡望風歸降,魏國遣大將張合來抵禦蜀軍。諸葛亮深知此次北伐的重要性,也知道張合乃魏之名將,更知道街亭對蜀軍的重要是生死攸關的,當時諸葛亮應親駕街亭,這樣斷無街亭之失。

如是,潼關以西歸蜀國多時矣,三國曆史就有可能改寫。諸葛亮雖深知依蜀國的國力無法和魏國打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應該以奇兵勝之,但在以後的五次北伐中,仍然以法進兵。而魏國統帥深知蜀軍的弱點,堅守不戰,致使蜀軍雖六出祁山皆無功而返。

可見,諸葛亮的軍事指揮才能和魏國同帥司馬懿相差甚遠。三國演義當中為美化諸葛亮,把他描寫成一個「失敗的英雄」。 5、窮兵黷武。

蜀國人口不過94萬多,劉禪投降時有兵11萬多人,是三個國家中比例最高的一個。而當時魏國人口500多萬,吳國人口240多萬。在蜀國存在的42年間,大的戰爭就又徵南、徵吳、六出祁山、九伐中原等。

連年征戰使得蜀國國力凋敝、人口減少,大量的精壯勞力從軍破壞了蜀國的經濟。 6、剛愎自用。在首伐中原時,魏國派夏侯懋率軍抵抗,魏延上賬獻策曰:

「夏侯懋乃膏粱子弟,懦弱無謀。延願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尋秦嶺以東,當子午谷而投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夏侯懋若聞某驟至,必棄城望橫門邸閣而走。

某卻從東方而來,丞相可大驅士馬,自斜谷而進,如此行之,則咸陽以西,一舉可定也。」諸葛亮卻以「此非萬全之策」為由,拒絕考慮。 我曾研究過當時的三國形勢圖,此計謀確屬出奇兵之計,後來確實證明夏侯懋無謀,若按此計,三國的形勢將會發生大的變化。

首次北伐失敗後,其後的五次北伐已再無此可能,因為魏國的統帥已換成深通軍事、老謀深算的司馬懿。

三顧茅廬中你覺得劉備和諸葛亮分別是什麼樣的人?

2樓:紿我祝福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他是一個謙虛的人、深藏不漏、不願拋頭露面的人。他不愛戰爭,不想出山參加戰鬥。架子很大。

從"三顧茅廬"可以看出諸葛亮是一個機智聰明的、有心計的人,而可以看出劉備是一個禮賢下士、尊重別人、有禮貌的人 「三顧茅廬」可以明確的看出劉備是一個成功的領導,識人的伯樂也。劉備初得諸葛亮,和諸葛亮很親近,惹得關張二人甚是嫉妒。然後他說了這句話:

「我得孔明如魚得水,不必多言」。關張二人這才作罷。 希望對您有幫助,望採納,您的採納將是我們回答的動力。

劉備是怎麼知道諸葛亮人的?

3樓:冬之泉

官渡大戰以後,劉備逃到荊州,投奔劉表。劉表撥給他一些人馬,讓他駐在新野(今河南新野縣)。

劉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人,因為自己的抱負沒有能夠實現,心裡總是悶悶不樂。他想尋找個好助手。他打聽到襄陽地方有個名士叫司馬徽,就特地去拜訪。

司馬徽說:「這一帶有臥龍,還有鳳雛(音chú),您能請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司馬徽告訴劉備:臥龍名叫諸葛亮,字孔明;鳳雛名叫龐統,字士元。

徐庶也是當地一位名士,因為聽到劉備正在招請人才,特地來投奔他。劉備很高興,就把徐庶留在部下當謀士。 徐庶說:

「我有個老朋友諸葛孔明,人們稱他臥龍,將軍是不是願意見見他呢?」 劉備聽了徐庶的介紹,說:「既然您跟他這樣熟悉,就請您辛苦一趟,把他請來吧!

」 徐庶搖搖頭說:「這可不行。像這樣的人,一定得將軍親自去請他,才能表示您的誠意。

」劉備先後聽到司馬徽、徐庶這樣推重諸葛亮,知道諸葛亮一定是個了不起的人才,就帶著關羽、張飛,一起到隆中去找諸葛亮。三顧茅廬後,諸葛亮終於被劉備的誠意感動了,就在自己的草屋裡接待劉備。

諸葛亮看到劉備這樣虛心請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劉備談了自己的主張。他說:「現在曹操已經戰勝袁紹,擁有一百萬兵力,而且他又挾持天子發號施令。

這就不能光憑武力和他爭勝負了。孫權佔據江東一帶,已經三代。江東地勢險要,現在百姓歸附他,還有一批有才能的人為他效力。

看來,也只能和他聯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接著,諸葛亮分析了荊州和益州(今四川、雲南和陝西、甘肅、湖北、貴州的一部)的形勢,認為荊州是一個軍事要地,可是劉表是守不住這塊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廣闊,向來稱為「天府之國」,可是那裡的主人劉璋也是個懦弱無能的人,大家都對他不滿意。

最後,他說:「將軍是皇室的後代,天下聞名,如果您能佔領荊、益兩州的地方,對外聯合孫權,對內整頓內政,一旦有機會,就可以從荊州、益州兩路進軍,攻擊曹操。到那時,有誰不歡迎將軍呢。

能夠這樣,功業就可以成就,漢室也可以恢復了。」

劉備聽了諸葛亮這一番精闢透徹的分析,思想豁然開朗。他覺得諸葛亮人才難得,於是懇切地請諸葛亮出山,幫助他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諸葛亮遂出山輔佐劉備。

後來,人們把這件事稱作「三顧茅廬」,把諸葛亮這番談話稱作「隆中對」。

4樓:活著的三國

劉備對諸葛亮的認識是經過一個很長過程的。首先,劉備在襄陽曾向司馬徽打聽人才方面的資訊,司馬徽第一次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接著,徐庶又向劉備鄭重地推薦了諸葛亮,這才引起了劉備的興趣,並最終形成了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

5樓:匿名使用者

徐庶被迫進了曹營後推薦給劉備的

諸葛亮是怎麼才被發現的?劉備請諸葛亮出山前,沒人請過諸葛亮麼?

6樓:匿名使用者

按照**,是司馬徽和徐庶推薦的,按照正史,是諸葛亮自己找上劉備的門,推銷自己的,沒有三顧茅廬的事的。

7樓:匿名使用者

徐庶推薦的。劉備請他出山前,書中沒交代有別人請過他——歷史事實不知道。

8樓:荀泰捷仙

可以使用專門的中藥祛斑霜,59元,贈送10克的小樣一支。效果很快的,樓主可以試試

劉備和諸葛亮分別是怎樣的人?

9樓:僧璞玉

劉備是一個有雄才大略,知人善用,能屈能伸的人才。

諸葛亮是一個多智多謀,事主忠心耿耿的謀士。他對內治理國家有道對外七出岐山北伐曹操,匡扶漢室。

劉備和諸葛亮之間的故事,劉備和諸葛亮之間的故事速度給答案

1.取荊州 2.減蜀漢 3.白帝城託孤 劉備和諸葛亮之間的故事速度給答案 第一件是三顧茅廬 第二件是勸劉備乘亂取荊州。曹操南下的時候,劉表已死,劉琮繼任荊州之主。劉備向南撤退,諸葛亮勸劉備在路過襄陽的時候襲取劉琮,奪取荊州。但劉備沒有采納這個意見,於是才有了當陽之敗,也才有了赤壁之戰。第三件是勸劉備...

劉備是怎麼知道諸葛亮人的

官渡大戰以後,劉備逃到荊州,投奔劉表。劉表撥給他一些人馬,讓他駐在新野 今河南新野縣 劉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人,因為自己的抱負沒有能夠實現,心裡總是悶悶不樂。他想尋找個好助手。他打聽到襄陽地方有個名士叫司馬徽,就特地去拜訪。司馬徽說 這一帶有臥龍,還有鳳雛 音ch 您能請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

談談你對劉備和諸葛亮的看法,談談你對諸葛亮劉備的看法

亂世中沒有什麼虛不虛偽的,任何人都有虛偽的一面,就看你怎麼去用心計。有人用來害人 有人用來救人。無論怎樣,一個賣草蓆的人可以白手興家當上帝王也算是個英雄!一個山村農夫能夠為蜀漢治國安邦也算是人才!談談你對諸葛亮 劉備的看法 諸葛亮 一流的政治家 外交家 一流的人品 二流的軍事家 劉備亡後一身致力於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