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開線圓柱齒輪的公法線長度及公差怎麼確定?特別的是公差的確定。最好是舉例說明

2021-08-05 18:51:52 字數 2061 閱讀 7587

1樓:瀟湘客

如果不知道怎樣決定齒輪的精度等級,恐怕幫不上你,這個決定於材質、使用壽命、傳遞的功率等,還需要經驗;已知等級求公差數值,gb 10095 漸開線圓柱齒輪精度。

2樓:一笑而過

公法線長度公差,是由齒厚公差決定的;齒厚公差,是由齒輪精度、側隙大小決定的。

齒厚公差,參閱 gb 10095-88 。

跨齒數k,k = α×z÷180+0.5 ,計算結果,人為取整數。α,齒輪壓力角,一般都是20。

z,齒輪齒數。在計算公法線w時,需要引數(k-1),可以直接輸入數字k,k=(k-1)。

公法線w,w=(k×π×m + s + m×z×0.014904384)÷ cos20 。其中m是齒輪模數;s是齒輪齒厚。

注意齒厚s,是圖紙表明的最大齒厚,和最小齒厚,要分別代入計算,獲得兩個公法線的數值,構成公法線長度的兩個極限值。

上述計算方法,適用於20度壓力角的漸開線齒輪,不論是否變位,都能使用。

3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公式計算有誤,修改為如下:

w=(k×π×m - s + m×z×0.014904384)* cos20

1公法線長度如何確定,公法線上下公差如何確定,有什麼經驗公式嗎 2如何根據公法線及公差算出它的齒厚

4樓:援手

1.公法線長度,根據齒厚尺寸確定(和跨齒數);公法線上下偏差是根據齒厚上下版偏差確定。不是「經驗公權式」,是計算公式。

2.用公法線計算齒厚,是「計算1」的「反計算」。

3.在漸開線齒輪或漸開線花鍵圖紙中,都應該標出公法線及上下偏差和齒厚及上下偏差,它們的數值是有對應關係的。

4.跨棒距,即m值,可以代替公法線w。m和w,作用相同。

5樓:月影沙丘

公法線長度和跨測齒數計算式(內、外齒輪)

漸開線圓柱齒輪的公法線長度及公差怎麼確定?

6樓:路路通

正 漸開線圓柱齒輪,用測量公法線長度來控制齒厚,巳被齒輪製造部門廣泛採用。由於它不以外圓為測量基準,這樣既可提高齒厚測量的精度,又可放鬆外圓的製造公差,降低製造成本。

關於漸開線圓柱斜齒**法線長度的計算,有些書上介紹按假想齒數z/cos~3β查正齒輪的公法線長度表。這種方法在小螺旋角的齒輪還可近似應用,而在大螺旋角和大模數齒輪上就不宜採用,會造成很大的論理計算誤差,對於精密齒輪更不宜採用。

齒**法線公差值的確定需要中心距嗎,是必要條件嗎?

7樓:

公法線長度公差,是由齒厚公差決定的;齒厚公差,是由齒輪精度、側隙大小決定的。

齒厚公差,參閱 gb 10095-88 。

跨齒數k,k = α×z÷180+0.5 ,計算結果取整。α,齒輪壓力角,一般都是20°。z,齒輪齒數。

在計算公法線w時,需要引數k(小k)=(k(大k,即為跨齒數)-1)。

公法線w,w=(k×π×m + s + m×z×0.014904384)÷ cos20 。其中m是齒輪模數;s是齒輪齒厚。

注意齒厚s,是圖紙表明的最大齒厚,和最小齒厚,要分別代入計算,獲得兩個公法線的數值,構成公法線長度的兩個極限值。

上述計算方法,適用於20度壓力角的漸開線齒輪,不論是否變位,都能使用。

從公式計算上看,和中心距沒有關係。

軸的零件工作圖上要標註哪些形位公差?為什麼要標註這些形位公差?軸的直徑公差是如何確定的?

8樓:《草原的風

標註同軸度、橢圓度,同軸度要求軸不彎的程度,橢圓度要求軸截面是圓的程度,這些才是形位公差。你說的直徑公差是尺寸公差,長度公差、直徑公差不是形位公差。

9樓:匿名使用者

圓柱度,同軸度,還有跳動。形位公差標註,是確定零件不同部位的位置關係,不達圖紙要求,整機裝配效果就會受影響。軸的直徑公差根據軸孔配合確定

10樓:匿名使用者

形位公差標註原則是什麼 比如一根軸 那樣地方要標註跳動 那些地方吧標 為什麼?

求解答已知一標準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其齒頂圓直徑d

由da1 d1 2m d1 mz1 解得 m 2.5mm 中心距a d1 d2 2 2.5 29 2.5 z2 145 解得 大齒輪齒數 z2 87 大齒輪分度圓直徑 d2 mz2 2.5 87 217.5 mm 大 小齒輪的齒頂高 ha m 2.5mm 大 小齒輪的齒根高 hf 1.25m 3.1...

何謂齒輪傳動的齧合線?為什麼漸開線齒輪齧合線為直線

齧合線就是兩個輪齒齧合的軌跡。為什麼是直線而不是曲線,這是客觀事實。正如,曲柄搖桿機構,連桿上某一點的軌跡可以用來做攪拌用,是客觀存在的。什麼叫齒輪傳動的齧合線 齒輪的齧合線如果借用圖形就比較好說.在一對齒輪傳動過程中,齧合線就是一條直線,但它看不見,只有通過我們的想象,它又是存在的.兩齒輪傳動是通...

求助齒輪計算的問題,,側隙,公差,公法線

公差 上偏差 下偏差。下偏差 上偏差 公差。齒 法線及偏差計算 30 齒 法線上下偏差計算公式 公法線平均長度上偏差ews es scos 2e sin 公法線平均長度下偏差ews esi cos 2e sin 公法線平均長度公差 tw ts cos 4esin 1 式中2e為齒輪一轉內最大的幾何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