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歐洲女權運動的優秀著作和人物

2021-04-21 15:37:58 字數 3808 閱讀 5302

1樓:繼潤

有貝蒂·弗裡丹,蘇珊·安東尼,瑪格麗特·桑格等等。著作有《女性的奧祕》、《此前一生》等等。貝蒂·弗裡丹betty friedan(1921-2006),美國女權運動「第二次浪潮」領軍人物。

她在2023年出版的著作《女性的奧祕》描繪了女性在工業社會中的生活狀態和所扮演的角色,尤其是全職家庭主婦這一沉悶而備受禁錮的角色。她指出,這些家庭婦女並不滿足於相夫教子的生活,但社會**一直壓抑著女性的需求與自信。她認為女性與男性一樣有能力在任何職業領域謀求進步和成就,鼓勵女性走出家庭,接受更多教育,謀求事業成就,在經濟、情感和智力上擺脫對男性的依賴。

2樓:匿名使用者

著作:mary wollstonecraft - 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

simone de beauvoir - the second ***

marie stopes - married love

margaret fuller - woma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betty friedan - the feminine mystique

kate millet - ***ual politics

germaine greer - the female eunuch

其中尤其第1,2,4,5本最最有名。

1918 - 英國婦女可以投票

1920 - 美國婦女可以投票 (代表人物:elizabeth cady stanton/susan b anthony)

margaret sanger - 美國婦女避孕權

marie stopes - 同上,在英國/歐洲

一般認為有2輪,第一輪是20世紀初,爭取投票權,第二輪是20世紀中旬(二戰之後),爭取平等待遇(包括工作機會平等,收入平等,身體自主-墮胎,口服避孕藥等等)。第三輪就是90年代左右到現在,不太成氣候的。

3樓:匿名使用者

1,2023年法國女劇作家o.de高爾日發表了《婦女權利宣言》,提出17條有關婦女權利的要求。宣言後來成為女權運動的綱領性檔案。

2,2023年,英國女作家m.沃斯通克拉夫特發表《為女權辯護》一書,提出婦女應當在教育、就業和政治方面享有與男子同等的待遇,駁斥了女人是男人玩物的觀點。19世紀中葉,女權運動的中心從歐洲轉向美國 。

3,2023年7月 ,美國女權主義者e.c.斯坦頓和 l.

莫特等人 , 在紐約州的塞內長福爾斯和羅徹斯特舉行女權大會,要求制定婦女權利的法案 ,並陳述了婦女受歧視的社會境遇。此後,爭取婦女選舉權的鬥爭成為女權運動的主要內容。20世紀初,英國激進女權主義者e.

潘克赫斯特領導的「戰鬥的參政派」,以暴力行動要求婦女參政。

女權運動的代表人物~~~急想知道~ 145

如何評價戰後美國女權運動的成果

19和20世紀美國發生的兩次婦女運動的異同點 80

4樓:匿名使用者

給樓主一點建議,去維基百科查查我在美國上學經常用這個。

女權主義的第一次浪潮始自19世紀末延至20世紀60年代。這一時期的特徵是爭取婦女的權利和參政意識,所強調的重點是社會的。政治的和經濟的改革。

這在某種程度上與60年代以來興起的「新」女權主義運動有著明顯的不相容之處。早期的一些具有女權主義傾向的作家和批評家,如英國的弗吉尼亞·伍爾芙、法國的西蒙娜·德·波伏娃等都對第一次女權主義運動的高漲起過重要作用。伍爾芙對女權主義批評理論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她的兩本書中:

《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專注婦女文學生產的歷史和社會語境考察。在與男作家的物質條件進行了一番比較之後,伍爾芙大膽地提出要致力於創造一個可供自己安心文學創作的小天地,即「一間自己的房間」;《三個畿尼亞》(three guineas)則**了男性所享有的權力與職業之間的關係,指出諸如軍國主義、法西斯主義這類法律上的不公正現象均產生於父系社會,尤其產生於早期家庭中的兩性分工。波伏娃的觀點則更為激進。

她指出,既然在男人眼裡,女人生來就地位卑下,就應當受制於男性社會,那麼女人根本無須對男人抱同情之心,而應當以自己的最佳狀態來估價自己作為女性而應享有存在價值。這種帶有強烈的存在主義色彩的女權主義意識已開始接近當代新女權批評理論。但應該承認,那時的女權主義運動中心仍在歐洲,其政治性和社會性特徵大大多於文化性和學術性,因而對當代文學批評理論的影響僅存在於批評的外部,並未從本質上觸及批評的話語本身。

而且女性批評家所關心的問題主要侷限於其自身所面臨的諸如生存和社會地位等問題,並未介入理論界所普遍關注的問題,因而其侷限性也是顯而易見的。

女權主義的第二次浪潮則使得女權主義運動本身及其爭論的中心從歐洲逐漸轉向了北美。其特徵也逐漸帶有了當代批評理論的意識形態性、**性、文化性、學科性和話語性,並被置於廣義的後現代主義的保護傘之下。諸如克里斯蒂娃(j.

kristeva)、西可蘇(h.cixous)這樣的歐洲女權主義思想家頻繁往返於歐美兩大陸著述講學,其影響大大地超出了在本國或本學科領域的影響。第二次浪潮持續的時間從20實際60年代一直到80年代後期,以貝蒂·弗裡丹(betty friedan)的著作《女性的神祕》(the feminine mystique,1963)的問世為開端,主要強凋的是進一步爭取婦女的解放。

但此時論爭的重點已由注重婦女權益轉向了婦女的「經歷」,以及女性與男性在性別上的差異,並帶有強烈的政治和意識形態色彩。就其「中心」北美而言,女權主義的第二次浪潮實際上是高漲於60年代中後期的婦女解放運動的產物。其中有五個重要的論爭焦點頻繁地出現於女權主義理論批評家**性別差異的著述中:

生物學上的差異,經歷上的差異,話語上的差異,無意識的差異以及社會經濟條件上的差異。論者們討論的主題包括父系權力制度的無所不在,現存的政治機構對於婦女的不適應性和排斥性以及作為婦女解放之中心課題的女性的差異等,這些均可在第二次浪潮女權主義者的著述中讀到。這一時期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論家除了克里斯蒂娃和西克蘇外,還有斯皮瓦克和主張建立一種「女權主義詩學」的肖瓦爾特(e.

showalter)。前者從第三世界的「他者」視角對男性中心社會及話語進行解構,後者則致力於建構英語世界的女性批評話語和女權主義詩學。她們的影響至今仍滲透在北美以及一些「後殖民地」國家的高等學校的教學和學術研究中.

5樓:匿名使用者

你~不會是考王恩銘的美國社會與文化的把?

6樓:匿名使用者

同意四樓的,呵呵。不過我覺得他這題目出的不太好回答。

7樓:匿名使用者

同意五樓的。我明天就要考 暈~~~~~~

女權主義 時間 代表人物 代表著作 主要觀點

8樓:樸真人

女權主義(feminism),源自西方,譯文理解成一個主要以女性經驗為**與動機的社會理論與政治運動。 女性主義-feminism一詞,最早出現在法國,意味著婦女解放,後傳到英美,逐漸流行起來。五四時,傳到中國,定為女權主義。

在西方,最初是指追求男女平等,首先是爭取選舉權。20世紀20-30年代,西方國家的婦女,基本上都爭取到平等的政治權利,但在社會生活與人們的觀念中,仍與男子不平等。女權主義者開始認識到,這其中有一個性別關系,性別權力的問題,所以女權運動就變為分析男女為何不平等,男女的權力架構,強調性別分析。

在我國也認識到,先講女權是不行的,也要講性別分析。從女權主義--女性主義並沒有本質的區別,而是認識的加深。在國內目前多用女性主義,用性別研究兩性權力有深層次的意義,而且用女性主義也容易讓人們接受。

女性主義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是一種男女平等的信念和意識形態,旨在反對包括性別歧視在內的一切不平等。

9樓:惠如春風

武則天 隋文帝的獨孤皇后

美國女權運動的階段的具體時間,美國女權運動的三個階段的具體時間?

18世紀末至20世紀20年代為第一階段,這個時期是女性主義的萌芽期,也可以稱作是傳統的女 性主義。這個時期的女性主義,主要爭取與男性平等的教育權利,政治權利,經商權和財產繼承權等。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20世紀60年代,是女權運動的第二階段,也是女權運動發展的停滯期。第一個原因是是女性主義的思路比較茫然...

近現代女權運動有誰,中國女權運動的發起人

1 1900年1月8日大型百貨商業機構 先施公司在香港開張。公司採用西洋流行的女子售貨方式。2 1900年2月20日臺北天然足潮流興起,天然足會旨在勸導放足,革除纏足陋習。3 1903年8月金一著的 女界鍾 由上海愛國女校發行。它是近代中國第一部論述婦女問題的專著。作者第一次喊出了 女權萬歲 的口號...

誰知道歐洲思想運動的發展歷程,歐洲歷史上又有哪幾次思想解放運動

兩次運動分別如下 文藝復興運動,13世紀末在義大利各城市興起,以後擴充套件到西歐各國,於16世紀在歐洲盛行的一場思想文化運動.代表人物 但丁,達芬奇等.啟蒙運動,在18世紀初至1789年法國大革命間的一個新思維不斷湧現的時代,與理性主義等一起構成一個較長的文化運動時期.代表人物 盧梭,孟德斯鳩等.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