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北魏(386年~557年)是北朝時代位於今日華北地區的第一個王朝。它存在的時間長,所以經歷了南方好幾個朝代:
東晉(316年-420年)
南朝宋(420年~479年),中國南北朝時代南朝的第一個朝代,因皇族姓劉,也稱「劉宋」。
南齊(公元479—502年)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的第二個朝代,也是南朝四個朝代中存在時間最短的一個,僅有二十三年,為蕭道成所建。
南朝梁(502年-557年),中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南朝的第三個朝代。
2樓:匿名使用者
北魏(386年~557年)是北朝時代位於今日華北地區的第一個王朝。與東晉(316年-420年)及宋齊樑陳相對
3樓:匿名使用者
東晉(317年-420年) 、宋(420年-479年)、齊(479年-502年)、樑(502年-557年)。
4樓:匿名使用者
北魏(386年~557年)
東晉:317--420 共1o4年;南朝宋 42o--479年;齊:479--5o2,樑:502--557
5樓:づ亂臣の賊子
樓上說得對!三國兩晉南北朝,是宋齊樑陳回家翻翻初一歷史書!
6樓:淺笑的小風
南朝,應該是宋、齊、樑、陳
7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宋、齊、樑、陳
北魏是哪個朝代?
8樓:匿名使用者
北魏(386年~557年)是北朝時代
位於今日華北地區的第一個王朝。又稱後魏,拓跋魏,元魏。拓跋鮮卑氏建立,建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
439年,統一北方。493年起遷都洛陽,皇帝改姓元。534年,**為東魏與西魏。
東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廢孝靜帝,代東魏自立,建立北齊。西魏於恭帝三年被權臣宇文護逼迫禪位於其侄宇文覺,北魏歷史正式宣告結束
9樓:匿名使用者
北魏是南北朝時期的,北魏(386年~557年),是北朝時代第一個王朝。
10樓:匿名使用者
南北朝吧!五世紀的時候。
11樓:匿名使用者
南北朝啊,花木蘭就是北魏滴。
北魏之後是哪個朝代?
12樓:匿名使用者
北周 隋 南方是樑 陳
13樓:虎踞江南
北魏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北朝的第一個朝代。
北魏的先民鮮卑族拓跋部原來居住於今黑龍江、嫩江流域大興安嶺附近,過著遊牧生活。東漢以前,北匈奴被打敗西遷後,拓跋部在酋長拓跋詰芬的率領下,也逐步向西遷移,進入原來北匈奴駐地,即漠北地區。到酋長拓跋力微時期,拓跋部又南下游牧於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一帶,後又遷居到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與曹魏、西晉發生往來,但這時,拓跋部仍處於氏族部落聯盟階段。
公元338年,首領什翼犍建立代政權,都於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逐漸強大起來。
公元376年,前秦王苻堅攻代,什翼犍戰死,代滅。淝水之戰後,前秦統治瓦解。公元386年,鮮卑拓跋珪(什翼犍之孫)恢復代政權,後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或者「後魏」(三國魏之後的魏)拓跋魏(拓跋氏所建的魏);在拓跋巨集493年遷都洛陽並改姓「元」後,也稱元魏。
北魏為什麼改姓為元,北魏皇帝本來是姓元的,為什麼後來要改姓拓跋呢
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後,決心開始進行改革。他的漢化改革之所以能夠推行,首先得力於他知人善任。他不僅重用主持改革 提倡漢化的鮮卑貴族,還重用了許多有才幹的漢族人。他深知籠絡漢族地主對於鞏固北魏統治的重要性,所以他一直不持民族偏見,重用漢人。對南朝投降過來的官吏,他也能不加懷疑,待之以禮。孝文帝不拘一格地選...
北魏改拓拔姓為元姓的內幕,北魏皇帝是拓跋姓,還是元姓
因為北魏時期的漢化政策。北魏統治下的中原,以漢族為主,具有較高的封建文化,魏孝文帝在政治和社會風俗方面進行了大膽改革,消除鮮卑與漢族之間的隔閡與矛盾,加速了鮮卑族的漢化 即封建化,在服飾 語言 喪葬 通婚 吏治 門閥等制度方面都有相關的漢化規定。這些改革促進了北方各少數民族進入封建社會,適應了各族人...
大同為什麼是北魏的都城
大同的建城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紀,到五世紀時,北魏建都於此,從此大同的名聲與日俱增。以後,遼 金也都以此作為陪都進行了建設。到明時,大同被列為全國 九邊 之一。歷史上對大同的形成做出最大貢獻的朝代當首推北魏,次則遼 金 明 清。而今日的大同市則是古代大同的繼續和發展。那麼,大同為什麼成為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