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杜甫原稿及其翻譯和解析

2021-07-29 17:03:34 字數 6263 閱讀 7582

1樓:薇·寶貝

本詩選自《杜詩詳註》(中華書局2023年版)這是杜甫「安史之亂」期間在長安所作的。「安」,指安祿山;「史」指史思明。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年)八月,杜甫從鄜(fu)州(現在陝西富縣)前往靈武(現在屬寧夏)投奔肅宗,途中為叛軍所俘,後困居長安。

該詩作於次年三月。全篇憂國,傷時,念家,悲己,顯示了詩人一貫心繫天下、憂國憂民的博大胸懷。這正是本詩沉鬱悲壯、動慨千古的內在原因。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sāo)更短,渾欲不勝簪(zān)。

註釋  國:國都,即京城長安(今陝西西安)。

破:被攻破。

深:茂盛;茂密。

城:指長安城,當時被叛軍佔領。

感時:感傷時局。

恨別:悲傷,悔恨離別。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二句互文,意謂因感時恨別而對花落淚,聽鳥尖叫。

烽火:這裡指戰爭。

連三月:連續三個月。

抵萬金:家書可值幾萬兩**,極言家信之難得。 抵:值。

白頭搔更短:白頭髮越抓越少了。 白頭:白頭髮。 搔:抓,撓。

短:少。

渾欲不勝簪:簡直連簪子也插不上了。渾:簡直。欲:將要;就要。不:禁不住。勝:能承受。簪:用來綰住

頭髮的一種針形首飾。古代男子束髮,所以用簪。

譯文  【韻譯】

故國淪亡,唯有山河依舊。春光寂寞,荒城草木叢生。

感傷時局,見花難禁涕淚。悵恨別離,鳥鳴每每驚心。

愁看烽火,早有陽春三月。一信萬金,家中音訊難得。

愁緒纏繞,白髮愈搔愈短。頭髮稀少,幾乎不能插簪。

【現代文譯文】

國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尚存,長安城春天滿目淒涼,到處草木叢生。

傷感時對花落淚,聽鳥鳴時也感到驚心。

戰火長久不息,給家人寫信報平安,比給家裡寄萬兩**要好得多。

愁白了的頭髮越搔越稀少,少得簡直綰不起來了。

【解讀】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花和鳥本無人的悲喜之情,但在杜甫詩中,因當時國家動亂,詩人身陷長安,家**離分散,所以認

為春花似在流淚,飛鳥也心存恐懼。

編輯本段創作背景  安祿山起兵反唐,由於唐玄宗寵妃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誤導唐玄宗,把守潼關的哥舒翰派到關外攻打叛軍大本營,中途哥舒翰被俘。安祿山沒有了勁敵,一下子就攻下長安。唐玄宗帶領妃妾皇子,與大臣們逃往靈武。

玄宗退位,太子李亨在靈武稱帝。

唐肅宗至徳元年(756年)八月,杜甫從鄜(fu,第一聲)州(現在陝西富縣)前往靈武(現在屬寧夏)投奔唐肅宗,途中為叛軍所俘,後被困居住在長安。這首詩作於次年三月。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作於唐肅宗至德二年(757)。當時長安被安史叛軍焚掠一空,滿目淒涼。杜甫眼見山河依舊而國破家亡,春回大地卻滿城荒涼,在此身歷逆境、思家情切之際,不禁觸景傷情,發出深重的憂傷和感慨。

詩人在這首詩中表現了愛國之情。

編輯本段作品鑑賞語句賞析  全篇圍繞「望」字,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結合。詩人以寫長安城裡草木叢生,人煙稀少來襯托國家殘破。起首一「國破山河在」,觸目驚心,有一種物是人非的歷史滄桑感。

寫出了國破城荒的悲涼景象。「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兩句以物擬人,將花鳥人格化,有感於國家的**、國事的艱難,長安的花鳥都為之落淚驚心。通過花和鳥兩種事物來寫春天,寫出了事物睹物傷情,用擬人的手法,表達出亡國之悲,離別之悲。

體現出詩人的愛國之情。詩人由登高遠望到焦點式的透視,由遠及近,感情由弱到強,就在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轉換中含蓄地傳達出詩人地感嘆憂憤。國家動亂不安,戰火經年不息,人民妻離子散,音書不通,這時候收到家書尤為難能可貴。

詩人從側面反映戰爭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動亂時期想知道親人平安與否的迫切心情。同時也以家書的不易得來表現詩人對國家深深地憂慮。結尾兩句,寫詩人那愈來愈稀疏的白髮,連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動作來寫詩人憂憤之深廣。

全篇詩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練,言簡意賅,充分體現了詩人「沉鬱頓挫」的藝術風格。

全詩抒發了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全詩沉著蘊藉,真摯自然,反映了詩人熱愛祖國,眷懷家人的感情。今人徐應佩、周溶泉等評此詩曰:「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備而不遊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

」此論頗為妥帖。「家書抵萬金」亦為流傳千古之名言。

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六月,安史叛軍攻下唐都長安。七月,杜甫聽到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訊息,便把家小安頓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肅宗。途中為叛軍俘獲,帶到長安。

因他官卑職微,未被囚禁。《春望》寫於次年三月。 詩人目睹淪陷後的長安之簫條零落,身歷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萬端。

詩的一、二兩聯四句,寫春城敗象,飽含感嘆;三、四兩聯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全詩沉著蘊藉,真摯自然。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

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悽然。司馬光說:「『山河在』,明無餘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

」(《溫公續詩話》)詩人在此明為寫景,實為抒感,寄情於物,託感於景,為全詩創造了氣氛。此聯對仗工巧,圓熟自然,詩意翻跌。「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

「國破」的頹垣殘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對舉,對照強烈。「國破」之下繼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當為明媚之景,而字尾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先後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極贊此聯說:

「對偶未嘗不精,而縱橫變幻,盡越陳規,濃淡淺深,動奪天巧。」(《唐音癸籤》卷九)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一般解釋是,對亂世別離的悲涼情景,花也為之落淚,鳥也為之驚心。作者觸景生情,移情於物,正見好詩含蘊之豐富。

並運用互文手法,可譯為「感時恨別花濺淚,感時恨別鳥驚心」。

詩的這前四句,都統在「望」字中。詩人俯仰瞻視,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山河到城,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

在景與情的變化中,彷彿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部分——想望親人。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鄉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多麼盼望家中親人的訊息,這時的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啊!

「家書抵萬金」,寫出了訊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鳴,因而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慼之象,眼望面前的頹敗之景,不覺於極無聊賴之際,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髮,幾不勝簪。「白髮」為愁所致,「搔」為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

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嘆息衰老,則更增一層悲哀。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遊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寫得鏗然作響,氣度渾灝,因而一千二百餘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歷久不衰。

春望一詩中的對偶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詩人這一年剛45歲,但「白頭」是寫實——半年後,他在《北征》中曾再次提到:「況我墮胡塵,及歸盡華髮。」「白頭」而又稀疏到「不勝簪」的地步,其蒼老之態可以想見。

他蒼老得這麼快,完全是憂國、傷時、思家所致。

杜甫陷賊中八個月,大約寫了二十來首詩,論深沉含蓄,當以此詩為最,句句都有言外之意,很值得品味。

詞語賞析

春望的「望」表達了對家人的懷念(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對國家前程的絕望憂慮(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對自己年頗老矣的慨嘆(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中心思想  這首詩歌的中心思想是:本詩通過描寫安史之亂中長安的荒涼景象,抒發了詩人憂國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詩人渴望安寧、嚮往幸福的願望

藝術表現  1、《春望》有融情於景、借景抒情、託物言志、託物寓意和寓情於事等修辭手法。關鍵是化情思為景物,移情入景、情景交融,也就是近代西方所說的「移情論」。杜甫的詩句: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望》),就是移情入景的範例。

2、詩的藝術手法。從不同層面來看:詩高度概括,形象生動的反映社會生活,常用比興手法,即要用渲染、比擬、聯想、對比等手法,將所要表達的感情事理具象化,形成鮮明生動的畫面。

詩歌形象除鮮明生動外,還往往具有象徵意蘊和誇張圖景,因而常用象徵手法和誇張手法,寓意高遠,發人深思。詩歌抒情言志,具有強烈的情感,常用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或間接抒情(即景抒情,託物寄情)表達詩人的典型感受。詩歌是富有想象力和啟示力的藝術,而詩歌的想象通常表現為聯想、類比、幻想等方式。

可以說沒有想象就沒有詩。特別要注意一些具有現代派的象徵詩,常常用象徵的手法或以特徵性的事物代表與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如戴望舒的《雨巷》。

3、詩的結構。詩的結構遵循的是情感和想象的邏輯,具有跳躍性。因而詩人特意建構「空白」——藝術的跳躍與省略。

中國古代文論稱之為「間空」。田間的《義勇軍進行曲》:「在長白山一帶的地方,/中國的高粱,/正在血裡成長。

/大風沙裡,/一個義勇軍。/騎馬走過他的家鄉。/他回來:

/敵人的頭,/掛在鐵槍上」。詩人省略了奮勇抗戰的場景,但那浴血奮戰的場面和同仇敵愾的民族義憤,都洋溢在字裡行間。因為開頭時代氣氛的烘托及最後一句詩眼,使讀者得以有根有據地用想象補充戰鬥場面。

詩跳躍與省略,虛實相間的藝術處理,造成「空間」以少勝多的藝術表現力。

4、詩的語言。精煉、富有韻律美。常用比喻、通感、反覆等手法,注意語言的聲調、押韻和節奏構成**美。

作者簡介

杜甫杜甫(公元712年-770年),字子美,祖籍襄陽(今湖北襄陽市),後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縣),世稱杜工部、杜拾遺,自號少陵野老,世人稱之為:詩聖,是中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世界文化名人,與同年代「詩仙」李白並稱「李杜」。杜甫的遠祖為晉代功名顯赫的杜預,乃祖為初唐詩人杜審言,杜甫本人出生於河南鞏縣(今鄭州鞏義)。

杜甫曾任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因此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後世尊為「詩聖」。

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並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名句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還有三首是給辛漸的。

杜甫的詩對後世影響深遠。

杜甫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

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誌著中國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煉字煉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巨集偉抱負。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象都給予批評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著為解救人民的苦難甘願做自我犧牲。所以他的詩歌創作始終貫穿著憂國憂民這條主線,以最普通的老百姓為主角,由此可見杜甫的偉大。

他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一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因而被稱為一代「詩史」。杜詩風格,基本上是「沉鬱頓挫」,語言和篇章結構又富於變化,講求煉字煉句。同時,其詩兼備眾體,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還寫了不少排律,拗體。

藝術手法也多種多樣,是唐詩思想藝術的集大成者。杜甫還繼承了漢魏樂府「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擺脫樂府古題的束縛,創作了不少「即事名篇,無復依傍」的新題樂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別」等。死後受到樊晃、韓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揚。

杜詩對元白的「新樂府運動」的文藝思想及李商隱的近體諷喻時事詩影響甚深。但杜詩受到廣泛重視,是在宋以後王禹、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陸游等人對杜甫推崇備至,文天祥則更以杜詩為堅守民族氣節的精神力量。杜詩的影響,從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藝的範圍。

生平詳見《舊唐書》卷一九〇。

「三吏」、「三別」是杜甫現實主義詩歌的傑作。它真實地描寫了特定環境下的縣吏、關吏、老婦、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動、語言,生動地反映了那個時期的社會現實和廣大勞動人民深重的災難和痛苦,展示給人們一幕幕悽慘的人生悲劇。在這些人生苦難的描述中,一方面,詩人對飽受苦難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對官吏給於人民的奴役和**深惡痛絕;另一方面,他又擁護王朝的平亂戰爭,希望人民忍受苦難,與王朝合作平定叛亂。

這種複雜、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面貌的。

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杜甫到成都後的住所。

杜甫一生創作了許多不朽的詩篇,流傳至今一千五百餘首。

唐大曆四年(769年),杜甫由湖北入湘,登岳陽樓,遊洞庭湖,溯湘江而上,至耒陽,次年四月病故。據《舊唐書.杜甫傳》記載, 杜甫在耒陽遊岳廟,「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縣令饋送牛肉白酒,甫飲過多,一夕而卒」,葬於杜甫墓。

杜甫的《春望》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 s o 更短,渾欲不勝簪 z n 我們可以看到 在作者眼裡,山河依舊在,只國家破閤家亡。用花流淚 鳥驚走,說明人們流離,心傷。同時也是作者自己的心傷。家人聯絡不上,歲月卻漸漸流逝。感嘆生命的短促,人生的無奈。我們可以站在...

賞析詩歌。春望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

小題1 c 小題1 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亦驚心,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作者當時面對國家衰亡的無奈感慨和綿綿愁緒借用花的濺淚表現出來。略 詩詞鑑賞。春望 唐 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 1 形容家書的珍貴,表達對妻子兒女強烈的思念之情。2 示例 面...

閱讀下面古詩,回答問題春望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

1 滿頭白髮,愁苦不堪。2 詩人眼中所見 山河破粹,春天的淒涼景象。詩人心中的期盼 親人團聚,國家安定。意思對即可 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 3分 春望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 小題1 國家 copy山河 破碎,bai城中春草悽悽,一片破du敗。小題2 反對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