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故鄉的詳細分析,速求 魯迅作品《故鄉》的詳細分析

2021-05-11 18:33:12 字數 5259 閱讀 9971

1樓:尚品核緣坊

魯迅在《故鄉》的結尾處寫道:

我想:我竟與閏土隔絕到這地步了,但我們的後輩還是一氣,巨集兒不是正在想念水生麼。我希望他們不再象我,又大家隔膜起來……然而我又不願意他們因為要一氣,都如我的辛苦展轉而生活,也不願意他們都如閏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

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

結合《故鄉》全文,深入思考魯迅這段話,我們不難發現,《故鄉》著重表現的,實際是人與人關係發展中的兩個迴圈節。第一個迴圈節是從少年魯迅和少年閏土到成年魯迅和成年閏土關係的變化。

這是一個已經完成了的迴圈節,它不但有了前項(少年魯迅和少年閏土的和諧美好關係),而且有了後項(成年魯迅和成年閏土之間的隔膜:「我竟與閏土隔絕到這地步了」)。

認真想來,這個迴圈節實際是以往人與人關係中不斷重複的無限鏈條中的一環,是無數這類惡性迴圈節中的一個,它包含著魯迅對中國全部社會思想史和社會關係史的概括和總結:人與人原本是平等友好的,但在封建社會裡,及至成年,人與人之間便隔膜起來,彼此的心不能相通了。

魯迅認為,在他與閏土之間,這個惡性迴圈節已經造成了,再也沒有挽回的餘地。但還有第二個迴圈節,即少年水生和少年巨集兒到成年水生和成年巨集兒關係的變化。這是一個尚未完成、只有前項而尚無後項的迴圈節。

同往日的少年魯迅和少年閏土一樣,水生和巨集兒還保持著童貞的愛情,還有著兩心相通、兩小無猜的和諧美好關係,但他們以後將會怎樣呢?是不是又和魯迅與閏土一樣變得隔膜起來呢?這是魯迅集中思考的問題,他希望他們不再重新走上以前的老路,希望從他們這一代起,打破中國社會思想和社會關係的惡性迴圈,從而走上一條新的發展的道路,開始一種新的生活,一種前人未曾經歷過的生活。

《故鄉》的整個情節鏈條,實際便是由這兩個迴圈節組成的,簡單表述出來,便如下式:我認為,《故鄉》的全部描寫,都可納入到這兩個迴圈節中來理解,《故鄉》的主題意義,也存在這兩個迴圈節的關係中。

在分析少年魯迅和少年閏土的關係時,有種觀點認為,魯迅意在表現農村勞動人民的孩子的聰明、勇敢和智慧,表現城市富家子弟的缺乏廣博的見識,從而反映了魯迅向勞動人民學習的願望和要求。表面看來,這種分析似有道理,但深究下去,實際上與魯迅原意懸殊甚大,可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因為這種分析,在不自覺之間,又為兩個不分彼此、融洽無間的孩子分出了等級、劃分了優劣,標出了高低,而這恰恰是魯迅和閏土後來變得隔膜起來的根本原因。

魯迅說:「別人我不得而知,在我自己,總彷彿覺得我們人人之間各有一道高牆,將各個分離,使大家的心無從相印。這就是我們古代的聰明人,即所謂聖賢,將人們分為十等,說是高下各不相同。

其名目現在雖然不用了,但那鬼魂卻依然存在,並且,變本加厲,連一個人的身體也有了等差,使手對於足也不免視為下等的異類。」

少年魯迅和少年閏土關係之融洽,恰恰在於他們還沒有在彼此之間分出等差,分出優劣和高低,少年魯迅不因閏土是貧苦農民家子弟而心存半點蔑視之意,少年閏土也不因少年魯迅系主人家孩子而視之為異類,因為**由少年魯迅的眼中寫出,他又是沒有任何優越感的,所以表現出了對少年閏土的欣羨,但我們卻絕對不能反過來,認為少年閏土自然地優於少年魯迅,似乎他是高於少年魯迅的另一種不同的孩子。

試想,如果我們把對少年閏土可愛形象的刻畫,當成魯迅對閏土與魯迅的比較,當成單純對勞動人民的讚美,當成魯迅向勞動群眾學習的願望的表現,那末,魯迅後來對閏土麻木迷信的描寫,不又可解釋為魯迅對勞動人民的蔑視,當成魯迅反對向勞動人民學習的表現了嗎?總之,這種觀點離開了對上述整個迴圈節的分析,單純從魯迅的部分描寫中演繹出自己的結論,結果便離開了魯迅的原意。

而只要我們結合上面列的兩個迴圈節的圖式,我們便會清楚地看到,魯迅對少年魯迅與少年閏土的描寫,集中在他們二人的和諧融洽的關係上,巨集兒和水生的關係是少年魯迅和少年閏土關係的重演,在巨集兒和水生的關係的描寫中,我們只看到二人的和諧親愛,而絕無二者的優劣比較,所以少年魯迅和少年閏土之間的關係的實質,也是如此。從和諧走向隔膜,則是閏土和魯迅關係發生變化的主要軌跡。

魯迅和閏土之間的隔膜是怎樣產生的呢?正是魯迅所抨擊的把人分成高下不等的各種等級的封建等級制度,是在這種制度影響下產生的封建等級觀念,是維護並實施這種制度的封建禮教制度。我這時很興奮,但不知道怎麼說才好,只是說:

「啊!閏土哥,——你來了?……」

我接著便有許多話,想要連珠一般湧出:角雞,跳魚兒,貝殼,猹,……但又總覺得被什麼擋著似的,單在腦裡面迴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臉上現出歡喜和淒涼的神情;動著嘴脣,卻沒有作聲。他的態度終於恭敬起來了,分明的叫道:「老爺!

……」 我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說不出話。

顯而易見,閏土對魯迅還是懷有親情、愛情的,但在這時,他已經不能象從前那樣與魯迅平等相待了,他在觀念上已經把魯迅當成了與自己高下不等的另外一種人,當成了「老爺」,他內心的感情也便很難以自由地表現出來。

這兩顆心靈顫動著,意欲向一起抖動,但這個人與人之間的等級界限,終於把兩顆心靈分開了。可以說,這段描寫是《故鄉》全文的高潮,是最亮的光點,而「老爺」二字,又是這段描寫的聚光點。由此可以看出,《故鄉》的中心,在於揭露封建等級制度和封建等級觀念對人與人正常關係的無形破壞作用,是「封建思想吃人」主題的一個變奏曲。

「啊,你怎的這樣客氣起來。你們先前不是哥弟稱呼麼?還是照舊:迅哥兒。」母親高興的說。

「啊呀,老太太真是。……這成什麼規矩。那時是孩子,不懂事……」閏土說著,又叫水生上來打拱……

閏土這裡說的「規矩」、「懂事」,便是要按照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等級差別,分別以不同的態度對待人的封建禮儀。

在中國封建社會裡,一個人從幼到長,首先受到的便是這種「規矩」的教育和訓練,及到成年,習慣了這些「規矩」,「懂」了這種關係學,也便再也無法用自己的真實感情待人接物了,人與人之間也便難以形成真摯的感情交流了,因而少年魯迅和少年閏土那種真摯的和諧關係便被徹底破壞了。這就是魯迅《故鄉》中包含的最大的悲哀和痛苦。

除此之外,生活的艱難也是壓扁人們精神的一個重要原因。「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都苦得他象一個木偶人了。」「他大約只是覺得苦,卻又形容不出」——閏土在不間斷的生活重壓下變得麻木了,即使魯迅,也在「辛苦展轉」中失去了少年時的輕鬆活潑的心境。

這種心境,是不利於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的,是不利於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的。這同樣加重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為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瞭解、相互同情設定了嚴重的障礙,為什麼連魯迅的話也只在腦裡迴旋,再也不能象以前那樣與閏土自由交談了呢?因為他已不再有兒時那種毫無障翳的輕鬆心境。

由此也可看出,《故鄉》中魯迅對人民群眾痛苦物質生活的描寫,是匯入他們精神被窒息、人與人正常關係被破壞這個中心主題的。有的同志僅僅把《故鄉》當成反映勞動人民痛苦物質生活的**,我認為失之於片面,也不足以概括《故鄉》的整體意義和全部思想性職能。

人們很容易感到,當我們說閏土在精神上已經麻木了的時候,是包含著他政治上受壓迫、經濟上受剝削的物質生活的痛苦經歷的,但當我們說他的物質生活的痛苦時,卻並不意味著他的精神被摧殘得麻木不仁了。我認為,這二者的關係,我們從《故鄉》的兩個迴圈節的關係中,也可以得到說明。

上述《故鄉》中的兩個迴圈節,沒有把豆腐西施楊二嫂這個主要人物包括進去,因為這個人物,照我看來,只是這兩個迴圈節的重要的、必要的補充因素,是做為它們的襯托而出現在**之中的。

封建等級制度、封建等級觀念、封建禮教制度,使魯迅和閏土變得隔膜起來,但還沒有完全堙滅他們二人內心的親情和愛情,它們把閏土壓迫得麻木、迷信起來,但還沒有摧毀他的善良和忠厚。

豆腐西施楊二嫂則是在封建等級制度中,變得對人毫無誠意了的一個市儈性人物。她在魯迅面前攀親拉故,實際上毫無感情;表面上恭維,實際上只是為了撈點東西。在她的身上,體現了封建等級制度、封建等級觀念和封建禮教制度所能造成的更嚴重的後果:

澆滅人與人之間的任何一點感情溫熱,使之成為在虛偽言詞掩蓋下的互相掠奪的冷酷關係。

在《故鄉》的現實的人與人的關係中,只有水生和巨集兒的關係還是正常的、美好的,但他們的將來會怎麼樣呢?會不會重新走上魯迅和閏土已經走過的老路呢?這便是魯迅集中思考的問題。

魯迅不願他們再象自己、再象閏土,更不願他們象「辛苦姿睢」生活著的豆腐西施楊二嫂,但能不能實現呢?如何實現呢?魯迅卻並不完全知道。

以上便是《故鄉》的主要內容。

「閏土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這是我們講到《故鄉》時常用的一句套話。這在某種意義上是對的,但在某種意義上又不完全對。

封建的等級觀念、封建的禮教規範真地已經絕跡了嗎?我們面前那些睜著天真無邪的眼睛聽我們講解《故鄉》的學生,在將來真地便能避免魯迅與閏土那種關係的變化了嗎?他們之間真地便能不再隔膜起來了嗎?

《故鄉》向我們提出的問題並沒有完全過時,因而它還是有現實意義的。

2樓:大概是讓她

《故鄉》原文,魯迅,大師典範! (1)

3樓:匿名使用者

嗯,魯迅的故鄉的話進行賞析的話,我覺得還是非常不錯的吧,他寫的還是比較有一種濃濃的思鄉的那種情緒的。

對魯迅《故鄉》的賞析

4樓:匿名使用者

《故鄉》是魯迅以農村生活為題材而創作的名篇之一,後來被收入《吶喊》。**通過「我」回故鄉後的所見所聞的描寫,反映了舊社會人們精神世界的可悲變化。尤其是「我」和閏土之間隔了一層深深地溝壑,彼此再也走不到一起。

《故鄉》雖是一篇記述鄉情風光的文章,但其核心在於抒發悲情,抨擊當時「吃人」的現實,深刻指出了由於受封建社會傳統觀念的影響,勞苦大眾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縛,造成純真的人性的扭曲,造**與人之間的冷漠、隔膜,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強烈不滿和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強烈願望。

擴充套件資料

《故鄉》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5段)描寫了故鄉的蕭條景象和作者見到故鄉的複雜心情,並交代了「我」回故鄉的目的。

第二部分(6~77段)寫「我」回故鄉的見聞與感受。第二部分又分四層,第一層次(從「第二日清晨」到「收不起錢來」)寫老屋的寂寥,更使「我」沉浸在深深的悲涼之中;還寫與母親商定搬家的事情。

第二層次(從「你休息一兩天」到「我得去看看」)寫「我」回憶與少年閏土的友情。在這一層次中,作者首先介紹了當時「我」家與閏土家的情況:「我」家的家境不錯,「我」是一個少爺;

閏土家境雖然不算好,但也還算過得去,「頸上套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說明閏土的家境還可以,也可以看出當時帝國主義的勢力還沒有來得及滲透到中國的農村。接著作者寫到自己與閏土相交的幾件事,並且和閏土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第三層次(從「母親站起身」到「出去了」)寫作者見到了「圓規」楊二嫂。楊二嫂本來被稱作「豆腐西施」,但現在在作者的眼中,她已經成了一個自私、刻薄、尖酸、愛佔小便宜的小市民的代表。「我」從她的外貌、語言、動作等方面刻畫了這樣一個人物。

第四層次(從「此後又有近處的本家和親戚來訪問我」到「已經一掃而空了」),寫「我」見到了中年閏土。

第三部分(78~88段)寫「我」懷著深深的失望與痛苦的心情離開故鄉,但「我」並不因此消沉、悲觀,而是寄希望於未來和下一代。

第三部分又分兩層,第一層次(從「我們的船向前走」到「竟也跑得這樣快」),寫「我」及家人乘船離開故鄉,其中插敘了楊二嫂的細節。第二層次(從「老屋離我愈遠了』』到全文結束),寫「我」坐在船上遠離故鄉時的感受。

魯迅的故鄉中水生 是個怎樣的人,魯迅先生作品《故鄉》原文

因為水生生活的家庭條件比較好,從小讀書,走上了振興民族工業的道路。巨集兒則反之,深深懂得勞動人民的疾苦,長大則參加革命,為廣大勞苦大眾謀幸福。魯迅先生作品 故鄉 原文 原文為 我冒了嚴寒,回到相隔二千餘里,別了二十餘年的故鄉去。那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

求對魯迅《故鄉》中句子的賞析魯迅的《故鄉》句子賞析

如何理解結尾的希望和路的關係 希望的有無,正像路的有無一樣。路,是人們走出來的,敢於奮戰前行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也就是說,要實現自己的希望,要建立希望中的新生活,就要腳踏實地,奮然前行。贊同 豆腐西施楊二嫂是一個可笑 可氣 可恨而又可憐的人物。她為什麼可憐呢?因為她是一個人。一個人是需要物質生活的...

求詳細分析天秤座女,天秤座情感分析

主宰行星 金星 屬性 風象星座 陰陽性 陽性 守護宮 第七宮婚姻宮 性格字彙 個性優雅 追求公正 八面玲瓏 不穩定 代表 公平的原則 審美觀 天秤座情人 優雅 瀟灑 迷人 幸運物 心形物 幸運日 星期五 誕生花 風信子 紫陽花 天秤座 暗紫色 幸運石 鑽石 愛情石 石榴石 吉祥數字 10 4 5 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