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鑑別古代和現代的玉器(玉石)

2021-03-21 19:13:11 字數 6389 閱讀 4127

1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玉石主要產品有廣東的「南方玉」、「河南玉」、「山東玉」及新疆伊犁、和田產的「羊脂玉」等,名貴玉器多用之製成。 鑑別玉器主要看色澤是否濃(濃郁)、陽(鮮明)、俏(色美)、正(純正)、和(柔和)這五個特點,如兼具之,即為上品。反之,若玉器淡(平淡)、陰(陰暗)、老(色黯)、花(不純)、斜(不協調),則是劣品。

購買玉器不要在強燈光下挑選,因燈光照射會使玉器失去原來本色 ,還會掩飾暇疵,以假亂真。選購玉器還要學會鑑別真偽。常見的假玉有塑膠、玻璃、雲石、電色等幾種。

塑膠和雲石質地比玉石輕,硬度差;著色玻璃有氣泡;電色假玉是在劣質玉石上鍍上一層美麗耀目的翠綠色外表,乍看較難識別,但仔細觀察,電色的劣玉往往帶有一些「蜘蛛爪」,即綠中帶藍的小裂紋. http://****

articleid=119198 我國玉器已有七八千年的歷史,源遠流長。質地溫潤細膩、造型精美的玉器有很高的收藏價值,歷來為收藏愛好者所喜愛。目前,材質好的玉主要來自兩個地方:

我國新疆的和田玉和緬甸的翡翠。和田玉以白色為主,用於收藏的多為這類玉;翡翠以綠色為主,多用於裝飾。據專家介紹,玉器質地晶瑩、造型優美,是人們觀賞和收藏的「長物」。

人們通常樂意收藏古代的玉器,而且多是收藏宋元明清的,更古的玉器很難判別真偽。收藏現代玉器的人也有,但遠不如前者多。只要是貨真價實的玉器,其**只會升不會降。

主要由於現在玉器原料越來越少,能收購到的好的古玉器也越來越少。因此,消費者在購買玉器時,一定要留心,最好在「掏錢」前,先仔細觀察十分重要。 一要看材料。

優質玉材對於一件玉器至關重要,包括玉質、玉色、光澤、緻密度、綹裂、玷汙等等都是玉材等級的要素,不應忽視。 二要辨造型。造型是玉器審美的構架,也是決定玉器收藏價值的一個重要因素,勻稱而不呆板,均衡而又穩定的是美的作品。

三要鑑紋飾。紋飾是玉器的裝飾,它的美醜容易為人們覺察、感受。裝飾要看結構、章法、繁簡、疏密等處理,凡結構章法有條不紊、統一和諧就具鑑賞價值。

四要析工藝。玉器工藝是由料變為器的技術條件,它的性質比較穩定,不易被人真正認識,是鑑賞上的一個難題。凡鉈工利落流暢、嫻熟精工必然是美的或比較美的。

目前,市場上各類玉石的材質多達數十種,收藏玉器該如何判別材質呢?專家認為,看材質不如看工藝。學會判別玉器材質需要長時間的經驗積累,一般人沒那個精力,因此看材質不如看工藝,一般工藝逼真精巧、玲瓏活潑的古玉器,其材質也肯定好。

對於玉器收藏的初學者和愛好者,如何少花錢又能收到好作品呢?專家表示,可以收藏有點殘缺的玉器。玉器是很看重品相的,稍有損壞或略有瑕疵,可能比完美無缺者的**差數倍,但如果工藝好,材質好,有點品相問題也不妨收藏。

判別玉器更多要依賴經驗,不過也可參考些收藏雜誌,有部《中國藝術品收藏鑑賞百科·第二卷玉器》就是專門介紹玉器收藏的。目前,各地的古玩市場均有古玉和現代玉**,收藏愛好者可有選擇性地**。 (青華) http:

//forum.taobao.***/forum-21/show_thread----1907582-.

htm 鑑別玉石首飾,應該從硬度、透明度、顏色、光彩和有無斑點幾個方面去看。真正的玉石非常堅硬耐磨,晶瑩剔透,顏色純麗,光彩熠熠。如果能看出玉石內部有裂紋、棉花纖維般的棉紋或暗傷,它就是低劣的玉石。

凡是假玉石,表面有皺紋,內部有氣泡,重量輕,硬度小,互敲時聲音清脆。 瑪瑙鑑真法 瑪瑙是稀奇珍貴之物,市場上的假貨也特多,大多數都是用精練松脂加入明粉同玻璃碎製成。要鑑別真偽,必須把它放在掌心中磨擦一番,其色、其形、其氣味不變者即是真品。

但是,有的人認為,經磨擦,易發熱者是真品,這是誤解,不可靠。 寶石肉眼鑑別法 寶石可分為天然寶石和人造寶石兩大類,我們在選擇寶石首飾時,如何用肉眼去鑑別它呢?天然寶石一般色澤柔和,自然,色彩有時很混雜,幾種共處於一寶石體中,有花紋卻不規則,但很細膩。

用肉眼對強光看寶石,或用五倍以上的放大鏡仔細觀察,有時可見寶石內部有如棉絮狀、網狀或樹根狀的包裹體和小裂縫,偶爾可見明顯的扁平生長線。有些寶石手感發涼、滑手,顯得溼潤象浸過油。好的寶石經研磨後具有「貓眼」和「星光」效果,即寶石中有一道白線,恰似貓在白天強光下眼中的一條白線;「星光」則是在陽光下轉動寶石,經摺射的光閃閃如月夜間星星的眨眼。

而人造寶石一般顏色鮮豔、均勻、純淨。經拋光後,光澤耀眼,顏色的人工意識強,由於加入了某些稀土元素,有單色的,如黑、紅、黃等;也有複合色,如玫瑰紅、醬紫。但絕不會出現象天然寶石几種色彩共處於寶石體中那樣的現象。

另外,有些寶石中有較為明顯的圓形小氣泡及人工合成生長的子品痕跡;生長線呈線型較為明顯;顆粒較大;同一顏色規格數量較多;較為堅硬,一般在莫氏六級以上,用刀刻不動,相反,這些石頭能在玻璃上劃出痕跡來。 真假寶石鑑別法 在日光下用淺銀色小盆或白緞子作襯,把寶石放在距離襯體五寸左右高的地方,讓日光照射,如果穿透過寶石的光線在襯物上呈現出金星銀翅樣子的,就可斷定是真品。如果是假的寶石,襯物上會呈現出一塊黑影,如果把寶石含入口中片刻,過後滿口生津,不但不覺口乾,反而滿口生涼,而且寶石本身並變熱的話,也可斷定這是真品。

祖母綠寶石鑑真法 用碗盛滿清水,把寶石放入碗中,能使整個碗出現隱隱綠色的,是真祖母綠寶石;或者把鑑真之寶石放入銅盆中,四周用紙圍好,用火點燃白紙,若能使火變成綠色的,是真祖母綠寶石;或者準備紅火炭一盆,把要鑑真之寶石放入火炭中,炭飄香而即刻熄滅的,是真祖母綠寶石。 玉璞鑑別法 每當人們見到一塊玉璞(含玉之石),往往苦於無法鑑定裡面是否含有美玉,這真是一件憾事。其實,其鑑定方法也很簡單,凡是石中含藏美玉的話,在夜間把這石頭對著燈光看,如果石頭內有光亮發出,有象初升的太陽的光色的話,說明裡面定有美玉。

反之,不然。 金剛鑽石鑑別法 真的金剛石,在黑暗處發出灼灼綠光,宛如電線上冒出的火花。如果是假的金剛鑽石,只能發出少量白光,甚至不發光。

即使發光,也顯得很晦暗,沒有熠熠閃爍的現象。另外,金剛鑽石的硬度是最大的,分別以真假鑽石相互對割,其性質立即會有明顯區別。

2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看鈣化程度,幾千年的玉器

出土的時候都有一層鈣化殼,基本掩蓋了玉器本身的光澤度,但是現在的一些仿古玉器也可以做的惟妙惟肖。 其次看外形,古玉由於當時的製作工藝有限,比起現在的玉器,一般都是顯得粗陋不堪,現代人即使仿造,也難以複製古人做玉時的那種心態和耐心,做出來絕難以神行具備。 最後就是看顏色,就好比一件衣服,穿的時間越久顏色便會越平淡,玉器也是如此,令人饞涎欲滴的那種成色絕對不會是古玉,時間久了油性必然缺失,也有些隨葬玉器在屍體上深埋地下,出土後會發現玉器裡面吸附血絲,就是所謂的「血玉」,但那種玉器的成色顯得沉悶,不夠鮮活,可以感受的出來。

如何鑑別古代和現代玉器

3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看雕刻工藝,古代沒有現代的裝置,所以雕琢玉器都是採用的古老的方法,痕跡會很明顯,各個時代又有各自的風格,要辨別真偽需要很廣泛的專業知識,不是一句兩句能說得清楚的。

4樓:匿名使用者

識別古玉一般有六個步驟:一看加工工藝,二看氧化程度,三看包漿,四看藝術風格,五看沁色,六嗅氣味。說來話長,所以簡單概括一下,詳細介紹你可以搜尋「御府和田玉」瞭解。

玉石粉合成的玉石如何鑑別

5樓:sc瘦臉**

1、直觀感受:

用放大鏡可以看到,天然玉石形成時沒有氣泡,而玉石粉合成的玉石的有氣泡。

2、硬度測試:

因高分子聚合物的硬度較低,約為摩式硬度2.5,用小刀等硬物可以划動表面。

3、皮色區分:

玉石粉合成的玉石的表面染色因是人工處理,因此較均勻,顏色缺乏自然變化。

4、裂隙與光澤:

玉石粉合成的玉石的子料,由於是由高分子材料澆築而成因此少有裂隙,一些玉石粉合成的玉石因為模仿玉石的天然毛孔因此有大小不等的凹坑,但玉石粉合成的玉石凹內的光澤與表面光澤差異大,缺乏真子料坑凹上下內外光滑自然的表現,極不自然,有些還有人工打磨的痕跡。

5、磁鐵吸引:

可以隨身帶一塊磁鐵,因為玉粉仿製品為了達到玉石重量,內部會加鐵質品,磁鐵會被吸引。

6樓:佛山閱色珠寶****

人工合成玉器和天然的還是有很多不同點,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鑑別:

1、刨光工藝限制:天然玉石的加工,不可少的有刨光這一步,而一般凹槽的深處,是無法或不易進行刨光處理,因此,效果會較差一些,而人造玉石則沒有這種情況;

2、吸熱性:天然玉石吸熱效能好,手觸有涼涼的感覺,而且會持續一段時間,而人造玉石則有溫燥的感覺;

3、密度分佈:天然玉石因受其天然形成的環境條件影響,結構不均勻,透過光線觀察其邊角或較薄的部位,可觀察到透光性不勻,而人造玉石則分佈均勻;

4、紋理分佈:天然玉石因受其天然形成的環境條件影響,會出現分佈不均勻的水紋,色差,棉絮或裂傷等,而人造的紋理則有人為處理過的跡象,分佈或過度等都表現出不自然的感覺。

7樓:陽光的小米蝦

鑑別玉石粉合成玉石的一些常用方法:

(1)水鑑別法

將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果成露珠狀,久不散者是真玉。

(2)手觸控法

若是真玉,用手摸有冰涼潤滑之感。

(3)觀察法

將玉對著光亮處觀察,顏色剔透、綠色均勻分佈的是真玉。

(4)舌尖鑑別法

舌尖舐真玉有澀的感覺,而假玉則無。

此外,還可以用放大鏡觀察,主要看有無裂痕,有裂痕的其價值大減。

8樓:飛翔的蜂鳥

最簡單,測密度,還有就是用燈光打,合成玉,結構不均勻。

9樓:農村人

測比重,不到3.0就是人工合成玉

10樓:邢暖九翠梅

搜一下:如何鑑別玉石粉末合成的玉石,玉器

如何識別古玉和現代玉的做工

1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被譽為「東方玉國」,據現有的考古資料顯示,我國的玉器工藝品的製作從2023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早期就開始了。曲先生從夏、商、週三代的舊玉講起,結合「新樂」、「小汶口」、「河姆渡」諸文化中以斧、刀、鏟、紡輪等為代表的玉製工具以及以璜、鐲、珠、管、墜等為代表的玉製裝飾品向人們敘說了中國古玉發展的漫長的歷史,使聽眾對中國古玉的源流和發展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中國古玉的識別與鑑賞是這次講座的重點,也是眾多古玉收藏者最關心的問題。曲先生根據自己多年研究鑑賞古玉的體會和經驗將其歸結為「四看」。

一看玉材。當你得到一塊古玉時首先應判定是玉是石,然後判定該玉石的品類和出產地。據專家們研究認為,我國商代以前所用玉材絕大多數是就近採集的地方性玉材,其中比較典型和廣泛的有蛇紋石類(岫岩石)玉石、石英岩類玉石以及蛇紋石化的大理石等,還有河南南陽的獨山玉,新疆的和田玉等。

自商代後期開始,各地古代玉器中開始大量使用和田玉,尤其是春秋戰國的玉器。凡是以上歷史時期的名品重器或做工特別精美的裝飾物,必是上好的和田玉。所以我們判定古玉首先要與時代相聯絡,「時代」特點遂稱為判定玉器的一個基本方法。

例如一件商代以前的古老玉器,用的卻是和田玉,這其中就可能有「謊」。再例如一件做工考究的戰國玉器用的卻是低檔次的雜玉或彩石,其中亦有蹊蹺,這就需要你有儘可能多的歷史知識。

另外,玉石收藏者要善於總結經驗,從而能夠在各類雜陳的古玉中識別出一些足以亂真的「代用品」,例如和田玉,不管是白玉、青玉、碧玉亦或其它,除質地細膩油潤的特點外,其體內會有「綿」或「絮」,而常用來「冒充」和田玉的青海水白玉則沒有。而岫巖玉雖也油潤,但它的硬度則大得多。獨山石在硬度上接近和田玉,但在琢磨後呈亮麗的玻璃光澤。

以上經驗的獲取要靠長期的鑑別和賞識過程。另外,還有一種鑑別玉石的簡便方法,玉石的硬度通常在摩式4至6度之間,我們可用隨身攜帶的黃銅質的鑰匙(其硬度通常在四度左右)在玉石上刻畫。如能刻出劃痕說明該石的硬度低於4度,算不得玉,而高於4度者才在玉的範圍之內。

二看器型。古人制玉是一件十分嚴謹和講究的事情,其不同時代有其相對固定款型和樣式。而且古代玉器器型和紋飾的變化也十分緩慢,只要真正掌握各個典型歷史時期玉器的器型和紋飾特點,就能很快判定該玉器的年代,從而判別真偽。

一般而言,我國玉器中「名品重器」的數量十分有限,而且由於是手工製作,一種藝術品往往只有一件,所以當你拿到一件「傳世」的古玉名器時,都要仔細觀察,任何細小的差異都要反覆研究,最好請教有關專家來鑑定,否則,一不小心就容易「打了眼」。

三看做工特點。但凡玉琢的材料,其硬度大多在4.5度以上,不能用刀直接雕刻,而是用器具帶動介質研磨,古代的制玉工具只有「砥」(細磨石)、砂、帶鈍刃的雕刻器和鑽等,而且全部靠人力完成。而現代制玉則廣泛使用機械加工,前者緩慢,後者高速的製作過程必然會給玉器本身帶來截然不同的加工痕跡,這也是識別古玉的重要依據之一。

四看沁色。玉器上的沁色如同樹木的年輪,是玉器生成年代的標誌,如何分辨玉器的天然色和人工使然的蝕染色是判別玉器真偽的關鍵。玉器的天然色是由不同的礦物成分所決定的,一般情況下不會發生變化,其中自然生成的基本色自內而外呈漸變色,而且深達肌裡並形成鈣化,即使是多色石也會有漸變自然的過渡痕跡。

而人工的沁蝕色則是用某種有機或無機物質腐蝕出的顏色,這種沁色一般只附著於玉石的表層,而且這種人為的顏色多覆蓋玉器的整體而不是某一個區域性,有些並不高明的製作只要用燈光一照,其浮華的本質就能立時顯露出來。 祝你好運!

玉器如何鑑定?怎麼定級的,怎樣鑑定玉石?

玉器看成色鑑定,和田玉白度分類的一個時髦做法就是現在的一級白 二級白,這些色標可以再被我們分為四個等級 特級白玉 一級白玉 二級白玉 白玉。細膩度 是否有明顯的顆粒感。常說的結構細膩,沒結構,能過手電,能過燈,過燈沒結構,這些字眼討論的都是細膩度 乾淨度 不含雜質,不含雜色,質地顏色均勻色彩飽和度 ...

古代老師和現代老師的區別,古代先生和現代老師的區別

古代老師傳道授業解惑。現在老師也是這樣,不同的是現代老師面向整個社會,以前的面向一個家族。古代先生和現代老師的區別 都是授業的。不同的在於以下幾點 現代老師面向大眾,古代老師面向的是個人或少部分人。相當於現在的家教。古代的老師那真的是叫 一生為師,終身為父 啊。師生關係那可是比親爹還親。古代的老師一...

竹的古代用途和現代用途,竹的古代用途和現代用途

一 古代用途 1 竹簡,即把字寫在竹片 有時用木片 上,再把它們用繩子串在一起就成了 書 漢字 冊 即由此而來。殷商時代用竹簡寫的書叫 竹書 用竹簡寫的信叫 竹報 2 竹筆的發明在文化史上也具有開拓性的一頁,在殷代文化遺蹟出土的甲骨 玉片和陶器上都可以看出毛筆書寫的朱墨字跡。3 造紙。早在9 世紀我...