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聖誕老東東
一、生活習慣:
苗族講究禮節,各種場合都是長幼有序、大小有別。過去苗族家庭用餐一般是男的先吃,女的後吃,有時母親可以與丈夫和兒子同桌進餐,但女兒和兒媳總是後吃。若家裡來了客人,用餐時男客由男的陪同進餐,女客由女的陪食。
若老幼同桌吃飯,上坐老人,其餘則分坐。
老、幼或主、客同在火坑邊烤火敘談時,靠近中柱的那一方習慣讓長輩、老人或客人坐。家人出門,夫妻同路,男前女後,且要保持一定的距離。父子同行,20歲以下的兒子必須走在父親的後面,否則會被認為不懂禮貌。
二、風俗:
1、飲食:
苗族飲食習俗自有其特點。黔東南、湘西、海南島和廣西融水的苗族,主食為大米,也有玉米、紅薯、小米等雜糧;黔西北、川南、滇東北的苗族,則以玉米、土豆、蕎子、燕麥等為主食。副食種類很多,肉類有自家養的家畜、家禽和魚類,蔬菜有豆類、菜類、瓜類,此外還採集野菜和從事漁獵等以補充。
2、婚姻:
苗族婚姻的締結過程非常複雜,婚禮儀式也極為複雜。畢節地區和雲南屏邊等地,結婚一般都是新娘步行到夫家,不拜堂。但湘西地區是坐轎,威寧地區是坐轎或騎馬。
宣恩新娘到夫家時,必須從側門進入洞房,並由陪伴的未婚姑娘端盤請新娘新郎喝「交杯酒」。
擴充套件資料
苗族的文化藝術:
1、苗族**,豐富多彩。有民歌曲調、蘆笙曲調、瑣吶曲調和策琴曲調,其中最普遍的是民歌曲調和蘆笙曲調,而蘆笙曲調是苗族**中最有代表性的曲調。
2、苗族的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銀飾等民間工藝瑰麗多彩。用蠟刀蘸蠟在白布上畫好圖案花紋後,浸入染缸染色,然後用水煮沸,脫去黃蠟現出藍底白紋圖案的蠟染工藝,已有上千年左右的歷史,在苗族民間流傳甚廣。
3、苗族的民間口頭文學非常發達,其數量浩繁,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藝術精湛,包括古歌、傳說、民間故事、歌謠、敘事詩、諺語格言等樣式。
2樓:匿名使用者
誠懇和友好就行,其實苗族是很包容的,沒有很多人想的那麼樣
苗族有什麼風俗習慣
3樓:千山鳥飛絕
苗族的風俗習慣有:苗族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苗族的**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具體如下:
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不同地區苗族的宗教信仰有所不同。有的苗族地區由於交通閉塞,苗族信仰原始宗教;還有少數苗族地區,如威寧、石門坎和湘西沅陵等地在近代由於受外國傳教士的影響,有改信天主教和**教的。
但總的來看,多數苗族群眾信仰的仍是本民族長期形成的原始宗教,它包括自然崇拜、圖騰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
苗族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較為重要,最為隆重的當屬牯藏節。
苗族的**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飛歌」高亢嘹亮,極富感染力;舞蹈有蘆笙舞、板凳舞、銅鼓舞等,以蘆笙舞最為普遍。蘆笙舞在正月十
五、三月
三、重陽節等節日及建房、豐收、迎親等日子裡跳,舞姿多重下肢變化。
4樓:帥氣的小宇宙
1、飲食習俗:
苗族飲食習俗自有其特點。黔東南、湘西、海南島和廣西融水的苗族,主食為大米,也有玉米、紅薯、小米等雜糧;黔西北、川南、滇東北的苗族,則以玉米、土豆、蕎麥、燕麥等為主食。副食種類很多,肉類有自家養的家畜、家禽和魚類,蔬菜有豆類、菜類、瓜類,此外還採集野菜和從事漁獵等以補充。
酸辣二味是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過去,由於山區缺少食鹽,因此很多苗族人民終年淡食,只能以酸辣調味,日久形成習慣。
2、喪葬習俗:
有些苗族地區,忌男性死於白天,女性死於夜晚,認為時辰不對,死者須再要一異性死者相伴。故死時不適,喪家常請巫師唸咒「改」,同時做一手掌大小的木棺同葬,示已有伴。忌棺內放鐵、銅等非銀金屬及棉花和塗有桐油之物,以為如是死者在回東方的路上買不了水喝,鐵、銅還會折騰死人。
在些苗族地區,村寨死人當天,可以勞動,但忌下田。是日,同村人忌挑柴回家,否則挑柴者會有災難。停柩期間,家屬忌吃蔬菜。
入葬後1月內,家中任何東西不得出賣或借人。
3、制度習俗
議榔制:是不同宗的家族組成的地域性村寨組織,即農村公社組織。各地苗族的叫法不一。
黔東南叫「構榔」或「勾夯」,也叫「構榔會議」;廣西叫「栽巖會議」或「埋巖會議」;湘西大部分地區稱「合款」;雲南金平縣叫「叢會」或「里社會議」。它是苗族社會中一種議定公約的制度,是地區性的政治經濟聯盟組織。議榔組織大小不一,幾個或幾十個寨子組成的最為普遍。
議榔的最高權力機關是議榔大會,其任務主要討論有關大事,制定議榔款約,選舉各種執事首領。
4、生活習俗禁忌
有些苗族地區,忌隨時洗刷飲甑、飯包、飯盆,只能在吃新米時洗,以示去舊米迎新米。隨時洗刷會洗去家財,飯不夠吃。在山上飲生水忌直接飲用,須先打草標,以示殺死病鬼。
忌動他人放於路邊的衣物,以免傳染麻風病。忌孩子在家中亂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頭頂,否則孩子長不高。
禁忌婦女與長輩同坐一條長凳。苗族的禁忌,據不同的支系各有不同。
5、節日習俗
苗族是一個富有古老文明、講究禮儀的民族,歲時節慶獨特鮮明。苗族傳統節慶按功能含義分為:
農事活動節慶;質交流節慶;男女社交、戀愛、擇偶節慶;祭祀性節慶;紀念性、慶賀性節慶。
5樓:我欲去遠方
1、苗族的宗教習俗
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牯藏節」是苗族民間最大的祭祀活動。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
於農歷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進行,屆時要殺一頭牯子牛,跳蘆笙舞,祭祀先人。食時邀親朋共聚一堂,以求增進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傳統社會迷信鬼神、盛行巫術。也有一些苗族信仰**教、天主教。苗族信仰佛教、道教的主要是東部方言苗族,苗語稱「baddeibzhal」(芭代周)。
2、苗族的服飾
服飾特色黔東南苗族服飾不下200種,是我國和世界上苗族服飾種類最多、儲存最好的區域,被稱為「苗族服飾博物館」。
苗族服飾從總體來看,保持著中國民間的織、繡、挑、染的傳統工藝技法,往往在運用一種主要的工藝手法的同時,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藝手法,或者挑中帶繡,或者染中帶繡,或者織繡結合,從而使這些服飾圖案花團錦簇,溢彩流光,顯示出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
從內容上看,服飾圖案大多取材於日常生活中各種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識別族類、支系及語言的重要作用,這些形象記錄被專家學者稱為「穿在身上的史詩」。
從造型上看,採用中國傳統的線描式或近乎線描式的、以單線為紋樣輪廓的造型手法。從製作技藝看,服飾發展史上的五種形制,即編制型、織制型、縫製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東南苗族服飾中均有範例,歷史層級關係清晰,堪稱服飾製作史陳列館。
從用色上看,她們善於選用多種強烈的對比色彩,努力追求顏色的濃郁和厚重的豔麗感,一般均為紅、黑、白、黃、藍五種。從構圖上看,它並不強調突出主題,只注重適應服裝的整體感的要求。從形式上看,分為盛裝和便裝。
3、苗族的建築
苗族的建築在各地也有很大差別。黔東南居民住木製平房和樓房。樓房一般為兩層,建築形式多為「吊腳樓」(即按山坡斜度豎樁,在樁上建築),屋頂為雙斜面。
頂棚上層貯藏糧食、雜物,吊腳樓下堆放雜物或圈養牲畜。湘西和貴州鬆桃等地,採用木質結構、雙斜面瓦頂或草頂平房,每幢3~5間,「偏廈」作灶房或牲口圈。
過去,地主或富裕人家還築有庭院,並砌高牆或石碉圍護。雲南文山地區苗族居民住宅的牆壁多用竹條編織、外面糊上泥土的方法建造,屋頂為平形草頂。昭通地區的苗族居民多裝權權房」,即一種用幾根樹幹交叉搭糊,蓋上茅草,用樹枝或竹子編織、糊泥作牆的房屋。
一般隔為兩間,人畜各一。
海南島苗族住的是長而窄的茅草房,三間一幢,屋簷較長,簷下走廊是休息的地方。川南和黔西北的苗族多住士牆草頂或瓦頂的房屋。
4、苗族的飲食
解放前,花垣苗族以大米、包穀為主食,輔以紅苕、大麥、小麥、小米、馬豆等雜糧,一般日食兩餐,五荒六月或災年,貧苦人家常以糠菜充飢。解放後,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70 年代後期,吃的均以大米為主,其他雜糧逐步轉作為食品工業原料或牲畜飼料。
苗族萊餚除自產的新鮮蔬菜外,最具特色的是醃製酸辣食品,如酸菜、酸湯、酸辣子、醬辣子等,均為苗家常菜。苗家歷來好客,來了客人總要以酒肉相待,酒有糯米酒、包穀酒,肉有豬、牛、羊、魚,雞,鴨等。
苗鄉平時買魚肉不方便,為避免客人到後臨時張羅不周,因而,一般人家均用特殊方法醃製酸魚、酸肉、臘肉待貴客。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肉食豐富,隨時可買,醃製酸魚者少,酸肉已無人醃製,招待客人的酒菜與漢族無甚差別。
5、苗族的禁忌
苗族禁忌很多,主要有如幾種:
(1)忌踩三腳 苗家火坑裡放一鑄鐵三腳架,用作炊事,傳說三腳架是 3 個護火的祖先變成,任何人不能踩,否則就是對祖先不恭。
(2)忌坐火坑上方 火坑右邊靠中柱的地方,苗族稱為「夯高」 (hangd (hangd ghao ,設有祖先神位,是長輩坐的,年輕人和兒童嚴禁坐在此地,更不準在這方打鬧、波水或說髒話,否則就是褻讀祖宗,神人共憤。
(3)忌震「龍巖」 苗家堂屋**有一巖板,巖板下為「龍穴」,最忌震動:,據說震動「龍穴」,「龍」就會受驚離去,主人就會遭殃。
(4)父母健在忌戴白帕 戴白帕則標誌喪親守孝。
(5)大年三十忌吹柴火 據說是吹柴大會把新的一個的財 運吹走,從而貧困潦倒。 其他禁忌與縣內漢族大則致相同。
6樓:莫念v勿忘
苗族風俗習慣如下:
1、服飾
花垣苗族男子的服飾為頭纏布帕,雅酉一帶為花帕,其餘地區為青帕,帕長1—3米長,戴多層「人字形」。身穿對襟衣,袖長而小,褲筒短而大,包青色裹腳。衣料多為自織「家機衣」顏煞費苦心有花格、全青、全藍等到,花格衣最具有特色。
苗族婦女衣較為複雜,頭帕顏色與男子相似,但包法一同,多為拆疊式,由前額向後腦延伸,下小上大,成扁圓形,似古代官婦髮髻。
2、飲食
大部分地區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為常見。如再加一些鮮肉和酸菜做餡,味道更為鮮美。
肉食多來自家畜、家禽飼養,四川、雲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說。苗家的食用油除動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3、禁忌
在苗族人家做客,切記不能去夾雞頭吃。客人一般也不能夾雞肝、雞雜和雞腿,雞膽、雞雜要敬老年婦女,雞腿則是留給小孩的。當你離開苗族主人家時,一定要有禮貌地說聲「哇周」,意為「謝謝」,感謝苗家對你的盛情款待。
有些苗族地區,忌隨時洗刷飲甑、飯包、飯盆,只能在吃新米時洗,以示去舊米迎新米。
4、婚俗
苗族是一夫一妻制,男女青年婚前有傳統的社交活動。如「會姑娘」就是苗族青年自由戀愛的方式。苗族的傳統節日是一年一度的花山節(農曆正月初五舉行,又名"踩花山"),這是苗族人民最盛的節日,節日期間,身著節日盛裝的男女青年歡聚對歌,表演踩鼓,跳獅子和蘆笙舞,熱鬧非凡。
5、建築
由於長期分散居住,形成了不同地區各自的特點,房屋多系木結構,以瓦、杉皮或茅草等蓋頂,黔中或黔西地區有用薄石板蓋頂。山區多為吊腳樓;海南島和雲南昭通等地則住長形茅草房或以樹幹交叉搭成的「杈杈房」;湘西一帶則為石屋。
苗族的民俗習慣是什麼,苗族的風俗習慣是什麼
苗族十分注重禮儀。客。苗族有哪些風俗習慣 苗族的風俗習慣和歷史人物,經典文化。苗族是我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眾多,分佈遼闊,湘西苗族屬其中之一部。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苗族在服飾 節慶 婚嫁 喪葬 娛樂 禮節 禁忌 飲食等方面,形成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一 服 飾。湘西苗族的古代服飾,男女差別很小...
美國人的生活習慣及禮節,美國人的生活習慣及禮節
美國人對握手時目視其它地方很反感,認為這是傲慢和不禮貌的表示 忌諱別人衝他版伸舌頭,認為這種舉止是權汙辱人的動作.忌諱數字 13 星期五 等日。忌諱問個人收入和財產情況,忌諱問婦女婚否 年齡以及服飾 等私事暱愛白色,認為白色是純潔的象徵 偏愛黃色,認為是和諧的象徵 喜歡藍色和紅色,認為是吉祥如意的象...
我的生活習慣
無規律的作息時間隨著年齡的增大應該影響很大!據 黃帝內經 闡述,人的生物鐘是隨著太陽的規律執行的,古人養生就是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所謂的適者生存也是這個道理,故而建議你調整好自己的作息時間,儘量不要晚睡晚起,以達到健身養生的目的。嗯,中醫上講,晚上11 00至1 00之間是身體的排毒時期,必須處於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