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必贏商標
「愛情」,即是「愛」與「情」。
一切眾生皆為「愛」與「情」所困。
對於世間一切事物的喜好、厭惡、不捨等等,皆為對該事物的「愛」與「情」。
「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乃人世間三大痛苦之事,「愛別離」排第一位。
「愛」與「情」的實質乃是「掛礙」、「掛念」、「牽掛」。
《心經》雲,「......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2樓:
1、諸法因緣生,過去業因,與現在緣和合,就出現現前生活相。與誰結婚,是否有愛情,都離不開過去業與現在緣。愛一個人,或是不愛,不是絕對由自己控制的。
2、愛情只是一個名相,本無好壞,只看自己願不願意去感受此因果相。樂著愛情,或不樂好此受想。就得看自己發心理想了,重點在哪兒。
比喻說:為利益眾生願成佛,如果愛情能利益眾生,就愛情,不執外相,不取不捨。如果自己愛情妨礙利益眾生,自己就先放舍。
是歡喜自願的。好壞不以自己一時知見為標準。信佛就依佛經為依據去修習。
3、眾生因緣不同,各自角色任務不同,共同演繹著法界法相,皆清淨平等。相隨世流佈語說有善惡高低,愛情好,愛情不好。都是幻化境相。
自心清淨。圓遍法界,相無量生滅變化,本性常住不動。悉包容一切境相。
執相即生滅,了心即常住。
········
只是個人一時見解。
3樓:匿名使用者
愛情是因緣的化現,往世的因,造就今日的情
4樓:匿名使用者
世間萬物離不開一個空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5樓:匿名使用者
禿驢看愛情 老花眼看蝌蚪文 愣大眼睛看不清最後乾脆把書給撕破
6樓:海子行者
不要說那麼多的,很簡單,無常!
佛教是如何看待愛情的? 10
7樓:新左右
因果、輪迴。
以佛教的觀點,愛情本質上是「願力」和「業力」的結合。所謂「願力」,是主動積極的力量,源自內心的「意願」;所謂「業力」是被動不自主的力量,也是源自內心,但卻是「不願」。兩者力量會促使愛情的發生。
(當然世間角度,會有各種理由,如溫柔體貼,美麗大方,善解人意,家境富裕等)
就「願力」來說,如一對夫妻感情本來很恩愛,更希望來生續為夫妻,故在佛前發願,希望來生再為夫妻,甚至生生世世都為夫妻,永不分離,這種願力,將來時機成熟後就會發生(不管人變成什麼模樣)。或者今生相愛至深,因戰亂或家庭反對,以致今生無緣的男女情人,兩人相互約定,希望下輩子再來成為夫妻。因為彼此都惦記這個約定,故在輪迴中兩人再次相遇,會有似曾相識的熟悉感,甚至很快便決定共渡一生。
另外一種情況,因受到對方的恩惠,無以回報,如生病被救活,或者幫忙償還債務,或者救回爹孃至親,故願意來生做牛做馬回報,所以因為感恩報恩的心願,來生可能成為妻子侍候,心甘情願,毫無怨言,這種「願力」經過多生多世之後,仍會發生。
就「業力」來說,如一個人欠下鉅債,無以償還,雖然今生至死都沒有還清債務(有些人還故意拒還),然後就有一股力量,在未來世發生作用。如果是成為夫妻的情況,先生(太太)便有一種無奈,為何太太(先生)老是折磨他呢?他一點辦法也沒有,只有痛苦往肚吞,承受這樣壓力,兩個就成了怨偶。
又如果在過去生本來為夫妻,先生曾遺棄太太(如另結新歡,或惡意遺棄,或出家隱居)造成太太的怨懟,於是業力的牽引下,今生他便可能遭另一半的遺棄(或者被折磨,以了宿債),這種「業力」,不管天涯海角,時空轉變,不管變成什麼樣子,還是會發生。
由於願力和業力的相互作用,加上兩個的習性、家庭、教育、觀念等不同,並且還和其他人的牽扯,交錯複雜,因此男女之間便產生不同的形式,也構成大千世界男男**之間的愛情了。
8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勸人學習放下萬緣,不要執著感情,卻不是要人無情,因為,人本來就是有情眾生,只要把愛情的聚散當成因緣變化來看,明白「緣散則散,緣聚則聚」的道理,愛、恨便能在這一念之間轉變、釋懷。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沒有感情,佛教稱眾生為「有情」,就是因為「有愛」的緣故。人活在世界上,除了飲食的養分,還需要精神的滋潤,而感情就是最好的精神滋潤劑,因此,感情和生命可說是息息相關的。
感情雖然帶給人很多溫暖,卻也充滿痛苦;相愛的人,感情濃烈,如膠似漆分不開,一旦愛過了頭,或失去了愛,就變成了苦;也有人以為只要不動情,就不會為愛所苦,這恐怕是一廂情願的想法,既然情愛和生命息息相關,無論是否定它,或硬生生地把它切斷,既不合乎佛法的因果,也不合乎人情的道理。佛教雖然勸人學習放下萬緣,不要執著感情,卻不是要人無情,因為,人本來就是有情眾生。
真正的愛情應該是無私的付出,但是多半的愛情還是以佔有、控制為出發點,這和人的不安全感有關,因此,要求情人對你做到全心的奉獻,恐怕是很困難的事。也因如此,甜蜜的愛情,卻往往是最痛苦的。期待、要求,希望得到對方「真心」的對待和付出,可是,這種心是「真心」嗎?
《金剛經》中有一段話:「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諸心」,是指每一個眾生的種種心理活動現象,這些都是虛妄的,從佛法的觀點來看,只要有心,就都不是真心,要「心無所住」,心中無物、無心,那才是「真心」。
所以說,佔有心、依靠心、期待心,都不叫「真心」,而是「煩惱心」。
古人說「相敬如賓」,雖是老生常談,卻是能夠維繫長久愛情的真正智慧。如果想避免吵架、誤解,或者是想消融不斷的期待、要求,在遇到諸如此類的問題時,不妨以尊重的心態,心悅誠服、歡歡喜喜、平平靜靜去面對、解決,心中的糾結,其實在當下都能即得化解。愛情裡的關係,並不是在互相執著、糾纏和佔有,而是互相的貢獻、成長和學習。
能夠互相關懷、照顧、包容,去彼此計較、相互猜疑,多溝通,並相互信賴,才能成為菩薩伴侶。
9樓:aaa**王
要明白一個道理 :
一切因緣生 萬般不由人 一般的事情都是早就定好的了緣分有早晚 婚姻也是有長短 也不必如此 執著起心!一切自然而然為好吧!修行不是求婚姻好壞的 這樣就太過於執著心了 等於求人天福報了 不可
取 萬事萬物都是依因緣而生 依因緣而滅的 原本都虛空一場 求來何用!
!佛教認為有緣就一起過 無緣就分開 都是很正常的!有這個緣分就兩個人過 沒有就一個人活 無所謂的··
10樓:七非先生
當我們在談愛的時候,伴隨它的還有一個字,叫情。但是這兩個字要想更好地理解,從詞性上首先要把它拆開。一個是愛,一個是情,絕大多數人愛情裡沒有愛,只有情。
基於佛法的基本定義來說,「情」是情緒,一個豎心邊加一個青草的青。那心裡長了草是什麼?是雜念。
當放在生活裡面,情是什麼?
情是我們的感受。有感而生情,是我們的情緒、喜好。所以當愛「著於情」的時候,就成了情緒,就開始千頭萬緒,連綿糾纏。
所謂剪不斷理還亂,這就是情執,由愛情進入情緒,最後產生執著,形成情執,而情執就導致了苦難的發生。
那什麼是愛?
繁體字是個「受」字頭,中間有個「心」,下面一個類似朋友的「友」,沒了「心」就是「受」,感受的「受」,接受一切、忍受一切、承受一切。但是有「心」的時候,他就是鮮活的,被稱為「愛」。
再簡單一點,什麼是愛?
用自己的心接受一切,把所有人當朋友一樣對待,可以稱為愛。在傳統文化裡面談兩個人夫妻之情、男女之間相處之道有很好的詞,叫相敬如賓,舉案齊眉。
相敬如賓,彼此像朋友一樣,把他放在你的心裡面。真的朋友間是可以接受彼此的不好,去欣賞他的優點,而且為對方去付出,又不過度干涉。我們往往是陷於情執,最後導致的是因佔有而發生的過度干預,最後把自己拖入了苦難的地獄。
而從來沒有過真正簡單的舉案齊眉、相敬如賓,真正的尊重對方、理解對方、包容對方、接納對方、用心地陪伴對方。
關於愛情我們可以做到、也應該做到的是付出愛、享受情,而不是佔有愛,困於情,這是本質的區別。
——摘自七非先生社群答疑解惑
11樓:非常喜悅快樂
愛與情是相對的。愛這個字唯佛敢當。愛是慈悲。
慈能與樂,悲能拔苦。佛能度眾生超越生老病死苦。這就是愛。
愛這字,不可說,因為在愛上添一個字就不是愛了。愛不可思議。愛是給與。
情是感性的,是心遇緣而產生的感應。情是波動的,情是不靜的。愛是不可思議的淨。
情的波動失去了愛的淨。所以愛中無情,情中無愛。愛生情滅,情滅愛生。
12樓:金象同學
過去世或善或惡的因,今生的慾望等來推動。
所以早已註定!好壞也早已註定!
"家庭的組合,不外只是個討債還債的結構;自己既是親人的債主,也是欠親人債者,雙重角色,雙重身份,因果迴圈酬償,重複著一個個泡夢人生。
女生最緊張婚姻大事,但我告訴你,誰是你的真命天子?一早已安排好,緊張是無必要的。尋尋覓覓,推推撞撞,竟然最後也是他,喜與悲,都要過一世;過來人,回首看,也必定會心我這段說話。
要緊張的,反而……"~常觀世音**
13樓:水中應天
佛教認為任何感情都是自私的。都是佔有慾。
只要有生起就會有衰敗直至消失。愛情也一樣。都是咱在「我」與「我所」這個方面的。
只要有「我」也就是執著有我或者說是「我執」就會有煩惱就會有造作。愛情是自私的是絕絕對對的「我執」在操縱。要解釋這些篇幅會非常的長。
14樓:王翠芳
佛說,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可見佛也希望每個家庭和睦相處,幸福美滿。
15樓:活的魂有靈人
我所佛教的人說愛情結婚生子是造孽。人在世上受苦,又在罪裡,什麼也是空的,你已知道了還結婚生孩子,讓他們再來世上受罪受苦就是造孽。
16樓:橘子爸爸
命中有時總會有,命中沒有莫強求。
禪宗最忌諱執著了,什麼都放下,順水漂流,隨風飄蕩。
面前發生什麼就去做什麼,面前沒有發生,自己不要去找。
17樓:匿名使用者
從前有個書生,和未婚妻約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結婚。到那一天,未婚妻卻嫁給了別人。書生受此打擊,一病不起。這時,路過一遊方僧人,從懷裡摸出一面鏡子叫書生看。
書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絲不掛地躺在海灘上。路過一人,看一眼,搖搖頭,走了。又路過一人,將衣服脫下,給女屍蓋上,走了。再路過一人,過去,挖個坑,小心翼翼把屍體掩埋了。
僧人解釋道,那具海灘上的女屍,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二個路過的人,曾給過他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戀,只為還你一個情。
但是她最終要報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後那個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他現在的丈夫。書生大悟,病癒
如何看待佛教和其他宗教的差異,佛教如何看待其他宗教
佛教的學術性最強。文化氣息濃厚。宗派多。其它宗教相對比較淺顯。所有宗教都有一個神或者造物主,唯除佛教。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佛教是教育。佛教如何看待其他宗教?佛教認為其它角閥都是外道。佛教把佛陀所說的教法,符合因果實相正理的實證法道,佛 依之而修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故稱為內道。因此之故,佛教也稱為內教...
佛教如何看待感情和處理感情,問 佛教如何看待感情和處理感情
答 佛教所說的 情 的概念非常廣泛,包括親情 人情 友情 愛情,以及我們各種各樣的情緒,如快樂,歡喜 孤獨 憂愁 寂寞,所有這些都屬於情的範疇。感情既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因此,只要合乎法律 道德,都是佛教容許和肯定的。佛教並不排斥感情,但卻主張以慈悲來昇華感情,以般若 智慧 來化導感情。佛教鼓勵夫...
如何看待佛教,請大師回答,怎麼看待佛教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我們修學也一樣,先從基礎做起,從根本做起,以後再學習深一層的部分,才能正確理解。等於我們先要從小學畢業,再學中學課程,才能理解,不會誤會,不會覺得荒謬。佛法的基礎是五戒十善,不是聽聽覺得好就算畢業,是在生活上,實實在在能做到,才真正得利益。您說的對於邪淫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