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歡歷史人物李白

2021-07-08 18:27:20 字數 5829 閱讀 9377

1樓:匿名使用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詩俠」、「酒仙」、「謫仙人」等稱呼,公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有《李太白集》傳世。

其作品天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異,才華橫溢;詩句如行雲流水,宛若天成。李白詩篇傳誦千年,眾多詩句已成經典,例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在詩歌上的藝術成就被認為是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巔峰。

目錄 [隱藏]

1 經歷

1.1 早年

1.2 中年

1.3 晚年

2 逸事

2.1 鐵杵磨針

3 作品

3.1 體裁

4 藝術成就

5 評價

6 家族

6.1 父母

6.2 妻

6.3 情人

6.4 子女

7 參看

8 李白研究

8.1 李白的詩文集註傳世的有:

8.2 研究李白生平所據的主要文獻有:

9 註釋

10 參考資料

11 外部連結

[編輯] 經歷

[編輯] 早年

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皓)九世孫,如果按照這個說法李白與李唐諸王實際上同宗,應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輩族弟。亦有說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因為被滅族而搬至西域;但此說缺乏佐證。據《舊唐書》記載,李白之父李客為任城尉。

李白的祖籍是隴西成紀(在現在甘肅靜寧南)。他於武則天長安元年(701年)出生,關於其出生地有多種說法,現在主要有蜀郡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和西域的碎葉(suyab,位於今日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附近)這兩種說法,其中後一種說法認為直到李白五歲時(705年)才和他的父親李客遷居到四川江油。

李白自五歲(705年)接受啟蒙教育,從景雲元年(710年)開始,李白開始讀諸子史籍,開元三年(715年)——喜好作賦、劍術、奇書、神仙。在青年時期開始在中國各地遊歷。開元五年左右,李白曾拜撰寫《長短經》的趙蕤為師,學習一年有餘,這段時期的學習對李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開元六年,在戴天山大明寺讀書。

[編輯] 中年

李白曾經在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供奉翰林。有一次皇帝因酒酣問李白說:「我朝與天后之朝何如?

」白曰:「天后朝政出多門,國由奸幸,任人之道,如小兒市瓜,不擇香味,惟揀肥大者;我朝任人如淘沙取金,剖石採用,皆得其精粹者。」玄宗聽後大笑不止[1][2]。

但是由於他桀驁不馴的性格,所以僅僅不到兩年他就離開了長安。據說是因為他作的《清平調》得罪了當時寵冠後宮的楊貴妃(楊貴妃認為「可憐飛燕倚新妝」幾句是諷刺她)而不容於宮中。

後來他在洛陽和另兩位著名詩人杜甫、高適相識,並且成為了好朋友。

[編輯] 晚年

安史之亂爆發以後,在756年12月,李白為了平復叛亂,曾經應邀作為永王李璘的幕僚。永王觸怒唐肅宗被殺後,李白也獲罪入獄。幸得郭子儀力保,方得免死,改為流徙夜郎(今貴州桐梓一帶),在途經巫山時遇赦,此時他已經59歲。

(參見李璘之亂)

李白晚年在江南一帶漂泊。在他61歲時,聽到太尉李光弼率領大軍討伐安史叛軍,於是他北上準備追隨李光弼從軍殺敵,但是中途因病折回。第二年,李白投奔他的族叔、當時在當塗(今屬安徽省馬鞍山)當縣令的李陽冰。

同年11月,李白病逝於寓所,終年61歲,葬當塗龍山。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池觀察使範傳正根據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遺願,將其墓遷至當塗青山。

關於他的死,還有多種說法。

李陽冰在《草堂集序》中說李白是病死。[3]皮日休曾作《李翰林詩》雲:「竟遭腐脅疾,醉魂歸八極。」指出李白是患「腐脅疾」而死的。

據《舊唐書》記載,李白流放雖然遇赦,但因途中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新唐書》記載,唐代宗繼位後以左拾遺召李白,但李白已去世。

另有傳說,說他在舟中賞月,因下水撈月而死[4]。由於這個傳說,後人將李白奉為諸「水仙王」之一,認為文豪李白在另一個世界也可以庇佑船員、漁民及水上**商旅。

[編輯] 逸事

[編輯] 鐵杵磨針

《鐵杵磨針》是一個以李白為主角的小故事,用以勉勵學子勤奮向學。此故事在中國有很高的知名度,最早見於南宋祝穆《方輿勝覽》中的〈眉州·磨針溪〉篇中。故事大意是說李白年少時曾一度逃學,經過一條小溪時見到一個老婦人正在磨粗大的鐵杵,李白甚感奇怪,於是問老婦人磨杵的目的,老婦人回答要慢慢地磨成針。

老婦人的回答讓李白頓悟,遂從此孜孜不倦,奠定其學識深度。[5]

[編輯] 作品

李白唯一存世的真跡《上陽臺帖》,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李白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歌作品,流傳至今的有九百多首,主要有《蜀道難》、《行路難》、《將進酒》、《靜夜思》等,有《李太白集》。他的詩歌創作涉及的中國古典詩歌的題材非常廣泛,而且在不少題材上都有名作出現。

[編輯] 體裁

李白擅長的詩歌體裁很多,在多種體裁上都留下了絕唱佳作。

李白很鐘好古體詩,擅長七言歌行、五言古風和樂府詩。[6] 在近體詩體裁中,李白擅長五言絕句、七言絕句。李白的律詩寫的較少,五言律詩有幾十首,七言律詩只有十餘首,但其中也有流傳千古的名作,如《登金陵鳳凰臺》。

[7]在唐代尚未普及的詞,有兩首被認為是李白的作品,即被南宋人黃升稱為「百代詞曲之祖」的《菩薩蠻》與《憶秦娥》。也有少數人懷疑它們不是李白所作。

[編輯] 藝術成就

李白為盛唐浪漫詩派的代表,把中國詩歌的浪漫主義推向高峰。正是如此,他取得了「詩仙」之譽。再者,李白無論在內容或形式上都有創作性的發展。

他的作品內涵豐富,想像超絕而且取材巨集富。李白曾批評詩歌:「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

因此,他的作品明朗自然,一掃六朝以來的浮靡詩風。李白的思想和詩歌具有典型的盛唐時代的特徵,即昂揚奮發的進取精神和追求自由理想的思想意識。

李白廣泛吸取了歷史文化遺產,融合百家之說,形成了他複雜獨特的思想面貌。儒家仁民愛物的思想,使他的詩歌充滿了熱愛人民關心百姓的高尚情感。如《丁都護歌》、《秋浦歌》等。

道家的批判意識和變化觀,使他透過社會繁盛的外表看出了大唐盛世由盛變衰的種種跡象和隱藏的弊病。在長安的一系列詩歌都體現了他的這種憂慮。墨家任俠的博愛精神,使他仗義疏財,樂於助人,他的《俠客行》、《少年行》就是李白自己任俠精神的寫照。

[編輯] 評價

李陽冰在《草堂集序》中稱讚李白:「千載獨步,惟公一人」。

杜甫對李白評價甚高,稱讚他的詩「驚風雨」、「泣鬼神」[8],而且無敵於世、卓然不群。[9]

韓愈對李白極為推崇;在《調張籍》有言「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在《石鼓歌》又嘆「少陵無人謫仙死」。

唐文宗下詔將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稱為「三絕」[10]。

[編輯] 家族

[編輯] 父母

據《舊唐書》記載,李白之父名叫李客,為任城尉。

陳寅恪則認為李白之父為胡人。[11]而母親記載是突厥人。[**請求]

[編輯] 妻

許氏,第一任妻子,許氏的祖父許圉師

宗氏,第二任妻子,宗氏的祖父宗楚客

[編輯] 情人

劉氏,同居後分手

東魯某氏

[編輯] 子女

長子 伯禽,許氏所生,李白去世30年後去世。

長女 平陽,許氏所生,出嫁後死。

次子 頗黎,李白在東魯時和一女子所生,不知所蹤。

[編輯] 參看

李杜 杜甫

[編輯] 李白研究

[編輯] 李白的詩文集註傳世的有:

南宋楊齊賢注的《李翰林集》二十五卷,只注詩

元代蕭士贇的《分類補註李太白集》二十五卷,只注詩

明代胡震亨的《李詩通》二十一卷,只注詩

清代王琦的《李太白文集》三十六卷,詩文合注,是李白詩文集中最完備的注本。

[編輯] 研究李白生平所據的主要文獻有:

李白自述,如《贈張相鎬》詩、《為宋中丞自薦表》、《與韓荊州書》

李陽冰《草堂集序》(作於李白死之寶應元年,即762年)。李陽冰是李白的族叔,李白臨終前將詩文稿託付給李陽冰,其文可信度極高。

範傳正《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範傳正是李白墓所在地的地方長官,曾與李白的兩個孫女交談,並見到李白之子的手跡,其文可信度也相當高。

魏顥《李翰林集序》(作於上元二年即761年)

劉全白《唐故翰林學士李君墓碣記》

新舊唐書中的李白本傳不是第一手資料,基本為根據以上諸文撰寫,且有錯誤,在李白研究中的權威性較低。其他各種研究所依據的史料也不外乎以上幾種。

[編輯] 註釋

^ 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卷四

^ 王讜:《唐語林》

^ 李陽冰《草堂集序》:「公暇不棄我,乘扁舟而相顧,臨當桂冠,公又疾亟,草稿萬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簡,俾予為序。」

^ 王定保《唐摭言》說:「李白著宮錦袍,遊採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無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辛文房《唐才子傳》說:

「白晚節好黃老,度牛渚磯。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悅謝家青山,今墓在焉。」

^ 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世傳李白讀書象耳山中,學業未成,即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 明代胡應麟《詩藪》:「樂府則太白擅奇古今。」

^ 明代王世貞《藝苑卮言》:「五七言絕,太白神矣,七言歌行聖矣。」「太白五言……冠絕古今。」

^ (即驚天地,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 杜甫,《春日憶李白》:「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 《新唐書·李白傳》:「文宗時,詔以白歌詩、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

^ 陳寅恪曾論證說:李白西域胡人「絕無疑義」,「夫以一元非漢姓之家,忽來從西域,自稱其先世於隋末由中國謫居於西突厥舊疆之內,實為一必不可能之事。則其人本為西域胡人,絕無疑義矣」;「其父之所以名客者,始由西域之人其姓名不通於華夏,因以胡客呼之,遂取以為名」;李白之父所以自西域遷蜀,蓋因「六朝隋唐時代蜀漢亦為西胡興賈區域」,且「至入中國方改李姓也」。

2樓:匿名使用者

縱觀歷史的長卷,將時光的卷軸一頁頁的向前翻去,一幅幅瑰麗的畫面在眼前展現、演繹。所有歷史人物中,我不親睞於秦始皇、漢武帝這樣的千古一帝;岳飛、廉頗這樣的常勝將軍;孔子、老子這樣的至聖先師。不可否認他們締造出了中國燦爛的文明,輝煌的歷史。

但唯獨讓我鍾愛的便是灑脫不羈、瀟灑風流的「詩仙」——李白是也。

年少有為

李白年少時期天資聰慧,五歲時便在窗前背誦前人的名篇,只需看幾遍,便能滾瓜爛熟的背誦。李白還閱讀廣泛,愛好各類文史名著,自幼嚮往隱居山林,但又滿腔抱負,想做君主的輔弼大臣。自稱要「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慧,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

他才華橫溢,少年時期已寫得不少佳篇,像《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峨眉山月歌》便已顯現他的才華。

鐵杵磨針

有一次,李白走在小溪旁邊,看見一位白髮老婆婆在河邊磨著一根很粗的鐵棒,年幼的他很好奇,便走到她的旁邊,彬彬有禮地問道:「老婆婆,你磨這根大鐵棒做什麼?」老婆婆頭也不回地說道:

「我呀,要把它磨成一根繡花針」老婆婆見李白一臉難以置信的樣子,語重心長地說道:「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哩!」從此,無論李白遇到什麼,他總是想起這句話,刻苦讀書,奮力拼搏,為他將來的成就打下了夯實的基礎。

同時也激勵著一代一代的學子們。

滿受好評

公園725年,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遊」。在江陵,他會見了司馬承禎。這令他欣喜萬分。

但聞司馬承禎寫得一手好篆,詩篇也淋漓暢快,便呈上了自己的詩文。司馬承禎見李白氣宇軒昂,資質不凡,對他的文章更是讚歎不已。稱讚其「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

因此,李白大受鼓舞,寫成《大鵬遇希有鳥賦》,以大鵬自喻,從江陵開始他鵬程萬里的飛翔。

李白生前就滿負盛名,賀知章一見就稱他「謫仙人」。杜甫對其詩歌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之評,贊其「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魏顥在《李翰林集序》中說:

「白與古人爭長,三字九言,鬼出神入。」可見,李白的才華已被眾人所欽佩。

他的詩篇,他的才氣,他的堅持,都激勵著我。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恆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作文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左右,作文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500字左右

項羽 他是一代霸主,有人說他很暴戾,很殘忍,剛愎自用,誠然這是他的缺點。但我卻欣賞他攻秦關時破釜沉舟的勇氣 見始皇南巡,說著彼可取而代之的豪氣 四面楚歌,烏江畔揮刀自刎的勇氣。lz手機提問,只能答100字。曹操曾經寫出諸如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的詩,來表達他對亂世的憂心和對民眾苦難代已經毫無懸念...

關於歷史人物的,歷史人物有哪些

鞭子打或者杖刑 這些都是小小的懲罰一下。那這些人就太多啦!一般被冤枉也不會歷史上也不會記上的!而那些被冤死的才會被記上!比如 司馬遷,宮刑 袁崇煥 明 凌遲 岳飛 南宋 斬首 商鞅 秦 車裂 司馬遷被施以宮刑,岳飛被殺頭。楊門虎將一家為忠義而家破人亡,可謂至忠至孝!讓人可欽可佩!司馬遷 直接被 漢武...

作文《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要寫出為什麼,從他身上學到什麼

題目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這首豪情壯志的滿江紅 怒髮衝冠作者就是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