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陳太丘與友期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辯論會我是不失禮方,請問該如何回答,最好有詳細分析

2021-04-26 21:56:13 字數 1757 閱讀 5721

1樓:雲遮世說的生活

方正第五之

一、元方答客

(原文)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

元方入門不顧。

(譯)陳太丘(寔)和朋友相約外出,約定的時間是中午,可到了中午了,朋友還沒來,太丘就自己走了,太丘剛走朋友到了。太丘的兒子元方當時七歲,正在門外玩,客人問元方:「你父親在嗎?

」元方回答:「等你不來,他已經走了。」朋友大怒道:

「真不是人啊!和人約好出去,現在卻丟下我自己走了。」元方說:

「你和我父親約在中午,到了中午你卻沒來,這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兒子罵他的父親,這就是不懂禮貌。」朋友很慚愧,下車來拉元方想表示親近,元方走進家門,不再理他。

禮在中國古代用於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釋名》曰:「禮,體也。

言得事之體也。」《禮器》曰:「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

無本不立,無文不行。」禮是一個人為人處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一個標準。

故《論語》曰:「不學禮,無以立。」

對於無禮之人講禮儀是對禮儀的褻瀆。所以元方不失禮。

元芳,你怎麼看?

2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fǒu)?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

「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譯文: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他們)約定(在)正午(見面)。過了正午(那個朋友)沒有來,陳太丘不再等候(他)就(先)走了,陳太丘走後,朋友才到。

元方當時年齡七歲正在門外玩耍。陳太丘的朋友問元方:「你父親在嗎?

」元方說:「我父親等了您很久您還沒有到,他已經先走了。」友人便發怒罵道:

「不是人啊!和別人相約同行,卻丟下別人自己先走了。」元方說:

「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正午您還沒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沒有禮貌。」朋友感到慚愧,下了車,想拉元方的手錶示歉意,元方卻頭也不回地走進家門。

觀點:本文講的是「信」和「禮」。陳太丘與友人相約,友人失信,沒按時來,陳太丘就走了。

友人對此不但不自責,反而辱罵陳太丘無信、「非人」。友方是怎樣面對的呢?首先,他提出什麼是「無信」?

「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是誰無信呢?話說在點子上,友人無言以對。其次,當著兒子罵他的父親,這又是失禮。

簡短兩句話,使友人慚隗得下車來拉他。文章讚揚小元方明禮又善言,也肯定了友人知錯能改的正確態度

3樓:叮噹響電影

不失禮,首先朋友錯在先,不該遲到,況且罵人家,元方雖小,但他明白事理,還有元方小孩子最後入門不顧也可以原諒的。

4樓:匿名使用者

不失禮,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失禮方是什麼觀點呢?

5樓:俞佳藝

這說明元方是非分明,但也有些年輕氣盛

6樓:匿名使用者

元方才七歲,從年齡的角度來說,是可以理解孩子對友人這種不守信不禮貌的人充滿鄙視...對這種無理取鬧的人態度決絕,顯示了他的清高風骨。但是。友人知錯就改,應該胸懷大度。

陳太丘與友期古文的意思,文言文(陳太丘與友期)的意思

陳太丘和朋友預先約定好一起出行,約定在正午時分,約定的時間過了,朋友卻沒有到達。陳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自己先走了。當他離去以後,他的朋友才來到。陳太丘的兒子元方當時七歲,在家門外玩耍。客人問他 你的父親在不在家?元方回答說 父親等待您很長時間,而您卻沒有來到,已經離去了。客人便生氣地說道 簡直不是人啊...

陳太丘與友期裡的古今異詞有哪些,《陳太丘與友期行》中的四個古今異義詞及解釋是什麼?

1 陳太丘與友期行中 的 期 古 約定今 日期 2 太丘捨去 中的 去 古 離開 今 前去,前往 3 下車引之 中的 引 古 拉 今 引用 4 元方入門不顧 中的 顧 古 回頭看今 照顧或顧客 陳太丘與友期行 中的四個古今異義詞及解釋是什麼?文中的古今異義詞 1 去 古意 離開 今意 往 到。2 委...

《世說新語德行第一》吳郡陳遺那篇請擬標題

純孝之報。德行第一之四十 五 純孝之報 原文 吳郡陳遺,家至孝,母好食鐺底焦飯,遺作郡主簿,恆裝一囊,每煮食,輒貯錄焦飯,歸以遺母。後值孫恩賊出吳郡,袁府郡即日便徵。遺已聚斂得數鬥焦飯,未展歸家,遂帶以從軍。戰於滬瀆,敗。軍人潰散,逃走山澤,皆多飢死,遺獨以焦飯得活。時人以為純孝之報也。譯 吳郡的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